婉柔:話說北京天橋八大怪

        说起北京的天桥,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而多数人想到最多的估计就是老北京天桥耍把式的艺人们。

        这个地方曾有一座石桥,古代帝王每年冬至要到天坛去祭祀,必须经过这座桥,因此便叫成“天桥”。清光绪时,为了修路,将桥拆除了,从此,“天桥”便有其名无其实了。

        这里逐渐成为三教九流聚合之地,五行八作样样俱全,一些穷苦人都荟萃在这里“画锅”卖艺,撂地演出。相声、大鼓、二簧、杂技、气功、戏法等等都有,很受老百姓的欢迎,一些文人骚客曾吟歌赋诗,描绘天桥市场的热闹景象:“垂柳腰支全似女,斜阳颜色好于花,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天桥“八大怪”就诞生在这里。“怪”顾名思义,就是不寻常的意思,他们堪称出类拔萃,技艺非凡的民间艺人。

        如今在天桥街心,有一群雕塑,描绘的就是天桥八大怪。在介绍中是这么说的:说起天桥,就不能不说“天桥八大怪”,他们是历史上畸形社会底层文化的创造者,但其创造目的却源于维持最低限度的温饱需要,他们其中一部分人对我们民族民间艺术的创造和发展,作出过极为可贵的贡献,在群众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拉洋片的大金牙


        他口内镶有一颗金牙,每张嘴唱时必露出来,因此便有“大金牙”的美称。拉洋片带唱可以说是大金牙首创的,他所究出一套唱腔,别具一格。唱时的伴奏也透着新鲜,不甩丝竹,只需一面小鼓,一面小锣和一面钹,缚在木架上,用线绳连接着,用手一拽叮冬乱响,非常悦耳好听,唱时就以它来伴奏。所唱的段子也是自己编的,大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说唱滑稽数来宝的曹麻子

        

         他长得身高体大,满脸麻子,因此都叫他曹麻子,他表演的数来宝与众不同,他是三个人合演,“他与两个徒弟一问一答一量,相得益彰,为了招引观众,他们都化上妆。曹德奎头上系一根窄带,后面搭一个小铜球,头动球摇引人发笑。他所编演的段予大都是针砭时事,揭露社会的。


             

            唱太平歌词的穷不怕

       

        他擅长用手指捏白沙面撒地成字,每次演出先勾出丈二大的“福”,“寿”,“虎”双钩字,待观众围满时,便撒出一幅前人所作妙趣横生的对联:“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字翰林书”这幅对联正念,倒念字音相同。然后手持两块竹板随敲随唱,竹板上刻有“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书史落地贫”这便是他艺名“穷不怕”的由来。

     

         耍中幡的王小辫

      

       中幡:一根三丈高的大竹竿,上悬挂彩旗,旗面长达数米,宽约二三尺,竹竿上端撑着五色伞,伞下有长方形木框,名叫“云盘”,上有三角旗一面,称为“顺风旗”。在幡面上一般有: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王小辫的幡上写有:“京都王小辫”。王小辫身材壮实,个子不高,脑袋很大,圆乎乎的脸,头髻稀疏,王小辫就成了他的外号。他最拿手的是“断梁”,即:把中幡扔向空中,待幡落时用鼻梁骨接住,真是令人胆战心惊。


        

        练气功和摔跤的沈三

      

       他体魄健壮,武艺高强,最拿手的节目是“双风贯耳”,和“胸前开石”。所谓“双风贯耳”就是在太阳穴上砸砖。用一块崭新的砖头平置地上,以太阳穴部枕之,上方太旧穴再用三块新砖覆盖,然后另一人手拿铁锤猛击上方的三块砖,结果砖头全部粉碎,而脑袋却安然无恙,不觉疼痛。“胸前开石”则是用两条板凳相距三四尺远,后胸枕在一条板凳上,两脚放置在另一条板凳上,将一石盘复盖石磨于胸上,一人用铁锤猛击磨盘,磨盘击碎,人还静静躺在那里。观众见此情景齐声喊好,拍手欢迎。除此,沈三的摔跤也都被人称道。


               

          程傻子

 

       他出场时总是先耍狗熊。他训养了一只黑狗熊,体形肥大,性情凶狠,但对程傻子却十分听话,服从他的指挥,练的节目都很出色。狗熊演完后,程傻子上场,演出顶碗的杂技。用大小不一的十三个瓷碗,顶在头上,从上到下,有如一座十三层宝塔,还要做出各种惊人的动作,如倒立、卧鱼等。    

 

        

        砸石头的常傻子

       

       他手提一块青石,定睛凝神,随即用手指向那石块猛地一戳,“啊”的一声,只见好端端的一块石头顿时变得粉碎。他边练边说:“有这股子劲是吃自制‘百补增力丸’吃的。除了增力外,这种药还能治疗闪腰岔气,伤筋动骨,跌打损伤,风寒麻木等病”。说得绘声绘色,因而赢得人们争相购买。

 


        表演赛活驴的关德俊

 

       他所表演的赛活驴在天桥也是绝技。所用驴形道具是用黑布精制而成,驴头描绘的很细腻,穿在身上栩栩如生。表演时,在场子中摆上三层三条腿的板凳搭成的“旱桥”,然后他的妻子骑在驴背上,走在“旱桥”上表演各种难度较大的惊险动作,边演边唱莲花落的曲子。这种“杂耍”却也新鲜,博得观众的赞赏和好评。

Views: 66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September 17, 2011 at 10:40am

我1993年头一回到北京,除了长城、十三陵、天坛、天安门和故宮,就是想去天桥。计程车师傅说,你们海外來的,怎么会晓得天桥這地方?我說,我自小听侯宝霖先生的相声,對天桥這地方印象特別深刻,已经是属于“圣地”了,特別我又是搞语言表达工作的。

读了婉柔的创作,我第一个想法是,北京越來越“平民化”了,這絕對是正面的評語,因为北京不只是属于帝王統治者而已,她更是民间的,有生氣的民間的。

接着我便想到:雕像不是伟人的专利,历史不是他们的特权,北京街头杂耍艺人也有份!

皇帝上天坛祭拜的年岁已不再,石桥也已消失,人们还是管那地方叫“天桥”,因为怀念那曾有的朴实喜乐。

我走過一些地方,有些城市一直叫我难忘,因为那儿活力四射的街头欢乐,以及文化气息。

《爱垦乡频道》的內容,就是對值得一书的地方的致敬。谢谢婉柔一直在介紹中国有趣的風土民俗、地方故事。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