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APP:《水滸傳》紋身叙事考

《水滸傳》是元末明初施耐庵創作的長篇小說。這部以北宋為背景的創作,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一百零八條好漢,第一個出場的,便是紋身的角色。九文龍史進。

史進因為身上紋有九條青龍而得此綽號,其師父是前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生性仗義疏財,有情有義,醉心武學,被形容為「俠之大者」。

在王進被高俅迫害時,史進幫助王進,後來自己家也因幫助江湖兄弟而毀。

史進是一個典型的俠客形象,他勇於挑戰少華山強盜,仁厚地釋放了陳達,並且在危難時展現出堅韌的品質。

本文說明了纹身、名著與好漢侠義的有機文化對話。

紋身、名著與好漢俠義的有機文化對話

提起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不是梁山泊的旌旗獵獵,就是那一百零八位好漢的威武形象。而在這些人物之中,最先出場的,竟是一位渾身紋滿青龍的年輕武士——九紋龍史進。這個安排並非偶然,因為「紋身」與「俠義」在中國文化史上本就是一組彼此呼應、相互映照的符號。當我們細讀《水滸傳》,再聯想唐代以來的文身習俗,便會發現:紋身並非單純的身體裝飾,而是文化、名著與俠客精神三者對話的一個鮮明切口。

一、史進的紋身:從外貌到人格的標誌

史進的外號叫「九紋龍」,顧名思義,他身上紋有九條青龍,龍身盤踞於肩臂、胸背之間,龍鱗閃爍,似乎隨著肌肉的起伏而活了過來。小說中對他的描述極具視覺衝擊力:這樣的外貌不僅使他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更賦予他一種天然的威嚴。

在傳統文化裡,龍是權力、威嚴與靈力的象徵。普通百姓難以將龍紋繡在衣裳上,但史進卻把龍「請」到自己的身體上。這不僅是一種勇氣的表現,更是他「自我認同」的具象化。紋身不只是外貌上的差異,它把一個人的精神氣質直接印刻在皮膚上。九條龍,恰如史進心中的豪氣、野性與俠骨。

二、文身傳統:唐代到明代的文化延續

如果把視線從《水滸傳》移回歷史,我們會驚訝地發現,唐代時期便已盛行紋身。段成式《酉陽雜俎》中記載,有人將白居易的詩句全身刺滿;也有俠客在臂膀或胸口刻上猛獸與神祇。對他們而言,紋身是一種「身體的文學」、一種「活的圖像」。

到了宋元明之際,這種紋身文化依舊延續,並在《水滸傳》中得到藝術化的再現。小說家施耐庵在塑造史進時,正是把唐代俠客的文身形象轉換成北宋故事背景中的「江湖符號」。如此一來,紋身就成了連接歷史與文學的橋樑。

換言之,史進的九龍紋,不僅是個人裝飾,也是一種文化回聲。它使讀者在明代讀到小說時,會自然聯想到早已存在的「俠客文身」傳統,從而覺得真實可信。

三、俠義精神:紋身的內在詮釋

紋身為何會與俠客緊密相連?因為俠義精神需要一個外在的標記。俠者以勇敢、義氣著稱,他們往往不受體制約束,而紋身正好是「不受儒家正統約束」的鮮明像徵。

史進年少時便習武,他的師父是禁軍教頭王進。當王進因高俅的迫害而被逼離京,史進不顧危險,堅決幫助。這種「義薄雲天」的舉動,正與他身上的九龍紋互為表裡。龍代表力量與守護,也暗示著他願意為朋友與義理而付出。

後來,史進家因收留江湖兄弟而被毀,他卻毫不後悔。這說明俠客的紋身並非單純的「好看」,而是對內心信念的刻印:無論命運如何,義氣與豪情不會被磨滅。

四、文學與現實:紋身成為「名號」的一部分

在《水滸傳》中,每位好漢都有綽號,如「豹子頭林冲」、「黑旋風李逵」、「花和尚鲁智深」。這些綽號大多取自外貌、性格或遭遇。史進的「九紋龍」綽號,正是因紋身而來。

這裡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在現實中,文身是私人身體上的標記;而在文學中,紋身卻被升格為「社會名號」的一部分,成為一種江湖認同。換言之,《水滸傳》不僅記錄了紋身,更把它轉化為敘事結構裡不可或缺的元素。

因此,我們可以說,紋身與俠客名號之間,是「現實習俗」與「文學符號」的對話。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小說要讓第一位登場的梁山好漢,就是一個紋滿青龍的年輕人:這是一種文化的宣告——俠義的故事,從紋身開始。

五、紋身與俠義的文化對話

綜合來看,史進的紋身,既是外貌裝飾,又是人格象徵;既有歷史傳統,又具文學創造;既是個人身份的印記,又是俠義精神的象徵。

唐代俠客用紋身展現豪邁,《水滸傳》中的好漢用紋身彰顯義氣。這種延續說明:在中國文化裡,紋身並非單純的審美行為,而是一種「文化的自我對話」。它把身體當作文本,將文學、俠義與信仰刻進肌膚。

史進的九紋龍,便是一種最具代表性的對話形式:

  • 對歷史,他承繼了唐代俠客文身的習俗;
  • 對文學,他開啟了《水滸傳》豪俠群像的序幕;
  • 對文化,他展示了「俠之大者」的形象。

今天的人或許把紋身視為時尚或個性表達,但回望《水滸傳》,回望史進,我們可以看到一種更深的文化層次。紋身不只是「酷」,它是一種「義」的身體書寫。它提醒我們:好漢的力量不只在於手中兵刃,更在於身上紋刻的信念與心中燃燒的義氣。

於是,當《水滸傳》的讀者看見九紋龍史進昂然出場,那不僅是一個人物的登場,也是紋身、名著與俠義三者跨越時代的對話。它告訴我們:江湖不遠,俠義未泯;每一道刻印在身體上的紋路,都是文化與精神的回響。

Views: 3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Suyuu 18 hours ago

侯佩瑜:買的是懷舊和回憶

新加坡今年第10次千萬多多9月30日開彩,第一組獎金累計超過1229萬新元,頭獎由兩注平分,每注得614萬5776新元。

614萬5776新元可以買到什麼?竟然連一張寶可夢卡都買不到。
在2022年,美國網紅Logan Paul就以527.5萬美元買下了一張寶可夢卡,打破了健力士世界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當年的兌換率換算,527.5萬美元約等於744萬新元,今天則是大約680萬新元。

680萬新元是什麼概念?在新加坡,這筆錢足以買下一棟半獨立式洋房或一艘私人游艇。

如果什麼都不做、只是存進銀行,按3%年利率計算,每個月光是利息就有上萬元,真的可以實現「躺平退休」。

那為何要把這筆巨款花在一張薄薄的紙片?

在收藏家心中,這張價值連城的寶可夢卡,並不只是一張紙而已。

Logan Paul當時買下的寶可夢卡是PSA10完美等級、被譽為當今最昂貴的「Pikachu Illustrator」卡牌。

一張卡牌值多少錢,到底誰說的算?

評級是收藏卡牌的重要部分,簡單來說就是把卡牌交由一個有公信力的評級機構,根據卡牌的印刷質量、保存完好度等,計算出一個分數。得分越高,卡牌的價值就越高。

目前市面上比較認可的評級公司是Beckett Grading Services (BGS)、PSA Card Grading(PSA) 以及Certified Guaranty Company(CGC)。

評級鑑定一般會以4個細節進行打分:

Corners(角):卡牌四角是否有磨損

Surface (表面):卡牌表面是否有劃痕或者磨損

Edges(邊緣) :卡牌邊緣是否切割整齊

Centering(居中):卡牌在印刷時是否偏移,圖像是不是位於整張卡的正中心

鑑定師會為每個細節從1至10分(滿分為10分)打分,最後再統計出一個綜合評分。卡牌的印刷數量、存世量(也就是世上目前還有幾張同樣的卡牌),和印刷年份等因素,都會影響鑑定師在評分時有多嚴格,以及鑑定時間的長短。

譬如一張PSA10的初版Charizard卡可能價值數十萬美元,但如果評級降為PSA7,價格就會驟降。

「Pikachu Illustrator」卡牌獲得滿分10分的綜合評分,意味著這是一張保存狀態近乎完美的稀有收藏品,因此具備極高的市場價值。此外,這張卡在全球僅發行39張,使它更稀有、珍貴。

這麼昂貴的卡牌當然不會隨便塞進卡冊裡,會被封裝在一個保護殼中,這是嚴肅收藏家鑑定和保存珍貴卡牌的標准做法。

另外,Logan Paul還花了1萬零2000新元,購買一條鑲嵌著鑽石和黃金的鏈子和保護盒來掛起它。
另類投資

寶可夢只是眾多集換式卡牌游戲的一種,游戲王(Yu-Gi-Oh!)、萬智牌(Magic: The Gathering)、海賊王(One Piece)等也擁有各自忠實的粉絲群體。

但寶可夢的表現卻獨樹一幟,其集換式卡牌以16種語言發售,遍布全球90個地區。

從1996年發行至2025年3月,寶可夢卡牌的總銷量已超過750億張,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集換式卡牌游戲。

寶可夢卡牌之所以能夠延續生命力,除了懷舊價值,還有IP周邊不斷推陳出新,無論是動漫、Pokémon Go游戲,總能在全球范圍內掀起熱度,一直延續號召力。

在冠病疫情期間,需求更激增,寶可夢卡牌收藏再起風雲。大家被困在家中,懷舊情緒驟然爆發,紛紛重新翻出童年時期的卡牌。

如果要說有誰真正帶起新一輪收藏卡熱潮,那還是非Logan Paul莫屬。疫情期間,他通過YouTube和社交媒體,公開購買並展示自己收藏的稀有寶可夢卡。

Logan Paul先是2020年開箱價值20萬美元(約合25萬新元)的1999年初版全套系列(Base Set Booster Box),又在2021年的WWE登場時,佩戴價值約500萬美元,評級為PSA10的第一代寶可夢噴火龍卡(Charizard card),吸引大量關注。

他的一系列動作成功將寶可夢卡從童年回憶轉化為另類投資,帶動千禧世代與Z世代的收藏熱潮,希望可以從中取可觀的財富。

拍賣會上的成交價常常令人咋舌:自2004年以來,一些寶可夢卡牌的投資回報率已經超過了3000%,比任何股票、買房的投資都更有潛力。
寶可夢卡牌收藏也卷席獅城

當然,這股收藏與炒作的熱潮也席卷了新加坡。

新的寶可夢卡牌每次發行,都會吸引數百名玩家前來排隊。

星耀樟宜的新加坡寶可夢中心今年1月17日早上10時出售新的游戲卡「鈦晶進化」(Prismatic Evolutions)。

有公眾前一天晚上就到店外排隊,中心還沒有開門已有上百名「粉絲」聚集在店外,隊伍排到其他商店門口,驚動警方到現場維持秩序。

警方當時觀察到,抵達現場時已有超過200人聚集在寶可夢中心及周邊區域。人群數量在幾分鐘內迅速激增至500多人,至上午9時15分左右更超過1000人,完全堵塞了商店周圍的多條通道,嚴重影響了該樓層的通行。

該零售商未能預見此次產品發布活動所引發的人潮,也未采取足夠的人群管控措施。出於安全考慮,當天取消了新品開售的現場活動,改為讓公眾通過線上渠道購買。

左圖為星耀樟宜的新加坡寶可夢中心排隊盛況。右圖為取消了開賣的活動通知。(見網絡)


左圖為星耀樟宜的新加坡寶可夢中心排隊盛況。右圖為取消了開賣的活動通知。(見網絡)

除了卡牌店,展會是集換式卡牌游戲社區不可或缺的活動。這些活動幾乎每周都會舉辦,吸引來自全島乃至周邊地區的收藏者。

每個玩家似乎都帶著明確的目標參展,湊齊他們的卡牌套組,尋找稀有卡牌,或者達成數百甚至數千元的交易。

在剛過去不久(9月14日)的卡牌展會Collexicon上,當天出席人數在1萬2000人至1萬5000人之間。

(原見:2025年10月01日《紅螞蟻》, 侯佩瑜:中了多多頭獎也不一定買得起!集換式卡牌憑什麼一張可賣680萬元?)

愛墾評註:懷舊無價,記憶天價~中華文創人深思啊,多少經典及其延伸物,如何文創起来,活化起来。既賺錢,又有格調。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