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陽·仿古“國寶唐三彩”

位於洛陽市北郊邙山腹地的南石山村是仿古唐三彩的生產基地,產量占全國市場的90%。今年盛夏時節,本文作者專門拜訪了這個地方。南石山村燒制唐三彩的工藝和釉料跟唐代的幾乎一模一樣,有些仿制品經過做舊處理後,跟在地下埋了一千多年、剛被挖出來的唐代三彩放在一起,連文物專家都難分辨其真假。

車子穿過洛陽市郊的朝陽鎮,拐進南石山村,路邊的仿古唐三彩廣告開始映入眼簾。跟六七年前不同,原來街兩旁擺滿戰馬女俑的景象不見了。來自文物保護和旅遊開發部門的消息說,這些年當地政府加大了對仿古唐三彩生產的保護力度,以使它們重新回到尊貴的收藏行列,那些粗制濫造的灌漿仿制工藝品,徹底銷聲匿跡。這樣一來,這個坐落在邙山腹地安靜村落的古老陶器生產基地,也沒有了外界紛繁雜亂的侵擾。
南石山村隸屬孟津,距離洛陽市區七八公裏,從風水學上說,這個村莊所在的邙山,是處水深土厚、環境幽美的寶地,被歷代帝王和達官貴人看重,並且成為他們身後長眠之鄉的首選。清朝末年,當地的人們在邙山腹地耕作犁地時,經常會翻出零碎的陶器,以為這些只是普通的陶器隨葬品。沒有人意識到,這些就是後來名揚天下的唐三彩。公元1899年,清政府在勘探隴海鐵路路基時,發現了大批姿態各異、色彩斑斕的釉陶隨葬器,當時國內著名的古器物學家羅振玉、王國維二位教授對其進行了考證,認定它們是唐代的隨葬品。


重現在人間的千年奇跡


唐三彩的出土引起了海內外收藏家的重視,並且很快身價倍增。一匹被盜出土35厘米高的唐三彩制品,據說如今在黑市上的價格可超過40萬元人民幣。不過洛陽北邙山一帶的土地從此便再無寧日,南石山村的老人說,從那時至今,凡是能見到古墓的地方,都已被盜墓者挖得千瘡百孔。

讓人不解的是,在這種具有千年歷史的鉛釉陶器出土之前,中國歷代的史書典籍中竟然沒有對它有絲毫的記載。清代以前的盜墓者只知道盜取墓中的金銀玉器,對作為隨葬品的陶器則棄之不顧,無意之間,倒給世人保存了名揚四海的歷史奇跡。

根據文物學家的考證,唐三彩始燒於初唐,盛於中唐,衰於兩宋,始燒於唐代洛州河治地帶(今黃河和洛河一帶),釉色以黃、綠、紅三彩為主,世人遂稱它為唐三彩。在南石山村出土的唐三彩,則以黃、綠、白三種顏色為主。

其實,唐三彩不只有三種顏色,仿古唐三彩專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傑出民間藝人高水旺介紹說,在盛唐時期藍釉和黑釉都有,民間的叫法是“唐五彩”,不過,黑釉和藍釉燒制工藝中所用的氧化鈷,唐代並沒有,要通過絲綢之路從波斯(今伊朗)進口,因而今天黑釉和藍釉唐三彩出土的較少,非常珍貴。上世紀70年代在洛陽關林出土、號稱中國馬的勾頭大馬,就屬於黑釉,它先是存放在洛陽博物館,後來被調到河南省博物院,現在存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



在傳統的復甦裏遐想盛唐



南石山村一帶出土的唐三彩汲取了中國國畫和雕塑的美感與圓潤,把堆貼、刻畫等形式的裝飾圖案運用到了極至。造型流暢,生動逼真,凸顯出中國封建社會鼎盛時期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文化味道,為了重現這種古老的藝術,南石山村的藝人開始了仿古唐三彩的生產。如今這裏燒制唐三彩的工藝和釉料跟唐代的一模一樣,產品也都是高仿唐三彩,滿足了世人收藏和鑒賞古老藝術品的心理。

但不管怎麽說,在外界看來,仿古做出來的只是文物贗品,它在今天能夠成為一種產業受到推崇,並且做到風生水起,也是很讓人玩味的。


洛陽首家涉外唐三彩研發和生產基地“唐寶齋”的負責人說:“收藏愛好者看重的是仿制品的工藝,而這種工藝傳承的是中國古老的陶瓷燒制藝術。”

利用傳統工藝仿制出來的唐馬、駱駝和唐女俑,是最真實、也是最具美感的唐三彩。比如載物走駝唐三彩,造型上跟洛陽博物館和陜西博物館收藏的文物非常接近,駝峰一左一右,仿佛駱駝走路時擺動的樣子,讓人非常驚訝造型師準確的洞察力。
唐馬也叫三彩馬,形體高大,尾巴短小,據說造型來自唐代最優良的戰馬。唐朝鼎盛時期,四方來朝,當年的西域、吐蕃、突厥等向中土進貢了大量品種優良的戰馬。外馬的湧入帶來的優秀基因,也讓本土的戰馬品種得到改良。出土的唐馬看上去均是體形矯健、骨骼粗壯,馬鬢也修剪成了當時的官樣。更有意思的是,三彩馬眼部通常是三角形或者圓睜的,馬的耳朵是貼著的,好像在傾聽遠處戰馬的嘶鳴。當然,除了用這些細部的刻畫來顯示唐馬的內在精神和內在韻味外,唐馬龍騰虎躍的姿態也被刻畫得生動逼真。

而在唐女俑身上,也印證了唐代社會的審美情趣。唐代人們以胖為美,唐三彩中的女俑都是豐腴的,面如滿月,豐潤圓胖,卻不失內在的秀氣。無論是身著黃色長裙的女俑、靚裝騎馬的女俑、還是抱狗的女俑和吹樂的女俑,無不讓人體察到大唐時期豐富的人文生活和婦女真實從容的內心世界。

在南石山村出土的唐三彩陶器中,大量的都出於盛唐時期,其燒制數量之多,質量之精,代表了唐三彩燒制的最高水平,然而從晚唐開始,唐三彩的制作逐漸走向衰敗。躲在邙山一隅的南石山村,正好以其地下豐富的唐三彩珍藏,和惟妙惟肖的傳統仿古工藝,見證了唐三彩沒落和覆蘇的過程。


“饅頭窯”的興起

據孟津縣志記載:在1920年前後,南石山村有7位民間藝人,分別是高松茂,高松深,高松錄,高松青,高相儒,莫裴莊和高成漢,他們是南石山村最早制作仿古陶瓷的藝人。

解放以前,在南石山村附近挖古墓的比較多,在你爭我奪中出土的陶器通常是殘缺的,這7位民間藝人所做的工作,就是幫人們把損壞的東西修覆。後來,熟悉了唐三彩工藝的藝人開始覆制。最早是陶塑藝人高良田,他在自己多年修覆古唐三彩的技藝上,成功覆制出唐三彩,此後,這種用小手工窯燒制唐三彩的工藝,開始成為高姓藝人的家傳秘技,在高姓家族之間流傳。


在高家的7位老藝人中,綽號叫“機器人”的高松茂覆制能力最強,一件出土的東西,經由他的手一夜工夫便可覆制出來,且難辨真偽。據說為了驗證自己的仿造能力,高松茂曾經把仿制品交給古董販子,結果真的被對方當寶貝買走。


據老藝人高成漢的兒子高富堯介紹,會做唐三彩的人一般都要會造窯,否則,釉調得再好都沒用。那時候他的祖父們燒制的唐三彩,體積都不大,利用的就是家中的小窯,因為形狀像饅頭,藝人們都叫它“饅頭窯”。當時的窯溫只有七百多度,現在則可以達到一千多度。那時燒制的仿古唐三彩,顏色和品相都正,跟出土的文物十分接近。


現在南石山村的大小作坊使用的還是這種“饅頭窯”,不過在年屆60的高富堯看來,“現在燒的唐三彩用的氧化東西多,仿制出來的東西和出土的東西有大的差距”。


高富堯至今還在家中手工制作著他的唐三彩,承續著祖上傳下的的仿古記憶。在他眼中,高姓父輩為南石山村唐三彩的生產付出了很大心血,父輩們仿制唐三彩並不是為了錢,就是希望這門獨特的手藝能後繼有人。

還是在1956年的時候,孟津縣裏成立了“仿古合作社”,南石山村的高姓藝人和其他16位藝人被聘為技術員向工人傳授唐三彩技藝,村中人才得以學得此技藝。在特殊的年代,無數珍貴的仿古制品都被當作“四舊”破除,藏在家中的唐三彩也被翻出來砸壞,仿古唐三彩技藝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1969年,高富堯的父親高成漢開始不斷地給國家和省市領導寫信,呼籲保護傳統工藝,希望能夠恢覆唐三彩的生產,此後唐三彩的生產才得以斷斷續續的恢覆。到了80年代,南石山村370戶人中絕大多數都學會了燒制唐三彩,到1987年7位高姓老藝人中的最後一位去世時,唐三彩這項家傳的工藝已不是獨門秘訣,而是放開到了允許每家每戶生產的地步。上世紀90年代初,很多人覺得仿古唐三彩是個賺錢的營生,所以南石山村的村民開始大量仿制,生產最紅火的時候,村裏的大小作坊超過300家,家家都有幾座“饅頭窯”。



南石山村,仿古制陶藝人的村莊

隨著南石山村的名氣越來越大,一些外來的民間制陶藝人和專門學習造型藝術的家傳子弟、工藝美院的畢業生都開始在這個僻靜的山村紮根,潛心仿古陶瓷的研究和生產。

另外,也有一些仿古研究所和工藝陶瓷廠把這裏當作生產基地,為周邊的不少村子解決了就業問題,也讓南石山村有了很大變化。


村子裏最早只有土路,盡管家家都有院子,但樓房卻很少,現在水泥路從村西修到村東,穿過朝陽鎮,然後直接跟國道相連,村裏有十幾戶人家蓋起了兩層樓房,外面貼著潔白的瓷片。南石山村現在住著2000多口人,也有從鄰村落戶到這裏的上門女婿,以及在這裏買了房子的外來民間制陶藝人。


在南石山村從事三彩馬生產的張有才、李宣夫婦說:“三四年前這裏跟趕集的一樣,產品好銷,大家都知道在南石山村才會有好收入,買家也都是沖著這來的。”


不過,前些年有人看重現代工藝流程的便利,拋棄了傳統的手工模具,直接采用灌漿生產。那些生產線上出來的唐三彩,就是普通的陶瓷工藝品,在一段時期內很受歡迎,但卻擾亂了唐三彩市場。當堆放在街頭的唐三彩賣到十幾或幾十元一件時,人們發現,原來神秘的仿古制品開始快速貶值了。


政府也開始意識到了問題,這樣下去會毀掉這項傳統工藝。這之後,當地政府開始規範仿古唐三彩的市場,沒過多久,那些沒有專門人員做造型和研究的小型作坊,不得不停止燒制。如今南石山村只剩下二三十家生產仿古唐三彩的作坊,基本都延續著傳統的三彩制作工藝。他們的仿古唐三彩占有了國內90%以上的市場,產品有百余種,年產值達千萬元。此外,南石山村還接了國外的大批訂單,產品直接銷售到國外。

從小在南石山村長大的高水旺,是高家的第三十代傳人,他從17歲開始燒制唐三彩,1994年籌建了一個占地5畝的仿古唐三彩廠。兩年後,他所做的三彩侍女和三彩大馬就在中國民間藝術博覽會上被評為金獎和銀獎,同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農民藝術家的稱號,如今他已把自己的仿古唐三彩推向了世界市場。

高水旺掌握的傳統仿古技術中,還有重要的一環做舊工藝。他利用特殊的原料和工藝加快唐三彩釉面的氧化,使其亮光改變,更接近出土的唐三彩。這種做舊工藝也是高仿品的關鍵,唐三彩看起來塵土滿面,但當你用手去撫摸時,土卻不會輕易脫落。
南石山村的張寧偉、張剛偉兄弟倆,也是從小受到家庭的熏陶,並經過專業的造型藝術學習,他們采用邙山特有的紅土燒制紅陶,每月只燒二三窯的陶藝品,在造型和藝術品味上追求極至,所以銷路也非常好。


傳統技藝中的唐朝遺風


在仿古唐三彩延續著古老的造型日益向高仿突破的時候,南石山村的一些唐三彩技師也開始嘗試創造全新的唐三彩造型。洛陽九朝文物覆制品工廠的楊姓負責人透露,他們燒制的三國人物關公這個造型,在出土的唐三彩中是沒有的,目的是為了迎合南方市場的需求。

不過大多數工匠對此並不認同,他們認為唐三彩覆制到現在,打破傳統遺留的造型去創新,無論從藝術跨度或仿制本身來說,都會偏離傳統而走向現代工藝。


仿古唐三彩的制作工藝十分覆雜,胎泥、釉料、胎片都是跟現代工藝不同的。傳統工藝制作的仿古唐三彩,薄厚不一,釉面片紋卻很小、很細致。在仿古唐三彩工藝中,又分高仿、中仿和低仿,所謂高仿就是做舊的程度非常高,幾乎可以假亂真。在南石山村生產的仿古唐三彩中,一個高仿唐三彩的售價高達數千乃至數萬元,而低仿制品不過數百元。


仿古唐三彩的工藝裏包含的傳統,也是仿古藝人看重的。唐三彩的燒制采用的是二次燒成法,從開采礦土、挑選、舂搗、淘洗、沈澱、晾幹、模具制胎,到入窯燒制素胎,再到上釉煆燒,整個過程都充滿了虔誠。所以真正用傳統工藝燒制唐三彩的藝人,對現代灌漿工藝都不屑一顧。在他們看來,灌漿是真正的造假,而傳統燒制盡管也是在仿,卻是一種藝術,能夠被外界接受。


比如在燒制唐三彩最基本的取土階段,是很講究的。據南石山村的民間藝人透露,仿古唐三彩制作需要的土,最早是從濟源、鞏義和龍門一帶的山上取來的,現在龍門附近的山已經封了,而南石山村用來制陶的高嶺土原料現在也很稀少,要到其他縣市去購買,買回來的泥土先用球磨機研磨,一般需要一天一夜,磨得很細,跟面粉一樣,然後放到池子裏,蒸發水分,等松軟的時候運到車間,供技師做造型,模具工人裝填。

仿古唐三彩區別於當代工藝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需要造型,然後模具制胎,這其中造型又是最難的。


在我到達南石山村的時候,高水旺作坊的造型師張寶才剛做了一個關公雕像,端坐在椅子上,腰懸寶刀,高40厘米的樣子。這個人物他花費了半個月才完成,稍後這個雕像還要翻成模具,做成空心的,因為實心的一燒就會壞掉。像這樣的人物,通過模具制作泥胎的時候,要先把披掛、坐騎、頭部等比較難以把握的部位分開裝填,然後通過粘連成為整體。


負責把胎體粘連在一起的一般都是女工,三彩馬的各個部位到了她們手中,很熟練地就被組裝到一起。而且大刀、小刀、毛刷、塑料抿子交替運用,一刀一刷下去的力度和準度都恰到好處。不過據女工們說,即使這樣,一天也做不了幾件,因為純粹的手工工藝,對技術的要求非常嚴格。


一位上好的工匠做出的唐三彩馬、行駝和唐女俑,不僅體魄健壯而不笨拙,肌肉豐滿而不臃腫,而且刀法工整細膩,線條流暢。關節處粘連非常牢固,即便是一個10厘米高的三彩小馬,上面也能夠站立一個150斤重的成年人而不會破碎。


組裝好的泥胎晾曬成白色和淺灰色時,表明裏面的水分差不多幹了,可以入窯進行大約30小時的千度高溫素燒。經過高溫煆燒的素胎出窯後,要塗上各種彩釉,放入窯中再燒制三四個小時。一般而言,燒制素胎的溫度在攝氏1100度左右,而上釉之後的窯燒,溫度大約在攝氏900度。被匠人們使用紅、綠、白交錯施釉的方法塗上的釉料,在高溫下熔融流動,形成獨特的流竄工藝,出窯以後,兼具原色、覆色,斑駁陸離,又明凈輕快,酣暢淋漓。

經過釉燒的唐三彩並不意味著完成了真正的制作。唐女俑釉燒出來以後,還要經過畫眉、點唇、畫頭發,因為出土的唐三彩人物頭部是不上釉的。


文物覆制工廠聘請有一些工藝美術學校畢業的女學生,她們是專門給釉燒後的三彩唐女俑繪制頭部的。經過二次燒制之後的唐三彩,被運到門洞下的陰涼裏,那些工藝學校畢業的技術人員,就隨地坐著,一邊有說有笑,一邊手持彩筆在各自的仕女俑頭部描繪。在她們身後的院子裏,據說埋藏著不少10年前生產的仿古唐三彩,因為要處理成做舊程度很高的高仿制品,它們還需要在地下長久地沈寂。


而當它們再見天日的時候,那種自然協調、紋理流暢的優雅釉色之上,又會多出一種更加接近唐代風範的古樸,讓人們得以欣賞盛唐時期陶器的精致和溫婉。(收藏自 中國國家地理網站

Views: 8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