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南海东篱 5

Water Transport Museum

Load Previous Comments
  • 卡萊爾的書包


    藝術展·地緣詩學: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

    由臺灣美術館主辦的「地緣詩學: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於2023年12月2日至2024年3月10日展出,此次跨年度國際特展由3位國際策展人共同策劃,聚焦於亞洲當代藝術家共計約55組件作品,旨在以詩意而感性的方式探索地緣政經環境、意識形態與生命形式的各種可能性與關係。

    今(30)日於臺北舉辦記者會,由國美館陳貺怡館長主持,韓國策展人金聖淵、臺灣策展人謝佩君,遠道而來的藝術家帕蒂普.蘇薩桑泰(Prateep Suthathongthai,泰國)、鎌田友介(日本)、馬哈拉尼.馬羌那嘎拉(Maharani Mancanagara,印尼)、徐平周(韓國)、臺灣藝術家常陵、王湘靈及張紋瑄等皆出席盛會。

    國美館陳貺怡館長表示,18世紀啟蒙時代,孟德斯鳩提出「地緣政治」的概念,但1989年後一般認為冷戰已結束,但其實之後世界局勢丕變,戰爭不但並未結束,還以各種形式在國際間展開。1990年代之後,很多策展人與藝術家把「地緣政治」作為策展與創作的主題,本展即是以藝術的方法來探討地緣政治的問題,並聚焦在亞洲區域。

    韓國策展人金聖淵表示,本次展出作品根據不一樣的國家文化有不同的解讀,特別是有些作品與戰爭有關連,尤其在籌備展覽過程中,我們的世界也正發生戰爭,所以本展是在很有意義的時間點舉辦,且不單單是作品很精采,展場空間也有相應的呈現。臺灣策展人謝佩君提到,本展的關鍵字是「集體」的概念,她在與其他二位策展人的討論中,得到更多不同的觀點與突破,雖然這次臺灣藝術家的作品媒材與主題皆不盡相同,但藝術家都認為臺灣是東亞的會面點而非衝突點。菲律賓策展人派屈克.佛洛雷斯(Patrick Flores)透過錄影表示,展出這些藝術品就是傳遞他們的想法到這個世界,這個展覽讓我們了解世界雖然危機重重且多變,但多變正代表世界有改變的可能。

    國美館原訂今(2023)年辦理第9屆亞洲藝術雙年展,然因前年疫情之故將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往後推遲了一年(2023年)辦理,故同步影響本館亞洲藝術雙年展改至2024年辦理。雖因雙年展辦理時程的更動,國美館對於亞洲當代藝術的發展與推介仍保持高度關心,本次特別以專題策劃的方式,邀請亞洲地區中青輩三位策展人攜手合作,並各自薦選、邀請5位藝術家,匯聚不同的觀點同台展出。

  • 卡萊爾的書包


    [开斋节互勉]

    过去一年,有心人都辛苦了。

    往前看,好像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但有心人能发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

    大无畏精神,眼下这个

    “尚未完成的马来西亚”,

    正值得大家正面发挥创造力。

    沙巴内陆穆斯林女孩乘上火车回乡
    (刘富威·婆罗洲民族摄影录)


    延续阅读:

    族群和解主题馆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结局。

    陳明發博士原創·心靈•素質•能量


    眼下很多捆绑,

    是老思想命定的结局。

    松绑要先从思想做起,
    少一分浪漫与偏激
    就是给理性与创意
    多一个机会

    多接触新思想、新技艺
    就能减低冲突与毁灭的几率

    能提升我们处事方式
    以及解困机会的智慧
    实际上早在这世界上
    而且不止一家学说


    这里就有三个例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混融人性理念

    用静能量对抗狂热

    「第四权」:解困新闻学的新媒体策略

  • 卡萊爾的書包

    當特狼遇上戰狼,馬來有神譜?
    中國與美國是怎麽回事,大家都懂。
    前面右邊的抬轎人說:台灣的事,就是日本的事。

    日本的事,不就是美國的事?

    可美國的事,關馬來西亞什麼事?

    真不明白這個亞洲週刊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