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慕課·思潮篇

攝影家:台灣馬拉松長跑攝影家 蔡鎮鴻
攝影主題:2016/3/15,台南古都馬拉松

《愛墾哲學慕課》推薦精彩文獻,歡迎學習:


  • 蔡鎮鴻

    感謝愛墾納達採用我的照片:2016/3/15,台南古都馬拉松

  • Host Studio


    (中國)陶東風教授《社會身份》


    有福柯研究者指出:“對福柯而言,簡單明了的(如基於階級的)社會身份(social identity)這個觀念是難以接受的。他認為個體對其身份的理解是隨環境變化的。不同的因素——如性別、人種、民族和宗教信仰——可能在某一時間非常重要,而在另一時間變得無關緊要。我們都有許多潛在的身份,也屬於許多不同的群體。”[7]一個印尼的女子,可能同時是一個律師、是一個穆斯林、一個女兒,又是一個女性主義者等等。這些身份同時存在於一個人身上,有時會相互矛盾;其中的哪個身份獲得支配地位,要取決於具體的語境,不可能一概而論。

    其實,這種多種身份理論,是基於福柯對人、自我、主體性等的反本質主義的理解。他認為,我們關於人的觀念、我們的自我和主體性,不是自然給予的,而是社會、文化、歷史的建構。人不具備固定不變的、單一的特性或本質。相反,“我們是一個話語、機構和關係網的產物,總是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因此,盡管我們認為自己是擁有某些不變特性的統一而具體的個體,事實上我們是許多不同的人:在家中的我們和上班的我們不完全相同,面對一個法律案件的我們,和與寵物或戀人共處的我們不同。我們在不同的地點和時間裏有什麼樣的主體,是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一個文化的法規、話語和思想。這些東西決定了我們可以說什麼,想什麼,做什麼,以及在一個歷史環境裏我們要怎麼樣生活。”那麼,一個人到底是誰?“哪個也不是,哪個又都是,這只能取決於這個人所處的環境。”[8]

    註釋:

    [7]【澳】J. 丹納赫等《理解福柯》,劉瑾譯,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第101頁。
    [8]【澳】J.丹納赫等《理解福柯》,劉瑾譯,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第142頁。

    見:陶東風 杜安:回到發生現場與本土文化研究的超越(愛墾網)

  • Host Studio


    彭凱平:把文化作為一種觀念


    心理學研究文化的其中一種方法,是把文化作為一種觀念。最有名的一個例子,就是對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比較研究。個人主義是公認的西方文化的精髓,它強調個人的獨立、個人的意志、個人的追求,將人生的最高目標定義為自我的實現。

    與之相反的一種觀念叫做集體主義。集體主義並不等同於無私,也不等同於社會主義,而是說在某種程度上,個人的行為是由集體的目標來決定的。這個集體的目標可能是家庭、社會、朋友,總而言之集體主義強調的不是個人。集體主義強調社會規範和責任、強調共同的信仰、強調一致性、強調合作、強調某種程度上犧牲自我的利益。(見《彭凱平:文化與心理:探索及意義》2)


  • 思潮 庫


    尼哈馬斯·哲學家:理論體系與生活藝術

    美國哲學家尼哈馬斯(Alexander Nehamas)把哲學家區分為兩種,一種是“理論哲學家”“體系哲學家”;另一種是“生活藝術的哲學家”,後者為具個人風格或個人獨特性的哲學家,這種哲學家他列舉的有:Montaigne、 Nietzsche、Foucault、Pascal、Schopenhauer、Kierkegaard、Emerson、Thoreau 等等。(Nehamas, 1998: 3ff.)

    這些人當中有的一般不把他們歸類為哲學家,如 Montaigne, Pascal, Thoreau, 甚至傅柯能否算是哲學家都會有所爭議,有人把他當作史學家。不過這類問題在傅柯看來可能根本不存在,他不會安分於傳統的範疇或區分,越界創新是他的天性。
    (黃瑞祺,2013,《傅柯的“主體性與真理”初探》,見黃瑞祺主編《理論的饗宴》,臺北碩亞,頁 117-1464 )

    Barbara LichaWire sculpture/ drawings by Polish born Australian artist Barbara Licha. These figures are very much trapped and caged, but I love the spaces they create and inhabit, they seem to be dancing their frustrations out before us.)

  • 思潮 庫

    趙毅衡,論坎普:艷俗的反諷性再生

    坎普是一種特殊的風格,在各種藝術體裁中,尤其在廣告中,近年來使用越來越多。對坎普的研究卻越來越少。坎普經常被混同於常見的搞笑、幽默、諷刺。坎普實際上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符號修辭方式,它是一種有意的過分艷俗,到如此一種程度,以至它不能再被當作艷俗,反而成為推翻艷俗的手法。因此它是一種非常細膩的反諷,一種口是心非的艷俗,用過分艷俗來推翻艷俗。這種手法要達到目的,分寸就必須拿捏的很準,對文化語境也要考慮周到,不然接收者會誤會。但是一旦用得恰到好處,效果可以非常出色。
    趙毅衡,論坎普:艷俗的反諷性再生,2020,《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20年05期)
                               (A Very This-Season Guide to Susan Sontag’s Essay “Notes on Camp”)

  • 思潮 庫


    柏格森:綿延地思、根據綿延思、在綿延中思,每一個存在都是發光的。

    康德與柏格森在時間觀上的差異,從根本上體現了康德主義與柏格森主義哲學之間的區別。康德的哲學繼承了自柏拉圖以來的理智哲學傳統,這種哲學像崇尚光明一樣去推崇理性,認為確定的、不可懷疑的、真實的知識,必須依靠理性之光的照耀。

    依據這種哲學,世界依照理性的秩序來確立,它一以貫之地遵從因果必然律的規定,自由的王國被嚴格劃定在邏各斯的秩序之外。然而,柏格森借由真正的綿延(時間)所引入的是流變的世界,它是一種區別於理智哲學體系的柏格森主義,它剝奪了只有太陽才能發光的特權; 理性能力的擁有者,在這個世界中不再具有立法者的地位。每一個存在都是發光的,因而世界上的一切都能夠自己照亮自己。

    在這種新的哲學中,近代以來笛卡爾—康德式的沈思已經失效,它需要的是新的沈思方式,即綿延地思、根據綿延思、在綿延中思。(劉松青摘 / 原題《邏各斯的退隱——柏格森對康德時間觀的批判》/ 作者單位:中國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 / 《哲學文摘》2014 年 02 期 / 原發期刊:《哲學分析》2013 年第 4 期 第 50-61 頁)

                                                                                                ( Britain Bake)

    繼續·柏格森 》

    https://iconada.tv/photo/3-5

    https://iconada.tv/photo/8-1

    https://iconada.tv/photo/12

    https://iconada.tv/photo/hoststudio003

    https://iconada.tv/photo/kreativ024

    https://iconada.tv/photo/3600580:Photo:1010278

    https://iconada.tv/photo/iconmoocs008

    https://iconada.tv/photo/hoststudio042

  • 思潮 庫


    單詞交織體現意識流動


    鵝卵石在建築師手裏轉變為實體, 而它並不是為建築而生就的。 鑿石頭的鑿子的叮當聲,在他並不是形而上學的證據。面對蒼白的芬蘭灣的漂礫, 烏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體悟到特有的對預言的恐懼。如可憎的巫術, 花崗巖巨石無言的伶牙利齒讓他激動。

    ‘從山上滾落, 躺在峽谷裏, 是自身脫落, 還是被思想之手拋下’, 此處丘特切夫所描摹的石頭就是詞。物質在這偶然的墜落中發出的聲音, 便是清晰的語言。只能用建築應答這一挑戰。


    阿克梅派恭敬地撿起丘特切夫之石, 將它置於阿克梅派(編註:Acmeist Poetry)大廈的地基之上。”(曼德爾施塔姆,1987 :168 -172)

    按曼德爾施塔姆的理解, 丘特切夫在詩中將石頭與石頭滑落而發出的聲響做了分離, 這形象地闡釋了柏格森對運動兩個因素的劃分。

    石頭是具體的, 在空間中是可分的,石頭的墜落過程則是不可分的。作為一名醉心於文化重建的詩人, 曼德爾施塔姆由此認識到自己的使命, 即讓單詞在相互交織(即運動) 的過程中, 體現意識流動的特征, 以傳遞“在這偶然的墜落中發出的聲音”。
    (見(胡學星,2005,柏格森與曼德爾施塔姆詩學,《山東外語教學》,2005 年第3 期,總第106)


    (編註:“阿克梅”是在希臘語 άκμη (akme)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即“人類最好的年齡”。)


  • 思潮 庫

    羅蒂“想象力”概念的意義

    西方美學史上,對於想象力最重要的理論闡發,來自康德美學。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中的“想象力”概念,是從認識論角度解決“人的認識如何可能”。

    《判斷力批判》中的“想象力”,則從想象力與知性關係角度,區分了優美和崇高;從想象力自由遊戲角度,論及天才和藝術創造。

    海德格爾《康德與形而上學疑難》,從存在論視域闡發了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將之理解為形而上學奠基,其對康德“想象力”的闡發,不僅試圖發掘康德思想中的現象學資源,而且試圖建構自己的基礎存在論。

    阿倫特《康德政治哲學講稿》從政治哲學的視域,闡發康德《判斷力批判》“先驗想象力”概念,即強調康德的“想象力”是“使不在場的變為在場”的能力,從而使個體能夠超越私人領域達至對政治共同體的關切。
    (李曉林《論理查德·羅蒂“想象力”概念》,2018,文藝理論研究2018 年第5 期)(編註:Richard Rorty,1931年-2007年,美國哲學家))

  • 思潮 庫

    詩性文化:讓民眾成為民主外在的制約力量

    按照羅蒂的邏輯,“強力詩人和烏托邦革命家”,應該是“自由主義的反諷主義者”。

    然而,成為一個最低限度的自由主義者相對容易,成為一個不斷自我質疑的反諷主義者卻很困難。

    困難的原因,“強力詩人和烏托邦革命家”,不僅從思想上更容易陷入,柏拉圖主義的“宏偉”和浪漫主義的“深奧”,而且也更容易沈迷於“領袖”“先知”“神父”“精英”的身份幻覺中

    他們的“想象力”既有促進社會完善的一面,也有可能使烏托邦想象,演變為現實中的集權主義和專制主義,所以與其寄希望於他們成為反諷主義者,不如寄希望於民眾的啟蒙,讓民主成為外在制約力量。
    (李曉林《論理查德·羅蒂“想象力”概念》,2018,文藝理論研究2018 年第5 期)


    延續閱讀 》

    羅蒂“想象力”概念的意義

    民主的外在制約

    讓文學取代宗教、哲學主導地位


    “想象力”概念的意義 / 時間病患 / 充分起作用的人

    與時間和好的輕鬆關係

    福柯·關懷自身

  • 思潮 庫


    羅蒂·想象力與移情作用

    羅蒂作為後現代哲學陣營中的一員,已經放棄了神學和傳統哲學的語匯,所以他將人類團結的基礎放到“想象力”。

    羅蒂舉例說,富人對於窮人的幫助不是基於哲學或宗教信念,不僅是富人感到安全了,“也是因為他們的想象力,足以把握到窮人是什麼樣的”( 《實用主義哲學》323)


    羅蒂的這個例子,對於富人幫助窮人的原因,並未提供“共同人性”之類依據,也並非對於“想象力”一詞的濫用,從杜威“移情投射”角度,可以說明富人能夠經由想象力達至對於窮人悲慘狀況的體察、情感的敏感度得以提升。
    (李曉林《論理查德·羅蒂“想象力”概念》,
    2018,文藝理論研究2018 年第5 期)


    延續閱讀 》

    民主的外在制約

    讓文學取代宗教、哲學主導地位


    “想象力”概念的意義 / 時間病患 / 充分起作用的人

    與時間和好的輕鬆關係

    福柯·關懷自身

    王曉華:身體詩學:一個基於身體概念的理論圖式(12)

    棲居的詩學

    令人瘋狂的海德格爾

    海德格爾的詩學轉向與莊子哲學

    別讓“互聯網+”遮蔽了“詩意”

    海德格爾:詩人何為

    德里達的“補充”與海德格爾的“在場”

    我們如何得體地描述生活世界

  • 思潮 庫


    阿蘭.巴迪歐
    (Alain Badiou, 1937~)


    巴迪歐在現代哲學可說是自成一家,與在法國流行的解構主義、後結構主義等浪潮相反。這些流行的思想(跟從海德格的思路)提出顛覆形而上學、本體論在哲學的位置,嘗試思考傳統哲學的外界/他者(outside/other)

    巴迪歐卻反其道而行,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本體論--數學本體論(mathematical ontology)用以抗衡解構主義、後現代等思潮。巴迪歐在Logics of Worlds中統稱這些思想為“民主唯物主義”(democratic materialism),因為他們相信這個世界只有身體與語言(There are only bodies and languages),而不同的身體與語言都擁有同等存在的權利;巴迪歐把自己的哲學稱為唯物辯證,認為這個世界只有身體與語言,除了真理(there are only bodies and languages, except that there are truths)


    在一個“懷疑的解釋學(hermeneutics of suspicion)流行的年代,巴迪歐重提真理不免顯得不合時宜;他致力尋求重新獲得存在、真理和主體的概念,他聲稱他所尋求的概念既不是後現代主義的,也不是現代主義的。政治上,巴迪歐是個堅定的極左,嚮往馬克思主義傳統。與喬治·阿甘本和斯拉沃熱·齊澤克一樣,他是大陸哲學部分反後現代主義的重要人物。

    從德希達、傅柯等到羅蒂、奎恩等,哲學從不同角度懷疑真理的絕對性,而邏輯、哲學、歷史真理等傳統真理概念真理符應論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 ) 的確有很多漏洞。因此,我們對巴迪歐哲學的第一反應都是一種懷疑--在一個不再相信絕對的年代,我們還能談論真理嗎?
    (每日頭條 哲學園)

  • 思潮 庫


    齊澤克
    (Slavoj Zizek, 1949年——)


    斯洛維尼亞社會學家、哲學家、文化批判家和心理分析理論家,也是目前歐美有名的左翼學者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家。


    他大概是當今在世最多人知道的哲學家,他將拉岡與黑格爾的理論套用到好萊塢電影、推理小說、男女性事、甚至沖水馬桶的設計上,他就像一位魔術師,從魔術帽之中快速變出不同的戲法,使人目不暇給,因此被稱為“文化理論界的貓王”。


    然而,他的哲學家身份卻備受質疑,為甚麼呢?他乍看根本沒有自己的思想,而只有創造性地挪用他人(主要是黑格爾與拉岡)的概念、理論。更為人所詬病的是,他不斷重復自己過往著作中出現過的論點,甚至笑話,他後來的所有著作只是《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的改寫。


    齊澤克還是有一條模糊但確實存在的理論主線,拉岡的精神分析是齊澤克的理論起點,但他並不僅僅把佛洛伊德與拉岡當作手到拿來的概念工具箱,拉岡對齊澤克整體思想的影響有很多方面,其中一個重要的面向即在於主體的理論。


    我們都知道笛卡兒與沙特等的主體理論,指主體是絕對自主、自由,是透明的。相反,拉岡肯定由佛洛伊德所提出的無意識主體,指人自己以為自己能意識到自己的心理活動,其實都是無意識的運作的結果。


    跟隨佛洛伊德的理論,拉岡進一步認為主體是空洞的東西:欠缺的欲望不可能被滿足,主體使用語言作言說與表達欲望,主體也是能指鏈條進行縫合效應的運作結果。

    主體的誕生本身就是一個缺口,一種甚至缺乏著缺乏本身(lacking lack)的存在。
    (每日頭條 哲學園)

  • 思潮 庫


    喬姆斯基

    艾弗拉姆·諾姆·喬姆斯基(英語:Avram Noam Chomsky,1928年-)可說是現代最為大眾熟悉的學者之一:他出位的政治觀點(無政府工團主義)與社會評論影響了不少人,而他自己也是一個非常活躍的政治活動家。但他之所以成為這極具影響力的學者,源於他偉大的學術貢獻--他為現代語言學奠定了基礎,更被譽為現代語言學之父。

    他的語言學理論不但革新了語言學本身,更對計算機科學、分析哲學、認知科學等有深遠影響。喬姆斯基語言學推翻了索緒爾結構主義語言學,也修正了流行一時的行為主義語言觀。

    對大眾來說,語言學可能只是一門專門的學問。但在喬姆斯基手中,對語言的理解最終涉及對語言跟人的關係的反思,而喬姆斯基式的語言學超越了語言學的界限,踏進了哲學、科學等領域。
    (每日頭條 哲學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