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上海世博的器物敘事(5)

中國器物的大規模輸出,導致了一個災難性後果。正當大清王朝為高額收入而洋洋得意之際,鴉片在中國湧現了,它迅速毒化和腐蝕著古老帝國的臟腑,並導致白銀庫存的急劇下降。林則徐在廣州焚煙,關閉東印度公司代表處等各家商號,切斷中英貿易的主要路徑,企圖借此改變中英貿易的畸形格局。

然而,當時的瓷器、茶葉和生絲,都是英國上流社會生活的必需品。對中國欽差大臣的行為若不加以制止,勢必引發帝國的通貨膨脹,進而引發銀本位的財經體系的危機。英國當局孤注一擲,向它最大的國際貿易夥伴宣戰,點燃了歷次中英戰爭的炮火。這不僅是兩個帝國之間的白銀戰爭, 更是兩個民族間的器物對決。

鴉片戰爭的真正後果,對於中國而言,無疑是淪為殖民地的民族屈辱,而對於英國,則是一種嶄新的器物發明激勵。它放棄向中國的進口,轉而謀求獨立自主地生產這些日常必需品。耶穌會士率先從景德鎮學到了磁石和高嶺土的二元配方,英國人在此基礎上添加動物骨粉,並以自己的釉料,燒制成全新的皇家骨瓷,擊破了景德鎮的壟斷地位;英國以蒸汽紡織機擊敗印度和上海的手工土布,轉而大規模輸出價格低廉的高支棉紗、棉布和呢絨,由此構成近代工業化的起點;東印度公司從福建武夷山移植小種紅茶並聘用中國茶工,采用統一的生產標準,在錫蘭和印度進行大面積種植加工,並逐步減少從中國購買浮梁/祁門紅茶的訂單。這是19世紀下半葉的重大轉折,它終結了中國器物統治世界的歷史[8]。


帝國器物體系的崩潰與復興


慈禧太後領導的大清帝國,忙於鎮壓南方客家人的叛亂,並打造宏大華麗的夏宮,根本無暇改良本國制造業的技術管理。在經歷了漫長的發育、繁榮和衰弱之後,華夏農業器物體系開始崩潰。

傳統的鄉村手工繅絲制度,嚴重阻止了生絲的進化。絲商固步自封,不願開辦現代工廠,以新型機繅來改良舊制,於是,面對條紋粗細不勻和絲質不凈的質量問題,“輯里絲”錯失了自我改良的時機,而與此同時,經歷了明治維新的日本,采納科學養蠶方法、機械化繅絲工藝、現代化的市場營銷方式,推出條紋勻細的現代機絲,逼迫中國退出世界生絲市場。

清代的中國茶葉經濟,一度獲得畸形發展的契機,但它在簡單沿襲明制的同時,就已喪失了必要的原創精神。中國茶業采用小規模個體種植方式,而茶商因須大宗交納轉口稅及出口稅,便在茶中摻假,導致茶葉的質量無法控制。到了19世紀90年代之後,茶葉出口由盛轉衰。1890年,中國茶在世界貿易總量里還占一半份額,而到1900年便降至三成,到1919年就只剩下了區區一成[9]。

與絲和茶的命運完全相同,乾隆末年(1794),浮梁縣政府擔憂過度采集高嶺土有傷地脈,危害區域生態,下令嚴禁瓷工繼續開采,同時,周邊地區的松柴燃料日益稀缺,導致瓷器制作成本上升,而瓷匠的工藝與趣味也日趨保守,產品陳舊乏味,喪失了國際市場競爭的品質和價格優勢。景德鎮瓷器開始墜落,破碎在帝國的黃昏。

19世紀下半葉的洋務運動(又名“自強運動”),出現在北京、天津、上海和福州等地。在傳統器物體系崩潰之後,它企圖通過克隆和復制西方器物,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

Views: 5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