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迅‧別把精力耗費在刷微信上

香港書展結束後,因病住了幾天醫院,在病房沒電腦,於是有時間玩手機微信朋友圈,特別是二三十個各種群組,小學中學大學同學的,知青務農隊友的等,各階段的朋友組成的“圈”。以往,少有時間進入,或根本就沒有進入過。微信“朋友圈”,原本是大家互相聯絡感情,獲知近況的圈子,也不知從何時起變了味,氾濫而多情的朋友圈,充斥各種炫富、自拍、代購、廣告之類的毫無意義的內容,還有各種一驚一乍的江湖小道消息,令人不厭其煩。

報載,安徽一對夫妻開車在高速公路上,車輪爆胎,丈夫忙著換輪胎,妻子下車,走到路中央,用手機拍照,即時發微信,抱怨“真倒楣”。後方一輛車衝了上來,妻子被撞飛半空中,夫妻倆瞬間陰陽相隔。交警歎息道,滯留高速公路便犯大忌,即便坐車上也不允許,夫妻倆應報警並儘快撤離護欄外,在車流如織的高速上發微信,簡直“玩命”,是用生命在發朋友圈!

報載:在洛陽,一名女市民吃飯時,由於刷微信朋友圈太忘我,導致自己被鎖在美食城裡,最後報警求助;在南京,一男青年熬夜刷朋友圈走火入魔,導致心肌梗死送命;在桂林,一女子迷醉朋友圈,做愛時仍在玩,引發丈夫怒揍,失手致死……這年頭,人生的精華,似乎只會綻放在朋友圈。有人拼命發、有人拼命刷:你的人生,活在別人朋友圈裡。熱愛曬朋友圈的人,上癮的是這圈的“粘性”。它讓每個混跡圈裡的人找到主場存在感,在轉發定律中,營造時刻被無數人關注的錯覺。

在微信朋友圈,有柴米油鹽之外的雲淡風輕,有酸甜苦辣之外的超然飄逸。圈裡每個人都被幸福仰望,於是你就能理解:曬顏值、曬奢侈、曬幸福、曬反手摸肚臍……最討厭是各種裝逼式炫富:“好累,終於回國了,雖然國外沒有家舒服,但還是很甜心”。你從國外旅遊回來就回來唄,跟明星全球巡迴似的,去趟新馬泰,其實你也挺不容易,硬要在機場擺Pose凹造型,不累嗎?香奈兒小包一揹,日默瓦小箱一立,來個剪刀手,嚷一句:“好姐妹永遠要狠狠的幸福哦。”剛下飛機也沒專車接你,你就趕緊趕機場大巴,還在這瞎折騰啥?看看當下各種自拍神器風起雲湧,就知道這個世界已“病得不輕”,拍拍曬曬,是誰唱的《自拍是一種病》。

翻看朋友圈,會有一種錯覺,好像別人都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找到屬於他/她的位置,唯獨自己停在原地。其實,朋友圈裡的相片文字描述的生活,都精挑細選,如果朋友圈是自媒體,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編輯。所以,圈裡只有他們想讓你看到的,沒有他們不願讓你看到的。拉拉扯扯的朋友圈,雖治癒現代人孤獨感,但成全的只是成年人低幼抒情。

日前,四川大學望江校區的體育場內,2015屆本科畢業暨學士學位授予典禮上,校長謝和平的致辭很時尚:不要去追逐社會上那些“土豪式”的“功名”和“富貴”,不要總是把精力耗費在刷微信上,不要去盲目羡慕別人人生……一位大學校長致辭叮囑畢業生,告誡別過份玩微信,令人感慨。朋友圈當然不是洪水猛獸,它只是一種技術構架,上癮成病的,才是社會心態與異化的情緒。(星洲日報/香港碎影‧作者:江迅‧《亞洲周刊》副總編輯)(2015-08-09,星洲日報言論版)

Views: 322

Replies to This Discussion

陳勇成‧指上談兵

社交媒體,是個讓別人看見自己,聽見自己的平台。只要不含情色暴力成份,誰又有資格論斷你、我、她所上載的照片是否難登大雅之堂?

但近日就發生一名無鼻男嬰Eli的照片,被臉書籠統地以“具爭議性(controversial)”為由遭刪除一事,結果上萬網民“行俠仗義”,紛紛發言抗議甚至致函臉書,才讓臉書重登回相關的照片。

臉書的審核機制背後,其實有個全天24小時處理用戶舉報的團隊。內容方面對情色元素有較為嚴謹的把關,對血腥暴力則有較為寬鬆的分層標準。當然還包括濫用平台,騷擾、傷害他人等也可被舉報。

那名其實挺可愛的無鼻男嬰,不知道是犯了哪位臉書的太歲才被撤下照片。但臉書有專門對付觸犯條規的部門,也有處理申訴的部門,男嬰總算“上訴得直”。

慶幸這名男嬰沒有淪為世俗審美觀下的犧牲品,更欣慰於那些站出來的網絡俠客,守護了男嬰的存在和他母親的自尊。

網絡不僅成為凝聚人力的舞台,更成為弱勢一群的戰場。

號稱全球最醜女人的麗莎(Lizzie Velasquez),和年僅14歲的跨性別維權人士詹寧斯(Jazz Jennings)就是最佳典範。

前者因先天疾病,身體無法儲存脂肪而導致樣貎異於常人;後者則在3歲時被診斷有性別焦慮症,自小邁向變性之路,讓她在學校甚至有被同學用“它”的稱呼的經歷。
唯兩人都在網絡世界殺出一條生存的血路,不只全球網民為她們加油打氣,她們自己也是促成這股良性循環的女俠,自拍激勵短片,試圖透過互聯網鋪天蓋地照亮每一處陰暗的角落。

如詹寧斯所說:“我這麼做,能拯救生命。”

因此,當個正義、理性的網民俠客,“指”上談兵又有何不可?(15.4.2015星洲日報/知網鑒今‧作者:陳勇成‧星洲網多媒體記者)

互聯網上,有沒有持久的感動

飯做好了,媽媽死了——四川涼山四年級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見圖)的作文《淚》在網上傳播後,被網友稱為是“世界上最悲傷的小學作文”。一日間,網絡被感動和眼淚所淹沒,微信被感動和眼淚所刷屏;一日間,各網絡平台接到的網友捐款即超過92萬。

但是,事情很快就發生了逆轉。央視報道稱:《淚》這篇文章並非木苦依五木寫的原文——中共涼山彝族自治州委宣傳部發來《關於涼山小女孩寫“世界上最悲傷作文”情況的調查報告》,報告提到了網上作文產生的經過是:學生木苦依五木寫了篇作文,然後支教老師任中昌看到後自己改寫成了作文《淚》,然後叫木苦依五木照著他的手稿進行了原文抄寫。

雖然支教老師稱並沒有對文章的字詞語句進行過任何修改,只是修改了行文格式和錯別字;雖然很多人也認為“文章經過老師整理”並不影響真實性,但從這條新聞的跟帖中,已經能夠感受到昨天那些感動得淚流滿面的人們,情感發生了微妙變化。如果說刷屏的感動非常純粹,今天已經有了一些障礙和尷尬。

說實話,我的內心仍停留於對大涼山貧窮所帶來的震撼中,憐憫、同情和感動沒有減弱,也沒有質疑《淚》的真實性。我關注的倒是,互聯網上“感動”這種情感的生產和消逝周期。我發現,互聯網是一個很容易生產感動的地方,有一種機制生產和推動著“感動”這種共情的形成,人們的感動很容易像潮水一樣地來,一張照片,一個故事,簡單的一句話,一個引導,只要擊中網絡的某個痛點和淚點,就會在病毒式傳播中迅速生產一波全民的感動。但來得快,去得也快,感動也會像潮水一樣迅速地回落。互聯網同時又有一種迅速消滅感動的機制,把推向高潮的感動迅速壓下去,以一種反向和逆轉的情緒替代感動。互聯網的人氣與活力,很多時候就是靠這種“生產”和“消滅”所維持。

同樣一件事,有人在感動,但無法回避的是,有人會如芒在背如坐針氈。就拿《淚》這篇作文所引發的情感來說,遠在千里之外與這件事不相關的網友,當然會被觸動和感動。但對於當地有關部門來說,可能會覺得外界的感動對他們是一種壓力,因為人們越是感動,就越會尋找問題的根源,也就越會把問題歸咎於政府部門的救助不力和善款落實不到位。所以,當地宣傳部門給媒體所發的《關於涼山小女孩寫“世界上最悲傷作文”情況的調查報告》,強調“文章經過改寫”,並特別強調:從去年開始,政府把木苦依五木家的5個孤兒都納入了孤兒專項基金保護中,對每個孤兒每個月都會發放678元的補助,加起來共有3390元,都由他們的奶奶來代領。

稀釋感動的另一種力量來向網絡自身。網絡就是這樣,當一群人說一個東西“很好”的時候,必然會有另外一群人去質疑,會帶著反轉心態去消解“很好”,去尋找“瑕疵”。網絡的特點是聲音多元,又特別容易“一邊倒”,一會兒被這邊的信息支配,一會兒又被相反的情緒支配。感動就是在這種機制下被生產和被顛覆的,沉浸於強烈感動中的人們,很容易就被一個也許“缺乏根據的質疑”所影響,從而從感動走向一種受騙的憤怒。不靠譜兒的新聞經常被反轉,昨是今非,人們在這種不斷的反轉中已經失去了等待事實的耐心。

媒體總在求“新”,眼球壓力下,互聯網的“求新”衝動更強烈——這種“求新”壓力也在縮短著互聯網上感動的生命周期,當“感動”主宰網絡的時候,必然會有一種“求新”力量去反轉感動,在消解和顛覆中生產新的話題。沒有衝突就吸引不了眼球,在生產和顛覆感動的傳播過程中,網絡獲得的是衝突和反轉帶來的巨大新聞效應。

分析互聯網上感動的生命周期,是想讓我們提升判斷力,避免在這種生產和顛覆感動的網絡機制中被操縱,別讓自己輕易被感動又輕易被憤怒。(來源:中國青年報

江迅‧朋友圈是甚麼圈

若問:朋友圈是甚麼東東?八成人會理解成微信上那個“圈”。

1月,騰訊公司推出微信4年了,透過網絡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機聊天軟體,在微信上透過一些管道認識的朋友形成一個一個圈。當下,人們已習慣只要上一道菜,總有人會說“且慢,先讓我拍張照”;人們也不得不習慣自己與朋友的合影,被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廣為發佈。

朋友圈讓不少人病入膏肓:天亮睜眼後、天黑閉眼前,總是在刷朋友圈;坐公車、上廁所,又在刷朋友圈;讀書工作突感煩躁,又拿起手機刷朋友圈。

有位朋友,不到50歲,她以往總是嘲笑那些著迷上癮的人,認為他們自控力差,但如今的她,竟也患了非理性的對微信朋友圈著迷上癮的病態。她用心經營自己朋友圈,每天在圈裡發多條消息,大多原創:風景、美食、寵物、心情,心靈雞湯,還常常自拍。任何人點贊和評論,她都會旋即回覆,鮮花、擁抱不斷,朋友們戲稱她為朋友圈主。用她先生的話說,她只要是醒著,就一定陷在朋友圈裡。

每次與她見面,她說話時,雙眼總是注視桌上手機,過不了10分鐘,她就會拿起手機,手指不停按鍵,不停刷屏,若手機網絡信號不好,她就整個人感覺不好,她說失聯太可怕。

她癡迷朋友圈,卻又厭倦這種像中了毒似的感覺,朋友圈雖然成了一種負擔,但仍樂此不疲。渴望逃離,卻始終擺脫不了,她每天都在想要管住自己,少上朋友圈,可她仍然在頻繁刷朋友圈。

這麼多人喜歡微信朋友圈,總有它的道理。當然壞處也顯而易見:原以為微信可用來打發碎片時間,卻不料它把時間都切成碎片。

許多人更沒想到,它有巨大殺傷力,容易暴露隱私,招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前不久,陝西省西安一家醫院醫生作完手術,在手術室自拍。照片放上微信朋友圈,批評聲推波助瀾,迅速成為網站論壇頭條,評論量多達百萬。罵聲喧嘩,掀起滔天巨浪,令當事人惶惶然,當地主管部門不得不下重手處分涉事醫生。後來,主刀醫生說,他們手術時間長達7小時,好不容易保住務工患者的腿,這一天又是手術室最後一次使用,因此大家合影留念,主流聲音迅即轉為同情醫生,輿論完全逆轉。那兩天,這張手術台前的自拍照,成了全國傳播最廣的照片。

對微信的傳播特性,有人忽視,有人無知,結果引火焚身。那位醫生如果知道後果,斷然不會把照片發在原以為是“小範圍”的朋友圈了。

上海最近偵破一起微信朋友圈詐騙案,當事人利用朋友圈促銷出國遊,騙取百萬元。

互聯網時代,資訊交互孕育無窮商機,集門檻低、成本小、信任度高、傳播快等優勢於一身的微信朋友圈,成了商人戰場,然而,缺乏信用擔保、監管法規的朋友圈,也成為山寨商品、釣魚網站、網絡傳銷的溫床。吃微信傳銷的虧,成了越來越多微信謎的抱怨。微信成了“殺熟”新工具,朋友圈交易只能“微信”。

朋友圈,一個讓人離不開的圈,一個讓人時不時拿出手機刷一刷的圈。不過,在點擊“發送”鍵前,還是要先想一想,朋友圈是個甚麼圈。(收藏自25.1.2015星洲日報/香港碎影‧文:江迅‧《亞洲周刊》副總編輯)

RS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