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柳麻子,面色黃黑,滿臉長著瘡疤、小疙瘩,行動隨隨便便,身體象木偶一樣呆板。

他善於說書,每一天說一回書,定價一兩銀子。請他的人在十天前送去請帖、定金,約好時間,他經常不得空。南京同時有兩個走紅的人,就是王月生、柳麻子。

我聽他說景陽岡武松打虎,與《水滸傳》的描述大不相同。他描寫刻畫,細致入微,但又補充、刪略得當,並不嘮嘮叨叨。他的吆喝聲有如巨鐘,說到關鍵地方,大呼叫喊,聲音震得房屋像要崩塌一樣。他說武松到酒店買酒,店內沒有人,武松猛然一吼,店中空缸空壇都嗡嗡作響,在一般人不經意的情節細微的地方著力渲染,細致到這個地步。

主人一定要不聲不響地靜靜坐著,集中注意力聽他說,他才開口;稍微看到奴僕附著耳朵小聲講話,聽的人打呵欠伸懶腰、有疲倦的樣子,他就不再說下去,所以要他說書不能勉強。每到半夜,抹乾凈桌子,剪好燈芯,靜靜地用白色杯子送茶給他,他就慢慢地說起來,聲音或快或慢,或輕或重,或斷或續,或高或低,說得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集中世上其他說書人的耳朵,使他們仔細聽柳敬亭說書,恐怕都會驚嘆而覺得自己說書是獻醜了。

柳麻子相貌十分醜陋,但是他口齒伶俐,眼神流動,衣服雅靜,簡直與王月生一樣地美好,所以他們的身價正好相等。


(明朝)張岱撰《柳敬亭傳》原文

南京柳麻子,黧黑,滿面疤瘤,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善說書。一日說書一回,定價一兩。十日前先送書帕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時有兩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

余聽其說景陽岡武松打虎白文,與本傳大異。其描寫刻畫,微入毫髮;然又找截乾凈,並不嘮叨。哱夬聲如巨鐘,說至筋節處,叱咤叫喊,洶洶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內無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甕甕有聲。閑中著色,細微至此。

主人必屏息靜坐,傾耳聽之,彼方掉舌;稍見下人呫嗶耳語,聽者欠伸有倦色,輒不言,故不得強。每至丙夜,拭桌剪燈,素瓷靜遞,款款言之。其疾徐輕重,吞吐抑揚,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摘世上說書之耳,而使之諦聽,不怕其不齰舌死也。

柳麻貌奇醜,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靜,直與王月生同其婉孌,故其行情正等。——選自《說庫》本《陶庵夢憶》


①土木形骸:謂不修飾。

②書帕:指請柬與定金。
③行情人:走紅的人。
④白文:即大書,專說不唱。
⑤找截:找,補充;截,刪略。
⑥哱夬(bóguài):形容聲音雄厚而果決。
⑦謈(bó):大叫。
⑧呫(chè)嗶:低聲細語。
⑨丙夜:三更時,即夜11時至1時。
⑩齰(zé):咬。


賞析

《柳敬亭說書》全文可分為五個段落,首言柳麻子的外形長相,續言柳麻子說書的行情,接著舉實例說明柳麻子說書的景況,再以其他說書人的羞愧說明柳麻子之好,最後則是總結他有好行情的原因。



第一段


介紹柳麻子的外貌,從「南京柳麻子」到「土木形骸」。古代稱呼他人時,習慣將他人的省籍或是郡望放在姓名前,柳麻子為江蘇泰州人,南京在江蘇西南部,泰州則在江蘇中部,此處的南京應是指柳麻子生活所居的地方,即柳麻子在南京一帶說書,而非他的省籍。

接著介紹他的外貌,從皮膚的顏色,到臉部皮膚凹凸小瘤,將整個人集中焦點到他的臉部.接著又將注意力轉到柳麻子的性格以及行為表現,描述他性格率真不做作,表現在行為上予人一種放蕩不羈的感覺。從外表寫到臉部,再放大敘寫他整個人的外顯行為表現,文字精簡,筆力分明,寫得很有層次.



第二段


從「善說書」到「王月生,柳麻子是也。」主要介紹柳麻子的才能,並從時空兩個向度說明柳麻子的行情.本文篇名為〈柳敬亭說書〉,可知柳敬亭(柳麻子)的才能即是說得一口好書,一天的價錢定為一兩,「十日前先送書帕下定,常不得空」,這是從時間方面來談,說明了柳麻子的炙手可熱;又說到「南京一時有兩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南京是當時長江流域繁榮的文化城市,說書人必定不少,這裏從空間方面點出柳麻子是說書界的佼佼者,再度突顯了柳麻子的獨特之處。



第三段


從「余聽其說『景陽岡武松打虎』白文」到「入筋入骨」。主要說明柳麻子說書時的景況,此段又可分為兩部分:前段舉說「武松打虎」白文的實例,後段則是描述他說書的習慣以及語調的轉換。作者透過柳麻子說書的片段,描寫他說書時對人物動作的細致刻劃,「找截乾凈,並不嘮叨」說明了恰到好處的拿揑工夫。

「哱力 夬聲如巨鐘」和「叱咜叫喊,洶洶崩屋」兩句,將剛脆的聲音,叫喊的氣勢作出生動的譬喻。柳麻子說武松故事,就把武松本人的精神樣貌清晰的呈現。

作者為了加深對柳麻子說書的陳述,特地舉了武松到店裏買酒一段為例,武松大吼一聲導致店內酒缸,墻壁震動作響,展現武松的氣魄,這般文字雖寥寥數語,卻將柳麻子說書時模擬武松威武的形態,表露無遺;非柳麻子不能盡情刻劃武松沽酒時的神情,不是作者不能盡情刻劃柳麻子說書時的神態,從這一段文字,讀者仿佛真在聽柳麻子說書,好像真見到武松在面前喝酒,柳麻子之口,張岱之筆,均稱神妙。


第四段



第三段後半部則是從柳麻子說書的習慣講起。柳麻子只要發現有人交頭接耳。即使說書說到半夜,配合有氣氛的油燈,白色淡雅的瓷杯,表現了柳麻子說書的從,或是伸懶腰出現疲倦的樣子,就停止說書,這看出了柳麻子對說書藝術的某種堅持容自若;至於他說書的語調速度,快慢輕重,配合著文氣的起伏,以及自己的呼吸吐納。作者將柳麻子說書的精彩程度,以「入情入理,入筋入骨」八個字呈現。



第五段


從「摘世上說書之耳」到「不怕其齰舌死也」。此段從其他說書人對比柳麻子說書的功力,是一種「借賓顯主」的寫法.說來有些誇張,但正以此表示柳麻子說書的技巧是其他人望塵莫及的,因而突顯了柳麻子高妙的說書藝術。



最後一段

從「柳麻子貌奇醜」到「固其行情正等」。雖然他的樣貌極醜,但因為口齒伶俐,眼神活躍,而在當時藝苑占有一席之地。本段總結全文,回應首段柳麻子的容貌不佳,也照應第二段的「南京一時有兩行情人」,王月生是有美貌的秦淮名妓,讓許多公卿為之迷戀:柳麻子是容貌醜陋,因為本身的口藝技巧高妙而得名,是故得以走紅而有好的行情。



總括


本篇主要介紹柳敬亭說書藝術的純練,受肯定之處不在容貌(外在),而是技巧(內在)的精湛,描述了一段柳敬亭說書的實際情形,文章中宛如見到柳敬亭說書時的精神氣勢,也見到作者陳述筆力之高。



柳敬亭


(1587一1670?) 祖籍南通余西場,生於泰州。原姓曹,名永昌,字葵宇。明末清初著名評話藝術家。十五歲時,(因為)蠻橫兇悍,刁鑽不講道理,觸犯刑法,應當處死刑,(因此他)改姓柳,逃到盱眙城裏,給人們說書。

那時(他說書)已經能使市民佩服、感動。很久以後,到了江南,松江府有個叫莫後光的讀書人見了他,說:“這人機智靈活,可以幫助他,用他的演技出名。”

於是對柳敬亭說:“說書雖是低微的技藝,但也必須勾畫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情態,熟悉各地方的風土人情。要像春秋時楚國優孟那樣以隱言和唱歌諷諫,而後才能達到目的。”

柳敬亭回到家裏,聚精會神,專心致志,用心練習,反覆推求。過去一個月,(他)前往莫後光處,莫(對他)說:“你說書,能夠使人歡樂喜悅,大笑不止了。”

又過了一個月,莫(對他)說:“你說書,能使人感慨悲嘆,痛哭流涕了。”

又過了一個月,莫後光不禁讚嘆地說:“你說書,還沒有開口,哀傷、歡樂的感情就先表現出來了,使聽眾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你)說書的技藝達到了精妙的程度。”

於是柳敬亭就到揚州、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去說書),名聲顯揚於達宮貴人之中。在豪華大廳的盛大集會之上,在悠閑亭榭的獨坐之中,(人們)爭著請柳敬亭表演他的技藝,沒有不從內心感到滿足,說他演得好的。


作者簡介


張岱(1597年~1679年)又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漢族,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為富貴公子,精於茶藝鑒賞,明亡後不仕,入山著書以終。張岱為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其最擅長散文,著有《瑯嬛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三不朽圖讚》《夜航船》《白洋潮》等絕代文學名著。南朝宋有同名人物。



本文篇幅十分短小,全文共二百多字,但就是這短短的篇幅,讓讀者對柳敬亭高超的說書藝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得益於作者獨具匠心的行文安排和一些藝術手法的運用。

文章運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讚揚柳敬亭說書藝術的高超,卻先說他外貌的醜陋,再以王月生作比來襯托其說書藝術非同一般。其次,文章還運用了側面烘托的手法,“ 摘世上說書之耳而使之諦聽,不怕其舌死也”一句,以其他說書人反襯柳敬亭說書藝術的高超。另外,“武松沽酒”一處,運用了細節描寫,凸顯柳敬亭說書的細致入微。



王月生是張岱筆下一位與眾不同的歌妓,她“不喜與俗子交接,或時對面同坐,起若無睹”(《陶庵夢憶》),宛若“不俗”的名士。好的文章,講究“虎頭豹尾”,作者在文章首尾兩次提到王月生,其用意是肯定柳敬亭說書藝術的高超,身價與王月生相當;貌雖醜,但神情風流與王月生一樣美好。當然,首尾兩次寫到王月生也使得文章前後呼應,在結構上更加完整。


張岱十分喜歡《世說新語》式的語言,山人張東谷曾有評價他父輩的話:“爾兄弟奇矣!肉只是吃,不管好吃不好吃;酒只是不吃,不知會吃不會吃。”張岱認為有晉人風味,大加讚賞。後有人將其改為“張氏兄弟賦性奇哉!肉不論美惡,只是吃;酒不論美惡,只是不吃。”張岱大惡,認為這樣字字板實,一去千里,是“點金成鐵手”。所以張岱在描寫人物時往往喜借用《世說新語》的語言。寫柳敬亭悠閑自在、不修邊幅的樣子,用了《世說新語》中評價劉伶的句子“悠悠忽忽,土木形骸”。悠悠忽忽,隨隨便便,放蕩不羈的樣子,意謂柳敬亭行事不喜約束,但求自在;土木本樸實無華,以二者來形容人物的不事修飾再恰當不過了,且在語意上與“悠悠忽忽”相合。


柳敬亭是明末清初一位頗有盛名的大說書家,當時不少文人的詩文中提到過他。和柳敬亭同時代的著名文人除黃宗羲外,還有吳偉業、周容等人都給他寫過傳記,張岱寫過一篇《柳敬亭說書》,描述了柳敬亭高超的說書技藝。清代著名戲曲作家孔尚任,在他的傳奇劇本《桃花扇》中,十分生動地描繪了柳敬亭豪爽、勇敢、俠義的行為,充分表現了他的愛國熱情和機智、詼諧的性格特征。吳偉業在《梅村集》裏寫過柳敬亭傳,說他為人能辨善惡,愛替人排難解紛,明亡後更借說書來抒發他胸中的憤慨悲涼的情緒。吳把他比作戰國時候的魯仲連。然而黃宗羲認為,這是不倫不類的,甚至把寫文章的體式都顛倒了,所以另給柳敬亭作了傳。這就是本文。


黃宗羲認為,柳敬亭是微不足道的人物,給他作傳的目的是為了給後來學者確立寫文章的體式標準。其意是說:寫文章作傳記不宜言過其實,隨意拔高人物,而應如實反映,才合乎文章寫作的體式。

吳、黃對柳敬亭的評價孰是孰非,姑且不論,但從此以後,黃宗羲的《柳敬亭傳》,的確成了記載柳敬亭生平業績較為重要的一篇。
https://goo.gl/u1YrHq Baidu)

Views: 160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15, 2021 at 10:53am

《孫犁散文集》童年漫憶·聽說書

我的故鄉的原始住戶,據說是山西的移良,我幼小的時候,曾在去過山西的人家,見過那個移民舊址的照片,上面有一株老槐樹,這就是我們祖先最早的住處。

我的家鄉離山西省是很遠的,但在我們那一條街上,就有好幾戶人家,以長年去山西做小生意,維持一家人的生活,而且一直傳下好幾輩。他們多是挑貨郎擔,春節也不回家,因為那正是生意興隆的季節。他們回到家來,我記得常常是在夏秋忙季。他們到家以後,就到地裏幹活,總是叫他們的女人,挨戶送一些小玩藝或是蠶豆給孩子們,所以我的印象很深。

其中有一個人,我叫他德勝大伯,那時他有四十歲上下。

每年回來,如果是夏秋之間農活稍閑的時候,我們一條街上的人,吃過晚飯,坐在碾盤旁邊去乘涼。一家大梢門兩旁,有兩個柳木門墩,德勝大伯常常被人們推請坐在一個門墩上面,給人們講說評書,另一個門墩上,照例是坐一位年紀大輩數高的人,和他對稱。我記得他在這裏講過《七俠五義》等故事,他講得真好,就像一個專業藝人一樣。

他並不識字,這我是記得很清楚的。他常年在外,他家的大娘,因為身材高,我們都叫她“大個兒大媽”。她每天挎著一個大柳條籃子,敲著小銅鑼賣燒餅馃子。德勝大伯回來,有時幫她記記賬,他把高粱的莖稈,截成筆帽那麽長,用繩穿結起來,橫掛在炕頭的墻壁上,這就叫“賬碼”,誰賒多少誰還多少,他就站在炕上,用手推撥那些莖稈兒,很有些結繩而治的味道。

他對評書記得很清楚,講得也很熟練,我想他也不是花錢到娛樂場所聽來的。他在山西做生意,長年住在小旅店裏,同住的人,幹什麽的人也有,夜晚沒事,也許就請會說評書的人,免費說兩段,為長年旅行在外的人們消愁解悶,日子長了,他就記住了全部。

他可能也說過一些山西人的風俗習慣,因為我年歲小,對這些沒興趣,都忘記了。

德勝大伯在做小買賣途中,遇到瘟疫,死在外地的荒村小店裏。他留下一個獨生子叫鐵錘。前幾年,我回家鄉,見到鐵錘,一家人住在高爽的新房裏,屋裏陳設,在全村也是最講究的。他心靈手巧,能做木工,並且能在玻璃片上畫花鳥和山水,大受遠近要結婚的青年農民的歡迎。他在公社擔任會計,算法精通。

德勝大伯說的是評書,也叫平話,就是只憑演說,不加伴奏。在鄉村,麥秋過後,還常有職業性的說書人,來到街頭。其實,他們也多半是業余的,或是半職業性的。他們說唱完了以後,有的由經管人給他們斂些新打下的糧食;有的是自己兼做小買賣,比如賣針,在他說唱中間,由一個管事人,在婦女群中,給他賣完那一部分針就是了。這一種人,多是說快書,即不用弦子,只用鼓板。騎著一輛自行車,車後座做鼓架。他們不說整本,只說小段。賣完針,就又到別的村莊去了。

一年秋後,村裏來了弟兄三個人,推著一車羊毛,說是會說書,兼有搟氈條的手藝。第一天晚上,就在街頭說了起來,老大彈弦,老二說《呼家將》,真正的西河大鼓,韻調很好。村裏一些老年的書迷,大為贊賞。第二天就去給他們張羅生意,挨家挨戶去動員:搟氈條。

他們在村裏住了三四個月,每天夜晚說《呼家將》。冬天天冷,就把書場移到一家茶館的大房子裏。有時老二回老家運羊毛,就由老三代說,但人們對他的評價不高,另外,他也不會說《呼家將》。

眼看就要過年了,呼延慶的擂還沒打成。每天晚上預告,明天就可以打擂了,第二天晚上,書中又出了岔子,還是打不成。人們盼呀,盼呀,大人孩子都在盼。村裏娶兒聘婦要搟氈條的主,也差不多都搟了,幾個老書迷,還在四處動員:

“搟一條吧,冬天鋪在炕上多暖和呀!再說,你不搟氈條,呼延慶也打不了擂呀!”

直到臘月二十老幾,弟兄三個看著這村裏實在也沒有生意可做了,才結束了《呼家將》。他們這部長篇,如果整理出版,我想一定也有兩塊大磚頭那麽厚吧。(原載:愛墾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