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文明國度的特點是使圖像受挫,而讓概念佔了上風。在教育、談話、想法和知識的不斷作用下,對於事物的原始知覺會變得紊亂、破碎、消退,以致於被直截了當的概念、分門別類的術語、代數符號一類的東西所取代。
從此以後,思維就演變成純粹的抽象方式。如果還要掉頭回到圖像,那就相當費勁了,需經過一番病態的、全身痙攣的震撼,附以錯亂的危險的幻覺才能辦到。這就是我們今日的思維狀態,我們再不能很自然地成為藝術家了。
藝術是影子,才能是本體,藝術始終跟著才能的誕生,長成,衰落,方向。才能帶著藝術出場,前進,使藝術跟著它的變化而變化;藝術的各個部分和整個進程都以才能為轉移。(第81頁·第三章「次要形勢」)
文明過度的特點是觀念越來越強,形象越來越弱。教育、談話、思考、科學,不斷發生作用,使原始的映像變形、分解、消失;代替映像的是赤裸裸的觀念,分門別類的字兒,等於一種代數。日常的精神活動從此變為純粹的推理。……他把這個符號放進頭腦,插入一個分隔清楚,貼著標簽的格子里;這就是我們今日所謂的理解。我們看的書報和我們的知識在我們精神上堆滿抽象的符號;我們憑著調度的習慣,一有規律的合乎邏輯的方式,在各個符號之間來來往往。至於五光十色的形體,我們不過瞥見一鱗半爪,而且還不能久留,在我們內心的幕上才映出一些模糊的輪廓,馬上就消失了。如果能記住形體,有個明確的印象,那是全靠意志,靠長期的訓練和反教育的力量。(98頁·第三章「次要形勢」)
上述摘自丹納在《藝術哲學》一書中的引文,是丹納對現代文明,尤其是知識與思維方式的深刻批判。它揭示了一種「文明過度」的現象:隨著文明發展,人類的精神活動從直觀、具象、感性的經驗,轉化為抽象、理性、邏輯的運作。以下是我的評議:
一、觀念對形象的壓制
丹納指出,現代人的精神生活逐漸失去了與「形象」的聯繫。形象本是感官經驗的總和,是具體可感的、充滿生命力的東西。然而,現代教育、科學、語言訓練,卻讓我們學會以「觀念」——一種抽象、可分類的符號——來理解世界。這不僅使得感性的直覺被邊緣化,也讓精神活動變得機械化與符號化。
二、對「理解」方式的批判
文中說「這就是我們今日所謂的理解」,語氣中隱含批判。現代所謂的「理解」,其實是一種分類式的記憶與符號操作,而非對生命本身的感受與領悟。頭腦變成了資料庫,我們的知識成為了代數化的東西。「合乎邏輯」變成了唯一的標準,而「感受」和「形象」則變成難以捉摸的幻影。
三、日常精神活動的變質
精神活動本應是一種豐富而多彩的流動,但如今卻變成在「抽象符號」之間機械地來回調度。這種活動的「有序」、「理性」、「規律」讓我們以為自己很聰明,但事實上,我們已經失去了與世界的原初聯繫——那種來自「五光十色的形體」的震撼與啟示。
四、結語的悲涼與警醒
最後一句話非常關鍵:「如果能記住形體……靠長期的訓練和反教育的力量。」這句話充滿弔詭與警惕:現代教育不僅無法幫助我們接觸形象,反而成為一種阻礙。要重新擁抱形象,我們需要「反教育」,甚至要重新訓練我們的感官與心靈。
總結:丹納這两段文字是對現代文明符號化、抽象化傾向的深度反思,語言詩意而犀利。它提醒我們:當我們以為自己越來越聰明、理解越來越多的時候,可能正是在失去與世界真正的聯繫。也許,我們該學會慢一點,看得深一點,聽得久一點,不只是「理解」,而是「感受」。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