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東部最大的商業銀行福華銀行是一家華人開辦的銀行,也是目前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來自沙撈越州唯一的金融股。由於福華銀行遲至1991年I月才正式在吉隆坡掛牌上市,外界對它的歷史和現狀知之甚少。其實福華銀行是馬來西亞一家重要的華人財團,在沙撈越州的金融界和經濟發展方面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1993年在馬來西亞銀行盈利排名榜上福華銀行名列第n位,由此可見,福華銀行對馬來西亞經濟扮演著何等重要的角色。

(砂拉越詩巫拉讓江畔,最右邊即是昨日的福華銀行,今日的大眾銀行)

福華銀行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它是1951年11月由沙撈越一批以陳立訓為首的福州籍華人商家在詩巫集資創立的,總部設在詩巫,註冊地點是沙撈越首府古晉,當時資本額僅為68,15萬馬元,由陳立訓出任首任董事會主席。1952年3月始正式營業,主要經營接收存款和貸款業務,為詩巫及鄰近地區的居民提供服務。

1965年2月,福華銀行采取以一股送一股的比例派發I00萬股紅利,資本額遂增至200萬馬元。1968年1月,福華銀行開始涉足金融業務,設立了福泰金融機構有限公司,當時資本額只有200萬馬元,分好每股面值1元的股票,共有200萬股。

其後幾年內,福華銀行又先後數次派發附加股、紅股,以及以現金招股,資本不斷擴大,到1981年8月,資本額達到了1063萬馬元。除了擴大資本額之外,福華銀行在1984年6月設立了一家獨資子公司,即福華產業私人有限公司,來負責管理集團內的產業、物業及其他不動產,當時該獨資子公司的資本只有150萬馬元。I985年12月,福華銀行又設立了另一家獨資子公司一一福華信托私人有限公司,為集團內的公司提供信托服務,但成立時,它的資本僅有區區萬元而已。

總之,直至80年代上半期,福華銀行在成立之初的30多年中,都保持著低姿態,發展速度可以說是相當緩慢的。主要原因是:從70年代開始,馬來西亞政府推行“新經濟政策”,華人資本因此受到鉗制,無法放手發展,故福華銀行在業務上采取穩紮穩打,謹慎發展的策略。

馬來西亞政府實行的“新經濟政策”,也造成國家建設資金短缺,國內外私人投資不足,經濟發展陷入重重困難,客觀形勢迫使馬來西亞政府從80年代後期開始進行政策調整。1986年頒布了新的投資條例,以鼓勵國內外投資,以後又通過放松金融管制來活躍證券市場,1991年馬來西亞進一步放寬了金融機構收取存款的限制。這一系列的政策調整帶動了馬來西亞的投資熱潮,經濟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1988年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擺脫了長期的停滯不前,達到了8%, 1989年上升到8.5%, 1990年更達到了10.2%在這種新形勢下,福華銀行也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時代。

從80年代後期開始,福華銀行的盈利、資產,以及所接受的存款額等各項指標都在穩步增加。

福華銀行面對經濟發展的高潮,為了迎接同行的挑戰和競爭,謀求進一步發展,在繼任董事會主席林鵬壽的主持下,1990年11月銀行董事會作出了重大的戰略決策,宣布以一股送八股的巨大比例,派送8504萬股紅股,從而將資本急劇擴大到9567萬馬元,退個行動可以說是福華銀行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點。接著,福華銀行又公開發售2433萬股,每股面值1元,售價為3,25元,這次公開售股後,銀行的資本上升至l.2億馬元。截互1991年4月,福華銀行股東人數達14669名,其中20名大股東控制了該銀行56.15%的忍權,僅董事會主席林鵬壽一人就占有12.02%的股份,擁有142485萬馬元的資本。

福華銀行的蓬勃發展除了得益於80年代後期開始的馬來西亞經濟“起飛”之外,招集團領導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高瞻遠矚,把握時機,采取有效的發展策略,以及註重人才資源的開發,強調全體員工掌握銀行和金融業的專業管理知識,不斷改進委操作系統,維護與客戶友好的人際關系,也是重要的因素。例如,僅在80年代末,福華銀行及其所屬公司就投資了800多萬馬元來發展和改善資訊工藝方面。90年代初,福華旬行還制定了將詩巫、吉隆坡及哥打巴魯的資料程序中心聯結在一起的計劃,從而將更不效地為客戶提供服務。目前,銀行已擁有三臺共用自動出納機,全部設在古晉。福華銀行及屬下子公司福華銀行(沙巴)和福泰金融已正式成為馬來西亞電子付款系統私人尋限公司(MEPS)的特許成員之一,計劃在分行辦事處裝置二十五個單位的自動出自機。因此,這三個地區資料程序中心的聯結將加速上述計劃的付諸實現。

目前,福華銀行及其下屬四家子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銀行業及有關的金融服務業,在全國各地總共設立了32家辦事處,經營地區已從沙撈越一地擴展至全國。而福華銀行本身就擁有21家分行,其中9家設在沙撈越,12家在馬來半島。

從福華銀行集團的資產來看,現金與短期基金 45574.4萬馬元,貸款與預支總額高達105848萬馬元,投資證券18665.4萬馬元,中行法定儲備金7917,8萬馬元。至於集團的固定資產有1907,9萬馬元,其他資產9839.5萬馬元。因此,福華銀行集團的資產總額高達189753.2萬馬元。

在該集團的負責中,顧客存款額高達151748,2萬馬元,銀行與代理的存款和結存6276,9萬馬元,結據與應付承兌2387.3萬馬元,其他債務6722萬馬元,負債總額為167134,4萬馬元。
在福華銀行集團的189753,2萬馬元的總資產中,股東基金占了21113,9萬馬元,外債168639萬馬元,因此外債對股東基金的比率為7.99%,這在馬來西亞銀行中屬於較優者,顯示出福華銀行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其實力也是不容忽視的。

綜合以上對福華銀行的財務分析,不難得出結論,福華銀行集團的顧客存款額高宜151748,2萬馬元,表明該銀行深得馬來西亞公眾,尤其是馬來西亞東部公眾和華人的二力支持和信任,其發展的前景不可限量。當前又適逢馬來西亞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才遇,福華銀行的發展無疑將會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並且將在馬來西亞金融界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它對馬來西亞東部的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收藏自 金東方 留學網

Views: 2532

Replies to This Discussion

楊善勇:馬來西亞華資銀行的悲戚

一個馬來西亞華商開啟的華資銀行,據經濟學教授謝桂元博士的〈大馬早期華資銀行的崛起與沒落〉考證,首推1913年啟業的廣益銀行。1992年為馬來亞銀行接管,1999年又與興業銀行合而並之。

次而上市的是鮮為人知,位居南馬的峇都巴轄銀行。1919年註冊,1922年營業。1963年易名太平洋銀行。2000年的首輪銀行大合並行動之中,為馬來亞銀行吞鉤,終於完成歷史的任務。

時任馬來西亞宏願開放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的謝博士本篇論文統計:接下來的還有廣利銀行(1934)、聯昌銀行(1924)、萬興利銀行(1935)、福華銀行(1951)、華達銀行(1955)。

馬來(西)亞立國之後,南中國海兩岸的華資銀行,較為顯著則有馬來亞銀行(1960)、合眾銀行(1960)、公明銀行(1965)、南方銀行(1965)和興業銀行(1966)。

但是,經歷了1960年-1970年的全盛和光輝;謝桂元博士說:華資銀行也日漸沒落,逐一轉手。殘存至今的只有大眾銀行(1966)和前身出自廣利的豐隆銀行了。

當中的傳奇,和悲戚一樣多。單舉福華銀行的創立發展和結束,足見動人和驚世之處:24位深具遠見的福州人當初只以平均大約4萬余元,打下砂拉越的銀行江山。福華笫一年的資產,一日千裏,遽然增加到1500萬之巨!

田英成先生在〈砂拉越福州人的移殖,經濟活動與社會組織論析〉報告了福華銀行的業績直至1970年,註冊資本已達1000萬,總資產共計6564萬。1992年的稅前盈利共有8249萬,1993年的稅前盈利甚至高達6299萬。

可是,那又怎麼樣呢?廣大的福州同鄉上上下下,用上半個世紀,終其一生經營的這間銀行;國家銀行只以不及24個月的時間,就把這間臨界50歲,信譽倍人,東馬笫一的老字號, 從此並入了新店。

開國元勛的馬華元老李孝式爵士家族名下的那一間興業銀行呢,後來也落入阿都拉昔之手,當初一度保留的中文名,現在似乎也消失了。謝桂元博士見之,想必留下百年的感傷和千年的遺撼。(收藏自 二零一二年六月十八日馬來西亞光華日報)

RS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