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永雄·光滑空間與塊莖思維:德勒茲的數字媒介詩學(1)

當今世界正在進入全球化數字時代。電子媒介和電腦 網絡滲透乃至佔據了我們的生活,虛擬現實與日常經驗互相交疊纏繞,變動不居,無限膨脹。數字化的電子媒介挾蓬勃 發展 之勢,壓倒或糅合各種傳統媒介,後來居上,漸成數字化時代的主導傳媒。 

作為當代西方“一流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Deleuze,1925—1995)的哲學美學思想對今日電子媒介研究 的影響日益凸顯。他們合作的名著《千高原》,尤其是開篇的“塊莖”論,被視為“遊牧”星球——賽博空間的“哲學聖經”。2006年11月,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曾舉行“德勒茲研討會:論媒介與運動”(Deleuze Conference:on Media and Movement),主辦者在闡發研討會論旨時提出:媒介(涵蓋電影、電視、網絡視頻、多媒體廣告、光驅、數字圖書館等)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刻錄的境遇、一種生活的可能性,正在從當代資本主義 社會 的邊緣移到中心。而作為“哲學中的畢加索”,德勒茲以差異哲學和遊牧美學觀照賽博空間和電子媒介,已經引發不同領域(美學、實踐、觀念、技術等)的一系列共振,成為賽博空間的哲學家與預言家。德勒茲與加塔利所創造的一些重要概念,如千高原、塊莖、光滑空間與條紋空間、運動—影像與時間—影像、晶體影像、褶子、無器官身體、欲望機器、遊牧美學、生成論、多元符號論等,對探討數字媒介詩學問題 ,具有無可替代的理論價值。齊澤克曾化用詹明信關於跨國資本主義的觀點和德勒茲的無器官身體概念,在其著作《無身體的器官》(2004)中把德勒茲稱為“晚期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思想家”,並認為“賽博空間的諾斯替幻想”(Gnostic fantasies of cyberspace)是晚期“數字”資本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文擬側重從德勒茲關於光滑空間與條紋空間的遊牧美學、塊莖思維與樹狀模式的哲學構想來探討德勒茲數字媒介詩學的內蘊、特質與美學意義。

  

一、空間與賽博空間: 德勒茲的遊牧美學旨趣

  

作為“20世紀最重要的空間哲學家”,德勒茲的空間思想廣泛滲透和影響了形而上學玄思、文化傳媒理論、電影研究、城市規劃、 政治 技術等領域。其中,光滑空間(smooth space)和條紋空間(striated space)是一對頗為重要的概念,對研究賽博空間和電子傳媒文化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 

光滑空間與條紋空間概念主要出自德勒茲和加塔利的《千高原》一書。《千高原》不依常規結構的寫作給人留下獨到而奇崛的印象,被認為是“搖籃版超文本”。它借用地理學上的“原”(高原或平原)概念取代傳統書籍中的“章節”概念,雖然每一“原”都標明日期,但不同“原”的時空互相交疊、巧合、分支延展,構成了多元互聯、流轉多變的共振域。高低不同的千面高原之間隱伏著縱橫交錯的指涉(參照)性話語,讀者可以從任何一個序列進入閱讀。

 

德勒茲與加塔利指出:空間混雜著光滑與條紋的力量,涵蓋政治、歷史、文化、藝術、傳媒諸多領域,可以根據光滑和條紋的程度加以測度。這是一種地理哲學意義上的遊牧美學的特殊表達。光滑空間意味著無中心化的組織結構,無高潮,無終點,處於變化和生成狀態。塊莖、火、中亞遊牧族的大平原、沙漠、大海、極地冰雪、空氣、風景、思想、 音樂 等等,皆屬光滑空間;傳媒、娛樂 工業 、資本主義皆可創造新的光滑空間。光滑空間沒有長期記憶,沒有宏大理論和堂皇敘事,只有微觀歷史、微觀社會學。光滑空間還指一種無拘無束、浩如煙海的空間,沒有等級制的邊界或分野,沒有淩駕於其他事物之上的特權制和區域,因此更多地與無意識相關。它由欲望機器和力量流所充盈,更多地為事件所占據而不是為既定的事物所占據。而條紋空間則與此對應,以等級制、科層化、封閉結構和靜態系統為特征,縱橫交錯著已設定的路線與軌跡,有判然而分的區域與邊界。德勒茲關於空間的論旨,可以在法國歷史學家德•賽都1984年的一篇論日常生活的文章中獲得極佳的闡釋:空間是一種“處境” (place)的話語實踐,一種處境就是一種特定的轄域,可以對它命名、測度與繪圖。人類社會的發展不斷積蓄的力量——政治、歷史、經濟、文化的沖突不斷地對空間命名、測量、占有和分配。雖然人類主體生活在社會文化的條紋空間,但同時又由此不斷地孕生著新的光滑空間

①Gary Genosko曾經主編三卷本《德勒茲與加塔利:一流哲學家評價》(Deleuze and Guattari:Critical Assessment of Leading Philosopher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1),篇幅達1500余頁。編者從西方浩如煙海的人文社會科學著作和學術刊物中精選了關於德勒茲與加塔利的重要章節或論文,匯集成三卷本皇皇巨著。

②John Marks, “Information and Resistance:Deleuze, the Virtual and Cybernetics ”, in Ian Buchanan and Adrian Parr ed., Deleuze and the Contemporary World,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p.194.

③參閱彼斯特《媒介文化的微觀政治學:解讀德勒茲與加塔利的塊莖》(Patricia Pisters,Micropolitics of Media Culture: Reading the Rhizomes of Deleuze and Guattari,2002. Editorial Reviews Book Description, http://www.nicebooks.info/nice books067/089.html)。

http://webcast.berkeley.edu:8080/ramgen/podcast/deleuze/trinh_minhh.... 200756查閱。

⑤John Marks, “Information and Resistance:Deleuze, the Virtual and Cybernetics ”, in Ian Buchanan and Adrian Parr ed., Deleuze and the Contemporary World,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 p.198.

⑥M. Bonta and J. Protevi, Deleuze and Geophilosophy, Edinburgh :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Ltd., 2004, p.143.

⑦(27)

Views: 15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