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 讓工匠精神回歸》作者馬修·克勞福德,政治哲學博士、摩托車修理工。不到14歲就在社區擔任電工的助手,15歲成為保時捷汽車修理店的修理工,從高中到大學的7個暑假都在兼職做電工。大學畢業後繼續電工的生活。後來因為對哲學產生濃厚興趣,進入芝加哥大學攻讀政治哲學博士。獲得博士學位後,進入華盛頓的一家智庫工作,5個月後離職開辦了自己的摩托車修理店。Shop Class as Soulcraft: An Inquiry Into the Value of Work,by Matthew Crawford,2010, Penguin Book NY)(下續)
For a typical memoir, expect to spend at least thousands of dollars ($7500 to $10,000 on the low end) to tens of thousands of dollars (professional ghostwriters with a serious track record can easily command anywhere from $25,000 to $50,000+ per project).
Payment Schedule for Writing Work
payment schedule for writer
You should work out payment in installments, and these should be spelled out in your contact with the writer.
You could pay in thirds (one third on signing, one third on a complete first draft, one third on revised final draft). Or you can pay in quarters or any other breakdown that’s mutually agreeable.
Any request for payment in full upfront should be a red flag, and you should not pay. Walk away from anyone making such demands as it is unprofessional and you might get scammed.
How Long Will It Take to Write My Memoir?
From start to finish, expect the process to take between six and twelve months. This includes time for all interviews, research, drafting, and revision. Other factors, unexpected delays, or requests for changes midway through may extend this range.
If you want a manuscript complete in a short timeframe, it may be possible depending on the writer but expect to pay a premium for an accelerated schedule.
What Will Ghostwriting Involve?
1) Interviews and research to get to know you and your story
This could be handled remotely via Skype or telephone, or it may involve travel by the writer to visit you and your family to conduct interviews. You should expect hours or even days of interviews, depending on the scope and scale of the project.
2) Planning and outlining your book
With reviews in hand, the writer will begin to work up a plan and outline for your book. They will likely run this outline by you for your approval and input before they start work
3) Ghostwriting the content
Just like it sounds. This is where the bulk of the writing will occur, based on the interviews and outline.
4) Revisions based on your feedback and guidance
You will have an opportunity to read and review the draft, either in stages or once completed. At that point, you should make a detailed list of changes or corrections you’d like the ghostwriter to make. If you don’t want any, that’s great! But if you do, your writer should revise the work until you are satisfied with the product.
5) Editing to eliminate spelling and grammar errors
Editing (also called copyediting) is usually the last stage. Once the writing and revisions are complete, the writer will go through the work to ensure it is as error-free as possible. Who Owns the Rights to the Work?
As a work-for-hire project, the contract you sign with the writer should spell out that you—the person who commissioned the work—will have all rights to the work, including copyright. The contract should also say that you’re free to pursue use of the material in whatever way you want with no further compensation due to the writer.
We hope this post helps you hire the right person to write your life story or memoir. If you want to start writing your memoir yourself, try the Memoirs App from LifeTale for free. (https://www.lifetales.com)
Before you read ahead, check out Memoirs App fromLifeTales. The best app for writing your memoir online.
How Do I Find a Ghostwriter?
“Ghostwriter” is a term for any writer hired to help you write your story in your own voice.
A simple Google search will turn up any number of reputable writing companies that specialize in memoir and biography (remember—there is a difference!)
Make sure you do your research: some companies are a single individual; others are larger companies with best-sellers under their belts. Either way, know the difference and be sure to ask for samples and references. Make sure you’re happy with the writer before signing a contract.
The Writing Contract
writing a memoir contract with a ghostwriter
Any reputable ghostwriter or writing firm will have a standard contract that lays out the expectations and obligations of each party to one another. Make sure you read and understand the contract and that you’re in agreement, as it is a legally binding agreement. This is a serious investment of time and money you are making, so it couldn’t hurt to have a lawyer look it over if you are unclear about any of the clauses or terminology. If anything is unclear or makes you uncomfortable ask for clarification or negotiate to reword the contract.
How Much Will It Cost to Hire a Writer for My Life Story?
The short answer is: it depends.
You can find writers who are inexpensive (but probably not as experienced) and writers who have years of experience and even New York Times-bestselling books (but who will cost a lot more to hire). And, as is often the case, you get what you pay for.
How Do I Find Someone to Write My Life Story? by Harvey Beck
People hire writers to help write their memoir for lots of different reasons.
Perhaps you’re struggling to decide what’s important to include. Maybe some things are simply too difficult emotionally to write about yourself. Perhaps you’ve started a memoir but can’t make headway. Maybe you simply can’t decide where to begin.
Hiring a professional writer means that someone skilled will organize your stories into a cohesive, compelling read in as little as a few months.
Together, you and your writer will turn your life story into a memoir that will be in your voice and have your message. Though someone else’s hands may have typed the words, those words (and that book) will be yours in every other way.
另一个项目是泰国艺术家双人组Jiandyin带来的“班格诺合作艺术与文化(Baan Noorg Collaborative Arts & Culture)”,这是两位艺术家Jiradej and Pornpilai MEEMALAI朋琵莱·明玛莱&纪拉德·明玛莱在2011年创立的一项非营利性艺术家计划,项目地点位于泰国中部的叻丕府,为农夫(Nongpo)社区和全球网络开展跨学科艺术项目。班格诺(baannoorg)在泰语里原本是乡村、乡下的意思。项目中设有Day Off Laboratory, NPKD,社区实验室等多个与本地社区共同工作的项目。Jiandyin年轻时外出求学,成为有成就的独立艺术家后回到故乡村落,自2002年开始通过合作和社会参与来实现在地的艺术研究工作,其中涉及比较广泛的学科和媒介。Jiandyin对创造空间与平台或情境感兴趣,以此分析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所在地区空间的背景和历史。他们有很丰富的国际驻地经验,加上对故乡社区的情感联系,可以扎根到社区中,这种落地生根的努力,让他们在社区建设和社群运营时,具更备积极的态度和方法。
班诺格合作艺术与文化(Baan Noorg Collaborative Arts & Culture) “乡村是未来是现在—365天:生活缪斯”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展览现场2021(2021图片来源: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官网)
策展人潘思明与艺术家们商量选择了班格诺众多实践中名为“乡村是未来是现在——365天:生活缪斯”的项目带到广州现场。我们在展场中会看到该项目通过公开招募,邀请到一对工作生活在农夫社区的缅甸籍工人夫妇周苏和苏默(Chaw Su & Kyaw Moe)参与,这对夫妇也因此可以免费在该项目的住所居住一年。2015-2016年间,在超过365天的时间里,有来自11个国家的22位艺术家和研究人员参与了该项目。“365天:生活缪斯”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一个以他们各自的背景和工作方法与所处关系网络中发生互动的机会,这些经验也对艺术家个人创作以及参与的缅甸工人生活状态产生影响。本次展览中希望重新呈现那一年的工作和进一步检视这些工作中具体的社会参与方法。
自2013年以来,通过创作大幅作品参加各类展览以及用手工制作的文创产品作为传播项目理念的媒介,尤其是大型合作式的木刻版画项目,已成为该艺术小组传播工作理念和公共议题的主要方法。该小组是“DIY”概念的提倡者,因此他们的口号是“Jangan Beli, Bikin Sendiri (不要购买,自己动手)”。
Revitalizing Our Economy through Creative & Cultural Programs by Dr. Tan Beng Huat, Founder, www.iconada.tv
Embracing cultural creativity can transform our local economy, with initiatives like cultural tourism and homestay programs leading the charge. A key highlight of these programs is the food, which doesn't just satisfy hunger but also brings joy and a sense of warmth.
Despite our area's rich natural and cultural assets, we've faced economic hurdles due to a lack of imaginative solutions. However, dedicated community leaders are working hard to change this. With their successful track records in community projects, they've crafted detailed plans to showcase our area's charm as a top destination.
To uplift the local economy, particularly in rural areas, these plans include small-scale programs designed to improve living standards. One exciting initiative is the homestay program, which taps into the curiosity of global tourists. Food, a pivotal element in the success of homestays, requires locals to master the culinary arts. While perfecting traditional dishes is essential, hosts should also learn to prepare a variety of local foods with international appeal to cater to diverse guests.
In today’s digital age, social media offers a convenient way to acquire new skills. Countless video tutorials can teach you how to cook various cuisines without leaving your home, making learning accessible and easy.
Additionally, the Enterprise Learning for Place (ELP) initiative, supported by local institutions, enhances this learning with physical facilities and community backing.
As local cultural and creative activities become more common, individuals have ample opportunities to test their skills and even build fulfilling careers.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在英國,一個關鍵的示范性舉措是建立了五個主要的大學聯盟,其中四個被指定為「創意經濟知識交流中心」。這些聯盟的資助期限至2016年4月,包括:The Creative Exchange(創意交流);Design in Action(行動中的設計);Creative Works London(倫敦創意作品);以及REACT。第五個聯盟CREaTe被設立為一個研究中心,負責研究創意經濟中的版權和新商業模式。到2016年底,所有這些中心的四年資助期都已結束,但創意經濟研究的重點很可能會繼續。2016年6月,藝術與人文研究委員會(AHRC)發布了一項公告,邀請候選人競選創意經濟冠軍,以鞏固現有工作並在該領域塑造未來戰略和伙伴關系。
我們的一項研究,采用了當代歷史和文化社會學的形式,涉及英國電影委員會(UKFC)的創建、發展和消亡(Doyle et al. 2015)。UKFC是2000年設立的戰略機構,旨在為英國電影產業和文化帶來難以捉摸的「可持續性」。它位於倫敦,機構的生命周期持續了十多年。電影政策在文化和經濟目標之間不斷搖擺,成為現在在英國實施的更廣泛的創意產業政策的原型。盡管進入了數字時代,電影政策仍然保留著某種獨特性,這突顯了在創意產業框架內持續存在的獨立部門的重要性。
一些人譴責這種方法是新自由主義的極致——在這種情況下,新自由主義被理解為在自由市場中讚頌個人主義的創業精神。作為一種糾正,在他們關於新工黨文化政策的權威新書中,赫斯蒙達爾赫等人(Hesmondhalgh et al.,2015)正確地指出了英國創意界所追求的更廣泛目標——藝術支出的增加、社會包容的努力、教育抱負等。或許問題在於,這些其他目標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充當了經濟中心性的平衡力。
創意產業思想成為一種可以應用或修改的藍圖。閱讀官方和學術文獻,你會發現「產業」的數量和類型可能會而且確實在不同國家之間有所不同。然後,有時「文化產業」可能會被仔細區分於「創意產業」,文化通常被描繪為更為根本或社會象徵性生產的核心(The Work Foundation 2007)。然而,保持共同且基本未受干擾的是許多國家所追求的總體戰略:即,將創意產業,後來的「創意經濟」,構建為一個可以管理的政策對象,以主要實現經濟,有時也實現社會結果,以提高競爭力。
(Schlesinger, P. [2016]. The creative economy: invention of a global orthodoxy. Innovation: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0(1), 73–90. https://doi.org/10.1080/13511610.2016.1201651)
无器官身体与理想化形象 德勒兹的“无器官身体”(Body without Organs, BwO)是对传统有组织、有功能的身体的挑战,试图摆脱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层次,让身体成为纯粹的“潜在性”空间。然而,批评者认为,这种对身体的解构实际上保留了某种“理想化”或“纯粹性”的追求,类似于柏拉图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情感的流動性與身體的接觸:在Ahmed的《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motion》中,她強調了情感的流動是如何通過身體接觸發生的,並指出歷史中的情感經驗會影響當下的接觸。她寫道,情感不是屬於個體的內部狀態,而是通過身體和物質世界傳播,影響個體和群體之間的關係。這與陳博士在分析中提到的身體在地方性情感中的「觸動」體驗相契合,特別是在探索地方性智慧或文化創意中,如何通過身體的介入傳達和感知情感。 「接觸時刻」與過去歷史的影響:Ahmed還討論了「接觸時刻」的歷史性,認為接觸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的瞬間,它包含了過去歷史的痕跡,並通過身體之間的接觸再現這些歷史。這在她的討論中體現在不同種族和文化群體的接觸如何影響他們的身體反應和情感經驗(例如《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motion》的第25頁)。這種歷史積累的情感影響,反映了陳博士分析中對「歷史創傷」的重要性,並且與他關於文化創意過程中如何通過身體來傳遞和釋放情感的觀點緊密相連。
「感知與生成」(Perception and Becoming):德勒茲認為,生成(becoming)是理解存在狀態的核心概念之一,人類的變化不僅是線性的進步,而是通過對世界的感知與行動不斷生成和再生成。這篇文章描述了早期人類從素食者到狩獵者的轉變,通過實踐和經驗積累掌握新技能。這種轉變不僅是簡單的工具改進,而是人類與環境互動後形成的新的主體性。在德勒茲的視角下,人類通過與非人類世界(如動物、工具、自然)的關係建立新的「存在模式」,這個模式不斷在生成的過程中變化。
「身體的能動性與權能」(Embodiment and Empowerment) :德勒茲在《千高原》中特別提到身體的重要性,認為身體不僅是個體行動的工具,而且是與世界互動的場域。在這篇文章裡,作者反覆強調「肉身尚在好辦事」,表明身體在世的存在對人類實現目標和夢想至關重要。尤其在電影《人鬼情未了》中的例子中,男主角死後失去了身體的觸覺,失去了能動性,這讓他意識到生前擁有身體的寶貴性。
德勒茲強調身體不僅是物理的存在,而且是「強度的集合」(assemblage of intensities),它通過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來發揮作用。在文中,身體的具體存在(如勞動、付出、行動等)在情感與夢想實現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符合德勒茲的身體與環境密切互動的哲學觀點。
「事件的偶然性與歷史」(The Event and Contingency) : 德勒茲對於事件(event)有著獨特的看法,認為事件是某種生成的契機,並且這種契機往往帶有偶然性。在《我渴盼妳的碰觸》中,人類第一次成為肉食者是由於偶然碰到死山羊,這一「事件」帶來了歷史的轉折,開啟了人類新的生活方式。在德勒茲的思維框架中,這種事件並非固定不變的,而是不斷在某種不確定性和偶然性中展開,推動歷史與生成。
「感官的優先性與物質性」(Primacy of the Sensible and Materiality) 德勒茲的哲學高度重視「感官體驗」和「物質性」的重要性,認為它們在人的生存和創造性實踐中起著關鍵作用。陳明發博士的文章不斷強調「技能」與「身體」的重要性,指出人類通過具體的、感官的實踐改變了自身與環境的關係。技能和物質(如石器、火等)是人與世界互動的物質化路徑,強化了德勒茲對「物質性」和「感官性」的關注。
家 在這裡
文創圓夢:文化創意人就是故事人,故事想打動人,首先得對自身的故事感動。許多人以為,選擇文創,就從此無需再朝九晚五打卡敲鐘;才情與光熱,不再蒸發于公桌上。可是,電視廣播、云端出版、廣告行銷、作詞寫曲、影視製作、圖文作家、雕塑藝術、手創設計、作家經紀人、品牌設計……,行行業業充滿美夢,但各個領域的入門方式、發展現況、未來前景、職業特色、工作內容、專業能力、薪資待遇都是大學問。唯有事先做好功課的人,才有圓夢的權利。
Dec 6, 2021
家 在這裡
馬修‧克勞福德·工匠哲學·注意力文化——在本書中,我提出的理念是適用於各個時期,卻與當今社會有些格格不入的動手能力,以及它在這個由人類建造的物質世界中的意義。不管我們是產品的生產者還是消費者,都不太需要使用這種能力——至少大多數人如此。只要提出培養這種能力的建議,就可能遭到自認為最精明現實的人的嘲笑。精明現實的經濟學家會指出,自己制作可以買到的東西需要承擔「機會成本」;精明現實的教育家會說,培養教育手藝人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因為手工藝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被視為過時的工作。但我們也許應該停下來思考一下,這些先入為主的觀點真的那麼精明和現實嗎? 反過來想,他們這些論斷是否建立在一種奇怪的理想主義之上?正是這種奇怪的理想主義,將年輕人推向了最不切實際的工作。
1985 年左右,教育期刊上開始出現類似於「技術革命大爆炸」和「讓孩子們為高科技和經濟全球化做好準備」的標題。當然,美國的未來主義並不是什麼新東西,讓人感覺不同往常的,是把未來主義和所謂的「虛擬主義」綁在一起:在這種未來觀裏,虛擬主義對未來的觀點脫離了物質現實,滑向了純粹的信息經濟。雖然這種觀點比較新穎,但也並非聞所未聞。50 多年來,我們一直聽到「世界正在向『後工業社會』邁進」這樣的話。
制造業的工作已經以令人擔憂的程度外包到國外,但手工藝業尚未出現這種情況。如果你需要在美國搭建一個露臺,或者修理汽車,遠在中國的工人是無法幫上忙的。事實上,建築和汽車修理行業長期以來都存在勞動力短缺的問題。但很早以前,手工藝業和制造業就被專家們定義為「藍領」,這一觀念使得手工藝業愈加頹敗。最近,這種共識開始出現瓦解的跡象。2006 年,《華爾街日報》驚嘆:「(手工藝的)技術勞動正成為少數能確保人們過上好日子的工作之一。」
本書的重點並不在於探討經濟學,而在於分享制造和修理物品的經歷。我也希望自己能夠反思,在這些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消失後,我們究竟要面臨哪些風險?這種變化將對人類的繁榮發展產生何種影響?工具的使用是否滿足了人類天性中某些永恒不變的需求?我主張重新培養動手能力,這與一些號稱可以輕鬆解決工作和消費問題的觀點存在分歧,所以本書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文化論戰。許多觀點哄騙我們,讓我們認為逐漸放棄手工勞動是無可回避,甚至理想化的發展道路,但我希望能在本書中對這些觀點追本溯源,提出質疑。
在書中我常常會提到自己的工作經歷,尤其是最近當摩托車修理工的經歷。當看見摩托車駛出我的修理店,想著幾天前它被皮卡拖來的樣子時,即使我已經在硬邦邦的水泥地面上站了整整一天,疲倦感也會立馬一掃而光。透過頭盔,我可以看見車主臉上的笑容——他有一陣子沒有碰自己的車了。我對他揮了揮手,不過我知道,他一只手控制著油門,一隻手控制著離合器,無法回應我。但我可以聽到油門在空擋下快速運轉,發出清脆的「噗噗」聲,活力十足。那個聲音讓我心花怒放,我知道它的主人也是如此。
這就像是口技表演者在用機器的聲音進行交談,大聲喊著:「太棒了!」與上一份工作的工資支票相比,現在褲子口袋裏揉成一團的現金能為我帶來截然不同的感覺。在芝加哥大學攻讀完政治哲學的博士課程後,我在華盛頓的一家智庫擔任執行董事。這份工作始終讓我感到疲倦,而且坦率地說,我不明白自己究竟憑什麼拿到那份工資:我究竟向什麼人提供了什麼有形的產品或有用的服務?這種無用感讓人沮喪。那份工作的薪水相當可觀,但卻讓人感覺像是一種「福利」。5 個月後,我辭職開了自己的摩托車修理店。
也許我並不適合辦公室的工作,但我不認為自己與其他人有什麼不同。我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並非因為它非同尋常,而是因為我認為這種情況非常普遍。我希望對那些不被公眾理解的想法作出公正的評判。我從體力勞動中得到了更多的主動參與感和成就感,那是「知識工作」欠缺的。我撰寫本書的目的,也就在於對此進行分析和探討。也許,最令人驚奇的是,我常常發現體力工作更需要腦力的投入,我希望能通過本書探究其中的原因。
我的例子大多來自機械修理行業和建築行業,因為那是我熟悉的領域——我過去曾做過電工。不過我相信,我提出的觀點也適用於其他行業。本書中出現的人物主要是男性,但我肯定女性和男性一樣,會感受到實際性工作的吸引力和有用性。
不過,這本書並非面面俱到。我既要避免誇大「工匠精神」附帶的神秘色彩,又必須承認工匠精神能夠帶來真實的滿足感。我不會去探討日本的鑄劍師之類的工作,而且更喜歡用「手藝」(trade)替代「精工」(craft),以強調我論述的主題裏的俗世性質(盡管我看不出這二者有何嚴格的界線)。和真正的工匠相比,我的技術非常拙劣,因此,我沒資格談具有靈性的東西——那是由完美的榫接或其他高超的技藝帶來的。
如果粗略地用公式劃分,我們可以說工匠精神是一種理想,被人奉為圭臬,但是在如今的大眾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上具體可行的生活方式是由手藝人實現的,這種生活方式大家都負擔得起,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滿足感,而且這種滿足感與我們從工匠精神那裏得到的如出一轍。我們傾向於認為工匠擁有一個小巧但整潔的工場,並在這個工場內工作;而手藝人必須走出家門,爬到別人的屋檐底下或者桿子上,為別人修理東西。知識分子們常常為體力勞動塑造一個矯揉造作的形象,我希望自己避免出現同樣的問題。我也對「渴望過『簡單』生活」這種想法沒什麼興趣,我不過是一個真實的有些匹夫之勇的「勞動階級」。(下續)
Dec 8, 2021
家 在這裡
馬修‧克勞福德·回歸工匠精神——用自己的手去制造和修理東西本來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但現在似乎在社會上銷聲匿跡了。幸好,這本書將這種精神重新帶回我們身邊。坐辦公室的人經常覺得和物質世界脫節,感覺不到自己工作的意義。有很多不想讀大學卻被逼著讀,接著又進辦公室做白領的人,對他們來說,生活似乎無法按照自己希望的軌跡前行。這本書讓人們見識到手工行業與工匠精神的榮耀回歸。它告訴我們,手工業一樣可以讓我們過上體面的生活,是一條值得選擇的人生道路。
“後工業化”時代,我們是否還需要手工勞動,是否還需要工匠精神?克勞福德用第一手的實踐知識和經驗告訴我們,手工勞動在認知、社交和心理等方面都有具有積極的意義,認為手工勞動即將消失的觀點不僅荒謬,而且存在問題。工匠精神為我們提供了真實的滿足感。無論做什麼,只要帶著工匠精神全心投入,你就能夠感受到工作真的是有意義的,而你也絕對不只是一個待在格子間裏,在信息系統面前顯得軟弱無能的「創造者」。
《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是一部為工匠精神正名的作品,一部探討機械化生產時代如何重拾工匠精神的作品。它顛覆了鄙視體力勞動者的傳統教育價值觀,以一個新的視角重新探索和思考人類生活與工作的意義。
《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作者是擁有哲學博士學位的摩托車修理工。他對現代的工作場所進行控訴,細數它讓我們麻木不仁、死氣沈沈的種種罪行,令人震撼。在書中,作者描述了教育體制如何摧殘我們的天性,並向我們揭示了一種更豐富、更充實的生活方式。
《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作者認為,大學是一張通往廣闊未來的門票,但並不是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如果你有學習的天賦,願意將時間花在鉆研學問上,那麼,就帶著工匠精神去上大學,深入地學習。如果你對上大學沒有興趣,那你要知道,要過上體面的生活,並不一定要經歷那些磨難。即使你必須要上大學,也可以在暑假期間再學習一門手藝。你應該成為一位獨立的工匠,而不是一個待在格子間裏、在信息系統前軟弱無力的、或低級別的「創造者」。
尋回失落的工匠精神
如果想買一臺狀況良好的二手機床,你可以與諾埃爾· 登普西聯系,他是弗吉尼亞州裏士滿市的一位經銷商。諾埃爾雜亂的倉庫裏堆滿了金屬車床、銑床和臺鋸,其中大多數是從學校裏流出來的。當然,你也可以求助eBay,那上面也有不少來自學校的此類設備。這些東西大多已經在二手市場兜兜轉轉了近15 年,自20 世紀90年代起,教育者開始致力於將學生打造為「知識工人」,工藝課因而逐漸過時。
工具從通識教育裏消失,是邁向忽視手工制品這個更普遍狀況的第一步。而近年來逐漸發展出的一種以隱藏零件為目標的工程文化,則使我們無法直接檢查每天依賴的設備。現在,打開某些汽車的引擎蓋(尤其是德國車),裏面的引擎看上去就像電影《2001 太空漫遊》(2001: ASpace Odyssey)片頭裏那座令原始人著迷的方尖石碑——閃閃發亮但毫無特色。一般來說,在那個引擎蓋下面還會有另一個引擎蓋。這種隱藏功夫以多種多樣的形式遍布各處:把小裝置固定住的扣件現在需要特殊的螺絲起子才打得開,這些起子並不常見,通常只會在小範圍內使用——這顯然是為了阻止人們出於好奇或憤怒而探究其內部構造。年齡稍長一點的讀者應該還記得,幾十年前,在西爾斯百貨(Sears)的商品目錄上,有各種機器的零件分解圖或組裝示意圖。當時,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顧客需要那些信息。
工具使用的減少似乎也預示了我們與這些物品之間的關係將發生變化:我們變得更加消極被動,依賴性也更強。實際上,人們主動使用工具來修理或制造東西的情況越來越少。過去我們自己制作的東西,現在靠購買;過去我們自己修理的東西,現在幹脆直接換個新的,或者請專業人士來修理。可是,只要請專業人士來修理,他們就通常會因為幾個小零件失靈而更換掉整套系統。
(《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 讓工匠精神回歸》作者馬修·克勞福德,政治哲學博士、摩托車修理工。不到14歲就在社區擔任電工的助手,15歲成為保時捷汽車修理店的修理工,從高中到大學的7個暑假都在兼職做電工。大學畢業後繼續電工的生活。後來因為對哲學產生濃厚興趣,進入芝加哥大學攻讀政治哲學博士。獲得博士學位後,進入華盛頓的一家智庫工作,5個月後離職開辦了自己的摩托車修理店。Shop Class as Soulcraft: An Inquiry Into the Value of Work,by Matthew Crawford,2010, Penguin Book NY)(下續)
May 20, 2022
家 在這裡
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對自由的本我來說,市場的理想選擇似乎扮演著一種麻醉劑,使得本我體內的主體性被順利地替代,即通過提供更容易得到的滿足來預防此類主體性的發展。事實上,個體的依賴性逐漸增長,與之相伴的是從理論上(即在消費主義的意識形態上)對自由更迫切的企盼。荒謬的是,我們都是自戀者,卻缺乏足夠的自豪感。
人們通過雙手與這個世界互動,將對人類行為產生怎樣的啟示?因此,我們需要一種新的人類學來幫助我們找到主體性。這種人類學能夠說明手工工作的吸引力,卻不訴諸浪漫或懷舊,只是去肯定建造、修理和定期保養東西等實務的價值,把這些當成人類繁榮的一個元素。
自由主義的訴求也反映了我們在追求主體性的過程中所面臨的矛盾:要想成為自己物品的主人,就必須讓這些物品成為我們的主人。
對自由的本我來說,市場的理想選擇似乎扮演著一種麻醉劑,使得本我體內的主體性被順利地替代,即通過提供更容易得到的滿足來預防此類主體性的發展。事實上,個體的依賴性逐漸增長,與之相伴的是從理論上(即在消費主義的意識形態上)對自由更迫切的企盼。荒謬的是,我們都是自戀者,卻缺乏足夠的自豪感。
人們通過雙手與這個世界互動,將對人類行為產生怎樣的啟示?因此,我們需要一種新的人類學來幫助我們找到主體性。這種人類學能夠說明手工工作的吸引力,卻不訴諸浪漫或懷舊,只是去肯定建造、修理和定期保養東西等實務的價值,把這些當成人類繁榮的一個元素。
自由主義的訴求也反映了我們在追求主體性的過程中所面臨的矛盾:要想成為自己物品的主人,就必須讓這些物品成為我們的主人。
對自由的本我來說,市場的理想選擇似乎扮演著一種麻醉劑,使得本我體內的主體性被順利地替代,即通過提供更容易得到的滿足來預防此類主體性的發展。事實上,個體的依賴性逐漸增長,與之相伴的是從理論上(即在消費主義的意識形態上)對自由更迫切的企盼。荒謬的是,我們都是自戀者,卻缺乏足夠的自豪感。
人們通過雙手與這個世界互動,將對人類行為產生怎樣的啟示?因此,我們需要一種新的人類學來幫助我們找到主體性。這種人類學能夠說明手工工作的吸引力,卻不訴諸浪漫或懷舊,只是去肯定建造、修理和定期保養東西等實務的價值,把這些當成人類繁榮的一個元素。
自由主義的訴求也反映了我們在追求主體性的過程中所面臨的矛盾:要想成為自己物品的主人,就必須讓這些物品成為我們的主人。
大學讓年輕人習慣於接受形式和內容的不匹配,接受官方言論和現實情況的不相符。如果要在現代的辦公室內生存,這是不可缺少的「能力」。
引自 第6章 格子間的矛盾
培養年輕人自尊,似乎是為了幫助他們適應缺少客觀標準的工作,保證他們圍著團隊打轉。當自尊是被人為培養出來時,就很容易被操縱。它是一種社會技巧的產物,而不是建立在自身成就上的一種保障。
大學生對文憑的熱愛就是對這種教育方式的一種自然反應,這種教育方式也能讓他們做好充分的準備,在進入工作市場後,適應沒有客觀標準的情況;你知道你的自我評估是有效的,是因為文憑是由大學發放的,而大學有準入門檻。知名團體的成員身份、實習經歷和學位都成為了獲得自尊的標準。這種教育不是為了培養獨立、在知識勇於探索的精神,或者堅強的個性。
大學讓年輕人習慣於接受形式和內容的不匹配,接受官方言論和現實情況的不相符。如果要在現代的辦公室內生存,這是不可缺少的「能力」。
培養年輕人自尊,似乎是為了幫助他們適應缺少客觀標準的工作,保證他們圍著團隊打轉。當自尊是被人為培養出來時,就很容易被操縱。它是一種社會技巧的產物,而不是建立在自身成就上的一種保障。
大學生對文憑的熱愛就是對這種教育方式的一種自然反應,這種教育方式也能讓他們做好充分的準備,在進入工作市場後,適應沒有客觀標準的情況;你知道你的自我評估是有效的,是因為文憑是由大學發放的,而大學有準入門檻。知名團體的成員身份、實習經歷和學位都成為了獲得自尊的標準。這種教育不是為了培養獨立、在知識勇於探索的精神,或者堅強的個性。
工作群體≠團隊
對於大部分橫跨大型組織的工作而言,個人的成就相對於組織整體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個人會覺得單憑自己一人不能帶來任何影響。上學就是在幫助他為這種狀況做準備,那種教育的目的是讓他能夠在大型組織內工作,他很難想象除此之外自己還能怎樣謀生。在組織的權威操作下,他註定是一個微小差異(不論如何用反諷來誇大他所造成的差異),因為帶給他工作意義的,就是這個組織。
當工作沒有具體的任務規定時(這在大家眼裏是自主管理的好處),社會關系也就缺乏穩定的基礎。管理層的重心被放在了維持共識和預先化解沖突上,結果每個人都感覺自己如履薄冰。如果你不能用木匠的水平來要求,那麽敏感性訓練就成為了一種必要。
培養年輕人自尊,似乎是為了幫助他們適應缺少客觀標準的工作,保證他們圍著團隊打轉。當自尊是被人為培養出來時,就很容易被操縱。它是一種社會技巧的產物,而不是建立在自身成就上的一種保障。
孩子們得到的表揚越多,就越會努力維持自己心目中的自我形象;那些被他人稱贊聰明的孩子在被分配新任務時,會選擇相對簡單的處理方法。他們會開始逃避風險,依賴他人。
當人們能坦然接受等級上的差異,並且存在清楚明了的標準時,在工作中就可能促進友誼或團結。
引自 工作群體≠團隊
《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的原文摘錄
May 20, 2022
家 在這裡
今年7月,習近平主席給南京審計大學審計專業碩士國際班的留學生回信指出:「希望你們與中國同行加強交流、互學互鑒,通過審計這個窗口了解中國、讀懂中國,為深化國家間友誼與合作積極貢獻力量。」
截至2023年6月,設立於2016年的南京審計大學審計專業碩士國際班已累計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審計機關培養了數百名專業人才。
十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人才共育規模不斷擴大。來華留學生中,「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留學生人數過半,「留學中國」品牌越來越響亮。與此同時,前往「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留學的中國學生數量增加,2017年,我國有6萬多人赴「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留學,且人數不斷增加。
十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人才培養機制不斷完善。中國教育部設立「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通過部委合作、省部合作、高校合作3種模式培養共建國家人才。支持具有學科優勢和國際合作基礎的高校,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要求與發展戰略,開展高新技術、基礎能源、現代服務、政策與金融等四大行業領域的人才培養;與廣西、雲南、福建等19個省(區、市)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支持其發揮區位優勢和地方特色創新培養模式;與45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簽署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在23個共建國家開展境外辦學,與共建國家建立了17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等。中國政府原子能獎學金項目已為26個共建國家培養了近200名和平利用核能相關專業的碩博士研究生。共建國家還充分發揮「一帶一路」高校戰略聯盟、「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等示範帶動作用,深化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合作。
十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教育交流合作不斷深化。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舉辦以來,已成為中國—東盟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間教育合作平臺;中國國際教育巡回展累計吸引新加坡、俄羅斯、匈牙利等56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多所院校參展;設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經貿學院,啟動「未來非洲—中非職業教育合作計劃」,深化中國—中東歐教育交流合作,區域教育交流合作網越織越密。
技術共享,增進民生福祉
中歐班列宛如鋼鐵巨龍翻山越嶺,中老、匈塞、蒙內、雅萬等鐵路仿若動脈拓展延伸……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探索遠親近鄰共同發展的新辦法,開拓造福各國、惠及世界的「幸福路」。
在福建農林大學校內,一片四五米高的菌草林蓊郁蔥蘢。一批菌草鹿角靈芝正在菌草林的遮蔽下,快速生長。來自盧旺達的艾瑪布爾正在福建農林大學讀博,從2018年入校起,他就開始深入學習關於菌草的各類知識。對於菌草種植技術的研究,一方面源於科研興趣,更多是因為學成回國後,他想將中國的菌草技術帶給盧旺達當地的農民。
在盧旺達、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家,民眾親切地將菌草稱為「中國草」「幸福草」「太陽草」,菌草技術為當地許多沒有工作、沒有經濟來源的農民帶來了希望,也為農村和偏遠地區提供了新的食品和營養來源。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關鍵技術共享成為其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的引擎。
2018年,中國教育部面向「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戰略發展需求,印發《高校科技創新服務「一帶一路」倡議行動計劃》,支持高校發揮高鐵技術、先進核能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與製造技術、生物育種等方面技術優勢,共享相關領域關鍵技術,推動高校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重大工程提供技術援助。
2022年9月,習近平主席中亞之行,「魯班工坊」是高頻詞之一。「小而美、見效快、惠民生」的「魯班工坊」成為中國境外辦學的「新名片」,助力「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經濟共同發展。
「魯班工坊」由中國教育部指導,經天津市原創並率先主導推動實施。工坊采取「學歷教育+技術培訓」方式,用中國標準培訓當地教師,再由當地教師教授學生,在認同的基礎上,將中國職業教育優秀成果與其他國家分享。
以「魯班工坊」為媒,中國職業教育揚帆「出海」。自2016年全球第一家「魯班工坊」——泰國「魯班工坊」建成運行以來,天津、浙江、陜西、四川等省市相關院校發揮職業教育優勢,圍繞中非、上合、金磚、中阿等多邊機制,參與建設「魯班工坊」。「魯班工坊」落地泰國、印尼、巴基斯坦、柬埔寨、葡萄牙、吉布提等20多個國家。
在巴基斯坦「魯班工坊」農機培訓海外實訓基地,「魯班工坊」的學生操作著農機培訓實訓設備「中國自走式玉米收獲機」,熟練掌握現代農業技能,玉米摘穗、苞葉脫皮、提升排雜、稭稈還田;在葡萄牙「魯班工坊」,塞圖巴爾理工學院學生亞歷山大·熱拉爾多不僅學會了使用各種機器人、視覺設備等,還開發了一個工業通信研究項目;在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泰國教師黃可瑩與中國教師孫健鵬因「魯班工坊」結緣,攜手培養異國現代「魯班」……
截至目前,「魯班工坊」開設有自動化、雲計算、電子信息、動車組檢修、工業機器人、城市熱能應用等70多個專業,累計招收學歷生6100餘人,非學歷生31000餘人次,培訓外方專業教師4000餘人次。中外院校合作開發教材220余本,多個職業教育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納入合作國國民教育體系,與數家中國企業、海外企業開展深入合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中國古話,如今正伴隨著「魯班工坊」以及工匠精神,在新絲路上熠熠生輝,成為鋪就「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幸福路」的不竭動力。
教育關乎未來,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要篇章,更是「一帶一路」上增進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鑒的橋梁。
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之際,回望來時路,展望未來途,我們更將攜手同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更高質量發展,推動共同發展繁榮。((原題:高質量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寫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之際;2023-10-17;來源:《中國教育報》記者 李萍)
Oct 23, 2023
家 在這裡
高質量“一帶一路”教育方案
金秋十月,稻菽千重。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以中國方案求解全球發展難題,推動世界各國攜手同行康莊大道。
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中國倡議走向國際實踐,從「大寫意」到「工筆畫」,取得實打實、沈甸甸的成就,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開辟了人類共同實現現代化的新路徑。
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在語言互聯互通、人才培養培訓合作、人文交流研究等方面精心謀劃、精準發力。一條滿載著語言、文化、技術的智力絲綢之路,跨越時空界限、語言阻隔,成為連接世界各國的多彩紐帶。
語言互通,夯實民心根基
語言是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也是「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教育互聯的前提、民心相通的橋梁。
不久前,第22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落下帷幕,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大學語言學院學生李一帆獲得全球總冠軍。臭豆腐、螺螄粉、烤串……說起中國的地道小吃,李一帆如數家珍。
「中文啟發了我的過去,影響著我的當下,也將塑造我的未來。」參加「漢語橋」夏令營的青年學生大多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他們說中文、寫中文、唱中文,熟稔詩詞、茶藝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這些得益於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合作開展的國際中文教育。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教育對外開放不斷擴大,《關於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密集出臺,「語言互通」成為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
南非、埃及、新加坡、老撾、塞爾維亞、古巴……從西亞到東歐,從非洲到拉美,國際中文教育受眾規模不斷擴大。「漢語橋」夏令營項目累計邀請100餘個國家近5萬名青少年來華訪學,支持143個國家10萬名中文愛好者線上學習中文、體驗中國文化。
2022年,100多位來自沙特的青年中文學習者和愛好者給習近平主席寫信,分享學習中文的收獲和感悟。不久後,他們收到習近平主席的回信,習近平主席在信中鼓勵沙特青年學好中文,為增進中沙、中阿友誼作出新的貢獻。
國際中文教育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千家萬戶。截至目前,沙特9所大學建立中文相關專業,累計培訓300多名本土教師,支持1000多名大學生參加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在線研修班;埃及簽署《關於將漢語納入埃及中小學作為選修第二外語的諒解備忘錄》,建成23個中文系、3所孔子學院和4所孔子課堂,在孔子學院學習人數達到5萬人……
埃及資深國際事務學者、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桑·拉傑布說,十年來,國際中文教育在埃及蓬勃發展,中文教學形式多樣,通過講故事、詩朗誦、辦比賽等活動,為當地民眾了解中國語言文化打開了一扇窗口,也為中埃兩國文化交流和人民友誼搭建了橋梁。
「語言橋」的根基還在不斷夯實。十年來,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的設立,助力培養出一大批「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本土中文教師;「外國人講中國故事」「故事裏的中國」等系列文化叢書的打造與《冬奧中文100句》《大運中文100句》等中文學習讀本的推出,受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文學習者的熱烈歡迎。
人才共育,加強交流對話
隨著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進,一個個優質合作項目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落地生根,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急需一大批能夠讀懂彼此、深入對話的人才。
10月2日,雅萬高鐵正式啟用,這是由中國企業承建的印度尼西亞和東南亞首條高速鐵路。正在中國電建印尼代表處擔任市場開發經理的黃朝欽,通過電視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作為一名留學生,真希望印尼發展能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曾在中國留過學的他情不自禁回憶起在中國乘坐「復興號」高鐵的經歷。
黃朝欽曾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專業留學4年,畢業時,通過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舉辦的「來華留學人才招聘會」入職中國電建印尼分部,現在主要負責對接當地政府和企業。「留學中國的經歷給我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他篤定地說。
像黃朝欽這樣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留學生還有很多,他們是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對話的使者。
Oct 23, 2023
家 在這裡
Tik Tok vs 直播
熱門直播:非遺2020年助中國成功脫貧 (1)
熱門直播:非遺2020年助中國成功脫貧 (2)
熱門直播:非遺2020年助中國成功脫貧 (3)
熱門直播:非遺2020年助中國成功脫貧 (4)
爱垦营销慕課
《鄉頻道》20 特色新村
Jan 5
家 在這裡
For a typical memoir, expect to spend at least thousands of dollars ($7500 to $10,000 on the low end) to tens of thousands of dollars (professional ghostwriters with a serious track record can easily command anywhere from $25,000 to $50,000+ per project).
Payment Schedule for Writing Work
payment schedule for writer
You should work out payment in installments, and these should be spelled out in your contact with the writer.
You could pay in thirds (one third on signing, one third on a complete first draft, one third on revised final draft). Or you can pay in quarters or any other breakdown that’s mutually agreeable.
Any request for payment in full upfront should be a red flag, and you should not pay. Walk away from anyone making such demands as it is unprofessional and you might get scammed.
How Long Will It Take to Write My Memoir?
From start to finish, expect the process to take between six and twelve months. This includes time for all interviews, research, drafting, and revision. Other factors, unexpected delays, or requests for changes midway through may extend this range.
If you want a manuscript complete in a short timeframe, it may be possible depending on the writer but expect to pay a premium for an accelerated schedule.
What Will Ghostwriting Involve?
1) Interviews and research to get to know you and your story
This could be handled remotely via Skype or telephone, or it may involve travel by the writer to visit you and your family to conduct interviews. You should expect hours or even days of interviews, depending on the scope and scale of the project.
2) Planning and outlining your book
With reviews in hand, the writer will begin to work up a plan and outline for your book. They will likely run this outline by you for your approval and input before they start work
3) Ghostwriting the content
Just like it sounds. This is where the bulk of the writing will occur, based on the interviews and outline.
4) Revisions based on your feedback and guidance
You will have an opportunity to read and review the draft, either in stages or once completed. At that point, you should make a detailed list of changes or corrections you’d like the ghostwriter to make. If you don’t want any, that’s great! But if you do, your writer should revise the work until you are satisfied with the product.
5) Editing to eliminate spelling and grammar errors
Editing (also called copyediting) is usually the last stage. Once the writing and revisions are complete, the writer will go through the work to ensure it is as error-free as possible.
Who Owns the Rights to the Work?
As a work-for-hire project, the contract you sign with the writer should spell out that you—the person who commissioned the work—will have all rights to the work, including copyright. The contract should also say that you’re free to pursue use of the material in whatever way you want with no further compensation due to the writer.
We hope this post helps you hire the right person to write your life story or memoir. If you want to start writing your memoir yourself, try the Memoirs App from LifeTale for free. (https://www.lifetales.com)
Feb 12
家 在這裡
Before you read ahead, check out Memoirs App fromLifeTales. The best app for writing your memoir online.
How Do I Find a Ghostwriter?
“Ghostwriter” is a term for any writer hired to help you write your story in your own voice.
A simple Google search will turn up any number of reputable writing companies that specialize in memoir and biography (remember—there is a difference!)
Make sure you do your research: some companies are a single individual; others are larger companies with best-sellers under their belts. Either way, know the difference and be sure to ask for samples and references. Make sure you’re happy with the writer before signing a contract.
The Writing Contract
writing a memoir contract with a ghostwriter
Any reputable ghostwriter or writing firm will have a standard contract that lays out the expectations and obligations of each party to one another. Make sure you read and understand the contract and that you’re in agreement, as it is a legally binding agreement. This is a serious investment of time and money you are making, so it couldn’t hurt to have a lawyer look it over if you are unclear about any of the clauses or terminology. If anything is unclear or makes you uncomfortable ask for clarification or negotiate to reword the contract.
How Much Will It Cost to Hire a Writer for My Life Story?
The short answer is: it depends.
You can find writers who are inexpensive (but probably not as experienced) and writers who have years of experience and even New York Times-bestselling books (but who will cost a lot more to hire). And, as is often the case, you get what you pay for.
Feb 13
家 在這裡
How Do I Find Someone to Write My Life Story? by Harvey Beck
People hire writers to help write their memoir for lots of different reasons.
Perhaps you’re struggling to decide what’s important to include. Maybe some things are simply too difficult emotionally to write about yourself. Perhaps you’ve started a memoir but can’t make headway. Maybe you simply can’t decide where to begin.
Hiring a professional writer means that someone skilled will organize your stories into a cohesive, compelling read in as little as a few months.
Together, you and your writer will turn your life story into a memoir that will be in your voice and have your message. Though someone else’s hands may have typed the words, those words (and that book) will be yours in every other way.
Feb 13
家 在這裡
艺术中国:您具有人类学家和艺术家的双重身份,您参与的项目都做过大量人类学田野调查和民族志的方法,这些方法与艺术家在乡村调研有哪些不同?在您看来艺术家如何与人类学者更加深入合作,发挥各自独特的优势?
陈晓阳:人类学家因为受过专业的学科理论和田野调查方法训练,在观察社区类型和与当地居民交流方面显然是有优势的,人类学的整体观和全因素的民族志视角也会帮助人类学家更准确地理解社区,并发现社区中的矛盾与问题出现的成因。艺术家的的观察与发现相对更偏向感觉层面,艺术家会更容易发现平凡的乡村社区中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景观和人与物的存在,对山川溪流、风花雪月、鸟叫蝉鸣更敏感,艺术家会从审美的角度提出对乡村问题的生动呈现或创造性开发的思路,对于大部分资源匮乏的乡村而言,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种点石成金的能力。如果人类学家、艺术家以及更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工作背景的人可以一同协作,肯定会对未来的乡村发展提供更多可能的实践路径。
2019年12月源美术馆新馆现场(图片版权:源美术馆)
就我的个人经验而言,这类参与式项目的秘诀是“慢”不是快,在源美术馆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团队最有共识的工作方法是“慢慢来才比较快”,乡村社区的时间与我们业已习惯的城市化时间不同,那里更贴近自然和人觉得舒适的速度。最好是人类学家或者专业社工先进入社区做前期调研,对社区有整体理解和判断,慢慢建立彼此信任的社区关系,其他外来者再陆续进入,这会让项目少走些弯路,避免一些无意义的盲目工作。带着有社区针对性的问题意识进入,再展开建设性探索,艺术家的工作才会有的放矢,也更容易与村民建立合作关系,这种针对地方性知识及在地问题建构的工作及创作方法,才有可能最终传授给当地人掌握并流传开来,变成“他们”和“我们”的共同建设。
在地艺术实践存在的部分问题
艺术中国:有些批评家认为目前参与式艺术有滑向社会伦理建构的倾向,失去了艺术的批判性和独立性,艺术和社会建构的边界该如何界定?
陈晓阳:艺术作为一种表达媒介,它的优势不是客观,而是动人,这个动人不是视觉和感官方面的动人,而是指艺术原本具有撼动人的内心不可言说的那些部分的力量。并且,以艺术来进行批判和反思社会问题有很多方法,直接地深刻地记录事实是一种方法,夸张反讽也是一种方法,参与到社会现场中的参与式工作中则是另一种。为什么社会参与式艺术不能只是通过工作室中创作的作品深刻地揭露和批判,而要去到社会现场做一些温和的建设性工作,是因为在这种创作实践中,创作的主体性被打开后,艺术家可能会与所批判现象的当事人合作,而且通常是其中弱势的那一方,那么艺术家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局内人身份,这时通常也就很难再以一种局外人的上帝视角进行直接批判。
同时在采取共同创作的方法后,必定需要顾及合作者的知识水平、认知习惯、风俗禁忌和心理需求等状况,其实在艺术界中通行的前卫语言确实很难使用于日常生活及社会现场,所以社会参与式艺术通常选择更平易、更成熟有效的语言,才可以与被表现群体在创作过程中进行协作,让作品的表达、欣赏及传播上获得更低的门槛和更大的空间,让更多观看者获得了解被批判问题的机会和深度,更容易将反思汇聚激发为某种改变的行动力量,从而改变了推动整个社会意识的改变,最终改善所批判社会问题的状况。不能因为社会参与式艺术没有贡献太多新的视觉或造型语言,就认为它不具备批判性和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真正改变是非常重要的创造,尤其是这种改变是因艺术家的实践促动的,以不说教、非命令的方式就推动建构更人性化更以人为本的社会关系。
艺术中国:目前很多艺术乡建团队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纳入地方乡村振兴工作之后取得了很大进展,也有部分团队的原创性、探索性和与当地居民的连接感存在下滑的趋势,您对于艺术乡建未来发展有怎样的看法?
陈晓阳:目前还很难要求所有地方政府都有购买原创艺术项目的能力,有一些成熟的工作方法可以适当推广到问题相似的乡村社区,但是最好由上一级有一定行政权限和经费的部门设置针对当地乡村问题的研究与指导中心,聘用真正愿意关注乡村问题的研究者和艺术家参与,首先要对所管辖区域的发展问题进行类型化分析,以典型社区做原创性实验,方法成熟有效后进行在地推广。不做针对特定社区的问题分析,没有问题意识就开始乱建设,还不如不建设。
艺术中国:现在少数地方负责人和当地居民对艺术抱有实用主义的态度,当艺术在当地达不到他们预想的(如文旅、文创)的目的,或艺术实践本身(如一些参与式艺术)不会带来明显的效果,就很难给与支持,对此您怎么看?
陈晓阳:如果当地的管理者和社区居民还没有真正的文化建设需求和远见的话,艺术家就不应该开启参与式项目,因为没有来自地方力量的支持,这些外来的艺术家工作即使做了也是无法落地生根的。(受访人:陈晓阳 采访人:刘鹏飞 )
(原題:参与式艺术不是乡建,也不是社区营造——陈晓阳专访; 2022-07-23;来源: 艺术中国)
延续阅读:
鄉韻
PGC
世界文化遺產
Apr 12
家 在這裡
菩泽村的畜牧业(图片来源:Baan Noorg官网)
以《罗摩衍那》为主题的泰国皮影戏(图片来源:Baan Noorg官网)
《翻搅乳海:事物与仪式》于第15届卡塞尔文献展文件展厅现场,2022(图片来源:Baan Noorg官网)
泰国的皮影戏多半以印度婆罗门教史詩《罗摩衍那》为主題,“翻搅乳海”是史诗中所描述的创世故事之一,里面的其他內容也多与爱、情义、死亡相关。这些与生命相关的表演似乎也成为了为死去的奶牛所举办的仪式,来对比出不同文化下对于动物他者及自然资源循环的重視。滑板公园和协会的参与,则通过在文件展厅环绕皮影戏偶的空间中搭建一个u形滑板场并,绘制呼应主题的涂鸦,通过当地滑板社群在其中游戏时上下左右的滑动,来呼应上述由《罗摩衍那》中“翻搅乳海”的意象,让各种跨越历史与文化的事物在此交汇碰撞生。在展厅中建构出结合东西方文化与社会对话的意象,也是开放给观众一起游戏、互相学习、交流与分享的场域。
《翻搅乳海:事物与仪式》不仅介绍来自泰国的事物与仪式,也是透过这件作品将相异事物链接在一起的舞台。(图片来源:Baan Noorg的facebook)
艺术中国:近年来,中国参与式艺术也渐趋活跃,尤其是广东地区,广东地区的参与式艺术实践有怎样的特点?
陈晓阳:广东尤其珠三角地区是国内社会参与式艺术发展比较早的地区,项目实践方法比较多元化,发起者的身份也相对多元一些,这应该和广东拥有历史悠久的公民(市民)社会基础有关联,也与广东本地的民间公益组织和志愿者活动丰富有一定影响,公众的公益意识和社会基础比较好,很多人都有为公共问题发声的需求和经验,也可以说更有“公心”,更愿意推己及人关注“小我”之外的“大我”,在这里工作生活的艺术家也就自然会更容易在公共空间中用艺术实践的方法参与社会讨论。
参与式艺术的工作方法
艺术中国:参与式艺术项目中的艺术家如何与所关注群体实现一种比较平等的参与感
陈晓阳:根据上一个问题的分析,也就可以理解参与式项目并不是去社会现场创造某种客观的群体平等,而是创造多一些对话和彼此了解的可能,同时群体间的绝对平等本身也不存在,能够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彼此协助,不断调整社会结构中不合理的部分使之更符合人性的需求已是美好的社会。
艺术中国:您非常强调在地实践的参与性,具体到您主导的广东“源美术馆”计划,您觉得项目实践中,学者、建筑学家、艺术家和当地村民这些不同群体会采取哪些参与交流的模式?
陈晓阳:可以分享的经验是预先告知和分享座谈。我们通常在对社区做了相应的前期调研后先做预判,评估项目可能展开的工作方向,并形成可视化方案,直接分享给社区居民看,根据他们的反馈询问是否欢迎我们进入,如果不是肯定的答复就暂不开启,继续调整方案或选择其他社区。但是通常这样相对平等的坦诚对话,往往会获得有价值的反馈以优化方案并获得邀请。项目团队内部的平等与民主也很重要,当然这样的工作方法效率并不高,在分工过程中不太容易把握好付出与收获的绝对平衡,能够在一个时段内动态平衡已是很好的状态。
田野中的座谈会与一旁嬉闹的村童(图片版权:源美术馆)
村民们在讨论从城里展览后又回到村里美术馆的角柜(图片版权:源美术馆)
Apr 13
家 在這裡
“庞克摇滚舍”(Pangrok Sulap)与“木刻波流”“提那亚斯基奥耶普村” 2018至今装置、文献及木刻版画工作坊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展览现场(2021图片来源: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官网)
Pangrok Sulap的艺术家在创作(图片来源:Pangrok Sulap)
他们还将版画印制的过程“发明”为一种新的社区仪式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中的音乐家会演奏原创的当代民间音乐,同时邀请所有参与者在木刻版及上面覆盖的印刷介质(通常是大幅的布)上转圈跳舞,表演沙巴州传统“苏马祖(Sumazau)”民间舞蹈,起舞者通过自身的体重将木刻版画的油墨转印到印成品上,然后在参与者的注视下共同揭开作品。这些活动为当地的社区创造了更多社区相聚与团结的时刻,为居民创造机会从不同角度理解自己所拥有的文化和传统,他们通常会留下一些作品在当地,让社区居民拥有反复讲述故事的素材并产生更深远的社区影响。
另一个项目是泰国艺术家双人组Jiandyin带来的“班格诺合作艺术与文化(Baan Noorg Collaborative Arts & Culture)”,这是两位艺术家Jiradej and Pornpilai MEEMALAI朋琵莱·明玛莱&纪拉德·明玛莱在2011年创立的一项非营利性艺术家计划,项目地点位于泰国中部的叻丕府,为农夫(Nongpo)社区和全球网络开展跨学科艺术项目。班格诺(baannoorg)在泰语里原本是乡村、乡下的意思。项目中设有Day Off Laboratory, NPKD,社区实验室等多个与本地社区共同工作的项目。Jiandyin年轻时外出求学,成为有成就的独立艺术家后回到故乡村落,自2002年开始通过合作和社会参与来实现在地的艺术研究工作,其中涉及比较广泛的学科和媒介。Jiandyin对创造空间与平台或情境感兴趣,以此分析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所在地区空间的背景和历史。他们有很丰富的国际驻地经验,加上对故乡社区的情感联系,可以扎根到社区中,这种落地生根的努力,让他们在社区建设和社群运营时,具更备积极的态度和方法。
班诺格合作艺术与文化(Baan Noorg Collaborative Arts & Culture) “乡村是未来是现在—365天:生活缪斯”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展览现场2021(2021图片来源: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官网)
策展人潘思明与艺术家们商量选择了班格诺众多实践中名为“乡村是未来是现在——365天:生活缪斯”的项目带到广州现场。我们在展场中会看到该项目通过公开招募,邀请到一对工作生活在农夫社区的缅甸籍工人夫妇周苏和苏默(Chaw Su & Kyaw Moe)参与,这对夫妇也因此可以免费在该项目的住所居住一年。2015-2016年间,在超过365天的时间里,有来自11个国家的22位艺术家和研究人员参与了该项目。“365天:生活缪斯”为所有参与者提供一个以他们各自的背景和工作方法与所处关系网络中发生互动的机会,这些经验也对艺术家个人创作以及参与的缅甸工人生活状态产生影响。本次展览中希望重新呈现那一年的工作和进一步检视这些工作中具体的社会参与方法。
《365天:生活缪斯日历》2017 (2021图片来源: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官网)
特别介绍一下,他们也是本届卡塞尔文献展的参展艺术家,他们的参展项目《翻搅乳海:事物与仪式》在“文件展厅(documenta Halle)”中展出。这次的项目由Baan Noorg和中国台湾的打开-当代艺术工作站及德国当地的威尔森滑板公园合作,从项目所在地菩泽村从以农业转变为畜牧业并延伸出的酪农产业,而产生的一系列饮食生态、历史、仪式、人类活动以及其他重大事件等交织而成的问题展开。在《翻搅乳海:事物与仪式》中,艺术家试图将他們家乡的社会变迁史与现代的年轻人文化联系起來。在面对没有经济价值的奶牛逐渐走向终老时,Baan Noorg找到了与当地文化遗产中心的连接——以牛皮制成皮影戏偶。在泰國的历史中,人們就会将因怀孕死去的奶牛皮处理得乾净平整,请工匠雕刻好后捐赠给佛寺,用来制作皮影戏中神话史诗里神祇的角色。
Apr 14
家 在這裡
还有一个艺术理论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不断被打开的当代艺术是否还需要对艺术本体进行再定义及确定边界?很多艺术家带来的项目与其说是作品,不如说更像是持续不断的专题工作坊,加上很多发生在日常生活空间的对话与体验活动,让这些概念和定义的边界就更加模糊,那么这种有机性和可持续性也对未来的艺术还可以为社会提供何种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提出了挑战。
曹明浩和陈建军的作品:摆渡船上的博物馆(图片来源:搜狐)
几位参加这届展览的中国艺术家中,我相对熟悉的是曹明浩和陈建军的项目,我们一直也是很好的朋友。从他们很多年前的工作中,我了解一些他们创作的初衷和思考的起点。自2016年开始,他们的工作聚焦于与区域水系相关的生态及社会议题,选择和学术社团、专家学者、社工组织及社区成员讨论与协作,通过比较长时间的调研和互动,深入了解相关社群内部对这些议题的真正看法,并借此进入社群中进行直接对话,再以擅长的记录和艺术表达形式呈现出来,他们尤其擅长在展览过程中搭建相关问题的延展对话平台,这些对话既是与展览相关的公共工作坊,甚至也是作品本身,这就让他们的作品有很强的在地性和参与性特征。同时两位艺术家很在意最终问题呈现时的视觉呈现和互动媒介的形式语言,这让他们的作品同时具备很完整的可观看性和有效的图像叙事,并能在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研究中持续生成阶段性作品,也因为他们选取的在地现成品素材非常准确,同时对展场塑造尽量节制,使他们成为在近年重要的国际展览中经常能见到的中国艺术家。
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官网)
艺术中国:您在去年年底策划过《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第三个项目“对于‘参与式艺术’的两种回应”》,展览中涉及了大量东南亚参与式艺术创作实践,对于这次展览情况请您简单介绍下,并介绍下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陈晓阳:我对东南亚的关注从华南研究延展开的,但是因为疫情原因不能前往当地考察,因此在2021年底,在我工作的广美美术馆推出了一个研究性项目“对于‘参与式艺术’的两种回应”,邀请了两位在这个领域已有长期关注和研究的年轻策展人及学者来策划。沿着两位策展人不同的工作路径,这个着眼于东南亚社会的参与式艺术项目展示也顺势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广美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陆思培博士带来的“穿针引线”和曾在广东时代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工作的策展人潘思明的“联谊——作为关系生产的空间实践”。
她们一共带来七个子专题的项目,其中涉及东南亚、东亚和南亚的二十多个团体、几十位艺术家与研究者在过去二三十年的相关文献和研究记录,还包括一些在区域艺术史研究中发现的跨文化对话材料。“穿针引线”以分享艺术家研究过程及田野材料、委任创作艺术家书、策划东南亚实践小组与华南本地小组进行项目合作等方式处理相关区域参与式艺术实践中的历史和问题意识。“联谊”项目则从更多空间和团体实践入手,带来很多实践过程中累积的视觉化作品和开放性讨论。在展览和工作坊讨论中,给观众和我们留下印象并有启发的项目很多,在这里我介绍一下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项目。
Pangrok Sulap成员 (图片来源:s1gnal.org)
一个是在陆思培策划的“穿针引线”版块中“庞克摇滚社(Pangrok Sulap)”项目。这是一个由马来西亚艺术家、音乐家和社会工作者组成的团体,其使命是通过艺术赋权农村社区和边缘人群。“Pangrok”是“朋克摇滚”的当地发音,而“Sulap”通常用来指婆罗洲沙巴州农民所使用的小屋或休息之所。
自2013年以来,通过创作大幅作品参加各类展览以及用手工制作的文创产品作为传播项目理念的媒介,尤其是大型合作式的木刻版画项目,已成为该艺术小组传播工作理念和公共议题的主要方法。该小组是“DIY”概念的提倡者,因此他们的口号是“Jangan Beli, Bikin Sendiri (不要购买,自己动手)”。
Apr 14
家 在這裡
(续上)据统计,在战前全国从事乡村建设的工作团队和机构达600多个,先后设立的试验区达1000多处。他们有些受过西方现代教育,有些从新儒学角度在反传统的思考中开始实践。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邹平试验区第一次农品展览会颁奖合影(1931年)(图片来源:搜狐)
比如梁漱溟在1928年前往广东开始思考乡村治理问题,辗转多地后于1930年在河南进行村治试验,后转到山东邹平继续开展乡村建设,一直延续到1937年战前才被迫结束。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既留下丰厚的遗产,也留下很多一直解决不了的问题。今天的乡建实践可以视为这一运动的持续回响和继续发展,依然还有很多做农村研究的学者、乡村发展振兴的研究机构及很多公益组织在扎根乡村,从生态、农业、生计、教育、医疗、养老等各个方面进行建设实践。其实艺术家参与的乡建项目在其中是比较少的部分,但是因为艺术的视觉表现力和传播力比较强,在公共媒体中看到的多一些。
上海大鱼社区营造(图片来源:搜狐)
社区营造的概念史比实践史更久远一些,与19世纪末工业化社会成型有密切关联,“社区(community)”的概念在社会科学领域被提取出来,并从对城市社区的研究延展到农业社区,社区营造通常针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问题从社会管理层面提出的应对方案。中国国内的社区营造项目受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实践案例影响更多,主要因为同处东亚拥有相似的生态环境和稻作传统的农耕社会历史,很多工作方法比较容易借鉴和吸收。日本社会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完成工业化社会转型,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初全面进入城镇化建设,社区营造运动也就在这些时期陆续出现。社区营造通常由政府管理部门提出需求,由专业的规划或研究实践机构推进,需要更多管理和执行系统支持,很难以自由的个体项目介入,但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力是更为具体和深入的,其目标指向建设更良性的社区环境和社会生活。
从世界范围来看,虽然艺术参与社会变革的历史可以从上世纪初的欧洲现代艺术运动开始回溯,英国也有名为社区艺术的项目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进行实验,但是真正以社会参与式艺术为一种当代艺术形式进行广泛实践,还是在冷战结束后新自由主义成为全球规则的上世纪九十年代。
这些社会参与式艺术的团体和个人在进行实践时,因为需要更多策划和协作,很难避免要向NGO和社工组织学习社区工作方法,其开放的集体创作方式常常会减弱其艺术的主体性和创新性特征,但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社会参与式艺术针对社会议题所进行的创造性工作,依然要回应艺术发展提出的本体性与形式问题,才能保全其作为艺术工作的不可代替性。
印尼的艺术小组ruangrupa(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官网)
艺术中国:第15届卡塞尔文献展的策展首次采用一个集体策展方式,文献展也呈现了世界各国的参与式项目,中国也有团队的作品展示,您对此有怎样的评论?
陈晓阳:从2019年初确定邀请印尼的艺术小组ruangrupa来策划展览开始,我一直留意本届卡塞尔文献展所带来的信息和讨论。但是因为疫情限制不能去到现场观看,从网络新闻和社交媒体上获得的部分信息中,只能简单说一下基本看法。从目前的展览状况和反馈而言,我觉得未来在讨论展览史时,本届卡塞尔文献展可能会反复被提及,虽然并不一定全是乐观的评价,而是一些更为复杂的讨论。
因为这届展览的工作方法中涉及到几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一个是ruangrupa小组的集体策展方式,以一种刻意的去中心化和去欧洲化的工作方法,的确呈现出一种国际艺术界并不熟悉的亚洲式集体协商机制。
他们通过超越空间建构的“谷仓(lumbung)”概念所强调的集体智慧、共享、互助、平等、弹性的描述,在东西方的历史及文化语境里,其边界和内涵未必完全吻合,会有一些交错和彼此误读的部分,当然这与他们强调展览的混沌性与生长性并不矛盾,还是能自圆其说并可以有效执行的策展方法。
文献展的大型壁画横幅被认为包含反犹太主义图像(图片来源:derstandard.at)
另一个问题是这种非西方中心的策展思路,以及艺术家们在世界上不同区域通过艺术实践进行社会问题反思时,会被裹挟进并未完全厘清和解决的东西方文化竞争及去殖民化历史叙述中,这种风险已经从文献展过程中出现涉及反犹主义问题的作品争议显现出来,因为对于不同区域的去殖民化进程所涉及的文化心态和历史遗留问题是有显著不同的,殖民、被殖民与去殖民也不是一些边界光滑的历史概念,其中彼此浸润侵蚀的复杂性,在如此多向度的艺术项目表达中会被反复缠绕起来,很难理出头绪。
Apr 15
家 在這裡
參與式藝術不是鄉建,也不是社區營造——陳曉陽專訪
导读
随着第15届卡塞尔文献展资讯在国内的传播,社会参与式艺术这个较为陌生的概念渐渐为国内艺术界所熟知,相比传统精英化、白盒子空间式的当代艺术,社会参与式艺术具有鲜明的去中心化和社会参与感的特点,由此也引发了更多的讨论与争议。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陈晓阳不仅在去年主持过相关东南亚的参与式艺术展览,同时也策划发起过多个在地实践项目,在社会参与式艺术的跨领域具有丰富的艺术实践和深厚的学术理论积淀。近日,艺术中国记者对陈晓阳进行了专访,陈晓阳解读分享了卡塞尔文献展和东南亚社会参与式艺术的部分作品,同时也对社会参与式艺术与乡建、社区营造等其他概念进行了理论辨析,并回应了在地实践中的共性问题和可能的方法路径。
(原題:参与式艺术不是乡建,也不是社区营造——陈晓阳专访; 2022-07-23;来源: 艺术中国)
Taring Padi 安装视图,2022 年 6 月 14 日,卡塞尔 Hallenbad Ost。照片:Frank Sperling(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官网)
艺术中国:现在很多人会将乡建、社区营造与参与式艺术这些概念混淆起来,如何界定和厘清这些概念?陈晓阳:虽然这几个概念的实践场域可能有一定的交集,但是其各自的实践起因、参与者、受益者和工作目标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其中乡村建设运动历史悠久,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绵延百年至今。早期不乏重要的学者、实业家和政府管理者参与,以卢作孚、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黄炎培、俞庆棠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乡村建设者开始在全国从事乡村建设实验。
(原題:参与式艺术不是乡建,也不是社区营造——陈晓阳专访; 2022-07-23;来源: 艺术中国)
延续阅读:
鄉韻
PGC
世界文化遺產
Apr 16
家 在這裡
Vincent (Starry starry night)by Don Mclean (唐·馬克林)
Starry starry night
星光星光閃耀的夜晚
Paint your palette blue and grey
讓調色板描繪出你深深地憂郁和晦暗
Look out on a summer’s day
讓那雙洞察我靈魂深處的眼睛
With eyes that know the darkness in my soul
面朝著夏日的白晝
Shadows on the hills
在這如雪般的畫布上
Sketch the trees and daffodils
勾勒出丘陵的投影
Catch the breeze and the winter chills
描繪那樹叢和水仙花
In colors on the snowy linen land
捕捉微風和冬季的寒意
Now I understand what you try to say to me
而此刻我才懂得你想對我訴說的那些故事
And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你因深深的思索而承受著苦悶
And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你因賦予思想自由而所做的一切
They would not listen
可是,那些人不會聽到
They did not know how
因為他們無法體會
Perhaps they’ll listen you now
又或許他們現在才知道
Starry starry night
星光星光閃耀的夜晚
Flaming flowers that brightly blaze
那些如烈焰般綻放的花兒
Swirling clouds in Violet haze
那些在紫羅蘭的薄霧中旋轉的雲朵
Reflect in Vincent’s eyes of china blue
都在文森特瓷器一樣湛藍的眸子裏
Colors changing hue
變幻著色彩
Morning fields of amber grain
清晨琥珀色的原野
Weathered faces lined in pain
風化了的臉孔鐫刻著的痛楚
Are Soothed beneath the artist’s loving hand
畫家用深情手去撫慰那些憂傷
Now I understand what you try to say to me
而此刻我才懂得你想對我訴說的那些故事
And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你因深深的思索而承受著苦悶
And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你因賦予思想自由而所做的一切
They would not listen
可是,那些人不會聽到
They did not know how
因為他們無法體會
Perhaps they’ll listen you now
又或許他們現在才知道
For they could not love you
盡管他們並不愛你
But still your love was true
可你的愛卻是如此真實
And when no hope was left inside
可你的愛卻是如此真實
On that starry starry night
在那個只有絕望的星夜
You took your life as lovers often do
你帶走了自己的生命就像殉情的愛人一樣
But I could have told you Vincent
然而我必須告訴你真相文森特
This world was never meant for one as beautiful as you
這世界上不會再有什麽如你一般的美好
Starry starry night
星光,星光閃耀的夜
Portraits hung in empty halls
那些肖像懸掛在空寂的大廳裏
Frameless heads on nameless walls
在一面面不知名的墻壁一幅幅沒有畫框的頭像
With eyes that watch the world and can’t forget
上用他們那令人難忘的眼睛註視著這個世界
Like the stranger that you’ve met
就像你曾遭遇到的陌生人
The ragged man in ragged cloth
邋遢男人們穿著襤褸的衣衫
The silver thorn in a bloody rose
就像是躺在聖潔的雪地裏的
Lying crushed and broken on the virgin snow
血紅的玫瑰中銀白的荊刺
Now I think I know what you try to say to me
而此刻我才懂得你想對我訴說的那些故事
That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你因深深的思索而承受著苦悶
And how you try to set them free
你因賦予思想自由而所做的一切
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re not listening still
可是,那些人不會聽到,依舊不會聽到
Perhaps they never will
又或許,他們永遠不會知道
Vincent van Gogh: The Starry Night, oil on canvas by Vincent van Gogh, 1889; in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City.
Critics said Gogh's work was influenced by Katsushika Hokusai(日本畫家葛飾北齋 1760-1849)
May 15
家 在這裡
Revitalizing Our Economy through Creative & Cultural Programs
by Dr. Tan Beng Huat, Founder, www.iconada.tv
Embracing cultural creativity can transform our local economy, with initiatives like cultural tourism and homestay programs leading the charge. A key highlight of these programs is the food, which doesn't just satisfy hunger but also brings joy and a sense of warmth.
Despite our area's rich natural and cultural assets, we've faced economic hurdles due to a lack of imaginative solutions. However, dedicated community leaders are working hard to change this. With their successful track records in community projects, they've crafted detailed plans to showcase our area's charm as a top destination.
To uplift the local economy, particularly in rural areas, these plans include small-scale programs designed to improve living standards. One exciting initiative is the homestay program, which taps into the curiosity of global tourists. Food, a pivotal element in the success of homestays, requires locals to master the culinary arts. While perfecting traditional dishes is essential, hosts should also learn to prepare a variety of local foods with international appeal to cater to diverse guests.
In today’s digital age, social media offers a convenient way to acquire new skills. Countless video tutorials can teach you how to cook various cuisines without leaving your home, making learning accessible and easy.
Additionally, the Enterprise Learning for Place (ELP) initiative, supported by local institutions, enhances this learning with physical facilities and community backing.
As local cultural and creative activities become more common, individuals have ample opportunities to test their skills and even build fulfilling careers.
Jun 16
家 在這裡
醫路漫漫,雖苦猶甜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喬傑:
大家常常笑稱,醫學生太苦了。但回過頭來再看那些辛苦的時刻,都是生命過程中的一個又一個「加油站」。
在與醫學打交道的幾十年裡,我更加明白它的價值不僅在於個人的成長,更在於能夠為社會和他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在於探索生命的奧秘。
回首往昔,我也曾有過畏難的時候。醫學的知識浩如煙海,需要背誦和記憶的內容數不勝數。但漸漸地,我發現正是這些知識的積累,讓我在醫學的道路上面對科學難題時更加從容。
學習醫學相關專業大有可為。北京大學醫學部擁有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藥學院等多個學院。北大臨床醫學高等研究院也剛剛成立不久,它涵蓋了醫學的各個領域。各個附屬醫院也在多個學科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基礎研究和臨床實踐上都走在國際前列。無論你是喜歡做科學研究,還是喜歡管理,又或是想成為一名醫生,為每一位病人服務,都有廣闊的未來和前景。
對於年輕學子,我想說,醫路漫漫,選擇醫學是一個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遇的決定。希望學子們能夠把對醫學的熱愛融入國家發展的大環境中,產生更多的價值。
古生物學,很「熱」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地質系教授舒德干:
從小我就對大自然充滿了無盡的好奇,喜歡探尋生命的奧秘,對於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和達爾文的進化論十分著迷。也正因如此,我決定選擇古生物學作為我的未來研究方向。
有人說,古生物學是「冷板凳」,但我相信,任何對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探索都是熾熱的。恐龍為何會滅絕?人類又是如何演化的?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推動著人類對自身的認知。古生物學不僅揭示了地球生命的過去,更為我們理解現在、預測未來提供了寶貴的基礎。
獻身科學需要好奇心、勇氣和毅力。如今,人們對生命起源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古生物學正逐漸走進大眾的視野,希望學子們可以點亮古生物學前路的星星之火。
地學天地廣闊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方小敏:
我時常會回想起自己與地質學的奇妙緣分。初入大學時,我原本懷揣著學醫的夢想,卻誤打誤撞地踏入了地質學的世界。那時的我,對地質知之甚少,甚至有些抵觸,因為地質工作的艱辛和不確定性讓我心生畏懼。
然而,隨著學習的深入,我逐漸感受到了地學的魅力。研究生階段,我選擇在母校蘭州大學攻讀自然地理學專業,我發現地學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地學相關的研究成果影響著人類的現在和未來。
能源、農業、科技等是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命脈,均與地學密切相關。比如,它可以為新能源選址做好科技支撐,為農業提質增效。同時,地學也是在和過去對話,它可以從地球滄桑巨變留下的歷史痕跡裡,找尋一絲又一絲線索,從而搭建模型預測未來,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氣候變化。
從事地學研究並不需要具備哪些特殊素質,只要你熱愛大自然,熱愛腳下這片土地,熱愛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你就會產生對地學的興趣,而當你把興趣與國家的需求有效結合,人生也將會非常幸福。希望有志青年可以在這一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尋求技術背後之「道」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褚君浩:
物理和數學作為現代技術的「源代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們相互關聯,為科技發展奠定基礎。物理學在探索自然世界的過程中,揭示了許多規律和現象。然而,僅發現這些規律和現象並不夠,我們更要將這些發現定量化。定量化的關鍵在於數據的收集與分析,數學為我們提供了理解、表達和應用物理定律的精確工具。
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時代,人機共進成為趨勢,但我們應尋求技術背後的「道」,掌握其深層次原理。因此,要鼓勵學子築牢基礎並培養創新能力,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在選擇專業時,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傾向來選擇方向,兼顧個人興趣和社會需求,興趣可以引領我們投入熱情,而社會需求則像帆一樣,為職業發展提供動力和方向。
將個人發展與國家戰略需求相結合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郝躍:
微電子學是信息領域的重要基礎學科,微電子技術就是利用微細加工方法實現電子信息系統的微型化。集成電路芯片就是微電子技術的直接產物,對信息化社會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對於青年學子的成長,我始終強調興趣的重要性。我自己的成長經歷就是最好的例證。年少時,我便對無線電充滿熱情,自己動手裝配收音機、電視機,這種強烈的興趣引領我走進了半導體物理器件的研究領域。所以,青年學子們不要在題海中迷失方向,而是要發掘並培養自己的興趣,找到真正熱愛的細分領域。
此外,青年學子還應具備扎實的知識基礎、敢於創新的勇氣和勇於實踐的精神。在面對科研或產業挑戰時,不妨問自己四個問題:研究的重要性在哪裡?難點是什麼?有何解決辦法?解決難題後會產生怎樣的效益?這四個問題,有助於我們更清晰地定位研究方向,找到突破口。
每個人的發展都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希望青年學子將個人發展與國家戰略需求相結合。
(原題:十位院士談如何選專業;本文得到中國科協「科普中國·科學報國正當時」項目支持;2024-06-16 来源:光明日報;記者陳鵬光明網記者宋雅娟、蔡琳、武玥彤、戰釗、肖春芳、涂子怡、李欣哲、張夢凡)
Jun 24
家 在這裡
十位中國院士談如何選專業
2024年高考成績出爐後,志願填報即將開始。俗話說,七分考,三分報。怎麼選擇專業?這些專業有何前景?做決定時該考慮哪些因素?本報特邀請十位院士,回答考生及家長關心的相關問題。
小學科、大視野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段寶岩:
電子機械工程是個小學科,但是小學科、大視野。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看似小眾的電子機械工程領域,實則蘊藏著無限的潛力和廣闊的視野。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電子設備在高頻、高增益、高集成度以及快速響應等方面的需求急劇上升,而電子機械工程正是推動這些性能指標實現質的飛躍的核心力量。
電子機械工程並非傳統機械工程的簡單延伸,其知識體系更為廣泛和深入。它融合了力學、機械原理、數字電子技術、電磁學以及微波技術等多個學科領域。近年來,這一領域更是從簡單的學科混合向深度融合轉變,通過系統的學科群和課程群構建,實現了知識體系的深度整合。
電子機械工程既有深度,又有廣度,這個專業的學生既能打下深厚的理論基礎,又能獲得廣闊的實踐視野,畢業後是做總工程師的「料子」。
數學是一把鑰匙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鄭志明:
如果你還在為選擇什麼專業而迷茫,不妨考慮下數學。數學有著獨特的轉移性,它像是一把鑰匙,能為你打開多個領域的大門。如果你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對其他領域產生了興趣,數學的背景能讓你輕鬆轉型,實現多元發展。
數學,不僅是學科內部的發展,更在於它與其他領域的交互與融合。這種交叉不僅能推動數學本身的進步,更能為其他領域注入新的活力。當然,真正的交叉研究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們深入理解技術層面和工程層面的知識,實現從理想到現實的跨越。
科研工作,尤其是基礎科學研究,往往需要長時間的探索和試錯。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程,但正是這樣的過程,才能推動科學的進步。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夠投身於這樣的研究中,耐得住寂寞、經得起挑戰,共同推動科學的發展。
打好基礎是關鍵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王中林:
學生們常問我該學什麼,我總是說,先把基礎打好,尤其是數學和物理。在工作中持續學習,才能在科研「馬拉松」中穩步前行。
原創的科研想法,都基於對基礎科學的深刻理解。我學物理出身,但物理只是我科研生涯的起點。在博士後階段,我接觸了材料科學,隨後又在機械、電子、醫療和化學等多個領域學習。這種跨學科的學習經歷,讓我能夠創造出新的科研天地。
年輕學子無需恐慌,人工智能雖然強大,但它無法替代人類原創思想和科學探索。只有我們打好基礎,保持開闊思路,才能在科研領域找到屬於自己的空間。
在科研的道路上,我們會面臨許多選擇和挑戰,但最重要的是保持對科學的熱愛和好奇,堅定方向,敢闖敢幹。不要害怕失敗,因為失敗是成功的墊腳石。同時,我們也要關注國家所需,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產品,造福廣大老百姓。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面臨多次選擇,只要我們堅定方向,就能夠一步步走向自己期待的目標。沒有什麼是最好的選擇,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贏得成功。
通信專業的邊界正在不斷擴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光纖傳送網與寬帶信息網專家鄔賀銓:
在通信領域,我們正見證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通信專業的邊界正在不斷擴展,從單純的通信連接,到如今的通感融合(下圖)、通算融合,乃至天地融合,通信的內涵與外延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這一變革的背後,是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通信行業正迎來新的增長點,也為青年學子提供了廣闊的學習和發展空間。
面對這一變革,青年學子應積極擁抱新技術,不斷學習新知識。在選擇專業時,關注那些具有前瞻性和交叉性的學科領域。同時,我們也需要培育更多的創新思維。在人工智能時代,機器可以執行我們的指令,但創意卻源自人類。青年學子應發揮想像力,提出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推動行業持續創新。
此外,我鼓勵青年學子不要局限於專業學習,更要拓寬視野,涉獵多領域。人工智能正應用於各行各業,了解不同行業的需求和痛點,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運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原題:十位院士談如何選專業;本文得到中國科協「科普中國·科學報國正當時」項目支持;2024-06-16 来源:光明日報;記者陳鵬光明網記者宋雅娟、蔡琳、武玥彤、戰釗、肖春芳、涂子怡、李欣哲、張夢凡)(下續)
Jun 24
家 在這裡
马中50年·中国有方案,我们不能永远只有草案,甚至是茅坑草纸
中国最火红旅游综艺节目《追星星的人》嘉宾陈明发博士:
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有机会旅游中国的海外人士,对种种一时适应不来的“奇怪”现象,难免都带有三分优越感说:“在我们马来西亚那里,不是这样子的噢......”
再看四十余年后的今天,在高呼“哇,中国怎么崛起了!”的今天,方方面面都在神速往强国阶段驰进,当然也包括了旅游业在内。
要谈马中关系,真的有必要看看什么是“兴国方案”。
日前,旅游巴士又闹出死亡交通意外事件,这两天,四处设障大查客车司机......。 “兴国方案”恐怕不能事事孤立起来见招拆招,“例外”考量,而需要一个完善的整体视野。
相关:重温孙春徳医生的《六四后的中国》
Jul 3
家 在這裡
你總商會,我也總商會,
大家到底會不會?
在過去短短幾年間,馬來西亞出現了
數以百計的「新商會」。有中國人在這裡成立的
計劃作為出海來此長久經營的平台
也有本地人成立的,打算手牽手遇到進軍大陸
許多時候,彼此都有個共識:
立足馬來西亞,放眼東盟甚至全球,而且
業務上不僅僅瞄准商貿,也不忘文化活動
文化如何產業化;產業如何更有文化起來?
這道題,#愛墾網 十餘年前就有答案了
Jul 18
家 在這裡
[認識偉大傑作]
真正的稀世之作是難以立即被人們記住的,何況,就每個作品內部來說(例如凡德伊奏鳴曲之於我),人們最先感知的是最次要的部分。……因此,認識作品如同認識在時間中實現的事物一樣,這個過程是令人憂郁的。……在凡德伊奏鳴曲中,最先被人發現的美也是最快使人厭倦的美,而原因大概是這種美與人們已知的美最接近。然而當這種美遠去以後,我們愛上某個片段,對它新穎的結構迷惑不解,我們無法識辨它,無法觸及一絲一毫。……在它本身的美的魔力下,它變得不可見,始終不可知,一直到最後它才走向我們,而我們最後離開的也是它。
我們對它的愛比對其他一切的愛都長久,因為我們花了更長的時間才愛上它。一個人理解比較深刻的作品所需要的時間(如同我理解這個奏鳴曲),與公正愛上新的傳世之作所需的多少年甚至多少世紀相比,僅僅是縮影和象徵。因此,天才為了躲避世人的忽視,對自己說:既然同時代人缺乏必要的時間距離,那麼為後代寫的作品就只能被後代讀懂(仿佛圖畫一樣,站得太近就無法欣賞)。但是實際上,預防錯誤判斷的一切怯弱行為都徒勞無益,因為錯誤判斷是無法避免的。
一部天才作品很難立刻受到贊揚,因為它的創作者卓越非凡、與眾不同。但作品本身能夠孕育出作者的知音(難能可貴的),而且人數越來越多。貝多芬的四重奏(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用了五十年之久才使它的聽眾誕生和壯大,它像任何傑作一樣,使藝術家的價值——至少在知識界——實現躍進,因為,在作品誕生之初,有能力贊賞它的人鳳毛麟角,而如今在知識界卻大有人在。所謂後代,其實就是作品的後代。……如果作品被封存起來,只是在後代面前才顯現的話,那麼,對作品來說,這個後代將不是後代,而是同代人,僅僅晚生活五十年罷了。
因此,如果藝術家希望作品自闢道路的話,他必須……在有足夠深度的地方拋出它,朝著遙遠的未來拋過去。這個未來的時間是一部傑作的真正的遠景,蹩腳的鑑賞家的錯誤在於忽視這未來的時間,而高明的鑑賞家有時帶著一種危險的苛求來考慮它。當然,如果從使遠處事物顯得朦朧不清的視覺出發,人們可能認為迄今為止的一切繪畫或音樂革命畢竟都遵循某些規則,而我們眼前的一切,如印象主義、對不協調效果的追求、中間層次的絕對化、立體主義、未來主義,都粗暴地有別於前者,這是因為我們在看待以前的事物時,沒有想到他們經過長期的同化已經在我們眼中成為雖然各不相同、但根本上一致的材料(其中雨果與莫里哀十分相近)。
——也有偉大作品,偉大作家,似乎在當時就得到了肯定。但是後代得到的這個印象,也未必是真確的。因為隨著一部偉大作品地位的確立,隨之留存下來的,是那些與它同時代的贊揚之聲(而這些聲音往往也是由一些天才藝術家發出的),但是相反的那些聲音,那些在當時具有與偉大作家同等甚至更高地位的人,他們的聲音,隨著他們的貶值而消失了。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Aug 3
家 在這裡
近年來,政府很少認真對待「內在價值」。「社會價值」確實在所有政府的思考中佔據了一席之地,但並未獲得與「經濟價值」同等的重視,這一點從目前的論述中可以看出。
也許新的、明確的文化轉向並不令人驚訝,因為英國最近經歷了多起具有文化形式的危機。這些危機包括公眾對來自歐盟的大規模移民和更廣泛的移民問題的擔憂;英國與歐盟的曖昧關系,這在2016年6月23日的「脫歐」公投中得以體現;本土聖戰主義的存在以及官方和公眾對英國穆斯林社區某些群體社會融合的關注;以及蘇格蘭獨立運動對大英帝國認同的持續挑戰。對於如何解決英國文化運作中的這些缺陷,創意經濟顯然無法提供一條新的路線圖。無疑,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官方文化政策議程才擴大到關注社會包容、為少數族裔和經濟上處於劣勢的年輕人創造就業機會,以及如何應對和利用英國日益增長的多樣性。由於當前的文化危機也是英國國家的危機,英國如何在國際上展示自己——即其「軟實力」和「品牌」的問題——以及如何吸引游客和觀光者,自然也成為了重要議題。
然而,所有這些都與保守黨政府熱情倡導減少對文化部門的公共支持以及鼓勵這些領域的工作者通過籌集更多私人資金來彌補資金缺口的做法相矛盾。最終,我們不得不得出結論,在名義上以文化政策為幌子取消創意經濟的持續重要性並不那麼容易。在提供文化經濟價值的統計數據時,白皮書援引了政府的創意經濟統計數據(DCMS 2016a, 16)。此外,在討論「衡量框架」的使用時,該框架「旨在整合有關文化價值的證據」,白皮書不出所料地指出,評估文化政策的影響在「經濟發展方面最為強勁。對於個人幸福感、教育成就、生活機會和軟實力,還需要更多的工作來完善我們衡量文化產生的具體影響的方法」(DCMS 2016a, 58)。因此,是否這是邁向新道路的第一步,或者——更有可能的——只是舊路上的一個轉折,仍有待觀察。
這篇文章討論了由英國藝術與人文研究委員會(AHRC)在2016年4月發佈的一份報告,該報告總結了該研究委員會「文化價值項目」的成果。這個項目的核心在於將個人對藝術和文化的親身體驗置於文化價值探討的中心(Crossick 和 Kaszynska 2016)。該項目旨在質疑經濟價值的優先地位,並試圖重新框定主流話語和政策框架中評估的目的和性質。盡管這一舉措試圖擴展研究委員會在文化研究領域的議程,但也承認「文化價值」的概念「可能被視為一種政策的產物」,因此,研究往往「被公共資金的需求所驅動,這導致了對公共資助藝術的關注」(Crossick 和 Kaszynska 2016,第24頁)。簡而言之,該項目本身不可避免地受到創意經濟議程的框架限制,盡管它試圖擴大辯論的范圍,但仍未能超越原有的認識論障礙。
這一努力試圖擴大學術研究的相關內容,采用了「文化生態」的概念,強調不同的公共資助、商業、第三部門、業餘和參與性實踐之間的相互聯系。雖然需要注意這種現有的複雜性,但「文化生態」這一概念本身也承載了未被深入探討的意義。作者沒有注意到的是,在英國多民族國家深受壓力的背景下,生態隱喻的使用不僅可能被理解為一種美德地將多樣化的文化資助制度和實踐結合起來,也可能——更為顯著地——被視為在國家的組成民族文化之間不經意地豎起圍欄。在蘇格蘭獨立論辯的背景下,英格蘭或蘇格蘭文化生態的潛在政治用途值得考慮。
在一篇尚未發表的關於「文化政策與生態」的論文中,我論述了這種底層整體主義忽視了文化的對抗性特質,並認為文化生態系統的概念將文化生物化,從而使分析者變成了關注其健康和疾病的「醫生」。關於這種治愈思維的實例,參見Holden(2015)和Warwick委員會(2015)。文化生態很容易被改寫為「國家生態」,對身份認同產生深遠影響。Thomas(2016,第73頁)在構建忽視英國其他民族的英格蘭歷史方面提出了類似的觀點。
結論
自從創意經濟成為政策對象以來,它逐漸催生了一個支持創意經濟的「創意經濟產業」,這個產業不僅是國家的,也是國際的。學術研究和出版已經成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還有來自政策顧問、創意顧問和由以盈利為目的的思想經紀人和利益團體組織的會議的不斷湧現。
創意經濟思維的擁護意味著文化主要被視為具有可交易的經濟價值。一個自我維持、自我指涉的思想框架已經發展起來,且對批評幾乎免疫。創意經濟思維的無處不在引發了對研究議程如何被制定以及學者在辯論中因此處於何種位置的問題的思考。
指出經濟維度的普遍存在並不意味著其他對文化的評價已經被完全遮蔽。確實存在反向話語,正如所展示的,政策的權宜性意味著可以根據情況做出妥協和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在政策世界之外,許多人仍然為了內在的滿足感、追求美學目標、自我實現和自我發展而參與文化實踐。比如Sennett(2008)所描述的塑造高水平技能的耐心追求或精心制作物品的工藝敏感性,並沒有消失。McRobbie(2016,第13-14頁及第6章)對Sennett理想化的工藝提出了保留意見,尤其是因為他對性別的處理方式。但他的工作仍然為「創意者」的話語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規范性反敘述。
如果我們停止談論創意經濟,會有什麼損失嗎?幾乎沒有。我們仍然有辦法討論人類的創造力和原創性。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們清晰地談論那些繼續存在但長期被一個便利標簽遮蔽的多樣化文化實踐,而這個標簽將經濟置於主導地位並如此堅持地塑造了公共話語。這無疑是對重新思考的一種邀請。
(菲利普·施萊辛格: 創意經濟全球正統觀念的發明 / Schlesinger, P. (2016). The creative economy: invention of a global orthodoxy. Innovation: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0(1), 73–90. https://doi.org/10.1080/13511610.2016.1201651)
Aug 17
家 在這裡
我們發現,在CEO的整個生命周期中,無論哪一個政黨掌權,蘇格蘭創意經濟的干預模式都基於倫敦的政策制定者、智囊團和學者所產生的被接受的智慧——倫敦是歐洲這一思想的主要中心。在這一繼承的政策框架中,CEO幫助蘇格蘭的微型企業變得更加「商業化」,提供「軟性」商業支持——即建議和培訓。盡管支持機構難以向資助者展示其干預的影響,但這種干預方式是政策制定者在試圖擴大創意企業的規模和穩健性時所使用的工具之一。
上述兩項研究重點探討了政策的調解作用——即在文化領域中,政策影響下的實踐在日常實施過程中,如何應對諸如構建全球競爭力的創意經濟等宏大理念的制定。最近完成的這些研究展示了主導理念的堅韌性,以及文化中介的干預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政策框架和支持性話語的深刻影響,這些框架和話語既為政策辯護,又增強了其影響力。當然,在實際操作中,公共政策倡議可能會被從事創意工作的人員選擇性采納,而那些被認為不相關的理念則會被忽略。然而,這種策略並沒有改變整體局面。創意經濟思想的變體已經為任何形式的對話設定了參考標准。
塑造學術議程
類似的文化中介也存在於高等教育領域。目前,英國有至少30所大學(包括我所在的大學)開設了創意和/或文化產業或創意經濟的本科和碩士課程,這些課程是否包括數字維度的明確混合並不一定明確,而且這種教育模式在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仿效。教學中的原則同樣適用於研究。與其他國家的同行一樣,英國研究委員會在創意和數字經濟研究上進行了大量投資。這一議程與政府政策的議程密切相關,而研究委員會對政府政策有極高的響應度。盡管他們的優先事項並不決定研究的確切范圍,但像所有議程設定一樣,這些具有影響力的資助機構所設定的主題及其呈現方式,確實告訴我們應該思考什麼,即使我們對此感到不滿。
與公共文化機構並行的是,創意經濟議程在英國大學中的制度化也在迅速發展。前文提到的一系列學位課程為一個已經飽和且薪酬偏低的市場提供了人才,在這個市場中,個人關系至關重要,未付薪酬的實習很常見,而不穩定的「組合式」工作是常態——盡管這些嚴峻的條件並未減少其吸引力,正如McRobbie(2016年)在其富有啟發性的研究中所表明的那樣。她意識到這種文化工作的脆弱性,認為一種反思性的教學法「允許……『光的碎片』作為社會理解和政治意識的預示性形式出現」(McRobbie 2016, 9–10)。然而,根據她的證據,這種進步觀點似乎更多是一種安慰性的信念,而不是一個明確無疑的結論。在許多方面,創意行業的工作條件總結了目前正在進入更廣泛就業市場的「無產階級」(Standing 2011)的狀況。
隨著大學課程的增長,近年來,英國研究委員會一直致力於創意經濟和重疊的「數字經濟」研究,並促進高等教育和創意部門之間的合作。類似的投資在其他國家也有所體現。
在英國,一個關鍵的示范性舉措是建立了五個主要的大學聯盟,其中四個被指定為「創意經濟知識交流中心」。這些聯盟的資助期限至2016年4月,包括:The Creative Exchange(創意交流);Design in Action(行動中的設計);Creative Works London(倫敦創意作品);以及REACT。第五個聯盟CREaTe被設立為一個研究中心,負責研究創意經濟中的版權和新商業模式。到2016年底,所有這些中心的四年資助期都已結束,但創意經濟研究的重點很可能會繼續。2016年6月,藝術與人文研究委員會(AHRC)發布了一項公告,邀請候選人競選創意經濟冠軍,以鞏固現有工作並在該領域塑造未來戰略和伙伴關系。
這些舉措動員了大量學術研究人員,並組織了他們與各類企業、藝術家和表演者、公共機構和政府的聯系,因此,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公共資金使用問責的焦點(AHRC 2015)。這種形式的參與無疑是有價值的,因為學者也是公民,他們的知識參與可能對社會有所裨益。可以說,我們應該利用我們的專業知識參與政策辯論和提供建議。話雖如此,我們如何參與以及在何種條件下參與,確實是一個值得討論的重要問題。我自己參與了幾個與創意經濟相關的機構的工作,這無疑讓我對這些機構所面臨的壓力有了深入的了解,尤其是來自政府和大企業的壓力,這些利益相關方決心追求自己的目標。這也大大增加了我對實際運作方式的學術知識。
本質上,創意經濟學術研究者的交易條件是模糊的,尤其是在與實踐世界的「知識交流」的追求中,這種交流極為復雜(Schlesinger, Selfe, 和 Munro 2015b)。盡管英國研究委員會目前采取的程序性方法並未明確排除任何特定項目,也不排除批評的可能性,但這一框架已經受到持續需求的塑造,即必須證明相關研究或參與對建立國家經濟特定部門的總體目標具有相關性,以便這些部門在全球競爭條件下更有效地運作。
相互對立的趨勢?
當然,創意轉向並不是唯一的目標,而是一個佔主導地位的目標。在這一部分中,我將繼續關注英國的現狀,鑑於其廣泛的影響,這可能預示著更廣泛的轉變。讓我們考慮兩個最近的干預,這些干預開始發出不同的聲音,將創意經濟重新定位於更廣泛的文化政策和文化價值觀念之中。
首先,英國政府於2016年3月發布了《文化白皮書》。該文件被自豪地宣稱為自1965年以來的第一份此類文件,強調了文化對英國社會的廣泛價值,指出了三種文化價值的重要性:
•內在價值:文化本身的豐富價值;
•社會價值:提高教育成就並幫助人們更健康;
•經濟價值:文化對經濟增長和就業創造的貢獻。(DCMS 2016a, 15)
Aug 21
家 在這裡
觀念的實踐體現
文化政策絕不僅僅關注經濟成果。但其對通過定量衡量問責制的重點關注已經為在文化領域介入的機構設定了參數——無論這些機構是藝術委員會、博物館和畫廊、公共服務廣播公司、歌劇院和管弦樂團還是劇院和圖書館。這將我們帶入“文化中介者”的領域,這個術語由布迪厄(Bourdieu 1984)有影響力地提出。這是一個直到最近才受到關注的領域,現在正在引起學術界的興趣(Smith Maguire 和 Matthews 2014)。
創意經濟正統觀念在英國的影響的一個典型例子可以通過BBC的案例來說明,BBC仍然是英國主要的主流文化和新聞機構,也是全球行使“軟實力”的重要品牌。
BBC的未來定位將在名為《憲章審查》的程序結束後決定。新的《憲章》將持續至2027年。審查旨在作為每十年進行一次的反思期,重新審視BBC的宗旨、范圍和規模,並為英國公眾(進而為越來越多接觸BBC內容的全球觀眾)制定新的協議。
在政治壓力下,BBC試圖重新定義其合法性。為了准備《憲章審查》,BBC向英國政府提交的咨詢文件具有標志性的標題——《英勇創意英國》。不僅僅是標題表明了其加入創意俱樂部的意圖,BBC還表達了其成為「英國的創意伙伴及展示這個國家非凡人才和其偉大公共機構所完成工作的平台」的雄心(BBC 2015, 6)。英國政府對此作出了回應,要求BBC將「支持創意產業[...]作為其運營的核心,注意減少任何不當的市場影響」(DCMS 2016b, 10)。
BBC的案例反映了創意產業思維的日益普及。不斷變化的園丁和愛國營銷者的混合話語,完美地捕捉了關於文化在公共領域中作用的反思性、模式化的討論方式,這種方式貫穿於藝術機構、支持機構、政府乃至高等教育。隨時准備成為創意伙伴的機構通過對國家或全球經濟的有用性來宣揚其美德和相關性。
可以從英國主要藝術和文化組織經常發布的出版物中輕松判斷這種思維的廣泛性。其滲透的深度可以通過我最近對英國文化機構的一些研究來說明,在這些研究中,我與同事們一起揭示了政府政策干預在塑造被官方指定為創意經濟一部分的機構工作中的意識形態力量。盡管這些工作揭示了一些當前英國實踐的特點,但它們具有更廣泛的比較意義。
接下來,我希望以特定意義使用「文化中介」這一術語:描述那些旨在使創意經濟更有效地運作、以符合國家追求的總體目標為使命的公共機構。在這方面,盡管這裡的例子涉及英國的機構,但這些機構所追求的組織理性是全球許多被設立以在文化中進行有目的干預的機構的典型代表。
首先,我們應該注意到這些支持機構所在的獨特制度環境的重要性。它們是由一系列政策理念的獨特歷史以及當下對在競爭性創意經濟中進行干預和建設的相關知識的時尚思考所塑造的。每個機構都與其政治主子和資助者、客戶以及各種規模的企業相連。最典型的是,這些企業大多是中小型企業或微型企業。
我們的一項研究,采用了當代歷史和文化社會學的形式,涉及英國電影委員會(UKFC)的創建、發展和消亡(Doyle et al. 2015)。UKFC是2000年設立的戰略機構,旨在為英國電影產業和文化帶來難以捉摸的「可持續性」。它位於倫敦,機構的生命周期持續了十多年。電影政策在文化和經濟目標之間不斷搖擺,成為現在在英國實施的更廣泛的創意產業政策的原型。盡管進入了數字時代,電影政策仍然保留著某種獨特性,這突顯了在創意產業框架內持續存在的獨立部門的重要性。
經過十年的干預,隨著該機構的消亡,真正根本性的變化並未發生:關鍵是,英國電影業仍然是分散的——「不可持續的」。盡管如此,還是有一些積極的成果:英國電影業的主要支持形式——美國對英國電影制作的外來投資增加了;英國票房收入有所增長;展覽的數字化進程加快;地區電影資助有所增加。諷刺的是,獲得奧斯卡獎的電影《國王的演講》是一個已經消亡的機構的顯著成功,它部分資助了這部電影的制作。
創意產業政策的政治設計者——第一屆新工黨政府——出於工業原因設立了電影委員會。直到那時,主要承擔文化角色的英國電影協會(BFI)成為了從屬機構。這強烈地表明了工業目的相對於文化政策的重要性。十年後,英國電影委員會在2010-2015年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政府初期,由保守黨部長以所謂的效率理由迅速關閉。諷刺的是,通過將其職能轉移到英國電影協會,花費的錢比節省的還要多。如今,這一機構本身也被重新定位為一個跨越工業和文化優先事項的創意產業機構,這些優先事項常常相互衝突(BFI 2012)。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英國的電影政策已經產生了一堆廢棄的機構——每一個最初都被設立為提高效率的手段。然而,未曾改變的是國家對管理主要文化產業的興趣。
我們的第二個案例涉及對蘇格蘭一家商業支持機構——文化企業辦公室(CEO)的民族志社會學研究。該機構由一群公共部門機構在2001年於格拉斯哥成立(Schlesinger, Selfe, and Munro 2015a)。CEO的成立是創意轉變的真正體現,代表了當時在英國各地發生的類似舉措。
Aug 22
家 在這裡
歐盟委員會在全球競爭的背景下尋求一項戰略,這體現在歐洲2020計劃以及為制定歐洲文化議程所採取的步驟中。《綠皮書》指向了自此以來成為戰略關注的「數字經濟」:創建「真正的在線內容和服務單一市場」;一個創新聯盟將「加強CCIs作為創新和結構變革催化劑的作用」;以及知識產權戰略,尤其是「權利的使用和管理」(European Commission 2010, 6, 8)。
創意產業話語的擴散不均
儘管創意政策的轉變並未在歐盟內部產生統一的思維方式,但毫無疑問,它已經影響了政策制定圈子中關於文化的思考方式。兩個回應例證了這一點。還有其他例子可以提及。
在意大利,2009年歐洲創意和創新年啟動,當地的目標是「提高對創意和創新的認識,這是個人、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關鍵能力」(Rolando 2009, 1)。這涉及到在2007年出版的《創意白皮書》(Libro bianco sulla creatività)後,各政府部門之間的合作。由已故經濟學家Walter Santagata主持的《白皮書》集中於工業部門,而不是創意工作的類別。它區分了物質文化、內容產業和藝術與歷史遺產。用Stefano Rolando的話來說,其目的是將「‘美麗與實用’的價值」結合起來。倫敦十年前的創意轉變,並在那時得到了布魯塞爾的認可,促使人們試圖衡量意大利創意部門的總價值,特別是它們佔GDP和勞動力的百分比。
Santagata的報告旨在描繪一個意大利「創意模式」,以促進國家發展並為國際比較建立統計基礎。指定的14個活動領域類似於但顯著不同於英國DCMS的老生常談。它們包括創意城市、設計和物質文化、時尚、建築、知識經濟、廣告、電影、電視、廣播、出版、食品產業、當代藝術、音樂和文化遺產(Santagata 2007, XI)。
各國在包括或排除哪些創意產業方面仍然存在差異,這與各國的不同機構發展有關。在德國,討論「創意產業」的起點是Kulturwirtschaft一詞。2007年,基於其報告《德國文化》,德國聯邦議會同意了一個官方聯邦定義,旨在為研究和分析帶來統計一致性。
「創意產業」一詞通常廣泛適用於那些主要以商業為導向並致力於創作、生產、分發和/或媒介流通文化/創意產品和服務的文化或創意企業。
「文化產業」的定義包括以下核心部門:音樂產業、文學市場、藝術市場、電影產業、廣播、表演藝術、設計產業、建築和新聞界。「創意產業」則包含了廣告業、軟件/遊戲業以及被稱為「其他」的類別。(參見Projektzukunft 2008, 5; Reich 2013, 16 的原翻譯)
這是一種關於分類主題的變體,在這種情況下,創意產業顯然從屬於文化產業。德國和意大利的例子都將分類需求與衡量的願望聯繫在一起,這對於創意經濟的全球治理越來越重要,也是一個像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這樣的機構所關注的政策問題。
到2012年,如何衡量文化創意產業(CCIs)的問題已經正式列入歐盟議程。與其他地方廣泛討論的論點(Cooke 和 De Propris 2011; Cunningham 2014)並行,創新政策也被調整,以納入對創意經濟敏感的“智慧專業化策略”。KEA(2012, 30)受委託“創建一個基準測試框架……或一組指標,以衡量重點關注當地經濟發展的政策通過文化創意產業實現”。新的框架旨在幫助歐洲的地區和城市中心獲取歐盟結構基金,新工具包的核心重點是“影響當地經濟和業務發展的政策工具”(KEA 2012, 3)。儘管不均勻,歐盟內正在建立一種主導的視角。
上述方法延伸至歐洲議會(EP)。在其文化和教育委員會的一份關於如何利用文化促進凝聚力的報告中,呼籲超越經濟的歐洲團結,明確承認當前經濟危機引發的緊張和壓力。該報告談到“範式轉變”,承認“文化的不同維度”之間的聯繫,指出歐洲政策中的關鍵舉措,但也直言不諱地強調這種承認的不足,認為文化不僅僅是“部門而是資源”,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這可能以多種方式增強歐盟的社會和經濟發展,並“保持歐洲烏托邦的生命力”(歐洲議會2012, 10, 15)。
雖然“文化”一詞是根據歐洲議會的廣泛偏好來使用,但其壓倒性的焦點在於其經濟和社會用途,強調了目前重視工具性方法,受創意經濟思維影響的傾向。因此,在布魯塞爾和倫敦,歐洲文化的經濟價值常常以一種熟悉的方式概括:創意部門佔歐洲GDP的3%以上,並雇用了約3%的歐盟勞動力(EC 2016)。
隨著在歐洲發生的這些區域性變化,這些思想的全球化最好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三份創意經濟報告來說明,其中第一份於2008年出版,稱創意經濟為涵蓋所有形式文化工作的“新發展範式”。多樣的政治體制和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塑造了最初在倫敦產生的這些思想的具體接受度。這些思想在東亞、中國和大洋洲已經本土化(Flew 2012)。
現在有人認為,2013年聯合國三份報告的版本對主流話語提出了挑戰,實際上是從內部顛覆了它。人們對於恢復“文化經濟”這一概念寄予厚望——強調文化而非經濟,強調社會而非個體(Isar 2015)。雖然這些觀點並不佔主流,但它們是創意經濟話語的國際反對話語的一部分。
Aug 24
家 在這裡
創意經濟的誕生
從日益普及的創意產業談話到現在主導局面的創意經濟的衍生詞,這是一個很短的步驟。我們可以將這個說法解釋為一個邀請,讓我們將指定的產業視為系統地相互連接,作為一個整體。英國商業顧問約翰·霍金斯(John Howkins,2001年)首次有效地推廣了這一概念。像英國文化媒體和體育部(DCMS)一樣,他強調了知識產權的價值以及隨之而來的「全球比較優勢之戰」。從這個角度來看,創意變得有趣,因為它與「人力資本」掛鉤——一種類比的術語,首先定義人類為各種投資對象——以教育為首——這可能會提升勞動品質(Becker,2008年)。
大多數情況下,「創意經濟」一直是一個動員口號。它與一系列相關理念一起被提出——並伴隨相關的實踐干預。這種不斷的概念遊行包括「創意城市」、「創意創新」、「創意技能」、「創意教育」和「創意生態」。此外,隨著過去十年數字革命在各地重塑政策思維,「創意轉向」產生了複合的新詞彙,試圖捕捉當前在生產、流通和消費方面的轉型:「數字創意經濟」就是一個例子。
歐盟提供了一個有啟發性的擴散案例研究。儘管並非所有成員國都以同樣的熱情接受創意經濟的理念,但歐洲委員會(EC)逐漸被贏得,將其視為需要考慮的事情。創意和文化產業(CCIs)是歐洲文化議程的核心,這是歐盟里斯本增長與就業戰略的一部分,該戰略最初於2000年3月提出 [直接引用於Schlesinger、Selfe和Munro(2015a, 15)]。2007年5月,歐洲理事會認可了CCIs在支持里斯本戰略方面可能發揮的作用,而2008年4月,歐洲議會(EP)歡迎理事會和委員會認識到文化和創意對歐洲項目的重要性。
歐洲議會特別提到了一份由布魯塞爾顧問公司KEA在2006年為歐盟委員會委託撰寫的報告《歐洲的文化經濟學》,這無疑為歐盟的「創意轉向」奠定了基礎。隨後出現了大量的其他報告。事實上,創意轉向已經全球化,我們可以注意到另一個主要的當代參考點。《2013年創意經濟報告》(聯合國,2013年)及其2008年和2010年的前身版本為隨後的大量全球辯論和政策工作設定了框架。
歐盟使用CCI這一表述作為一種外交平衡,權衡強調文化產業的國家和強調創意產業的國家之間的利益,但總體上它目前傾向於文化的經濟化。
在為歐盟委員會撰寫的第二份主要報告《文化對創意的影響》中,KEA(2009年,3頁;加重號)進一步重塑了概念景觀,並以這種方式提出了問題: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文化對創意的影響,這是經濟和社會創新的動力。
由於「製造層面的生產力提升已不足以建立競爭優勢」,所需的是「以文化為基礎的創意——這種超越生產的思維使得蘋果成為全球設計領域的巨頭,或使維珍航空提升長途航空的‘體驗’」。從政策角度來看,此論點旨在將創意納入創新政策,其目標之一是「將歐洲打造成創意之地」,並建立新計劃、機構和監管框架以支持「創意和文化合作」。然而,關鍵目標——目前仍在進行中,涉及多方合作——是「建立一個創意指數(包括一套32個指標),旨在評估歐盟成員國的創意環境,並通過藝術和文化促進歐洲創意生態的發展」(KEA 2009, 9)。創意經濟政策議程從一開始就是向各國政府推動政策制定重點轉變的呼籲。
到2010年,歐盟內部達到了明顯的轉折點,此時創意經濟已成為歐盟委員會(EC)既定觀念的一部分。其《綠皮書》(European Commission 2010)是一個總結,涵蓋了文化創意產業(CCIs)可能在任何地方為經濟發展所做的貢獻,以及目前已成為常識的關於它們的性質和角色的討論。《綠皮書》(EC 2010, 5)旨在「捕捉整個歐盟範圍內賦予‘文化’和‘創意’這些術語的各種含義,反映歐洲的文化多樣性」。它將「文化產業」定義為生產和分發商品或服務,這些商品或服務在開發時被認為具有某種特定屬性、用途或目的,能夠體現或傳達文化表達,無論它們可能具有的商業價值。除了傳統的藝術部門(表演藝術、視覺藝術、文化遺產——包括公共部門)外,它們還包括電影、DVD和視頻、電視和廣播、視頻遊戲、新媒體、音樂、書籍和報刊。而「創意產業」則是以文化為投入,具有文化維度,儘管它們的產出主要是功能性的。它們包括將創意元素融入更廣泛過程的建築和設計,以及平面設計、時尚設計或廣告等子部門。
Aug 25
家 在這裡
(上續)這段引文——反映了15年後的深思——概括了創意經濟信仰體系的核心要點。
然而,並非史密斯的書成為了這一話語的原始基石。回首往事,令人驚訝的是,一份權宜之計的政策文件在生成初步討論框架時竟然產生了如此大的影響力。英國DCMS在第一份《創意產業映射文件》中對創意產業的定義,不僅在英語圈內廣泛引用,而且在全球範圍內廣為流傳。
那些源於個人創造力、技能和才華的活動,具有通過生成和利用知識產權來創造財富和就業的潛力。(1998, 3)
關鍵的一步是將13個不同的文化實踐領域集合起來,將它們指定為「產業」,從而構建了一個新的政策對象,其核心目的是——並仍然是——「最大化國內外的經濟影響」。此外,通過使知識產權的利用變得如此重要,文化價值的複雜性被從屬於經濟價值。
一些人譴責這種方法是新自由主義的極致——在這種情況下,新自由主義被理解為在自由市場中讚頌個人主義的創業精神。作為一種糾正,在他們關於新工黨文化政策的權威新書中,赫斯蒙達爾赫等人(Hesmondhalgh et al.,2015)正確地指出了英國創意界所追求的更廣泛目標——藝術支出的增加、社會包容的努力、教育抱負等。或許問題在於,這些其他目標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充當了經濟中心性的平衡力。
當然,「創意轉向」是有前兆的。一種有影響力的相關思想歷史解釋認為,概念之旅始於霍克海默和阿多諾(Horkheimer 和 Adorno,1997 [1944])批判的大眾傳播的「文化工業」。隨後,這種方法被英國的加納姆(Garnham,1990 [1984])和法國的米耶(Miège,2004 [1984])等人物重新表述,他們發展了「文化產業」(媒體是其核心)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文化的政治經濟化成為左翼政策制定者追求文化產業政策的知識基礎,作為應對城市衰退和去工業化的一種方式,而且在某些情況下(尤其是在法國),它還是爭取必要的物質條件以對抗文化帝國主義的一部分(Mattelart, Delcourt, Mattelart 1983)。後來,新工黨在其「創意產業」的比喻中重新編碼了這些關注點。從那時起,無論其支持者的政治色彩或其政治體制的性質如何,這一特定表述已被不斷廣泛地使用。
創意產業思想成為一種可以應用或修改的藍圖。閱讀官方和學術文獻,你會發現「產業」的數量和類型可能會而且確實在不同國家之間有所不同。然後,有時「文化產業」可能會被仔細區分於「創意產業」,文化通常被描繪為更為根本或社會象徵性生產的核心(The Work Foundation 2007)。然而,保持共同且基本未受干擾的是許多國家所追求的總體戰略:即,將創意產業,後來的「創意經濟」,構建為一個可以管理的政策對象,以主要實現經濟,有時也實現社會結果,以提高競爭力。
國家文化的經濟化是一個在全球範圍內具有吸引力的命題。任何國家都可以採用它,政策轉移已被證明相對容易。創意產業的概念是多變的,可以很容易地本土化以適應當地情況。它可以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官方政策,也可以成為聯合國倡導的發展理念(Keane 2007;聯合國2013)。它可以在超國家、國家或次國家層面以及地區或城市中使用。因此,創意國家、地區和城市如今已成為競爭格局的一部分,大家都視之為理所當然。首先,策展機構創造了新的空間,然後它們尋求雇用自己來修剪自己設計的草坪和樹籬。
因此,例如,所謂的「創意地點營造」(Markusen 2014)本質上是一個不安定的、未完成的過程,因為不斷需要找到新的品牌差異化標誌,並制定新的政策,以便在電影、電視、遊戲、大型活動或表演等領域更好地競爭。或者,必須找到新的激勵措施來刺激地球上搜尋位置和重新安置的需求。這意味著文化盛會的市場對於志同道合者和創意顧問的建議需求永遠不會枯竭。學術評論的連續流動也不會枯竭,對新生代的指導在如何最好地準備自己追求創意創業夢想方面的教誨也不會枯竭。
如果英國首先採取了政策措施,那麼在美國,最著名的學術干預最初是由經濟學家理查德·凱夫斯(Richard Caves,2000年)所開創的。他是首位對創意產業進行嚴肅書籍長度分析的人。他的作品避免了現在司空見慣的對該術語的迷戀。他寫到多種「創意產品」具有某種共同特徵——正確地指出,電影、錄音音樂、視覺藝術以及文化活動和表演的製作在成功或失敗的任何計算方面都是高度風險的。凱夫斯專注於相關行業的合同細節和產業組織。他並沒有創建一個統一的政策對象,那是留給其他人去做的。
緊隨其後,另一位美國經濟學家理查德·佛羅里達(Richard Florida,2002年)以完全不同的、更大眾化的風格登上舞台,提出並推崇「創意階級」的崛起。實質上,他向政策制定者售賣了一個具有吸引力的觀念,即幾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可以被歸類為「創意」階級,並且通過確保從事文化工作的人的本地條件適宜,廣泛的地方可以被轉變為創意城市或地區。在這個古德納(Gouldner,1979年)的新階級理論的新潮版中,原本的符號操作知識分子被重新塑造成生產性的創意者。當然,更早的後工業社會理論家如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1973年)已經預示了這樣的思想,但沒有如此響亮的政策影響。
Aug 26
家 在這裡
這裡並不是詳細解構這些主張所依據的不同形式話語的地方。在這樣一篇不完全實現的文章中,或許可以讓這些主張存在,並提供偶然的例證,而不是試圖提供詳盡的論證。如果我們以該領域內近期學術作品的匯編作為不同陣營聚集在不同概念旗幟下的存在證據,這些作品就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標誌,例如,“創意經濟”的擁護者與“文化經濟”的倡導者之間的分歧(Jones, Lorenzen, and Sapsed 2015; Oakley, O’Connor)。對於後者,圍繞這一術語進行集結,可能為那些反對文化經濟化的人提供了一個替代的起點。
**近期話語的政治性**
創意經濟話語的起源確實是政治性的,嚴格來說,因為正是政府所持的立場最常成為這種觀點的主要推動者。鑑於其再生性質,許多話語本身落入了另一個特定的從屬類別,即政策制定和實際實施的專家領域(Maasen, Weingart 2005)。
那些出現在報告、議會辯論和文化領域學術作品中的官方和專家話語,通常不加批判地被媒體報導所循環使用,被不少尋求資金的學者所認真對待,最重要的是,成為在文化領域中行動和影響的中介機構實踐的一部分。這種融入思想和實踐的過程發生在全球系統的各個相互連接的層面上:如聯合國(特別是教科文組織)這樣的世界機構;歐盟(EU)等區域實體內部;當然,還包括各國國內。
要理解某一特定形式的政治話語是如何形成和傳播的,我們需要解釋其存在的條件——特別是生產者的能動性、他們可用的物質和象徵性手段以及他們追求的利益。我們可以將這些話語視為存在於作為競爭空間的知識場域中的:在這些場域中,特定群體和個體通過爭論、提供證據和構建象徵性表徵來追求策略,並且在爭取公眾注意力和在政府及公共機構中獲得影響力的競爭中,展開激烈的角逐。
布迪厄(Bourdieu, 1993)所稱的「神聖化循環」——即名聲的發展——在推銷政策時顯得相當獨特。這與為藝術品或藝術家創造需求的情況不同。相反地,它是一種將某種意識形態充斥市場,以排擠或邊緣化其他替代選擇的過程。要建立和捍衛這種象徵性資本,需要不斷努力確保某一套定義的主導地位。正是這種需要不斷進行的行動來確保定義優勢,解釋了政策領域中持續(即使不斷修改)的話語生產。
如果說在政策政治中,爭取注意力以及隨之而來的佔據可信度的制高點是論爭的核心,那麼資源的分配以準備話語策略在公共領域中的表現如何也變得至關重要。
在制定政策框架方面,結構性優勢通常(但不一定總是)屬於官方和專家來源,這些來源在向媒體報導預製內容時往往會推銷一個相對簡單的敘述。典型例子是,英國政府在2015年的《創意產業經濟估計》中告訴我們,英國每12個工作崗位中就有一個屬於創意經濟,而創意產業佔總就業的5.6%,並且佔英國經濟總營業額的5%(DCMS, 2015, 4)。這成為了頭條新聞——更重要的是,成為了常識。
如果我們僅限於考慮那些出現在公共領域的政策結果,我們將無法認識到,在幕後的政策社群內部,已經進行了大量遊說和操作以偏袒某些選擇。看似權威的聲明通常是政府和相關政策精英內部進行選擇和闡述的隱秘過程的結果。這些過程是隱秘的,因為它們主要在幕後進行。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是秘密的。通過研究,有時可以重建這些過程(Schlesinger, 2009)。
**創意轉向**
所謂的創意轉向是如何變得如此普遍的?所謂的「創意經濟」又應該是什麼?
這個故事可以用多種方式講述。一個具有啟發性的說法如下。1997-1998年間,由英國新工黨(New Labour)政府首相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領導的首屆政府推廣了「創意產業」一詞,這一術語被確定為國家議程中的重要內容。隨後,這些觀念超越了英國,逐步轉向全球範疇。創意產業的話語在文化、媒體和體育部(DCMS)由新工黨部長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及其團隊作為一個政治經濟項目進行開發。智庫、政策顧問和業界人士提供的專業知識對塑造政策過程起到了重要作用(Hesmondhalgh 等, 2015)。
社會語言學家諾曼·費爾克拉夫(Norman Fairclough, 2000, 22-23)顯示,「關於全球經濟的假設」導致了對英國與其他國家競爭的強調,這是一個旨在改善英國競爭地位的「重建項目」。在英國,無論哪個政府掌權,這一框架依然存在。
因此,與那些認為知識分子在我們的社會中充其量只是邊緣力量的觀點相反——即他們已經成為僅僅的「解釋者」,而不是鮑曼(Bauman, 1992)所認為的「立法者」——顯然有一批公共政策知識分子渴望通過話語和行動來塑造文化政策的世界。話語和相關政策提案的產生已在英國持續了約二十年,且不僅限於此,因為這些觀念已通過政策空間和機構在全球範圍內流通,並且,這些觀念逐漸深入國際學術研究和教學之中。
回顧過去,前英國文化部長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 2013)——他自己也是政策知識分子的一部分——曾表示:
「1998年——作為新當選的工黨政府的文化、媒體和體育部長,我出版了一本書《創意英國》(Creative Britain)。在書中,我主張藝術屬於每個人,而不僅僅是少數特權階層;而且創意產業——依賴個人藝術創造力而成功的產業——已經從邊緣走向英國經濟的中心,並為國家的社會和經濟健康帶來了巨大收益。我呼籲將培育和慶祝創意人才作為政治議程的核心。」
Aug 28
家 在這裡
The creative economy: invention of a global orthodoxy by Philip Schlesinger
菲利普·施莱辛格: 创意经济全球正统观念的发明
在對不同形式的學術寫作進行反思時,哲學家維廉·弗盧瑟(Vilém Flusser,2002年,第194頁)曾指出,「散文不僅僅是思想的表達,更是將思想作為承諾生活的起點」。這一特定表達方式的優點對於我當前的目的非常具有吸引力,因為這涉及到對一個重要論點的執著追求。弗盧瑟將這種論述風格與他所謂的「論文的學術主義」相對立,後者聲稱具備嚴謹性和超然性。如果他是我們的當代人,寫的是關於創意經濟的文章,他可能會譴責「證據導向政策」的迷信,這正是我要在此描述的話語的關鍵。
這篇文章比我希望的散文風格要少一些,更符合《創新》雜誌30周年紀念文章的要求,自然也必須引用參考文獻,因為許多讀者對細節並不熟悉。略帶論戰的語調是對學究氣和含糊其辭的贊同的一種必要解毒劑。我越來越感到,很難不以贊許的態度、幾乎毫無批判性地談論「創意產業」和「創意經濟」。這些詞匯目前主導著關於文化的政策辯論和媒體討論。這種話語的主導地位已經成為在數字時代重新思考文化和文化工作複雜性的一種概念和實踐障礙。簡而言之,我認為創意經濟的概念越來越模糊和排擠那些在某種程度上不受經濟考慮支配的文化觀念。聰明的政策制定者和精明的政府顧問知道這一點,並且他們的證據建立在不確定的基礎上——至少,他們私下是這樣告訴我的。這類對話中的內容大多不會進入公共領域,因為將文化轉化為經濟價值的權宜之計被認為是當今唯一真正可理解和可銷售的公式。這是我在對這一主題的實證研究和參與中得出的結論之一。
文化分析家喬治·尤迪斯(George Yúdice)描述了一種他稱之為「文化的權宜之計」的特定版本如何主導了公共話語和全球及國家的關鍵機構。他認為,國家對文化的興趣目前通過工具性和功利主義的論據得到了合法化。他首先指出,這是由於全球化世界中移民規模的擴大:這使得「利用文化作為國家的權宜之計」來為公民建立共同的價值體系變得成問題。其次,他認為,在美國,冷戰意識形態競爭的結束導致了對藝術的大量公共補助的撤銷。隨後迅速出現了「文化的擴展概念,可以解決包括創造就業在內的問題。……因為幾乎所有文化領域的參與者都采用了這種策略,文化不再被體驗、重視或理解為超然的存在」。這意味著「藝術家正在被引導去管理社會」,並且成為了一群「管理專業人士」的專門關注對象(Yúdice 2003,第11-12頁)。在後文討論「文化中介者」的角色時會進一步考慮這一點。
這一專業群體不僅包括文化官僚,還包括學者,這一點我可以作證。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長期深度參與了英國多個與文化和媒體相關的機構的工作,擔任董事會成員或顧問。這一經驗強化了我的看法,即在文化政策領域,對主流思想的務實適應——如果你願意,可以稱之為缺乏信念的順從——是對堅定信仰的一種功能性和非常有效的替代。
由於這篇文章是在剖析一種具有韌性的意識形態,很可能會被志同道合的批評者引用,但在真正關鍵的地方——即那些擁有最大權力來制定文化政策策略和實踐的人——會被忽視。這是一個觀察,當然不是一種抱怨,因為我們可以,也確實會在“知識場域”(借用皮埃爾·布迪厄的說法)中選擇我們佔據的位置,而這些決定適當地塑造了我們隨後追求的策略。正如我以前寫過的關於這一主題的文章(Schlesinger 2007, 2009, 2013)一樣,我知道核心論點將會被創意經濟信徒信仰體系的韌性外殼所反彈。對於志同道合的國際批評同行(Bustamante 2011)的相關工作,也可以說是如此。確實存在一種“對抗性話語”(Vötsch 和 Weiskopf),它批判了創意經濟思想的假設和盲點,但儘管具有分析重要性,這並沒有影響到其看似不可阻擋的進程。因此,在這些問題上被忽視,也許反而賦予了一種怪異的榮譽徽章。這並不是說有興趣的和爭論的各方不能相當禮貌地甚至友好地討論他們的不同觀點。而是當涉及到論點和分析的公開投射時,並沒有出現很大的思想碰撞。相反地,對立的觀點越來越傾向於自我維持和自我封閉。
(Schlesinger, P. [2016]. The creative economy: invention of a global orthodoxy. Innovation: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0(1), 73–90. https://doi.org/10.1080/13511610.2016.1201651)
Aug 30
家 在這裡
愛墾評注~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阿尔都塞:听、说、读、写
阿尔都塞认为,听、说、读、写是人类存在的一个基本事实,更是构建和维持社会结构的思想活动基础,个体因为这些活动而能够参与社会、理解世界。
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受到社会结构的影响。这反映了他对意识形态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来再生产和巩固社会结构的理解。
他认为,意识形态无处不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特别是通过教育、媒体、宗教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来维持现有的社会关系。因此,“听、说、读、写”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实际上被赋予了深刻的意识形态内涵,它们是维持和再生产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对照爱垦網内有关福柯、罗兰·巴特和洪席耶诸子的内容)
这些基本的思想行为除了是人类存在的核心要素,也是潜在的革命力量。未来的某一天,当人类意识到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实际上承载着深刻的意识形态意义,并且认识到它们在社会变革中的潜力时,社会可能会经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种革命不仅是政治和经济层面的变革,更是思想和文化层面的深刻重构。(意识议题,对照意念科学 Noetic Science的讨论 )
阿尔都塞曾有“最戏剧性的、最耗时费力的严峻考验”的说法,指的便是在预见未来社会将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些挑战将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和发掘人类存在的根本事实——思想和意识形态的运作方式。这样的考验可能是社会变革的催化剂,促使人们对这些基础性行为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文创人有必要重新认识那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如听、说、读、写活动背后蕴藏的巨大意识形态力量,并通过这些力量来推进社会变革。(爱垦網内容综合探讨/评注记录;采用前敬请慎重对照其他网络材料)
延續閱讀:
愛墾《藝頻道》
地方文化營銷 1.5
故事人心靈素質(14)
《藝頻道》電影達人
钱学森与“意念科学”
講好廣袤大地的故事
是新思維,就立足新時代
構想中的漢字思維研究
「錢學森之問」與「錢學森之痛」
在地復興迎機遇
文化創意產業應該被列進大健康領域?
新思維結合好故事
Sep 6
家 在這裡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心灵:意识扩展·个体觉醒
意识的扩展、个体觉醒和心灵与世界关系的改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涉及到个体感知自我、世界,以及在这两者之间建立新的互动。
意识的扩展(Expansion of Consciousness)
意识扩展指个体对外部世界和内部心灵世界的感知能力增强,这可能通过冥想、心理学、艺术、哲学或宗教等方式实现。扩展意识意味着看到更广阔的现实层面,也意识到自我与他人、自然乃至宇宙之间的深刻联系。如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强调通过超越自我的局限,意识到个人与宇宙的共同性。
个体的觉醒(Individual Awakening)
觉醒意味着从平常意识状态向更高意识状态过渡。在这状态下,个体重新审视自身存在的意义,还能更清晰地理解自我与世界的互动。觉醒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自我认知的转变,例如从物质主义或自我中心的观念向全人类共同体或精神性的思考转变。这种觉醒能够引导人们超越日常生活的框架,关注存在的更深层次问题。
心灵与世界关系的改变(Transform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d and World)
随着个体意识的扩展和觉醒,心灵与世界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觉醒后的个体往往不再将自己视为孤立的存在,而是认识到与世界的深刻联系。心灵和世界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紧密、和谐。例如,生态心理学(Eco-Psychology)强调个体的心理健康与环境健康息息相关,并从整体的生态视角来看待心灵与世界的关系。
逻辑关系
意识的扩展使得个体能够打破以往的限制,开始意识到更大范围的现实——这不仅包括物理世界,也包括精神层面、社会关系等。
个体觉醒是意识扩展的结果之一,个体在扩展意识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我的局限与更高层次的存在,进而产生对生活意义、价值和目标的全新理解。
心灵与世界的关系在觉醒之后发生转变,个体开始将自己视为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与世界对立的存在。个体能以更平衡、更和谐的方式与外部世界互动。
这种联接反映了许多哲学、宗教与心理学体系的观点,如佛教的“开悟”,或生态心理学对人类与自然共生的强调。通过意识扩展与觉醒,个体改变了自我感知,也重新定义了与世界的关系,创造出更加整合的、全息的生存方式。
《第五项修炼》
《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的作者彼得·圣吉(Peter Senge)在后期进入了禅修、正念等领域,可看作是意念科学(Noetic Science)与企业培训结合的一种方式。其著作强调系统思考,以及个人和团队在复杂环境中的学习能力,特别是通过觉知、反思和实践来提升组织的整体智慧。
随着圣吉对禅修和正念的深入,特别是与佛教思想的结合,其企业培训理念开始包含更多关于内在修炼和意识觉醒的元素。如,在正念(Mindfulness)和禅修的影响下,企业培训不仅仅关注业务结果,还涉及到员工心灵层次的提升,如提高专注力、情绪管理和创造力。这与意念科学的核心主张一致,即通过探索个体的意识与潜力来引导个人和集体的成长。
企业培训中的意念科学
正念领导力:企业领袖通过正念和禅修提升自我觉知,更好地做出战略决策。在复杂情境下保持冷静,激发创新思维和团队凝聚力。
情感与系统的整合:系统思考结合个人觉醒的元素,通过禅修来帮助管理者和团队成员在面对复杂的组织挑战时,保持内在的稳定与平衡,从而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提升组织学习能力:通过个体的意识扩展和心灵修炼,组织可以更好地学习和适应环境的变化,具备更强的应对能力。此培训项目中已被纳入斯坦福大学等的一些课程中。
彼得·圣吉表明,禅修等意识训练结合企业管理培训,可以帮助个体和组织更好地应对复杂性,进而推动企业的转型与创新。(爱垦網内部探讨/评注记录)
Sep 7
家 在這裡
爱垦APP:克里希那穆提和拉兹洛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公元1895年5月12日—公元1986年2月16日),印度哲学家。是近代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学家。
欧文·拉兹洛(匈牙利语:László Ervin,1932年—),美籍匈牙利裔科学哲学家、系统理论家、整体理论家、古典钢琴家。
二人的理论在某些层面上存有共通点,尤其是在“意识”以及“整体性”(wholeness)这一概念上的探讨。但是要将克里希那穆提的哲学与“意念科学”(Noetic Science) 挂钩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先说克里希那穆提的的哲学。其思想核心是对“自我意识”的彻底觉察和超越。他倡导通过内省和观察来摆脱既有的心理模式与社会框架,从而达成心灵的自由。他否认任何既定的宗教、哲学或教条,认为真理无法通过外部权威获得,而只能通过自我觉知和对现实的清晰洞察来实现。对他来说,思想(thought)本身是一种局限,而真正的理解来自于“无思”(no thought)的直接觉察。
“意念科学”则是一种研究意识与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跨学科领域,旨在探讨心灵、意识、直觉等现象对现实的影响。它探讨了意识可能超越物质,且能够通过思想、冥想、集体意识等方式影响物理世界。这与克里希那穆提对意识的探讨具有某种相似性,特别是在超越常规思维的可能性方面。
再来就谈谈欧文·拉兹洛的理论。身为一位系统理论家,提出了“Akashic Field”(阿卡西场)的概念,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通过一个量子场相互连接。他的观点与量子物理学有一定关联,认为意识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一个更大的整体框架来理解。Laszlo强调整体性和宇宙统一的思想,认为个人和宇宙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二人的理论可能整合吗?
Krishnamurti强调个人的内心解放和“无中心”的思维,而Laszlo则关注宇宙的相互关联与整体性。二者虽然在具体思想的表达上有差异,但在意识的本质和统一的整体观方面存在潜在的整合可能:
1.对意识的探讨:克里希那穆提的超越思想的觉知,与拉兹洛对意识场的探讨可以产生对话,尤其是在两者都认为意识具有超越性。
2.整体性:克里希那穆提的“无中心”观念与拉兹洛的宇宙整体性概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虽然克里希那穆提更关注个体的心理状态,而拉兹洛更偏向于系统的宇宙观。
3.超越思想的实践:克里希那穆提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对思想的超越,而拉兹洛的理论则可以为这种超越提供一种科学的解释框架。
因此,从哲学上看,克里希那穆提的个人解放与拉兹洛的宇宙整体性可以相互补充,特别是在如何通过意识觉醒来实现个人与宇宙的深层联系这一点上。然而,克里希那穆提的反教条和反体系立场,可能会对拉兹洛的较为系统化的科学探索保持距离。这种整合更多可能在意识与物质关系的探索上,而非具体的实践方法,这值得有兴趣的爱垦網网友关注。(爱垦網内部探讨/评注记录)
Sep 9
家 在這裡
爱垦APP:感性转折—谁接近尼采?
在尼采、黑格尔、克里斯蒂瓦三人当中,在“感性转折”上,誰的思想更接近維柯?
在尼采、黑格尔、和克里斯蒂瓦三人当中,尼采的思想最接近维柯,尤其是在对感性与文化、情感与认知、以及历史与创造性之间关系的理解上。尼采与维柯都强调了感性智慧、原初的创造力以及神话化与象征性思维在人类文化和知识构建中的重要性。
尼采与维柯的相似性
感性与创造性的原初力量:维柯和尼采都认为,感性和情感在人类文化和知识的早期发展中起着基础作用。维柯在《新科学》中谈到人类通过神话和诗性智慧将世界赋予意义,尼采则在《悲剧的诞生》中指出,酒神精神(Dionysian)象征了原始的、感性的、非理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通过艺术和文化形式得到表达。尼采认为,艺术是人类通过感性表达对世界深刻感受的方式,与维柯的诗性智慧不谋而合。
象征与隐喻的力量:维柯强调人类通过象征和隐喻理解自然和社会,尼采同样认为,象征和隐喻构成了人类对现实的解释系统。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探讨了人类如何通过创造性的隐喻表达生活的根本真相。两者都认为,感性经验通过象征性的思维转化为文化和知识,强调了情感与文化表达的不可分割性。
历史的创造性视角:维柯将人类的历史视为一种文化创造的过程,而尼采在其历史观中同样强调了历史作为不断重估与创造的过程。尼采批判线性和进步的历史观,强调人类创造性与感性力量在历史演变中的重要性。两者都强调,历史不是理性分析的结果,而是通过感性经验和创造性表达不断重构的。
黑格尔与维柯的差异
虽然黑格尔的哲学中也包含了感性与理性、历史与文化的讨论,但他的体系更为理性化和系统化。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强调通过理性和逻辑实现绝对精神的发展,而感性在他的系统中被视为理性发展的早期阶段,终究要被理性超越。因此,黑格尔的体系中,理性最终胜过感性,这一点与维柯强调的原初感性智慧的独立和创造性地位有所不同。
尽管黑格尔的辩证法探讨了历史和文化的生成,但他更多是通过理性的运动来理解历史的演进,而非像维柯和尼采那样强调感性和情感作为文化创造的核心力量。
克里斯蒂瓦与维柯的关联
克里斯蒂瓦在其符号学与主体性的理论中,特别是在讨论半语言性(semiotic)与象征性(symbolic)的关系时,提出了某种接近维柯的思想。她的理论中,半语言性代表了情感、感性与无意识的层面,而象征性则是语言和理性结构化的系统。克里斯蒂瓦认为,情感和感性在语言和文化建构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这与维柯对感性智慧的强调有相似之处。
然而,克里斯蒂瓦更关注个体心理和语言系统的复杂互动,而维柯则着重于感性在集体文化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克里斯蒂瓦的理论虽然涉及到感性,但更偏向精神分析和语言学,与维柯对感性在文化和历史中作用的系统性理解不同。
结论:尼采的思想更接近维柯
在这三位思想家中,尼采的思想与维柯的诗性智慧最为接近,因为两者都将感性与情感视为文化和知识创造的核心力量,强调人类通过感性智慧和象征性思维来理解世界和历史。黑格尔的理性至上体系和克里斯蒂瓦的精神分析倾向,虽然涉及感性,但在强调感性与文化创造的根本联系方面,与维柯的思想有一定距离。
Sep 15
家 在這裡
爱垦APP:感性转折
《诗经》中的许多作品可以与《文心雕龙》的诗学思想相呼应,尤其是涉及诗歌的想象力、意象、情志表达等方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强调文学创作不仅是情感的外化表达,还涉及情志的结构化、意象的创造和整体的和谐美感,这在《诗经》的部分诗篇中可以找到相应的体现。
1.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关雎》是《诗经》“国风·周南”中的一首经典之作,描写了君子对淑女的追求。诗中以“关关雎鸠”这一自然景象开篇,象征了爱情的纯洁与和谐。这种以动物象征人类情感的手法,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的“比兴”手法,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唤起读者对诗中情感的共鸣。
与《文心雕龙》的关联:《文心雕龙》提到“意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强调作家通过象征、隐喻将情感升华。《关雎》中的“雎鸠”和“荇菜”便是通过自然物象将爱情之情感巧妙地传达给读者。刘勰认为诗歌要具有“象外之象”,不仅仅依靠语言的字面意义,而是通过意象传达更深的情感体验。《关雎》正是通过自然意象创造了丰富的诗意空间,超越了简单的叙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描写了一位追寻伊人的君子的心情,充满了对远方美人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蒹葭”(芦苇)和“白露”这些自然景象,传达出苍凉而又美丽的意境,描绘了人类渴望但无法触及的情感状态。
与《文心雕龙》的关联:《文心雕龙》强调“意象”能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蒹葭》正是通过“苍苍蒹葭”“白露为霜”这些意象,引发了对远方伊人的情感投射。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仅是背景,它们与人的情感紧密交织,共同构建了诗的情感结构。刘勰在讨论诗歌的“兴象”时,特别指出诗中的意象需要激发出“心灵共鸣”,《蒹葭》正是通过水与伊人的距离感,以及“溯洄”与“道阻且长”来增强情感的张力和想象力,使诗的情感层次更为丰富。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夭》通过描写盛开的桃花来象征新婚的喜庆与美满。这首诗以桃花的自然形象作为主要意象,寓意新娘的美丽和幸福生活。
与《文心雕龙》的关联: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强调“辞情兼丽”的创作原则,认为诗歌要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桃夭》通过“灼灼其华”的桃花形象,将婚礼的喜悦与幸福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了情感与意象的紧密结合。
- 《文心雕龙》认为意象的选择应与主题和情感相契合,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桃夭》中的桃花不仅是一个自然现象,更是婚礼幸福的象征,充满了诗意与象征意义。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苟且偷生。心乎爱矣,遐不谓矣。
《采薇》是一首描述士兵征战归来的作品,诗人通过“采薇”这一劳作场景,以及战争带来的离愁别绪,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与《文心雕龙》的关联:刘勰提到诗歌中“兴象”的运用能唤起情感的共鸣,《采薇》通过“采薇”这一简单的劳作场景,唤起了士兵对家乡和故土的深情眷恋,这种以劳动象征情感的手法,在《文心雕龙》中被高度评价。
诗中的“心乎爱矣,遐不谓矣”通过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示了刘勰所倡导的“辞情相得”的文学原则。诗人在自然景物与情感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使得诗歌不仅具有写实性,还具备了高度的象征性和情感深度。
《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鹿鸣》是一首礼乐之诗,诗中描绘了主人宴请宾客的情景。鹿的鸣叫和笙箫的乐声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主人对宾客的热情款待和友好情谊。
与《文心雕龙》的关联:在《文心雕龙》中,刘勰认为诗歌的意象应当具有礼乐教化功能,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鹿鸣》通过鹿鸣和乐器声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礼仪和仁爱,展示了诗歌中的“教化”力量,这与《文心雕龙》所强调的诗歌的社会功能相一致。
诗歌通过自然界的鹿鸣声与人类社会的礼乐相呼应,体现了《文心雕龙》中所强调的“情景交融”,即诗歌通过情感与自然现象的结合,实现了心灵的升华和社会伦理的传递。
《诗经》中的许多诗篇通过精妙的意象、比兴手法以及情感的表现与《文心雕龙》的诗学想象力产生了深刻的联系。这些诗不仅在表达上充满了象征性和情感的深度,还体现了中国古典诗学关于情感、象征和礼乐教化的哲学思想。这种情感与象征的融合为研究《文心雕龙》的诗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实例,也揭示了诗歌创作中象征背后的心灵力量。
Sep 15
家 在這裡
爱垦APP:感觉者和被感觉物
在德勒兹的美学理论中,感觉者(sentant)和被感觉物(senti)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而深刻。这个关系构成了艺术体验中的一种统一,但这种统一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客二元关系,而是一种生成性和交互性的统一。在这种关系中,感觉者和被感觉物通过一种不可逆的方式相互作用和融合。德勒兹受到了梅洛庞蒂现象学的影响,同时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观点,特别是在《感觉的逻辑》一书中探讨了这一问题。
感觉者与被感觉物的共存与交融:德勒兹认为,在艺术作品或感知体验中,感觉者(感知主体)和被感觉物(感知对象)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渗透和交织的。艺术作品中的感性表达(如色彩、形状、线条)不仅仅是被动地呈现给观者,而是主动地参与到感觉者的感知过程中。感觉者通过身体、情感和感官与被感觉物产生共鸣,二者构成一个统一的感性整体。
在这个过程中,感觉者并不完全主导对感知的体验,被感觉物也在“回应”或“作用”于感觉者。因此,感觉者和被感觉物是相互生成的,彼此依赖并在感知的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感性体验。
不可逆性:感觉中的时间性与生成性:德勒兹提出,感觉者与被感觉物之间的关系具有一种不可逆性,这主要体现在感知体验的时间性和生成性上。每一次的感知体验都是独特的,无法完全重复,因此感觉者与被感觉物之间的关系在每一次的感知过程中都是不可逆的。
这种不可逆性首先体现在时间中:当感觉者与被感觉物发生感知互动时,这种体验已经发生且无法回溯到原初状态。每一次新的感知体验都是基于先前体验的变化与发展,因此感知的过程具有某种线性的不可逆性。
其次,不可逆性也源于感知的生成性。感觉者通过感官感知到被感觉物,但这种感知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在持续生成的过程中,新的感觉在每一刻都在生成。因此,感觉者与被感觉物的关系是动态的,随着感知体验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可逆。
感性块(blocs of sensation)的统一性:在德勒兹的艺术理论中,感觉者与被感觉物最终在艺术作品中通过感性块(blocs of sensation)的形式实现了统一。德勒兹认为,艺术作品通过构建“感性块”,即由感知、情感、体验等构成的感性整体,感知者和被感觉物得以在这个整体中融合。
这些感性块并不是由单一的感觉者或被感觉物主导,而是两者共同生成的结果。感觉者通过与被感觉物的互动,共同形成了艺术作品中的感性体验。这种感性块具有统一性,但并不是一种静止的统一,而是动态生成、持续变化的统一。
不可逆性的意义:艺术体验中的变异:不可逆性在德勒兹的美学中也与变异(variation)相关。每一次的艺术体验都是独特的,无法完全复制,感觉者在与被感觉物互动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情感、经历、时间等因素,生成不同的感知。这意味着,每一次的感觉体验都具有独特性,因而不可逆。
例如,面对同一幅塞尚的画作,不同的观者或同一观者在不同时刻的感知体验可能会截然不同。每一次的体验都带来了新的感知内容,无法返回到最初的状态。这种不可逆性正是感知的本质,因为它体现了感知的独特性和生成性,也是艺术的永恒魅力所在。
感觉者与被感觉物的超越二元对立:德勒兹强调,感觉者和被感觉物的关系并不是传统二元论中的主客体关系。相反,这种关系超越了二元对立,呈现出一种相互交融的状态。感觉者通过身体、感官与被感觉物建立起深层的联系,而被感觉物也在感知中被“体验”到,参与到感知的过程中。这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关系在德勒兹看来是一种共生的生成状态,艺术通过这种状态达到了感觉的统一性。
感觉者(sentant)与被感觉物(senti)之间的关系在德勒兹的美学中是动态生成、共存交融的。这种关系通过感性体验的过程得以实现统一,并且具有不可逆性,因为每一次的感知体验都是独特的,带有时间性与生成性。德勒兹认为,感知体验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过程,感觉者和被感觉物通过不断的互动生成感性体验,这种体验无法回到起点,也无法完全重复,从而体现了不可逆性。
Sep 18
家 在這裡
爱垦APP:情动地方志
德勒兹在《感觉的逻辑》的核心思想为地方志和乡贤生命史作者提供了丰富启示。感性体验的多层次性、感觉者与被感觉物的生成性关系、时间的非线性结构以及感性体验的不可逆性,这些思想都可以帮助作者更深入地挖掘地方和人物的感性与情感维度。结合这些理论,地方志与生命史的书写可以从单纯的事实记录,转向一种更加丰富、动态和深层的感知体验,从而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深刻的生命力。
感性体验的多层次性:德勒兹在《感觉的逻辑》中讨论了感性(sensation)如何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并展现出多层次的复杂性。对于地方志和乡贤生命史的作者,这意味着书写地方历史和人物传记时,不应仅仅着眼于外在的事实和历史事件,而是要深入挖掘感官与情感层面的经验。
启示:地方志的书写应当不仅描述地理、历史和风俗,更要关注地方生活的情感质感,包括声音、气味、触感等。乡贤生命史可以通过深入刻画人物的情感体验,传递出他们与环境、时代的互动,展现出生命的复杂性和感性层面的深度。
感性块与人物形象的塑造:德勒兹提出的“感性块”(bloc of sensation)是艺术中情感和知觉的统一体,它不依赖于线性的时间,而是一种超越时间的感知凝聚体。这为地方志和乡贤生命史的作者提供了新的书写方式:通过打破传统的叙事结构,直接呈现人物在某一时刻的情感体验或与地方的深刻联结。
启示:乡贤生命史的作者可以将某些关键性瞬间塑造成感性块,通过描绘人物在这些瞬间的情感、感觉和思想,把人物形象转化为一种感知体验。例如,一个乡贤在某一场景中的沉思,或他与家乡土地的深情对话,都可以成为感性块,超越时间与历史,成为读者情感体验的载体。
感觉者与被感觉物的生成性关系:在德勒兹的理论中,感觉者(sentant)与被感觉物(senti)并不是分离的,而是在感性互动中生成的。这种思想提醒地方志和生命史的作者,地方与人物并非彼此孤立,而是通过互动形成了他们的独特性。
启示:地方志的作者应当注重地方与人物之间的相互生成。地方文化、地理、历史并不是背景板,而是与人物的情感、行动共同塑造了一个独特的地方感。这要求作者不仅描述地方的地理特征或人物的事迹,还要关注人物如何与地方共同演绎出独特的生命故事。每个乡贤的生命史都嵌入在特定的地方脉络中,与地方的自然、历史和社会密切相关。
时间的非线性与生命史的编织:德勒兹的感性哲学强调时间的非线性,感性体验往往是跨越时间的瞬间凝固。对于乡贤生命史的作者,这种时间观念带来了新的叙事启发。生命史不必拘泥于线性的时间顺序,而可以通过感性体验的闪回、超时态的叙述来展现人物的精神历程。
启示:生命史的书写可以通过打破时间的线性结构,让人物的某些感性体验穿插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中。例如,可以通过一段乡贤晚年对童年故土的回忆,将他的一生与家乡的变化紧密联系起来,使时间成为一种情感的桥梁。这样,生命史不再是简单的年表式叙事,而是充满了感性与时间的交织,体现出人物生命体验的多层次感知。
地方志中的情感地理学:德勒兹的感性理论同样对情感地理学有所启发,地方不仅仅是物理空间,更是人们情感、记忆和感知的汇聚。对于地方志的书写,这意味着地方志不应仅仅作为记录地方历史与地理的文本,还应当捕捉地方如何通过感官体验和情感记忆塑造了居民的生命与身份。
启示:地方志作者可以通过感性地图描绘地方的历史与文化。例如,描写一条老街,不仅写它的建筑和历史变迁,还可以通过当地居民的记忆、对其气味的描述、或他们的情感反应,捕捉这条街在不同历史时刻中的感知变化。情感与感知成为地方文化的核心,不仅让读者看到地方的“物理面貌”,还让他们体验到地方的“情感脉络”。
感性体验的不可逆性与地方传承:德勒兹提出感性体验的不可逆性,即每一次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对地方志和生命史的书写有重要启发。地方文化和乡贤的生命故事每一次都在特定情境中生成,无法完全复制或重复。
启示:地方志作者可以通过捕捉地方独特的感性体验,展示地方的不可替代性。例如,某一特定的地方节日不仅是一种传统,它同时也是居民集体情感的生成场所。作者可以通过具体的感性描写(气味、声音、光影等),传递出地方文化的不可逆性和唯一性,强调每一次地方文化的再现都是一次新的生成体验。
Sep 18
家 在這裡
文化身份认同的感性再造
海外华人社会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往往伴随着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认同形成了一种感性生成力,帮助个体和群体在全球化和跨文化环境中找到自我定位。身份认同不仅仅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也是一种通过情感联系强化的认知过程。
情感认同的生成力:通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情感联系,海外华人社会不断强化其文化身份。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通过情感的体验和认知来重塑自我身份。正如德勒兹所说,情感素是一种肯定的力量,通过情感认同,海外华人能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并通过这种感性生成不断强化和创造新的文化表达形式。
文化认同的生成性互动:感性生成力不仅仅体现在个体的文化认同上,还体现在群体互动中。社区活动、文化节庆、宗族关系等,都通过情感的纽带加强了文化认同。这种互动带来的情感生成力使得中华文化在海外不仅保持了其传统性,还不断生成新的文化形式和实践。
中华文化复兴的感性可能性
随着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增加,中华文化的感性生成力在海外华人社会中得到了新的复兴机会。海外华人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还是其全球复兴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现代科技、全球网络和跨国文化交流,海外华人可以成为中华文化感性生成的核心力量之一。
全球传播中的感性生成:海外华人可以通过现代科技和全球网络,向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的感性感知。例如,中华美食、传统艺术、武术等都带有强烈的感性元素,这些文化形式通过全球化传播,展现了中华文化感性生成的力量。
文化复兴中的情感凝聚:中华文化复兴不仅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海外华人社会的情感参与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情感的凝聚,海外华人社区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种文化共鸣,推动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这种凝聚力也是感性生成力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强化了文化的认同,还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动力。
感性生成与未来创新
感性生成力不仅帮助海外华人社会延续中华文化,还为未来的文化创新提供了可能性。通过文化传承与全球文化的互动,海外华人社会不仅能够保留中华文化的传统,还能够通过感性生成力推动新的文化创意和创新实践。
感性生成推动文化创意:通过感性生成力,海外华人能够结合全球文化资源,创造出具有中华特色的文化产品,如电影、文学、艺术、设计等。这些文化创意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延续,也是其感性力量在全球化时代的再生。
未来文化的感性实践:感性生成力为未来的文化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力增加,海外华人社会能够通过感性生成力,成为未来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这种感性生成不仅延续了中华文化的传统,还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感觉-被感觉”的影响
感觉者和被感觉物
情动地方志
情感素:非人稱力量
德勒兹时间观
弗洛姆 To Have or To Be
德勒兹经营地方感
感觉建构非肉身公式
Sep 19
家 在這裡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海外华人情动生成力
海外华人身为保持传统纯净中华文化的群体,有可能提供“感性生成力”。不仅仅是对文化的保存与延续,更是通过情感、文化和历史记忆,促使新的文化互动与创造性实践的力量。同时,通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融合,为未来的文化创新提供可能性。
文化记忆与感性生成:海外华人社会通常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厚记忆,这种文化记忆本身便是一种感性的生成力量。通过代代相传的文化仪式、语言、传统习俗、节庆活动等,这些群体不仅仅是文化的守护者,也在将文化不断传递和再生。
生成力的传承:感性生成力体现在文化的传递过程中。华人社会的文化活动,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带有强烈的感性记忆,这种记忆既是历史的,也是感官和情感的体验。文化的再生不仅是通过物质的保存(如建筑、艺术),更是通过情感体验的传递,带动新的文化生成。
跨代共感:在海外华人社会中,长辈通过家庭、社区活动将文化价值观和情感传递给年轻一代,产生了一种跨代的文化共感。这种代际间的情感传递是感性生成力的重要来源,为新一代提供了情感和文化的基础,同时也为文化的创新和再造提供了动力。
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化再生
海外华人社会拥有独特的全球视野,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能够结合不同文化的优势,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生成。这种生成不仅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延续,还包括与当地文化的互动和融合,从而产生新的文化表达形式。
感性生成的跨文化力量:海外华人社会作为跨文化的桥梁,能够通过中华文化的传统感性来影响并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例如,在海外的华人艺术家、作家和文化创意者,往往将中华文化元素与西方的艺术、科技等相结合,创造出新的文化作品。这种融合本质上是一种感性生成,既保留了中华文化的传统,又为全球文化注入了新的感性感知和创意能量。
多元文化下的共振: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中华文化的感性生成力不仅仅是通过自身的延续,还通过与其他文化的互动产生共振。这种共振使中华文化能够更具开放性和适应性,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生成新的表达和意义。
Sep 19
家 在這裡
“平面”vs文创
情动转折
日日新,又日新
新文创
德勒兹的“平面”
文创造物身体
德勒兹的“身体”概念 II
“感觉-被感觉”的影响
感觉者和被感觉物
情动地方志
情感素:非人稱力量
德勒兹时间观
弗洛姆 To Have or To Be
德勒兹经营地方感
感觉建构非肉身公式
感性转折 vs 混融哲学
不可逆性及其生成性
Sep 19
家 在這裡
爱垦评注·“生成”vs“生生不息”
德勒兹的“生成”(becoming)概念,与中华文化中的“生生不息”有一定的类比性。尽管来自不同的文化和哲学传统,二者都表达了对生命和世界持续变动、永恒生成的认知,但在具体的理解上有各自的特点。虽然它们都强调世界的动态性、变化性和创造力,德勒兹的生成更偏向于对差异性、非同一性的追求,强调变动和生成的解构性;而“生生不息”则更注重变化中的和谐、延续与自然秩序的平衡。两者之间的对话可以为当代文创领域提供丰富的启示,既可以通过生成的视角打破传统框架,又可以从生生不息的理念中获得对生命与自然和谐的深刻理解。
持续的变动与生成
德勒兹的“生成”:德勒兹强调“生成”是一种动态过程,永远处于变动、演化和生成的状态。事物没有固定的本质,万物在不断生成新的形式和状态。他认为,世界并不是由固定的实体构成,而是由无数的变化和流动构成,生成的力量推动着这些变化,没有终结或稳定的状态。
“生生不息”:在中华文化中,“生生不息”体现了万物生长、繁衍和延续的自然状态。这个概念源自《易经》,强调生命的循环和不间断的自我更新。它不仅指自然界的生长和变化,也涵盖了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的不断传承与发展。它体现了宇宙和人生的持续性和永恒的活力。
相似性
两者都强调了生命和世界的动态性,都拒绝静止和固定的状态。
都强调了变化和生成是持续的、没有终点的过程。无论是德勒兹的生成论,还是中华文化中的“生生不息”,都表现出对生命和存在的流动性和不断演化的深刻认知。
生成的目的与方向
德勒兹的生成:在德勒兹的哲学中,生成没有明确的目的或终点。生成的过程本身就是其存在的意义。世界和生命处于不断的差异化和变化中,生成是一种对抗同一性、追求差异化的运动。
生生不息:中华文化中的“生生不息”常常与自然秩序和宇宙的和谐状态相关联,生成的过程与整体的宇宙平衡息息相关。它虽然没有特定的终极目标,但生生不息的过程往往被视为与道的运行一致,符合天道、人道的和谐发展。
不同点
生成的方向性:德勒兹的生成更多是一种去中心化、反本质化的生成过程,追求差异化和变异。而“生生不息”强调的是一种宇宙秩序的自我维持,虽然也在变化,但变化中仍保持一定的和谐与平衡。
生命力与创造力
德勒兹的生成:生成是充满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它推动着新形式、新意义的不断产生。生成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运动,也是思想、情感、文化的动态变化。这种创造性表现在艺术、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生成力量是变革的动力。
生生不息:中华文化中的“生生不息”同样充满了生命力和创造力,它强调生命的延续和更新。无论是在自然界的繁衍生长,还是在人类社会的文化传承,生生不息体现了创造与再生的力量。它代表了对生命和世界本质的一种乐观态度,认为万物通过变化和更新可以不断延续下去。
相似性
两者都承认世界的创造力是不断涌现的,生命和世界的动态性蕴含了无限的潜能和可能性。生成与生生不息都体现了对生命力量的肯定。
文化与哲学背景
德勒兹:生成概念受西方现代哲学特别是尼采的“权力意志”影响很大,强调对传统哲学中固定本质和同一性观念的反叛,追求差异和变异。他的生成是一种思想革命,试图解构传统的二元对立。
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中的“生生不息”更多与“道”的概念相关,体现了古代中国对自然、宇宙运行规律的敬畏与理解。它强调宇宙的循环、自然的规律与和谐,以及人类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顺应。
不同点
德勒兹的生成论具有解构性和去中心化的倾向,它试图打破传统的思维框架,而“生生不息”则更注重对自然规律和宇宙秩序的顺应与尊重。
Sep 19
家 在這裡
爱垦网评注·柏拉图的影子
德勒兹的“无器官的身体”思想和“游牧空间”理论,被认为给赛博格理论和数字艺术提供了激进的启示,主要是因为他解构了传统的身体观念,提出了去中心化、流动性和生成性的新思路。然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尽管德勒兹的这些思想具有现代性和未来主义的色彩,他的哲学中依然带有古典的柏拉图式思想。主要批评集中在他的生成性、潜在形式和对超越性的探讨上。虽然德勒兹试图打破柏拉图式的二元对立和理型论,批评者认为他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依然保持了与柏拉图主义相似的形而上学和超越性特质。
德勒兹的“理念”思想与柏拉图的“形式”
德勒兹以反对柏拉图的哲学为起点,特别是反对柏拉图的“形式”和“理型”(Idea) 理论,但一些学者认为德勒兹的理论中仍带有柏拉图主义的影子。这种批评主要集中在他对“生成”和“差异”的探讨。
柏拉图式的永恒理念:柏拉图提出的理念(或理型)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它们存在于超越感官世界的形而上学领域。在柏拉图的框架中,现实世界的事物不过是这些理型的影子或模仿。
德勒兹的生成性与潜在形式:虽然德勒兹反对固定的形式和理型,但他对“生成”(becoming)和“虚拟”的探讨可能被视为对形而上学理念的另一种延续。例如,德勒兹认为“虚拟”(virtual)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可能性,而是潜在的、不断生成的力量,这与柏拉图的理念有相似之处:它们都不直接属于物质世界,但却影响着物质世界。
一些学者因此认为,德勒兹的“生成”与“虚拟”尽管试图摆脱柏拉图的形式论,却仍然保留了一种超越经验世界的形而上学维度,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型”。
无器官身体与理想化形象
德勒兹的“无器官身体”(Body without Organs, BwO)是对传统有组织、有功能的身体的挑战,试图摆脱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层次,让身体成为纯粹的“潜在性”空间。然而,批评者认为,这种对身体的解构实际上保留了某种“理想化”或“纯粹性”的追求,类似于柏拉图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柏拉图的理想世界:在柏拉图的二元论中,感官世界是变化的、不完全的,而理型世界是永恒的、完美的。对于德勒兹的无器官身体,有些批评者认为,他通过去器官化来追求一种“无阻碍的潜能”,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某种纯粹性的向往。
理想化的潜能:批评者指出,德勒兹无器官身体的思想中隐含了一种对身体潜能的理想化,类似于柏拉图对“完美形式”的追求。尽管德勒兹反对柏拉图式的终极真理,他的理论仍然被批评为某种形而上的、具有理想特质的模型。
游牧空间与柏拉图的秩序思想
德勒兹提出的“游牧空间”(smooth space)与“纹理化空间”(striated space)的概念对数字艺术、赛博格理论和后现代空间理论有深刻影响。“游牧空间”强调自由流动、无结构的状态,而“纹理化空间”则是有边界、被控制和组织的。然而,一些批评者认为,德勒兹的“游牧空间”在某种意义上仍然依赖于柏拉图的理想秩序。
柏拉图对秩序的追求:柏拉图的理型理论不仅是形而上学的,还具有政治和道德秩序的含义。他主张世界应该根据理型来进行组织,追求和谐和秩序。
德勒兹的自由流动性中的潜在秩序:尽管德勒兹的“游牧空间”强调无序、自由和流动,但批评者认为,德勒兹的这种空间理论依然在某种程度上引入了“生成性”的秩序。这种秩序并不是柏拉图式的固定形式,但仍是一种潜在的结构,它引导事物朝向某种方向生成,最终达到一种新的秩序状态。批评者认为,这种“生成中的秩序”仍保留了某种柏拉图式的影子。
德勒兹的哲学与柏拉图式二元论
柏拉图的思想建立在二元论的基础上,区分感官世界和理型世界。德勒兹虽然反对这种严格的二元划分,但他的许多概念(如虚拟与实际、游牧空间与纹理化空间)依然呈现出某种对立结构。
批评:德勒兹虽然试图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倡导多元性和流动性,但他的理论框架中仍存在类似柏拉图的二元模式。例如,游牧空间虽然强调无固定边界和自由,但它最终仍与纹理化空间形成了某种对立关系。回应:这种对立不是柏拉图式的静态对立,而是动态的生成与互动关系。他们认为,德勒兹的虚拟与实际、游牧空间与纹理化空间并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互渗透和生成的。
对超越性的探讨
德勒兹与加塔利提出的许多思想,特别是关于身体和空间的概念,打破了传统哲学中对“超越性”的理解。然而,一些批评者认为,德勒兹的理论仍然保留了一种超越性思维。
柏拉图的超越性:柏拉图的理型理论是一种超越性哲学,认为理型存在于物质世界之外,是人类应当追求的完美形式。
德勒兹的生成性:虽然德勒兹强调“内在性”和“生成”,他所讨论的“虚拟”和“生成”常常被理解为超越经验现实的潜在领域。这种潜在领域虽然不是柏拉图式的理型,但仍然带有某种超越经验世界的特质。批评者认为,这种潜在的虚拟性与超越的理念仍有相似之处。
Sep 20
家 在這裡
爱垦APP《人鬼情未了》纪念商品设计概念
《锦瑟》版重拍电影《人鬼情未了》的纪念版出版物与深度体验活动设计,可以通过维柯的“诗性智慧”、雅各布森的“语言功能”,以及克里斯蒂瓦的“情感与语言”理论结合“情动转折”的视角,创造出富有深度的多层次体验和叙事延展——
纪念版出版物设计
视觉与内容结构
主题设定: 出版物可以围绕电影与古诗《锦瑟》的交织展开,探索时间、回忆、失落与爱的意象。出版物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电影艺术的多维解读(维柯):讲述电影的诗性智慧,分析人类如何通过爱情和死亡这些原始的情感体验赋予事件神话化的意义。《锦瑟》的悲情意象可与电影的超自然浪漫主题相呼应。
语言的符号与情感的共鸣(雅各布森):运用雅各布森的语言功能,解释电影中的语言、符号、隐喻如何传递爱与失落。出版物可以展示经典台词的“元语言功能”和“情动功能”如何在重拍中得以创新。
情感的深度分析与转化(克里斯蒂瓦):结合克里斯蒂瓦的“诗性语言”,分析电影中情感的流动和分裂,揭示人物如何通过情感过渡来达到新的自我认知和与世界的联系。
设计元素
装帧设计: 采用古典与现代结合的设计风格,色彩上可以选择温暖与阴郁交织的色调,以象征电影的情感起伏。插画或摄影中融入中国古典诗意的元素,如水墨、琴瑟等,来呼应《锦瑟》的意象。
附录创意:附带古琴琴谱或音乐盒,播放由重拍版电影主题曲改编的琴瑟音乐,增加纪念感。提供电影经典片段的手绘分镜故事板,结合对比《锦瑟》诗句进行解读,创造视觉与诗意的共鸣。
交互与创新
读者参与式纪念活动: 每本出版物中嵌入AR技术,读者扫描后可以观看纪念版中的精选片段,或者以互动方式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路径。
深度体验活动设计
沉浸式剧场与互动体验
多维情感互动: 将《人鬼情未了》的经典场景与《锦瑟》的诗意交织,通过互动式剧场形式,将观众置于情感的漩涡中。可以设定不同场景,如陶艺工作坊(经典陶艺场景)、琴瑟共鸣(呼应锦瑟)等,观众通过触感、声音与空间体验电影中的情感层次。
诗性叙事: 每个体验环节都与《锦瑟》诗句对应,观众不仅观看,而且通过角色扮演或情境参与,感受爱情、分离与重逢。情感通过音乐、诗歌、表演等形式层层展开,引导观众进入“情动转折”的状态。
情感与技术的结合
VR/AR情境再现: 使用VR技术重现电影中的经典场景和情感高潮。观众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触碰”到电影中的人物,甚至可以选择不同的情感分支,探索如果故事走向不同结局,会如何影响角色之间的情感互动。
情感互动艺术装置:通过安装互动式装置(如陶艺机、琴瑟共鸣装置),让参与者自己“创作”并体验感官上触动与情感流动。
诗性与仪式化的结合
诗意仪式: 为活动增加仪式感,策划一场以琴瑟音乐为主的“情感追忆”仪式,参与者通过点灯、书写个人情感故事等方式,共同创造一种情感共鸣的场域,仿佛穿越了时间与空间,回到“锦瑟”的感怀意象中。
互动文创体验:结合活动中的诗意体验,设计琴瑟挂饰、陶艺纪念品等,让参与者带走具象化的情感记忆。
品牌叙事与推广策略
故事驱动的品牌叙事: 在推广层面,通过讲述《人鬼情未了》经典场景与《锦瑟》诗意主题的对话,建立起新的文化联结感。宣传片可以运用诗性旁白和情感音效,触动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跨界合作: 邀请知名艺术家、音乐家或诗人参与,创作独特的电影纪念音乐或视觉作品,作为纪念品或限量版周边推出。
这种设计不仅能在视觉与内容上与经典电影形成对话,还通过情感体验的延展,创造出纪念活动的深度互动与诗性空间,引领观众在感性与理性中共舞,体验情感的转折与升华。
Sep 27
家 在這裡
通過這些例子,馬蘇米說明了身體的微動作,如何成為感知和傳遞情感的主要媒介。情感在身體的瞬間反應中以一種自主的方式運作,超越了我們通常所依賴的語言或意識系統。
自律與情感轉化:陳明發強調「自我紀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紀律來提升心靈和身體的效能。這與情感理論中探討情感如何通過自我調控(如注意力、意圖和行為的調節)來塑造個體的情感狀態相一致。比如,Sara Ahmed在情感政治理論中指出,情感不僅僅是內在的情緒體驗,它也是社會化的、身體化的力量,能夠通過自律和決策塑造人的情感狀況。文章中的例子通過身心靈的訓練,展現了情感如何通過紀律而轉化為有效的行為和結果。
陳博士的敘述與Sara Ahmed的情感理論中的多個核心觀念相吻合,尤其是關於身體、接觸和情感的反應性。
情感的流動性與身體的接觸:在Ahmed的《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motion》中,她強調了情感的流動是如何通過身體接觸發生的,並指出歷史中的情感經驗會影響當下的接觸。她寫道,情感不是屬於個體的內部狀態,而是通過身體和物質世界傳播,影響個體和群體之間的關係。這與陳博士在分析中提到的身體在地方性情感中的「觸動」體驗相契合,特別是在探索地方性智慧或文化創意中,如何通過身體的介入傳達和感知情感。
「接觸時刻」與過去歷史的影響:Ahmed還討論了「接觸時刻」的歷史性,認為接觸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的瞬間,它包含了過去歷史的痕跡,並通過身體之間的接觸再現這些歷史。這在她的討論中體現在不同種族和文化群體的接觸如何影響他們的身體反應和情感經驗(例如《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motion》的第25頁)。這種歷史積累的情感影響,反映了陳博士分析中對「歷史創傷」的重要性,並且與他關於文化創意過程中如何通過身體來傳遞和釋放情感的觀點緊密相連。
不安全感與情感的生成:另外,Ahmed還提出了「本體性不安全感」的概念,尤其是在研究種族和少數族裔的情感經驗時,提到情感如何幫助塑造個體的歸屬感或不歸屬感。這種情感上的「不安全感」在她的理論中尤為重要,它幫助我們理解個體如何通過情感互動感知社會歸屬或社會排斥。這一觀點能夠很好地呼應陳博士在分析文化創意和地方性情感時所探討的「歸屬感」和「情感認同」議題。
通過以上幾處的互唤與契合,可以看出陳博士的敘述與Sara Ahmed的情感政治和接觸理論有相當的共鳴,尤其是在情感如何通過身體傳播、接觸時刻如何承載歷史、以及情感如何構建或破壞社會關係等方面。
心靈素質與情感的關係:陳明發提到「心靈素質」作為影響個人行為與世界互動的基礎,這與情動理論中情感和心靈的緊密關聯吻合。例如,Eve Sedgwick在探討情感與身份時,強調了情感作為一種深層次的心靈狀態,如何影響個體對世界的體驗和理解。陳明發的學員通過「心靈素質」的操練,覺察內心,從而改變對他人的看法,也展示了如何通過調整心靈狀態來改善社會關係,這與Sedgwick關於情感與社會情境的討論相契合。
Oct 19
家 在這裡
爱垦APP:陳明發心質書寫的互唤與契合~~陳明發博士在《將自己交給自己~~身體技能的紀律法則》中,通過身體的自律與行動,揭示了心靈素質在個人實踐與行為中的核心作用。其所討論的內容在情動(affective)理論中,可與其他的“情動轉折”研究者的理論相呼應,特別是以下幾方面——
身體的感性與行為:情動理論的核心關注是情感如何通過身體在場的互動、行為和感知中產生。在文章中,小販通過放氣球來吸引注意力,小孩通過詢問黑氣球能否升空來表達好奇心,都是身體與情感的互動體現。這種強調行動和身體在空間中的物理表現與情感理論的感性力量緊密相關。例如,Brian Massumi在《情感的自主性》中討論了如何通過身體的微動作感知世界,身體成為承載情感的媒介。這種注重身體行動與紀律的自我調控也貫穿於陳明發的論述中,特別是在強調身體技能與行動的統一性時。
在《情感的自主性》(The Autonomy of Affect)中,馬蘇米探讨了情感(affect)作为一种独立于语言和意识的力量,强调它如何通过身体的微动作来感知世界,并成为情感体验的媒介。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例子说明这一观点:
「面部表情與情感傳遞」:Massumi 引用心理學家保羅·埃克曼(Paul Ekman)的實驗,表情與情感的研究表明,面部表情能夠傳遞情感,甚至在尚未完全意識到的情況下。比如,當人們看到面部表情圖像時,常常會自動產生對應的情感反應,而這些反應往往快於他們的認知反應。這說明了情感不僅僅依賴於語言和理性,而是首先通過身體的微動作(如肌肉的收縮或放鬆)來感知和表達。
「恐怖片觀看的身體反應」:馬蘇米也引用了觀眾觀看恐怖電影時的身體反應作為例子。當觀眾看到恐怖或緊張的場景時,即使他們知道電影是虛構的,身體仍會產生諸如心跳加速、肌肉緊張或戰栗等無意識的反應。這些反應是情感在身體層面的直接表現,而觀眾的理性思維可能尚未完全意識到情感的存在。這體現了身體在情感傳遞中的自主性——情感並不依賴於認知解釋,而是通過身體本身的動作和感覺來傳遞。
「幼兒對刺激的身體反應」:他也提到嬰兒或幼兒的例子,他們還沒有完全掌握語言或復雜的認知能力,但當他們受到外部刺激時,他們會通過身體的動作和表情(例如笑、哭、踢腿、手舞足蹈等)來表達感受。這種反應不是通過理性的思考或語言來傳遞的,而是直接通過身體的表現來感知和表達情感。
Oct 20
家 在這裡
愛墾APP:德勒兹與心質學~~從德勒茲的理論視角來看,陳明發博士《我渴盼妳的碰觸》這篇文字可以在多個方面與德勒茲的哲學思想建立聯系,特別是通過「感知-行動-轉變」的路徑,探討人類如何通過實踐與技能掌握世界,從中可引發出德勒茲的某些關鍵論點。
「感知與生成」(Perception and Becoming):德勒茲認為,生成(becoming)是理解存在狀態的核心概念之一,人類的變化不僅是線性的進步,而是通過對世界的感知與行動不斷生成和再生成。這篇文章描述了早期人類從素食者到狩獵者的轉變,通過實踐和經驗積累掌握新技能。這種轉變不僅是簡單的工具改進,而是人類與環境互動後形成的新的主體性。在德勒茲的視角下,人類通過與非人類世界(如動物、工具、自然)的關係建立新的「存在模式」,這個模式不斷在生成的過程中變化。
在文中,人類因偶然發現死山羊,從食用素食到學會丟石頭狩獵,這體現了他們的身體與環境、工具、動物的「生成」過程。這種生成讓人類不僅是通過工具實現了生存技能的擴展,而且這種過程還反映了德勒茲所謂的「與非人類的關聯」,即人與物質世界(如石頭)之間的互動與變革關係。
「身體的能動性與權能」(Embodiment and Empowerment) :德勒茲在《千高原》中特別提到身體的重要性,認為身體不僅是個體行動的工具,而且是與世界互動的場域。在這篇文章裡,作者反覆強調「肉身尚在好辦事」,表明身體在世的存在對人類實現目標和夢想至關重要。尤其在電影《人鬼情未了》中的例子中,男主角死後失去了身體的觸覺,失去了能動性,這讓他意識到生前擁有身體的寶貴性。
德勒茲強調身體不僅是物理的存在,而且是「強度的集合」(assemblage of intensities),它通過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來發揮作用。在文中,身體的具體存在(如勞動、付出、行動等)在情感與夢想實現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符合德勒茲的身體與環境密切互動的哲學觀點。
「事件的偶然性與歷史」(The Event and Contingency) : 德勒茲對於事件(event)有著獨特的看法,認為事件是某種生成的契機,並且這種契機往往帶有偶然性。在《我渴盼妳的碰觸》中,人類第一次成為肉食者是由於偶然碰到死山羊,這一「事件」帶來了歷史的轉折,開啟了人類新的生活方式。在德勒茲的思維框架中,這種事件並非固定不變的,而是不斷在某種不確定性和偶然性中展開,推動歷史與生成。
這表明偶然性事件能夠通過賦予新的行動路徑(如丟石頭狩獵)產生持續的變化,從而引發整體系統的轉變。文章展示了這樣的事件如何推動了人類進化的歷程,這與德勒茲對「事件」和「生成」的理解密切相關。
「工具的創新與創意(Creative Evolution)」:文章描述了人類通過丟石頭、制造石器來應對生活挑戰,並逐漸演化到更高級的文明社會。德勒茲提出「創造性演化」的概念,強調生命不是遵循既定的軌道進化,而是不斷在複雜性與偶然性的相互作用中生成新的可能性。人類學會使用石器和火,是創新的過程,是對環境的重新創造和適應,這些都是德勒茲所謂的「生命力量」的展現。
「感官的優先性與物質性」(Primacy of the Sensible and Materiality)
德勒茲的哲學高度重視「感官體驗」和「物質性」的重要性,認為它們在人的生存和創造性實踐中起著關鍵作用。陳明發博士的文章不斷強調「技能」與「身體」的重要性,指出人類通過具體的、感官的實踐改變了自身與環境的關係。技能和物質(如石器、火等)是人與世界互動的物質化路徑,強化了德勒茲對「物質性」和「感官性」的關注。
總體而言,這篇文章可以通過德勒茲的生成哲學、身體與能動性、偶然事件與創造等理論來進行解讀。它展現了人類如何通過偶然的事件、物質與身體的實踐性、技能的創新,在生成中不斷重新定義自身與環境的關係,從而推動文明進步。
Oct 20
家 在這裡
爱垦APP:喚起性物件與接受詩學~~在文化與創意實踐中,"喚起性物件"的方法與讀者反應批評和接受美學之間有著深刻的交集,重點在於物件或文物如何通過情感互動和主觀解讀來產生意義。這種方法與觀眾在創造和重新解讀意義中所起的核心作用高度契合,這也是兩大理論的關鍵原則。讓我們詳細解釋這些交叉點——
喚起性物件與讀者反應批評
讀者反應批評強調讀者與文本的個人互動,認為意義是由個體基於其情感、記憶和經驗主動建構的。同樣,文化與創意從業者設計或展示喚起性物件,以引發深刻的、個人的和情感上的反應。
主觀性解讀:正如在讀者反應批評中,讀者主觀地解讀文本,喚起性物件也以高度個性化的方式被體驗。不同的人將他們的個人歷史、情感和聯想帶入與這些物件的互動中,產生各種不同的意義。
例如:一個地方工藝品可能喚起懷舊、自豪或身份認同感,就像讀者在閱讀文本時可能會感受到特定的情感或記憶一樣。
情感與意義的建構:喚起性物件的方法與讀者反應批評都強調意義是情感驅動的。喚起性物件被設計為與個體的情感生活產生共鳴,觸發情感反應,進而形成獨特和個性化的意義。這與讀者反應批評認為讀者的情感反應在理解文本中的核心作用相呼應。
例如:像家傳物件或用來喚起地方文化身份的文物,類似於讀者反應批評中的「文本」,觀眾或使用者通過互動主動賦予其意義。
喚起性物件與接受美學
另一方面,接受美學聚焦於文本的集體、歷史性接受,及其意義如何隨著不同觀眾的出現而演變。在喚起性物件的語境下,這種方法強調文化與創意從業者如何設計物件,使其與歷史、文化和社會力量在時間長河中互動。
期待視野:接受美學引入了「期待視野」的概念,即觀眾基於文化和歷史背景與文本或物件互動的框架。喚起性物件通常充滿了歷史或文化意義,依賴於集體記憶和傳統,這些元素塑造了不同觀眾與之互動的方式。
例如:在博物館展示的古代文物在現代觀眾眼中可能會與其原始歷史背景下的解讀不同。物件的意義隨著歷史和社會背景的變化而變化,這與接受美學中關於文學作品隨時間演變的解讀相似。
文化與集體記憶:在喚起性物件與接受美學中,共享的文化記憶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文化從業者常常利用喚起性物件來觸及共享的記憶、價值觀或文化敘事,這些記憶和敘事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類似於接受美學中,文本在不同歷史時期和文化中的集體接受過程。
例如:一件民間藝術品可能作為喚起性物件,代表某個地區的身份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化價值觀的變化可能會導致該物件的意義發生變化,反映社區如何看待其自身遺產的轉變。
物件如文本
讀者反應批評和接受美學都將文本視為可供解讀的對象,且這種解讀深受觀眾的互動所影響。同樣,在文化與創意實踐中,物件本身可以被視為「文本」——作為文化文物,邀請人們解讀、參與,並隨著時間和社區的發展進行重新詮釋。
喚起性物件如多層文本:就像文學文本一樣,喚起性物件並不局限於一種解讀。一件傳統工藝品、珠寶或藝術品可以通過情感、社會和文化視角帶來多重意義。該物件對不同的觀眾以不同的方式「發聲」,這與在讀者反應批評或接受美學中分析的文本類似。
動態互動:兩種理論都強調讀者-受眾-文本/物件之間的動態互動。文化從業者往往設計物件以喚起多層次的意義,就像文學文本一樣。這些層次通過個體的情感互動(讀者反應)或通過集體的文化視角(接受美學)被逐漸揭開。
在文化與創意實踐中,喚起性物件的方法通過與觀眾的情感互動和主觀解讀產生豐富的意義,這與讀者反應批評和接受美學的原則緊密相連。喚起性物件不僅允許個體的多樣化解讀,還隨著時間和社會變遷在集體文化層面上不斷重塑其意義,形成一種動態的、互動的文化「文本」。
文创造物身体 德勒兹经营地方感 內容是Evocative Object 当符号呼唤象征 感觉者和被感觉物 情动地方志
Oct 23
家 在這裡
「實存論」(existentialism)與「實有論」(substantialist realism 或 Vorhandenheit,根據語境不同可能翻譯略有差異)在哲學中有不同的側重點和基本關切。兩者的核心差別在於對存在的理解方式以及所關注的哲學問題。
定義與重點
實存論(Existentialism)
核心概念: 強調個體存在(existence)的優先性,注重人類自由、選擇、情感體驗以及對自身存在意義的探尋。在海德格爾哲學中,實存論集中於「此在」(Dasein)作為對存在意義的敞開。海德格爾的存在論(ontology)也可以被視為一種對實存論的深化。
關鍵詞:自由、選擇、意義、時間性。
哲學背景:受薩特、海德格爾、加繆等影響,實存論反對傳統形而上學的「本質優先於存在」的觀念,轉而主張「存在優先於本質」。
關注的問題: 人如何面對存在的荒謬、不確定性和自由的責任?如何通過具體的選擇賦予自身存在以意義?
實有論(Substantialist Realism / Vorhandenheit)
核心概念:關注存在物作為客觀實體的「實有性」或「在場性」(presence)。在海德格爾的語境中,「實有」(Vorhandenheit)指的是一種對事物的傳統認識方式——即事物作為獨立於人的、可被客觀研究的存在狀態。
關鍵詞:客體、獨立存在、物質性。
哲學背景:實有論多見於傳統形而上學和科學哲學,認為存在物具有本質性特征,與人類的認知和經驗無關。 海德格爾批評這種觀念過於狹隘,因為它忽略了人與存在物之間的關係和互動。
關注的問題:事物是否獨立存在於人類認知之外?事物的本質是否可以通過科學或理性揭示?
主要區別
文創領域的應用與意義
實存論的應用
強調人類個體的感受與選擇,適用於以體驗和意義生成為核心的文創設計。例子:沉浸式體驗設計、個性化敘事的文化產品,這些通過呼喚人的情感和選擇,為用戶提供深層次的意義感。
實有論的應用
強調文化產品的客觀性、材料性和功能性,適用於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產品開發等領域。例子:設計中的工藝品分析、地方性文創的物理特性研究,如竹制品或陶器的制作技藝。
實存論偏重「人如何存在」,強調時間性、情感和選擇,是創造性設計中探尋意義生成的重要工具。實有論偏重「事物如何存在」,強調獨立性和功能性,適合對文化資產的物質和技術屬性進行分析。兩者結合可以在文創領域找到平衡:既關注產品的物質屬性,也關注其引發的存在體驗,從而創造出兼具功能性與情感吸引力的文化產品。
on Monday
家 在這裡
愛墾APP:海德格爾與實有論-實存論~~在海德格爾的哲學中,「實有論」(或稱「現實主義」)並不是一個明確的術語,而是可以從他的整體思想中探討的一種「存在論」視角。海德格爾更傾向於質問存在的本質,而非關注某種直接的、獨立的現實性。愛墾網現從海氏的核心概念和文創領域的應用出發,分析「實有論」的定義及其意義:
實有論在海德格爾哲學中的定義
(1)對「實有」的理解:海德格爾關注「實有」(Vorhandenheit,字面意為「在手的存在」)與「此在」(Dasein)之間的關係。
實有:指事物的客觀性或作為客觀存在者的狀態。例如,桌子、石頭、機器作為物質性對象,它們獨立於人的感知或行動存在。
此在:指人的存在方式,是一種對「存在」的敞開狀態。此在不僅僅是存在著的人,而是能意識到自己存在並探問「存在」意義的人。
海德格爾的批判在於,他認為傳統形而上學過於關注「實有」的存在,將一切存在物視為「客體」(object),卻忽略了「此在」對這些存在物意義的生成。
「實有論」並非中心,而是「存在論」核心
海德格爾強調「存在論」優先於「實有論」。他關注的不是事物「是什麼」(實有論的問題),而是事物「如何顯現為存在」。 對他来說,「實有論」更多是傳統的、科學的、客觀化的視角。
海德格爾通過提出「工具存在」(Zuhandenheit,「在手性」)來說明事物的意義更多是通過人類的實際使用和體驗而顯現出來的,而非僅僅是作為獨立客體存在。
實有論對文創領域的意義:海德格爾的哲學為文創領域提供了一個從「意義生產」而非「實物生產」出發的視角。這種視角尤其強調人類與物、與空間的交互關係,以及這種關係如何影響意義的生成。以下為具體意義的解讀:
從「實有」到「在手性」:體驗式創意的設計
文創領域經常涉及到將「物化的文化」變為「體驗化的文化」。 根據海德格爾,「實有」的事物僅僅是材料或載體,其文化價值和意義只有通過「在手性」(人對物的使用和互動)顯現。例如: 傳統工藝品:一件陶器並非僅僅是裝飾物,而是蘊含著手工藝人與土壤、火候的關係,甚至體現了特定地方文化的歷史記憶。
文創活動:通過創意設計,消費者不僅看到一件藝術品,還能在活動中與它互動,例如DIY手工坊或沉浸式展覽。
「實有論」與敘事轉向:從物到意義的故事化
海德格爾強調「存在」並非孤立,而是嵌入於一個更大的關係網絡中。在文創設計中,這種網絡可以通過敘事展現: 一個物品本身作為「實有」存在的意義有限,但通過賦予其情感化的故事或文化意義,它可以激發更深層次的體驗。例如:一個普通的毛筆可能因為被賦予某位書法家的使用背景而獲得文化價值。
從「此在」的角度設計文化內容
文創創作者可以關注消費者的「此在」,即他們如何在特定情境下與文化產品交互:
虛擬現實(VR)體驗:設計不僅是關於再現「實有」的世界,而是如何引發觀眾的存在感和意義體驗。
地方文化復興:通過設計活動(如傳統節日體驗),賦予人們與地方環境、文化傳統的直接互動機會,從而使地方文化不再只是「實有」的遺產,而成為人們「在場」的活態體驗。
「實有論」與「新存在」:可持續文創的探索
對於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的創意利用,海德格爾的思路可以激發對文創可持續性的思考:
一種材料(如竹子或粘土)並非僅僅作為實物存在,而是被視為自然-文化的連接。通過文創設計,可以喚醒人們對自然材料、手工技藝背後深層生態關係的理解和尊重。
海德格爾並不專注於「實有論」,但他的哲學可以通過強調「存在論優先性」來重新定義文創實踐中的意義生成過程。在文創領域,這種視角啟示我們: 文化創意的核心並非物品本身,而是人類與物品、情境、時間之間的互動和關係。 實物(實有)必須通過設計和體驗,轉化為意義的載體(在手性)和情感的媒介(存在感)。 文創的未來可以通過挖掘人與物的存在關係,激發更深層次的文化認同和情感連接,從而實現更廣泛的社會價值。
on Tues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