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愛墾網》馬來西亞-台灣墾友於2014年7月23~26日,四天三夜遊走沙巴內陸市鎮丹南(Tenom)。最難忘的,除了陳明發博士、劉富威和張文傑三人的麓夢悠神秘巨石圖騰(Lumuyu Rock Carvings)探險外,要算是丹南—Halogilat鐵路之旅了。最難得的是,這次鐵路遊得到Ken李敬傑、李敬豪兄弟的安排,請到服務沙巴鐵路局34年的蘇少基先生前丹南火車站站長一道同遊。
Tags:
Albums: 《愛墾網》馬來西亞~台灣墾友同遊丹南
Location: 沙巴丹南,Tenom, Sabah
Comment
愛墾APP〈喉結:情動·官能·物質》從生物學進化角度來,人類的喉結明明是致命處,為何卻更明顯呢?
人類的喉結是一個特殊的身體部位,它是連接口腔和食管的結構,主要作用是參與發聲和呼吸。
盡管喉結在生理上很重要,然而,在進化中,喉結卻是一個致命的缺陷,因為它易受到感染和損傷,甚至可以導致死亡。那麼為什麼人類的喉結比其他動物更突出呢?
人類喉結的結構和功能
人類喉結位於頸部,由甲狀軟骨和環狀軟骨組成。它主要由兩個聲帶和一個會厭組成,聲帶的振動產生聲音,會厭控制空氣的流動和方向。
喉結還包括一個稱為「喉孔」的空氣道,連接口腔和氣管,允許空氣通過。
除了發聲之外,喉結還負責保護氣道和食道的開口,避免誤吸食物進入呼吸道,從而引起窒息。
此外,喉結所在的頸部還是血管、神經和淋巴結的重要通道,一旦喉結受到損傷或感染,這些通道也容易受到影響,導致嚴重的並發症。
喉結在進化中的發展歷程
據研究表明,喉結的出現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變化。在人類的祖先中,喉結可能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結構,不像現在這樣明顯。
在類人猿和早期人類中,喉結的主要作用是呼吸,而聲音的產生仍然主要依靠口腔和鼻腔的結構。
隨著人類的進化,語言和社交行為變得越來越重要,喉結逐漸演化成為一個特化的結構,更適合聲音的產生和控制。
另一方面,由於發展了更高級的社交和文化行為,人類開始孕育出一種新的「信仰文化」,需要通過歌唱、吟唱等聲音形式來表達。
這種新的社會需求促進了人類喉結的進一步演化,使其更加復雜和特化,同時也增加了其易受感染和損傷的風險。
喉結的缺陷
盡管喉結在人類的社會和文化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從生理學角度來看,喉結卻是一個致命的缺陷。
首先,喉結容易受到感染和炎症的侵襲,導致喉炎、扁桃體炎等病症。其次,喉結的結構脆弱,容易受到損傷,如意外撞擊、窒息、食物卡在喉嚨等,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呼吸道阻塞,甚至死亡。
此外,喉結的突出也給人類帶來其他的生理不適。例如,喉結過大或過突出的人易出現氣促、口乾、咳嗽等症狀,同時也會影響飲食和睡眠質量。
喉結的進化意義
雖然喉結在生理上存在缺陷,但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它卻是人類進化的重要標志。喉結的演化過程反映了人類社會和文化需求的變化,同時也表明了人類具有高度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此外,喉結的出現和演化也為人類語言和思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人類的語言和思維能力可以說是人類進化中的一大創舉,它使得人類具有了強大的社會和文化影響力。
喉結的進化可以說是這一進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為它為人類提供了產生聲音、表達思想的必要工具。
最後
喉結在人類的生理、社會和文化生活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盡管它存在著生理缺陷和風險,但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喉結的出現和演化反映了人類的適應能力和文化創新,也為人類語言和思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來源: 天下十三洲獵奇)
愛墾APP:韓炳哲的《敘事危機》~~韓國出生的瑞士裔德國哲學家韓炳哲(ByungChul Han) 在《敘事危機》(The Crisis of Narration)一書中,通過探討現代社會敘事的衰退及其影響,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哲學和文化批評觀點。這些觀點不僅分析了技術時代的心理與社會現象,也對人類存在的意義生成提出了深刻的反思。
書名叫《敘事危機》,其實指向了現代人存在危機的問題。書中警句頻出,往往一句話就解釋了一種現象。本書核心觀點是,資本主義將敘事故事化,依靠科技出於消費主義目的,販賣毫無營養的故事,供應海量信息,把世界透明化,這就消解了敘事賴以存在的「不可解釋」的基礎,結果就是動搖著人類延續數千年的敘事傳統,使人們在充斥著偶然性信息的海嘯中喪失感受能力,在無限的時間和空間坐標上隨波逐流,淪為深患孤獨症卻無法在講述與傾聽中獲得自愈的原子個體。
在作者看來,歷史上,人類有賴於「講述」去凝聚人心,創造社會共同體,個體也需要在「講述」的場域中找到安身立命的錨點。簡言之,人類的社會和文化、群體與個體的生存和發展,無不依賴敘事這種手段,比如宗教、節日乃至政治。
但是,在後工業化時代的今天,資本主義與現代科技把源於情感和目的的敘事,消解為服務於消費的冰冷的無意義的信息,這就大大加速了敘事的終結。最直觀的表現是,一方面,生活不再有節日感,有的只是工作與休閒、生產與消費,因此現代人往往覺得生活「沒味了」;另一方面,原本旨在拉近人際距離的智能手機,卻將人們變成一座座孤島,人人在網絡發自拍、發表見解,活在自我的世界裡,結果就是被原子化為鈍感十足的個體,在與手機屏幕的冰冷對視中,被信息的海嘯沖垮精神世界,成為茫然無所歸依的現代人。
以下是該書的一些核心章節及值得關注的理論概述:
敘事的衰落:後敘事時代的特征 The Age of PostNarrativity
韓炳哲認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後敘事時代」,個人和社會通過宏大敘事來構建意義的能力正在喪失。他批評新自由主義和數字技術將人類體驗碎片化,使敘事被即時滿足和無意義的信息流所取代。
宏大敘事(如宗教、歷史或文化故事)曾賦予人類以方向感,而現代社會的數字化生活傾向於即時性與孤立的微敘事。
技術與消費主義推動的「數字自戀」破壞了敘事所需的深度反思與時間積累。
敘事與時間性:意義的喪失 Narrativity and Temporality
韓炳哲將敘事與時間性聯系起來,認為敘事是一種將事件編織為意義整體的時間實踐。然而,現代社會的快節奏與即時性割裂了時間的連續性,破壞了敘事的結構。
敘事的本質在於「時間的持久性」(durability of time),但數字技術時代強調「即時滿足」(immediacy)和「短期體驗」(shortterm experiences),導致敘事的斷裂。
他引用聖奧古斯丁對時間的思考,指出敘事的時間感具有深層存在意義,反映了人類對未來的希望、對過去的記憶以及對當下的行動。
數字時代的孤獨與敘事危機 Digital Isolation and the Crisis of Narrativity
他批評社交媒體塑造的「表演性自我」(performative self),認為這種現象進一步導致了敘事的崩潰。數字文化推崇快速而淺薄的互動,卻難以承載深度的敘述和情感連結。
社交媒體中的「點贊文化」消解了深度對話的可能性,個體越來越無法通過敘事來理解他人或社會。
敘事本質上是一種關係的實踐,而數字化生活導致「孤獨的共存」(lonely coexistence),個體被隔絕於虛假的互動之中。
敘事的療愈功能 Narrative as Healing
韓炳哲強調敘事具有「療愈性」,它能夠幫助個體和群體從創傷中重建意義。然而,在一個敘事危機的時代,人們變得越來越難以通過敘事修復受損的身份和社會關係。
敘事是歷史性創傷和集體記憶的重要工具,它賦予痛苦以語言和形式,使人類能夠超越創傷本身。
他批評現代社會對「正能量」和「快節奏修復」的推崇,指出這是對深層敘事療愈過程的扭曲。
詩性敘事的可能性 The Possibility of Poetic Narration
韓炳哲提出了一種替代性的解決方案:通過回歸「詩性敘事」(poetic narration),重新發現人類與世界的關係。他認為,詩性敘事以緩慢、沉思和開放性為特征,與技術時代的快速、確定性形成對照。
詩性敘事能夠超越消費主義敘事的淺薄,將人類的經驗與宇宙的整體性重新聯結。
這種敘事強調像徵與隱喻,能夠通過間接性和多義性承載複雜的情感和意義。
影響:韓炳哲在《敘事危機》中通過對現代社會敘事消退現象的深刻分析,指出了技術、資本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對人類存在的意義危機的加劇。他的核心理論不僅對文化理論、哲學和社會批評有重要啟發,也為應對敘事危機提供了重新思考敘事的可能路徑。
值得深究的問題:如何通過詩性敘事修復技術時代的意義缺失?在數字化和社交媒體中,是否存在新的敘事形式可以替代傳統的宏大敘事?
(《敘事危機》作者: [德]韓炳哲;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原作名: Die Krise der Narration.;譯者: 李明瑤;出版年: 2024-5)
愛墾APP:文創對大數據的必要理解~~對 [德]韓炳哲的新著《敘事的危機》(The Crisis of Narration,2024),網眾的其中一項綜合讀後反應是:大數據揭示了事物之間的相關關係(Kordhation,作者本身就這麽說),屬於認知最原始的形態,屬於「就是如此」(Es-ist-so,讀者反應)的性質,並無法以新視野、新角度解釋任何事物;更無法產生任何概念上的理解,回答「為什麼」(Wieso),生成新意義。其後果是,平均主義計算出來的道德傾向與審美喜好,「趨利避害」的分布形態,在文創事業上產生了保險的、有利可圖的商品,結果犧牲了原創精神與個體風格。
愛墾的評議是——
這段論述以批判性角度探討了大數據在認知、文化創意和意義生成領域的局限性,涉及多個哲學和文化層面的思考。以下是針對這段論述的分析與評議:
大數據的「相關性」局限
原文:「大數據揭示了事物之間的相關關係(Kordhation),屬於認知最原始的形態,屬於『就是如此』(Es-ist-so)的性質,並無法以新視野、新角度解釋任何事物。」
優點
這部分準確地指出了大數據的核心特征:通過大量統計分析揭示相關關係,但不直接觸及因果性或深層機制。統計的「相關」並不等同於哲學或科學意義上的「因果」,也無法自動生成新的理論視角。
「Es-ist-so」(「就是如此」)的表述具有海德格爾式的存在論意涵,暗示大數據對世界的描述停留在一種「事實性」的表層,沒有觸及事物「為何如此」的本質性問題。
局限
此觀點可能低估了大數據在生成「新視角」方面的潛力。例如,基於大數據的模式識別和機器學習,已經在天文學、醫學等領域發現了許多人類無法直觀感知的規律。這些「規律」雖未必能回答「為何」,但能引導進一步的理論探索。
需要澄清「新視野」與「新意義」的定義:如果大數據揭示的模式能為特定領域提供突破性的工具或啟發(如AI藝術生成工具),是否可被視為「新視角」?
缺乏生成意義的批評
原文:「並無法產生任何概念上的理解,回答『為什麼』(Wieso),生成新意義。」
優點
強調了「相關性」和「意義」之間的區分,符合現象學和解釋學傳統中對意義生成的理解。比如,伽達默爾強調,意義生成需要解讀主體與世界之間的對話,而非僅僅堆積數據。
提出「回答為什麼」是概念形成的核心,暗示了對人類認知和文化生產中「因果性」與「價值觀」不可替代的需求。
局限
這種批評可能忽略了「意義生成」的動態性和主體性。例如,大數據雖然本身不能生成意義,但作為「原材料」可以被人類通過敘事或再解釋賦予意義。
在文化創意領域,大數據未必只能用於生成「保險的商品」,它也可以幫助創作者發現潛在的文化趨勢或未被滿足的需求,從而推動原創精神。
平均主義與文化創意的批評
原文:「平均主義計算出來的道德傾向與審美喜好,『趨利避害』的分布形態,在文創事業上產生了保險的、有利可圖的商品,結果犧牲了原創精神與個體風格。」
優點
這一論點揭示了數據驅動經濟中「平均化」的文化後果:為追求市場最優解而忽視小眾創意和個人表達。這樣的批評與阿多諾和霍克海默在《啟蒙辯證法》中對「文化工業」的分析有相似之處——追逐利潤的文化生產趨向標准化,導致審美趣味的平庸化。
指出「趨利避害」作為一種演化心理傾向,在文化領域可能扼殺冒險精神和真正的創新力,這在商業與藝術的張力中具有現實意義。
局限
「平均主義計算」並非必然導致創新的犧牲。一些數據驅動的文化創意實踐(如Netflix根據觀眾偏好開發創新劇集)表明,大數據也能激發原創性和個體風格,只是其路徑不同於傳統藝術。
過於強調大數據對個體風格的犧牲,可能低估了創作者主動與市場對話、平衡需求與創新的能力。
哲學與文化層面的擴展可能
這段論述未深入探討「保險商品」之外的文化創意可能性。如果結合德勒茲的「差異」理論,可以進一步提出:即便在大數據主導的平均主義分佈中,仍存在「微小差異」生成新的可能性。
從符號學角度看,大數據生成的審美喜好本質上是一種新的符號系統,與傳統藝術符號系統之間並非對立,而是可以產生混合模式。這種模式可能既服務市場,又保持原創精神。
總結
這段論述揭示了大數據在認知、文化生產和意義生成中的局限性,但其批判未完全承認大數據作為工具的潛在價值。如果將這一批評與哲學、符號學和文化工業的理論結合,或許能更全面地揭示大數據與原創精神之間的復雜張力。
(《敘事的危機》作者: [德]韓炳哲;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原作名: Die Krise der Narration.;譯者: 李明瑤;出版年: 2024-5)
通過呼喚的覺醒:在海德格爾的哲學中,呼喚促使個體意識到自己與存在的關係,而互相呼喚則可以促使個體意識到,自身與他者或世界的深層關係。兩者都牽涉一種覺醒過程,只不過海德格爾的側重在於對「存在」的覺醒,而互相呼喚更多是涉及情感或文化意義上的覺醒。
超越日常:海德格爾的呼喚試圖讓個體超越日常的瑣碎生活,進入一種更加本真的存在狀態;互相呼喚也是讓個體超越單一的自我,進入一種與他人、與文化的更深層次互動。
差異點
方向性:內在 vs. 互動:海德格爾的呼喚是一個個體化、內在的過程,是一個人對其本真性的覺醒,側重的是個體與自我的關係。而互相呼喚則是一種雙向互動,它不僅僅是個體覺醒,還包括個體與他人、與世界之間的互動性喚起。互相呼喚更注重關係性和共同創造的動態過程。
社會性與共創:互相呼喚概念涉及人與人、人與環境的共創過程,強調的是一種共同創造的體驗和情感共享的過程,特別是在文化創意和情感表達中。這與海德格爾的個體性呼喚不同,後者更關注個體如何通過自我反思而獲得對自身存在的深刻理解。
文化與情感的呼喚:互相呼喚更多與文化、情感和創意的領域相關。例如,在地方文化創意和情感體驗中,我們討論的是如何通過故事、文化符號、情感空間喚起共同的體驗,而這種呼喚往往是基於文化互動的。在海德格爾的呼喚中,文化因素的考量相對較少,它更多是一種形而上學的存在論思考。
應用上的差異
海德格爾的「呼喚」主要應用於個體的哲學反思與存在問題,它是內向的,旨在讓個體認識到自己在世中的獨特性和責任感。
互相呼喚則可以應用於文化創意、文旅體驗、地方文化再生產等領域,它更具有社會性和實踐性,旨在通過情感和文化的共鳴,達到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深層次聯系和共同創造。
總結
海德格爾的呼喚哲學關注個體對存在的反思和覺醒,而愛墾討論的互相呼喚概念則側重於人與人、人與文化之間的互動和共鳴。兩者都涉及喚起意識的過程,但海德格爾的呼喚是內在的、單向的,而互相呼喚是雙向的、關係性的,它不僅是個體的覺醒,也是群體的共創過程。在文創領域互,相呼喚尤其重要,因為它強調了通過情感和文化互動,創造出一種共享的意義和體驗。
巴赫金(Mikhail Bakhtin,1895—1975年,前蘇聯現代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理論家。) 的「對話理論」包含了幾個核心思想,特別適合愛墾網提倡的「互喚」(reciprocal evocation)的概念,以下是其中幾個對我們的探討至關重要的內容——
語言的對話性:巴赫金認為,語言和交流從來不是單向的,而是具有對話性的。每一個言語行為都是對前一個言語的回應,並在未來引發新的回應。因此,交流並非是信息的簡單傳遞,而是一種持續的對話過程。這個觀點和「互喚」概念密切相關,因為在「互喚」中,情感或思想的激發是一種雙向互動過程。每個文化表達不僅是對某種先前經驗的呼應,還同時在呼喚未來的回應和反思。
多聲性與異質性:巴赫金提出的「多聲性」(polyphony)強調在文學或對話中,不同的聲音、視角能夠並存,沒有一個聲音能夠絕對地支配其他聲音。這種思想對「互喚」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文化的呼喚和回應中也存在著多樣的視角。我們在地方文化和全球化的文創中,需要認識到每個「聲音」都是一種獨特的回應,它們之間沒有絕對的主次關系,而是通過對話共同建構意義。這符合「互喚」中彼此創造共享經驗的過程。
未完成性: 巴赫金還強調所有的對話都是「未完成的」,因為每一個言語行動總是開放的,向未來敞開,永遠在期待回應。這和「互喚」中持續的文化交互過程一致。地方文化創意中的任何表述或創意項目總是開放的,吸引新的詮釋、回應、互動。因此,「互喚」不僅僅是對已有傳統的回應,還在不斷創造新的文化空間和體驗,帶來持續的意義生產。
複調小說和多層敘述:在巴赫金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複調小說時,提出了多層敘述結構,這種結構中,人物之間不僅僅是簡單的對話,而是多層次的思想、情感互相作用。這一思想可以直接應用於文化創意的「互喚」中,意味著創意作品或敘述結構可以同時存在多個互動的層面。這種複調的結構激發了情感與思維的多維度互動,使文化表達超越單一敘事。
關聯到「互喚」的實踐: 當我們將巴赫金的對話理論應用於「互喚」概念中,實際上是將文化創意、地方傳統與全球化視為一個持續對話的過程:它們在互動中不斷呼應、激發彼此的意義。這些對話是多聲的、複調的、未完成的,並且充滿著對未來回應的開放性。巴赫金理論中的這些特質幫助我們理解,如何通過文化表達設計,來激發持續的情感和創意交流,將地方文化與更廣泛的社會現實相聯系。
相关:呼唤型造物 evocative object The Etymology of Vocative Linguistic Theory on Vocative
接受美學 愛墾思潮篇
愛墾APP: 無器官身體の在地智慧
結合在地智慧(native wisdom)與德勒茲的理論及新文創教育,可以通過「生成」與「流變」的角度將地方性知識、傳統實踐、文化記憶等資源轉化為具有現代性和創新性的文化內容。以下幾個步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如何有效結合在地智慧,並在新文創教育中加以運用。
在地智慧的流動與生成
德勒茲的「生成」理論強調文化的動態變化,而在地智慧也並非靜態的傳統知識,它通過實踐、傳承和適應不斷發展和演化。海外華人社群中的會館、宗祠和行團等組織,本身就是這些流動智慧的儲存器。要結合在地智慧,關鍵在於找到這種流動性,並將它與現代需求相結合。
在地智慧的「生成」:在地智慧常常包含對自然、社會、人文的深刻理解,例如對於自然環境的傳統管理方式、節慶儀式中的社會團結和情感共鳴。這些智慧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通過新的方式生成新的意義。例如,傳統的節日慶祝可以通過現代媒介重新解讀,成為社會團結的象征和文化認同的體現。例如:通過研究婆羅洲或東南亞地區的農耕祭祀儀式,結合當代環境保護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理念,設計一個融入文化傳承和現代環保的文創項目。
在地智慧的現代化應用:要將傳統的在地智慧與現代技術結合,可以通過數字化工具和新媒體實現。例如,通過記錄和數字化展示傳統工藝、口述歷史、音樂舞蹈等文化內容,可以為年輕一代提供接觸傳統文化的機會,並通過這些新媒介實現創新。例如:利用虛擬現實(VR)或增強現實(AR)技術,將宗祠或會館中的傳統儀式、手工藝和儀禮過程數字化,創造一種互動的文化體驗,使得受眾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並參與這些傳統文化。
多重性與地方智慧的共創
德勒茲的「多重性」概念提醒我們,文化不應被理解為單一的,而是多層次、多維度的。在地智慧也是如此,它不僅僅是地方的「固定」知識,還是多元文化和經驗的交匯。在結合新文創時,需要尊重這種文化的多樣性,並創造出新的文化形式。
共創的文化空間:通過新文創教育,可以讓在地智慧與現代創意產業融合,並賦予其新的意義。這種共創的文化空間不僅僅是為了保護傳統,更是為了利用它們生成新的文化體驗。例如:設計跨文化工作坊,讓當地社區與全球創意者一同參與,探索如何通過傳統的手工藝、舞蹈、音樂等文化形式,創造出新的文化產品,如時尚設計、數字藝術作品等。
多重文化身份的結合:新文創教育可以通過結合在地智慧中的文化多樣性,展示如何通過文化的交匯與融合生成新的文化身份。海外華人的組織結構(如會館、宗祠等)本身就反映了這種文化的多重性,可以將它們作為文化交匯的示例,通過新文創進行展示和教育。例如:在文創項目中,通過展示不同地方(如婆羅洲、東南亞、北美等)的華人社區如何融合當地文化與華人傳統,探索跨文化身份在全球化時代中的意義。
身體實踐與文化傳承
德勒茲的「身體」概念在這里尤為重要。在地智慧通過身體的實踐得以傳承,無論是手工技藝、宗教儀式,還是集體勞動和生活方式,這些文化實踐通過身體動作和感官體驗被一代代傳遞下來。新文創可以利用這一點,將傳統文化實踐轉化為新形式的文化產品或教育內容。
身體與文化體驗:可以通過創意的工作坊、表演或藝術展覽,展示身體如何成為文化傳承的媒介。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通過身體的參與來體驗文化的意義,從而加深對在地智慧的理解。例如:通過傳統的武術、舞蹈、手工藝工作坊,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文化傳承的具體方式。借助新媒體技術,拍攝或記錄這些身體文化實踐,轉化為可視化的文化檔案或數字藝術作品。
技藝傳承的現代化:結合身體技藝與現代技術,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傳統技藝如何在當代得以創新。例如,將傳統的木雕、編織等技藝與3D打印或數碼設計結合,形成具有現代風格的文化產品,既保持了傳統技藝的本質,又賦予其新的市場生命力。
例如:可以開發基於行團中的傳統手工藝技能的數字設計平台,學生通過這個平台既可以學習傳統技藝,又可以運用現代數字工具進行創作,形成具有創新性的文創產品。
去中心化的教育模式
在地智慧往往根植於社區和地方性組織,這與德勒茲去中心化的思想契合。通過去中心化的教育模式,可以將在地智慧融入日常生活和社區實踐中,而不再局限於課堂或中心化的教育結構。
社區主導的教育:通過去中心化的教育系統,鼓勵民間團體或地方社區參與教育決策和內容制定。會館、宗祠等組織可以成為文化教育的基地,通過社區成員的集體智慧,設計符合地方實際需求的課程或項目。 例如:在地方社區內設立文化教育中心,由當地傳統技藝大師、宗祠長老等作為導師,教授年輕一代有關地方歷史、手工藝、儀式文化等內容,同時結合現代教育方法,增強教育的互動性和實用性。
線上線下結合的去中心化平台:新媒體技術可以幫助實現去中心化的教育模式。通過線上平台,將不同社區的在地智慧進行共享,學生可以在線上學習全球各地的文化內容,而線下則可以通過實踐和體驗,真正接觸這些文化智慧。例如:開發一個全球華人社區文化平台,匯集不同地區的文化智慧與教育資源,學生可以通過在線課程和線下工作坊結合,學習不同地域的文化精髓,並將其應用於創意項目中。
新媒體與在地智慧的數字化
新媒體可以為在地智慧提供廣泛的傳播渠道和數字化平台。通過數字技術,不僅可以保存這些文化遺產,還可以創新性地展示和互動,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和理解這些智慧。
在地智慧的數字檔案:利用新媒體技術,將地方文化、傳統知識、口述歷史等進行數字化保存和傳播。例如,可以建立數字化的宗祠歷史檔案,記錄華人社區的文化傳統和故事,讓它們在全球范圍內傳播。例如:創建一個虛擬博物館,展示全球華人社區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在地智慧,用戶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在其中進行互動和探索,學習文化背後的深層智慧。
創新性的文化表達:新媒體可以幫助將傳統文化形式轉化為新的表達方式,例如通過短視頻、數字藝術或互動游戲展示在地智慧。學生可以通過這些新形式學習並創造文化內容,將傳統與現代結合,形成新的文化表達。例如:開發一個基於婆羅洲土著文化的互動游戲,通過游戲中的任務和情節展示當地的傳統知識、風俗習慣和自然管理智慧,讓玩家在娛樂中學習文化內容。
結合在地智慧與新文創教育,不僅可以通過數字化工具和新媒體技術創新性地展示和傳承文化,還可以通過德勒茲的生成、多重性和去中心化理論,使文化成為動態的、開放的創意資源。在地智慧通過與現代技術、創意產業的結合,不僅為教育提供豐富的內容,也為全球文化的多樣性和創新性做出貢獻。
爱垦APP:“情动转折” vs 现象学
“情动转折”与现象学有明显的理论渊源,特别是在对感性经验、具身性和知觉的探讨上联系密切。但“情动转折”并不完全属于现象学的领域,其研究范围更广,涉及社会、文化和权力结构中的情感分析;它是跨学科的理论发展,涉及哲学、文化研究、社会学、情感地理学、性别研究等多个领域,涵盖了更多现代文化和社会研究的内容。
现象学的感性基础
现象学,尤其是胡塞尔和梅洛-庞蒂的工作,强调对感知、体验和身体的分析。梅洛-庞蒂尤其在其著作《知觉现象学》中强调了身体作为理解世界和存在的媒介,这与“情动转折”中的许多观点有相似之处。“情动转折”从现象学那里借鉴了对感性经验的重视,尤其是对身体的体验、知觉和存在如何形塑我们的世界观的关注。
感性与情感的现象学维度
“情动转折”在很多方面延续了现象学对情感和感性经验的探索。现象学注重第一人称经验以及我们如何通过感官与世界互动,这为“情动转折”提供了理论背景。情动转折则探讨情感在社会、文化和权力中的作用,常常结合现象学的关注点,探索情感的具身性(embodiment)和存在体验。
多学科交叉
“情动转折”不仅仅限于现象学的哲学范畴,还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文化研究、性别研究等多个领域。它探讨的是情感和感性如何影响社会和文化过程,关注情感的社会性和政治性,超越了传统现象学对个体感知的专注。
权力与情感的社会性
现象学传统上更多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而“情动转折”则试图理解情感在权力结构中的作用。例如,许多“情动转折”的学者探讨了情感与身份认同、性别、种族、政治等问题的关联,这涉及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分析,而不仅仅是现象学式的对感知和体验的关注。
与后结构主义的联系
“情动转折”还受到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尤其是德勒兹、福柯等思想家的理论。这些理论强调情感和感性在权力、知识生产中的作用,而现象学并不专注于这些社会层面的分析。
爱垦網评注:人文科学研究方法
人文科学研究通常涉及对文本、文化现象、历史资料等的深度分析与诠释,再依赖这些文本、文献、哲学思想或文化背景,来构建本身的理论和论点。
在研究过程中,可以从现有的经典文本、二手资料(如学术论文、书籍)中寻找相关的数据与论据,以支持手中的分析与论述。这种做法是被人文科学领域广泛接受的。只要有关研究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并通过系统的方法对文本进行批判性分析与阐释,便能形成学术上可接受的论点。
另一方面,除了文本分析,许多前沿的人文研究也会融合跨学科的数据或新方法论,如结合社会学调查、文化分析,甚至技术领域(如电影研究、数字人文)的数据和工具,来拓宽和深化研究。
扎根方法论(Grounded Theory)
将个人在文创领域的经营经验注入到研究中,可以算作一种扎根方法论的应用,同时也能够归入人文科学范畴。具体来说,这两者的关系和方法论的选择取决于你如何将经验与理论进行整合。
扎根理论与经验
扎根理论是一种来自社会科学的方法,强调从实际经验出发,逐步归纳出理论,而不是预先设定框架。通过收集实践中的真实数据,反复进行编码和分析,从中发现模式或理论。因此,如果你将个人的经营经验作为研究的核心数据源,并通过系统分析这些经验来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那么这种做法符合扎根理论的方法论框架。
人文科学与个人经验
在传统的人文科学中,个人经验同样可以作为研究的一部分,但更多是通过自我反思或现象学分析来理解经验的深层意义,而不是像扎根理论那样系统地从实践中归纳出理论。例如,在文创领域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结合海德格尔、维柯与克里斯蒂瓦等哲学家的理论,以阐释个人经营经验中的情感、文化或存在性意义,从而把这些经验提升为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这类研究虽然基于个人经验,但最终目的还是对人类的思想、文化与实践进行反思与分析。
跨界的可能性
我们也可以选择结合两者。例如,将个人的经营经验与扎根理论的方法相结合,用实地经验作为基础数据,然后通过人文哲学、文化理论等框架进行解读,这样的研究既具备实证基础,又体现出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在文创领域,结合经营经验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文化产品的运作逻辑、情感转化与市场反应等实际问题,从而丰富理论分析的实践层面。
总结来说,将个人的经营经验融入文创研究既可以是扎根方法论的一部分,也可以通过人文科学的视角进行诠释。两者并不矛盾,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形成跨学科或跨方法论的综合性研究。
人文科学研读班
弦論研究専題 1 弦論研究専題 2
肖礼彬·做好人文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六点要诀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