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r Eyes Only 0.6 眸子

(Top Photo Appreciation: Eye_Yaroslav Karas)

  • 堅持深博


    陳楨的詩《路徑

    我弄錯約會時間

    找了一家小咖啡馆上網

    拐進完全陌生的空間

    舊有的網址,出現從不曾見過的東西

    我非常的慌張;世界已被徹底進襲翻轉

    我所懂得的事物一下子失去了意義

    我去到約會的地方

    來不及向你解釋我的遲到

    就結結巴巴告訴你這個怪現象

    你什麼也沒說,只是舉起雙手

    要我細看那肌膚上的刺青

    然後問道:你看懂了這些路徑嗎?

    看着看着,我就消失了

  • 堅持深博


    陳明發詩評《言詮》


    生命充滿奧秘,難以言說。吊詭的是,也唯有言說,才可能把意識與潛意識,帶到生命看得見、體會得到的現場,給它安排一個可以容身的場所。

    期待這樣的書寫與言說,詩學無疑幫了我一個忙。

    我決定不了生命的長度,但很想一窺其豐富與精彩。關於這點,文學與思維/心靈書寫,都同樣使得上力。

    因此,詩學並不是詩人的專利;想另辟路徑的任何言說者、敘事者與創造者,投身進來吧。
    2019年11月14日)

  • 堅持深博


    陳明發詩想《單調
    (原題《詩評 7》)


    好,我知道這不是濫調,但很單調囉。我是欣賞單純的,但也不好每一回都純成同一個樣子。預料得到的樣子。
    (2019年2月12日臉書 )

  • 堅持深博


    陳明發詩想《形狀》


    整件事,是從一個夢開始的。這夢,發生於午寐時。我很確定,它不是我原有之物。不是那種可以向全世界宣告,提高道德勇氣的東西。就因爲它本來就不是我的私產,嘶喊得越大聲,越覺得自己理虧。講重點,這夢有關一個圓形。怎麼形容呢,一個可以是任何形狀的圓形。說來很難說清楚,我的意思不是我首先看見一個圓形,然後它開始變成方形、菱形、三角形;像很多公眾人物那樣,一會兒塊狀一會兒錐狀;一會兒是單角旋轉的長方樣。瞬间,又成了翻筋斗的不等邊立體態。它不是在時間裏或早或遲或先或後發生。那麼,最早的那個“圓形”說法,究竟是怎麼浮現的?它是以準確的名詞浮現在我的意識裏,或只是一個迷迷糊糊的感覺?說不清。總之,我懂得就是了。然而,我真正懂得多少?這未名不明莫名難明的“物體”,在午寢後的時光,折磨著我的唾液腺。我一直嘗試開口向誰說清楚這件事,終是開不了口。(4.9.2020 臉書)

  • 堅持深博

    陳明發詩想《斜坡》

    寫詩?我很小很小的時候,便有過這樣的經驗。走到山崗,坐在一片厚紙皮上,然後沿著長滿草的斜坡,歡呼着滑下。然後,一次又一次地,提著紙皮走上山崗,直到疲倦為止。許多年後,去了敦煌,看見人們乘坐滑橇,從鳴沙山上溜下來。我問同行夥伴說:“你們玩過這種大型、長距離的溜溜板嗎?”他們不寫詩,但懂得我在作比喻,想把某種體驗形容好、表達好。說回來,這麼點玩意兒,跟寫詩有何關係?許多人寫東西,其實也只是順著斜坡而下。既成的字句或言語,是他們粗糙的硬紙皮或花俏的滑橇意象,順著既成的套路就發生了。下午聽見小孩子練琴,正在抓摸琴鍵位置,一粒一粒音符地按。我聽見了“都。來。迷。發。燒。拉。喜。荳”。那“喜荳”是什麼東西?怎麼個拉法能讓人發燒?我知道,是自己刻意把童年的硬紙皮藏起來了。自我挑釁,會不會是一種盼望中的飛行器,讓人更發燒,更不懂疲憊?(6.1.2020)

  • 堅持深博


    陳明發詩想《喻體》

    “怎麼老是這麼一顆圖?” 整個夜裏,只有這夢像:岩岸。半夜起來上洗手間,再躺下睡去,還是不言不語的岩岸。我的視角,是從海的那頭看過來的。那地方的色澤、觸感與味道,讓我想起是放大版的北鄉北古達岬角。我以為那是一幅靜止的照片,留意了一下,發現岩隙間的水是流動的,上頭泛亮的天光也在移動。是實時的“時間—影像”敘事呢。就像很多採用單一攝錄機拍的獨立電影,三腳架在固定的地方一擺,一開機就是15分鐘一鏡到底。而呈獻出來的,也就是那不剪輯的15分鐘。謝絕添加任何其他動作、畫面、旁述或特效。“怎麼老是這麼一顆圖 ?”我好奇的是,夢裏的我,為何用了“一顆”這量詞?莫非,這一幕,是顆星球?像個完整自足的喻體?我回到我在北婆羅洲海角的位置。那光線,應該是從西岸照過來的,是落日啊。斜暉照身後,照理會拍到我的影子。然而,我是沒看見,或許是夢善意回避了。(11.1.2020 臉書)

  • 堅持深博


    陳明發詩想《深夜食故》

    記憶這事即使不揪心,也踢胃。此刻的人,寄身三更半夜應該睡去的西方;在地球另一邊,不正是東方醒来作息的時刻?往昔在東方吃東西,極少在夜深人静時吧?際此春節,想鄉得緊,舊時日間或入夜積存的味覺記憶,都潛進了鄉思,挑起了半夜廚房消愁事件。淺淺的粿模有形但那黏性說不清;無奈的抓摸無形却燙人。聲息混雜味道的動靜,是東西身心若隱若現敲擊的心的節拍。(21.2.2021)


  • 堅持深博


    陳楨的詩《苦笑》


    橘子色的海灣

    飛鳥依然在覓食

    看不見烤红的落日

    很快和牠的雄心背道而陸沉

    詩人看得清矛盾

    却找不到平衡點挺住

    墜下一點都不有趣

    一點都作假不得

    任何好詞都来不及尋找

    更不適宜臨時實驗新手法

    来炫耀自己僵固的苦笑

    (12.5.2007)

  • 堅持深博

    陳明發詩想《關於註解的註解》

    我不反對你"反對"

    我無例外地都接受你的“例外”

    關鍵在於

    你對於每一次“反對”、“例外”的

    註解

    你每一次的“註解”

    都“例外”地“反對”自己從前的“反對”

    “反對”的,都是自己從前的“例外”

    反反復復,看似悠悠忽忽

    實際上被忽悠的

    是從無例外不反對的人們

    那不叫“註解”;可能也不是

    “曲解、“誤解”或“不解”

    根本就是“無解”的“亂解”

    2017年8月5日

    (原題《造句簿》14)

  • 堅持深博


    陳明發《開門造句 1》

    1 人說現象,我想意象。

    2 造句簿是釀酒的壇子,日常所見現象,所感意象,都儲進去,過些時日出土,自有純淨轉化的善緣。

    3 距離,帶給我們不一樣的心境。“我們”,指的是我和造句簿裡的言語。起初,是我要寫,開罈時,字句倘若還是要言說,是它們本身要寫了,我們就促膝深敘吧。

    4 慣語常言,“我手寫我口”,實際情況是,一般人尚且珍惜慎言之美,讀書人下筆散文,豈可張口就來,死而後已?(2017年2月25日)

  • 堅持深博

    陳明發《開門造句 2》

    1 文字創作最小的單位是句子;造一行好句,它會呼朋喚友,物以類聚,招來其他好句。

    2 已經有人在實驗“一行詩”的創作。

    3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沒見過?為求方便形容與流傳,絕大部分都用四字成語總結。四字成語於是成了我們最慣用的句子;最有安全感的思考方式。

    4 習慣所及,許多人面對最講究新句奇法的詩作,也往往是四字連連,節奏單調不說,思維脈動也虛弱。

    5 四字成語,偶爾為之只求畫龍點睛之效;頻密用之,像餐餐吃罐頭食物。

    6 反之,慣語改裝,往往有預想不到的效果,把創想推向不一般的維度。例如,我曾嘗試把“人無私心,天誅地滅”,改裝成“人有詩心,誅天滅地,再造一個新的”。(2017年2月24日)

  • 堅持深博


    陳明發《開門造句 3

    1. 錯過不是過錯,知道錯過已經很不錯;是過錯不知過錯,才是大錯。

    2. 很多人的詩文,都是尋人啟事,找尋那個錯過的自己。

    3. 最美好的感覺,是有人張貼尋人啟事,找的竟然是我,還說她很抱歉錯過了我;這麼白日夢一次,就覺得自己少一分過錯。

    4. 妳走過來,算是你錯;我走過去,當我有錯,約好在中途相聚,曾有過的不再是“有過”,而會是一直的不錯。問題是,我們什麼也沒做,盡在家裡坐。

    5. 做過的做錯,沒做也是錯,然後彼此數來寶似的數對方的過,數對方的錯;千錯萬錯就是自己不會錯。

    6. 過錯不是錯過;什麼也不再做,那才是大過錯,會是永遠的錯過。(26.2.2017 週日)

  • 堅持深博


    陳明發的詩《詩與思

    道可;道非——常道

    常言說得好

    陰晴;圓缺——月有

    詩就是要陪思舞蹈


    葉落翻筋斗雲起雲蔽

    說不準月色在那面

    雀鳥鳴晨曦林鬧林寂

    截不着天籟但韻律常在

    (27.7.2021 / 愛墾網制圖〈道可;道非——常道〉)

  • 堅持深博


    陳明發《Mountain》

    青山不語,錫箔上攀爬何益,

    M是落山風聲,漢語拼音聲聲莫

    26.8.2021夜孵夢,今早臨醒念至:英文單字Mountain(山)中藏着三個字。第一個很清晰:Mount(攀登/山);模糊的,是隨後的ain拖進了兩個字,ain't(不)和 tain(錫箔)。這一切半秒不差在同時間浮現。遲半秒緊隨而來的,是身為漢語字母的M,還有這四句整體意念的立現。

    詩性直覺與詩性靈感,大概是隱喻一體二面的意思吧。暫且不讓理性過度干預,也許才是最理智的事。當中涉及中西視覺、聽覺與觸覺意象的約會,隨緣讓它們在潛意識裏自然發展好了。對我,已經在空間中完成的,是詩;尚在時間中流動的,也是詩。為了更好地辨識這對孖生同胞,我管前者叫詩;後者叫詩想。(27.8.2021)

  • 堅持深博


    陳明發《自道》


    道可道,人鬼殊道


    “我不跟你說”


    非常道,夫子自道


    “你聽我說”


    單行道,頭頭是道


    “你說不是嗎?”


    陽關道,小人當道


    “朽木不可雕”


    (27.9.2021)

  • 堅持深博


    陳明發
    的詩《話語


    有一個地方我一定是遺忘了

    沿著街牆的招貼我找着

    在情趣玩具與立時貸款之間

    有個隙縫說

    愛麗絲夢遊仙境由此開始

     

    即冲即溶的線索

    是義乳偽陰;詩的致癌物

    詩沉默誰替她說?

     

    這地方一定是遺留在某首詩

    前一行與後一行之間一個閃念

    萬千話語排擠誰也沒找到位置

    題目都動搖了誰也保不了自己

     

    我告訴隙縫

    愛麗絲要是還有夢早已消融

    受不了黑心食物的詩已離席

    我要解的謎底她現居那裡

     

    話語萬千比不上一句伏線

    誰來通風詩此刻的芳踪

    我答應每行字句都隨心所願

    開敞的景觀經得起詮釋重重



    你們是駱駝能度過荒野大漠

    水鄉山城也是工坊的石磨

    我的詩不會流落街市賣假藥

    再小的村落也開開心心燒窯到老

    (2017311日)


  • 堅持深博


    陳明發《刷》


    人世間最深情的癡男怨女

    莫過於在社媒上發表作品

    卻以為能像古人所云:

    文章乃千古事

    殊不知,網路文章往往是

    還沒眨眼已被刷掉

    作古去了(2017年6月10日 臉書)

  • 堅持深博


    陳明發《揭示》


    揭示是個好詞,近義的有:敞開、照亮、表達等。因著這些詞,許多有關寫作方向與本義的勞作在展開。展開,可以存在於展覽;但大部分的展覽,終究只是展覽。例如,某甲提到某某大有來頭的作者,他第一時間的劇目,就是先攀交情。其實,一般讀者不是來看他的個人軼事,而是要看他究竟讀懂了什麼,又反思出什麼。從儲藏室把人家的作品搬出來擺在戰場,那是雜工的活兒。

    道生萬物,萬物通萬物,生機勃勃。胡說八道也可能生萬物,卻往往一物通不了一物,更莫論通萬物,求生機。
    (7.11.2021)

  • 堅持深博


    陳明發《夢「主」字》

    漢字學問大,其筆劃學問更大。看似一點都不起眼的一「點」,也有扎對穴位的針灸魔力,腦袋那個部位頓然開竅,速度神奇勝5G。今早臨醒前,漢字「主」忽訪,真是喜出望外,我立即對海德格爾的「詩意棲居」一語,毫不費思量便看見帖切的私己理解與詮釋——何謂「詩意棲居」?那「主」字的三橫,不就是相等距離的天地人嗎?中間一橫稍短,也就是在天地間的人,面對蒼天在上大地在下的一份謙卑。察覺到這些,還不足以實現「詩意棲居」。讓「主」字中的一豎,把天地人連成完整豐饒的一體,一以貫之,能主此生了,才是「詩意棲居」。到這裏以為可以向自己交功課了,可是在掀被翻身準備起床之際,有個聲音在腦際說了一句:「還有一點啊。」那意思我明白,說的不就是「主」字上的那個「丶」,少了此字,稱不上「主」,只是「王」而已。這世間何時缺少過身不由己的「王」?做不了主,何來「詩意棲居」?下床頭件事就是上網去查查,那在普通句子裏就只能扮演個頓號的「丶」,為何能那麼地神氣;少了它人就做不了主,此生詩意不起來?連讀音都唸「主」的這顆字,好傢夥,那狀若一星火苗卻雷霆萬鈞的點,原來是燈火的意思。這麼一來,今早的夢禮物漢字「主」,對海德格爾的「詩意棲居」的寓意就完整了。於此在夢著、思著的人,因為一顆字而領悟到自己「詩意棲居」的存在,怎麼說都是一個被照亮、被祝福的奇妙際會。
    (10.11.2021)
  • 堅持深博

    陳明發《五音:五臟:五行》

    今早張眼前的第一個意識浮光,是「五音」這件事。像是在大清晨走到霧紗郁彌的濕地湖邊,聞聲低飛遠去的水禽讓我一瞥身影。隨即搭上了「五臟」,緊接著是「五行」。這都是在一瞬間完成的。張開眼後,兩個念頭同時在浮現。好像是在前腦想著,這三大類十五小分類的事物撞擊在一起了,一早鬧上我,一定有它的因緣;後腦則像個旁觀者在喃喃自語:自冠毒爆發以來,許多工作都在網上完成,軀體的遊走減少了,生活進入相對可預測的穩定狀態,不就是「寧靜致遠」的基礎嗎?當然,張開眼起床上洗手間在那幾步極短的時間裏,腦前腦後的聲音並不像現在的書寫那麼有條理,但在意識與潛意識互動之際肯定發生了一件事:一個新主意在誕生中。我以為這或是一個重大發現,上網查了查,才知道五音與五臟與五行的關係,早已經是中國哲學的一部分。留給我的活兒,是先去理解。因為此前根本沒接觸過、更沒思考過這等事,暫時不好貿貿然拒絕或接受這份夢禮物。雖然我很確定不是在夢裏遇著這麼個念頭,但很肯定它是我的潛意識在我無夢的狀態下整理出來的一項隱喻。就像每天早上打開家門看見地板上躺著一份報紙,打開來看,裏頭所呈現出來的內容,都是在我完全沒有參與、預想的情況下被中介與安排過的。今早這念頭,就是那一份報紙,我得反復地看,才可能明白其寓意。
    (12.11.2021 週五)

  • 堅持深博


    陳明發《寫作方法》

    2.11.2021
    午茶時間,妻語:“詩性”一詞會嚇壞人。我們固然是一個文化底蘊很深的民族,但一般人對自己文化的覺知與理解,深一點的就很抗拒。

    3.11.2021夢聞一聲音云,“同一個經歷,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表達方式。不足惜。”醒來,對於“不足惜”的概念的領悟是:警惕自戀啊,應該採用更貼近草根的方式去討論詩性文化。

    4.11.2021 夢見一張雙欄表格,感覺左欄是學術的、專業的內容,右欄對照的,則是一般人看得懂的說明。同步有個反思的提問:兩邊用上一樣數目的文字,可能嗎?

    5.11.2021夢見一座金黃色的大圓柱,燈火燦爛,涓涓水流不斷從柱身頂部淌落。圍著大石柱的,是同樣形狀但小多了的圓石凳,色澤一樣的耀眼但不淌水。這應該是解答了前一晚有關字數的疑問,一個不斷有所變化的大主題,可以拆散成七組相對穩定的解說,這樣的寫作就簡單多了。
    (6.11.2021 整理 / 愛墾網制圖)


    註:我對孵夢、釋夢的實驗開始於1990年代中期,當成個人研究創造力的部分進階練習。2000-2001年期間,在南洋商報商餘版寫《陪夢散步》系列專欄,分享過數十篇有關心得。後來有幸被收進臺灣師大馬華文學數位典藏系統



    同步發表:陳明發札記 2001
  • 堅持深博


    陳明發的詩《青春


    上帝有的是時間,我沒有

    偏偏花了半輩子在音韻的尋找

    以為落葉逝水以外我已無所求

    星光在悠閑垂釣黎明的山岳

    一下子吹去我的睡意

    上帝原來離我并不遠

    音韻找對了位置

    祂會把青春還給我

    讓我攀越百岳千峰

    一窺妳單純的顧盼


    (6.2.2012)

                                                              (Photo Appreciation:Sinnbilder) 延續閱讀 》《佳句兩首》

  • 堅持深博


    陳明發詩想《防禦機制》


    年少有年少的為賦新詞強說愁,年老有年老的顧影自盼傷秋去,這是尋常季節遞轉的自然現象。可是,自年少一直愁到老來自哀自憐,中間既不曾遇上「面對大海,春暖花開」,也缺「走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在出於其「風格穩定」而考慮頒給終身憂鬱獎的同時,也令人懷疑精神分析學家說的文學「防禦機制」確實存在。
    12.12.2021 /Photo Credit: Bored Art

  • 堅持深博


    陳明發的詩《辯說》

    一首詩,或一百首

    都是自我辯說往昔的

    無從完成,夜半害怕聽見

    敲門聲,釀壞酒的甕掀蓋

    淒厲的回響如惡味

    都是一首詩承擔不了的

    挫敗,一百首也是

    (13.4.2022)

  • 堅持深博


    陳明發《潭邊人》


    誰也沒開口 一說話

    就是莫名 泥潭
    將月與樹影 融化
    沒泡泡 碎弱的也沒有
    沒掙扎痕跡 連告別的
    手勢也沒有 一切平靜像是
    忠誠的告誡像鏡子 沒懸念的
    滲透 風與蟲鳴沈沒
    自始至終 潭邊人沈默

    (19.4.2022)

    本詩嘗試一種新玩法,遊戲規則在于句子與句子之間,有隙缝,節奏像土下的流水線,曲曲折折往下走。人與人的交流,往往也是這種境况,談話與談話之間有間斷,但對話人的内在思维雖然無聲,但它像詩的節奏不會休止、安静下来。就在那個時刻,人與人/人對人的内在感知在發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