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媒體頻道》推薦精彩文章、照片請瀏覽以下網頁:

Rating:
  • Currently 4.75/5 stars.

Views: 553

Albums: 愛墾欄目
Favorite of 1 person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Suyuu on February 16, 2023 at 12:44pm

附錄 A:前50個資源:Wikipedia + CC + WebText(即 GPT-3)

基於本文內容,尤其是每個數據集中每個資源的token數量,我們可以對將Wikipedia + Common Crawl + WebText數據集的組合,作為其整體訓練數據集的一部分模型進行資源或域的排序。為清楚起見,這包括以下模型:OpenAI GPT-3、EleutherAI GPT-J、EleutherAI GPT-NeoX-20B、Meta AI Megatron-11B和RoBERTA,以及 Microsoft/NVIDIA MT-NLG等。

請注意,展示的排名基於數據集中可用的未加權總token,每個數據集的主觀權重由研究人員在模型預訓練之前計算得出。其中有一些重復(例如,《紐約時報》既出現在有1.11億token的WebText中,也出現在過濾後有1億token的Common Crawl中)。

腳注

1. GPT-NeoX-20B paper: pp11, section 6 http://eaidata.bmk.sh/data/GPT_NeoX_20B.pdf

2. Datasheet for Datasets paper: https://arxiv.org/abs/1803.09010


3. OpenAI blog: https://openai.com/blog/gpt-3-apps/


4. On the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of Foundation Models: https://arxiv.org/abs/2108.07258


5. Size of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Size_of_Wikipedia


6. C4 dataset: https://www.tensorflow.org/datasets/catalog/c4


7. Common Crawl website: https://commoncrawl.org/


8. C4 paper: https://arxiv.org/abs/2104.08758 pp2, Figure 1 right


9. Wikipedia categori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ser:Smallbones/1000_random_results: 「維基百科涵蓋哪些主題?覆蓋範圍是否隨時間變化?使用2015年12月抽取的1001篇隨機文章對這些問題和類似問題進行了查驗...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比例相當穩定...傳記(27.8%),地理(17.7%),文化和藝術(15.8%),歷史(9.9%),生物學、健康和醫學(7.8%),體育(6.5%),商業(4.8%),其他社會(4.4%),科學與數學(3.5%),教育(1.8%)。」


10. GPT-1 paper: pp4 「We use the BooksCorpus dataset for training the language model.」


11. https://huggingface.co/datasets/bookcorpus: 「Size of the generated dataset: 4629.00 MB」


12. BookCorpus Retrospective Datasheet paper: pp9 https://arxiv.org/abs/2105.05241


13. GPT-2 paper: pp3 「我們從社交媒體平臺Reddit中抓取了至少有3個karma的所有出站鏈接。這可以被認為是一個啟發式指標,用於判斷其他用戶是否覺得該鏈接有趣、有教育意義或只是有趣……WebText包含這4500萬個鏈接的文本子集……其中不包括2017年12月之後創建的鏈接。經過去重和一些基於啟發式的清理後,其中包含大約超過800萬個文檔,總共40GB文本。我們從WebText中移除了所有維基百科文檔...」


14. GPT-2 model card: https://github.com/openai/gpt-2/blob/master/model_card.md: 「我們已經發佈了WebText中出現的前1,000個域及其頻率的列表。WebText中排名前15位的域是:Google、Archive、Blogspot、GitHub、紐約時報、Wordpress、華盛頓郵報、維基亞、BBC、衛報、eBay、Pastebin、CNN、雅虎和赫芬頓郵報。」


Comment by Suyuu on February 16, 2023 at 12:41pm

15. GPT-3 paper: 「WebText2:190億token。[Alan:WebText2是從WebText稍微擴展而來,所以我們可以減去20%,得到150億token]」

16. GPT-2 paper: pp3 「GPT-3: pp9, Table 2.2 「CC: 4100億token. WebText2: 190億token. Books1: 120億token. Books2: 550億token. Wiki: 30億token」


17. GPT-3 paper: pp8


18. BookCorpus repo: soskek/bookcorpus#27: 「books3.tar.gz似乎類似於OpenAI在他們的論文中引用的神秘「books2」數據集。不幸的是,OpenAI不會提供細節,所以我們對其差異知之甚少。人們懷疑它是「libgen的全部」,但這純粹是猜測。盡管如此,books3仍是「所有的bibliotik」......」


19. BookCorpus paper: https://arxiv.org/abs/1506.06724: 「# of words: 984,846,357 [Alan: BookCorpus有13億token。我們想要有120-550億token]」


20. Gutenberg paper: https://arxiv.org/abs/1812.08092: 「我們介紹了標準化項目古騰堡語料庫(SPGC),這是一種開放的科學方法,用於處理完整PG數據的精選版本,其中包含超過50,000本書和3×109word-token[Alan:相當於大約120億BPE token,見下文 ]」


21. Gutenberg repo: https://zenodo.org/record/2422561 「未壓縮大小:3GB(count)+ 18GB(token)[總計21GB]」


22. The Pile v1 paper: 「Books3(Bibliotik tracker):100.96GB」 [Alan:乘以每字節token數0.2477 = 250億token]


23. The Pile v1 paper: pp3, Table 1 for datasets. pp28, Table 7 for Tokens per byte.


24. RoBERTa paper: https://arxiv.org/abs/1907.11692 「BOOKCORPUS加上英文WIKIPEDIA。這是用來訓練 BERT的原始數據。(16GB)。」


25. BERT paper: https://arxiv.org/abs/1810.04805 「BERT在BooksCorpus(8億字)和維基百科(25億字)上進行訓練。」


26. Stories paper: https://arxiv.org/abs/1806.02847 pp5-6


27. RealNews paper: https://arxiv.org/abs/1905.12616v3 「去重後,RealNews在沒有壓縮的情況下為120GB。」


28. Gopher paper: https://arxiv.org/abs/2112.11446 pp 7: list of sizes and tokens.


29. Gopher paper: https://arxiv.org/abs/2112.11446 pp 44, Figure A3b.


30. Gopher paper: pp41n14 「請注意,我們將文檔去重應用於除Wikipedia和GitHub之外的所有MassiveText子集「


31. GPT-2 paper, pp3.

關於作者:Alan D. Thompson博士是人工智能專家、顧問。在2021年8月的世界人才大會(World Gifted Conference)上,Alan與Leta(由GPT-3提供支持的AI)共同舉辦了一場名為「The new irrelevance of intelligence」的研討會。他的應用型人工智能研究和可視化成果受到了國際主要媒體的報道,同時還在2021年12月牛津大學有關AI倫理的辯論中被引用。他曾擔任門薩國際(Mensa International)主席、通用電氣(GE)和華納兄弟(Warner Bros)顧問,也曾是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和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會員。

Comment by Suyuu on February 9, 2023 at 5:51pm


孔令瑤·ChatGPT爆紅 AI大規模商用離我們還有多遠?

上線不到一周日活用戶破百萬,2個月破億......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火爆全球,一時間成為現象級消費類AI應用。

ChatGPT有望打開千行百業的海量應用場景,引發AI產業變革。微軟、谷歌等科技巨頭紛紛下場,搶先布局AI新賽道。同時,近期ChatGPT開啟商業變現,推出付費訂閱版本,進一步驗證了AIGC(人工智能技術生成內容)行業商業模式,為AI產業發展打開廣闊空間。

備受資本熱捧的ChatGPT也正經歷著「成長的煩惱」,對於大數據與算力的強依賴將限製其快速發展,超預期的新應用新模式正引發市場擔憂,可能帶來的合規、知識產權等風險也將給數字治理帶來新的挑戰。

AI從「幕後」走向「臺前」

新興事物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火爆全球的ChatGPT則是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經過長年的AI技術研發積累,受益於深度學習技術突破、算力提升、大數據積累等因素,成就了這款殺手級AI應用的「出圈」。

事實上,作為替代人工勞動的生產力工具,聊天機器人並不是新鮮概念。受限技術製約,早期的聊天機器人多偏娛樂性質,近年來更加智能的聊天機器人逐漸應用於客服、搜索引擎等商業場景。

工信部新基建重大項目評審專家、北京郵電大學科技園元宇宙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陳曉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相比於其他聊天機器人,ChatGPT能更好地理解對話語境,並在生成文本時考慮到先前的對話內容,輸出更符合語言邏輯與人類價值觀的高質量文本,同時還增加了代碼理解和生成能力,極大地提高了實用性,拓寬了應用場景。」

本質上來講,ChatGPT是一個大型語言模型,接受過大量文本數據的訓練,這使其能夠對各種各樣的輸入生成類似人類的反應。「ChatGPT通過大規模的語言學習模型訓練,大幅度提高了人工智能應答功能,並能根據人們提出的要求,綜合整理和輸出相關主題的內容。」薩摩耶雲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經過高強度訓練的ChatGPT能夠生成文章、計算機代碼等,也可以完成一些由人工處理的知識工作,根據文字內容轉化為繪圖等藝術表達形式。

ChatGPT兼具實用性與功能性,被視為有史以來最具代表性的AI應用之一,也使更多人提高了對AI新藍海的期待。

「雖然目前的ChatGPT還不能為我們的生產方式帶來根本性的變革,但是卻代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深圳市信息服務業區塊鏈協會會長鄭定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這個階段,用戶將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一個可以參與生產過程的對象,同時AI由「幕後」轉向「臺前」,也在現實中進入用戶的生活。

Comment by Suyuu on February 9, 2023 at 5:51pm

商業變現應用集中湧現

業界認為,ChatGPT的「出圈」,可能意味著一個AI大規模商業化時代的到來。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高培傑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ChatGPTTo B端到To C端的智能運用方面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通過ChatGPT交互平臺可以幫助企業與客戶建立有效的溝通方案,並在教育、醫療、汽車、智能場館、智能家居等領域產生新的行業發展變革,在提高服務品質的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的服務成本。」

2月初,OpenAI宣布推出ChatGPTPlus付費訂閱套餐,每月收費20美元,開啟商業化變現道路。訂閱該套餐的用戶可在免費服務基礎上享受高峰時段免排隊、快速響應、優先獲取新功能等額外權益。同時華西證券研報顯示,除了ChatGPT以外,NovelAI、Stable Diffusion等其他主流應用亦開啟商業變現,根據內容生成次數、生成質量等條件設置多級別訂閱套餐。

隨著這些主流應用逐步開拓商業化模式,AIGC行業的商業化潛力逐漸釋放。


「互聯網與數字技術使得分享創意和內容變得越來越容易,但同時也將數字內容創作帶入強需求、視頻化、拼創意的螺旋式升級周期,而AIGC行業在這階段的技術融合變革恰好迎合了用戶需求。」陳曉華表示,AIGC應用可通過人機協同的方式釋放價值,且已作為工具被廣泛運用在如傳媒、電商、影視、娛樂等數字化程度高、內容需求豐富的行業中,未來將成為互聯網乃至元宇宙的重要內容生產基礎設施。

微軟、谷歌等科技巨頭也看好AI聊天機器人的商業前景,紛紛下場布局AI新賽道。公開資料顯示,微軟將向OpenAI投資數十億美元,並將推進ChatGPT商業化,計劃將其整合進Bing搜索引擎、Office全家桶、Azure雲服務、Teams聊天程序等一系列產品中。谷歌則計劃推出一款聊天機器人Bard,與ChatGPT競爭。

鄭定向認為,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工智能的發展前景毋庸置疑。作為AI領域的最新成果,ChatGPT也擁有足夠的想想像力和發展空間。當前微軟、谷歌等科技巨頭堅定投入AI,展現出AI應用廣闊的發展前景,AI行業有望開啟新發展浪潮。


國內巨頭超前佈局

事實上,中國互聯網公司也先知先覺,超前佈局AIGC賽道。

「國內目前在自然語言識別方面具備世界領先水平,相關技術主要掌握在百度、科大訊飛、漢王等龍頭企業手中。」鄭磊表示。

據悉,目前我國已經商業化的案例包括百度AIGC數字人主播度曉曉、百家號TTV等。另外,記者了解到,百度的AI聊天機器人ERNIE Bot有望於今年3月份完成內測,面向公眾開放。

高培傑表示,從技術上看,國內AI聊天機器人在技術上已較為成熟,這需要依托龐大的數據庫資源。未來AI產業將在科技巨頭競爭中發展壯大,從市場研發到數據庫支撐,AI聊天機器人將實現不斷叠代。


此外,當前版本的ChatGPT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時也引發市場的爭議與擔憂。

高培傑認為,目前ChatGPT無法進行自我創新,這就導致其無法更加深入的理解邏輯思維。

鄭磊則表示,ChatGPT的技術路線與人腦學習原理有差別,可能存在因算力資源有限和算法限製造成的瓶頸。

鄭定向認為,ChatGPT最大的隱患在於數據缺乏,ChatGPT想獲得更廣泛的數據或將面臨隱私安全、經濟、技術等一系列難題。

陳曉華分析稱,正是因為更加先進,ChatGPT帶來風險的程度和廣度也隨之加大。受限於模型化的學習資料,ChatGPT並不能保證其答案的準確性,可能會對使用者進行誤導,若之後使用在搜索引擎、客服等領域,其回復的信息真實性將可能導致法律風險。同時,文本、圖像數據挖掘再創作涉及合規問題,AI生產內容是否侵權很難進行判定。當前國家層面的AI立法正處於預研究階段,對AI領域的監管有待完善。(原載 2023-02-09 中國經濟網

Comment by Suyuu on February 5, 2023 at 10:50am


ChatGPT是什麽東西?


這兩天,一個名為ChatGPT的人工智能對話機器人火遍了中外互聯網。在上周三推出後,總用戶量已經突破了100萬,且號稱單次對話的平均費用可能只有幾美分。當然,目前屬於免費預測試階段,所以引起了大家的自娛自樂。


ChatGPT為什麽那麽火?因為他的智能程度遠遠超出了大家的想像。與以往的AI軟件相比,ChatGPT似乎無所不知。也就是說用戶輸入任何領域的問題,都可以找到類似百科解答的回復,並且速度極快、對答如流。此外,他甚至可以自動撰寫代碼和短文,並且充當社群裏的客服。

簡單來說,我們可以把他當成可以與我們對話的搜索引擎。更有甚者,將它視作谷歌的替代者。社交媒體上,有大量用戶將其與ChatGPT的對話進行了截圖,饒有一番趣味。一部分媒體也開始征集用戶感興趣的問題,用來和ChatGPT做問答直播,頗具看點。這其中,就有媒體就如何發布Token和撰寫區塊鏈代碼事項提問ChatGPT,得出了相當詳實全面的回答,讓人側目。

Comment by Suyuu on February 5, 2023 at 10:50am

那麽,ChatGPT如何具備這一系列特異功能呢?我們就以提問的方式,系統了解下這個神奇的AI產品。


一、ChatGPT背後的開發公司是哪家?

OpenAI,該公司是由馬斯克、奧特曼等人2015年聯合創辦的人工智能研究機構,後來馬斯克退出,微軟投資10億美元。


二、ChatGPT基於什麽樣的技術架構搭建的?

基於GPT-3。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下什麽是GPT

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大型預訓練語言模型),是一種基於互聯網可用數據訓練的文本生成深度學習模型。它用於問答、文本摘要生成、機器翻譯、分類、代碼生成和對話AI

2018 年,GPT-1 誕生,但是其功能更多限於用戶輸入文本的理解而非編譯和互動;

2019年,GPT-2問世,其對原有系統的叠代更新並不明顯,但是在錄入了更全的數據集。性能方面,除了理解能力外,GPT-2具備了強大的內容生產能力,包括寫內容和聊天等,甚至可以撰寫假新聞;

目前的GPT-3則是對上一個版本就行了深度的訓練,它可以根據接收到的輸入生成響應,從而生成更自然、更多樣化的響應,甚至可以根據指令自動輸入一系列簡單的代碼,並且外語翻譯的準確率極高。


三、ChatGPT應用場景有哪些?


ChatGPT有很多潛在的用例,包括:

充當聊天機器人:ChatGPT可用於創建能與用戶進行對話的聊天機器人。這可能對客戶服務很有幫助,因為其可以提供信息,或者只是為了好玩。

充當問答系統:ChatGPT可以進行微調,以回答特定類型的問題,例如與特定領域或主題相關的問題。這對於創建虛擬助手或其他類型的信息提供系統很有幫助。

充當對話代理:ChatGPT可以用於創建與用戶進行對話的虛擬代理或虛擬化身。這可能對社交媒體應用程序、遊戲或其他類型的在線平臺很有幫助。

充當文本生成工具:ChatGPT可用於根據輸入數據生成類似人類的文本響應。這對於為社交媒體、網站或其他應用程序創建內容很有幫助。


四、ChatGPT的局限性有哪些?

首先,他的知識範圍僅限於2021年之前,最新的知識和問答無從應對;

其次,他不可能完完全全準確的識別用戶提出的問題,尤其是在用戶語義含糊不明的情況下。這種情況下,他不會追問用戶,而是按照自己的錯誤理解給出答案。最後的結果當然是答非所問;

最後,如果用戶處於作惡心理啟動不正當的提問或請求,ChatGPT也會正常響應,但這會對社會造成一定的危害。


五、GPT-4是什麽樣子?什麽時候發布?

據傳聞,GPT-4 會在明年發布,它能夠通過圖靈測試,並且能夠先進到和人類沒有區別,除此之外,企業引進 GPT-4 的成本也將大規模下降。 (作者:比推 Jonathan Smith,原題:一文讀懂最近爆火的ChatGPT,2022-12-07 )

Comment by Suyuu on January 26, 2023 at 11:55am


劉益萬‧越來越單向思維


吉隆坡地陷現場出現“貼膠布阻止裂縫擴大”,並在面子書和社交網站當成笑話廣泛散佈,反映了我們已陷入想當然爾的單向思維!


在社交網站無孔不入的今天,許多人一機(手機)在手,拍照是舉手之勞,貼上社交網站更是輕而易舉,所以看到甚麼無暇思索的舉機就拍,然後第一時間貼文成了“搶先報道”的“公民記者”。

要拍甚麼要貼甚麼,那是個人的權利;在甚麼都可以講人權的年代裡,我行我素就是我的權利,根本不考慮後果和所應負的社會責任。

(Feature Photo:In Need by Sebastian James,www.sebastianjames.de/

所以看到膠布貼在裂縫上,一些網民認定別人是傻瓜無知,竟然貼膠布來阻裂縫擴大,簡直是不可思議,馬上就聯想這是我們的2020年宏願素質嗎?然後又一輪的調侃,文字也變成了是一種謀殺真相的工具。

單向思維告訴那些拍了當著像發現新大陸的網民,會地陷是我們無能,因此才會有採用無能的膠布措施來補救。可是真正無知的是不明就理的網民,所以片刻間馬上有人“製圖”上載,鹹蛋超人、變形金剛、野獸怪物都從地陷裡鑽出來,大家都開心的開玩笑,也沒人去求證為甚麼貼膠布。


當真相大白時,網民除了“哦”一聲之外,好像甚麼都沒發生過,更不可能去自我澄清和更正,因為認為事過境遷,貼貼文無需認真啦。殊不知這已對社會和人文的素質造成傷害和破壞,對別人的犯錯就窮追不捨,自己誤導別人卻等閒視之。

當單向思維佔據了我們的思維後,我們就憑自己肉眼所看到的,以及自己的想當然爾的直覺,來為所看到的下定論,是否錯誤或不確實已不去考慮,這也造成社交網站充斥似是而非的言論和事件,又有誰會擔憂對族群、社會、國家的負面影響呢?

這也就是為何有網民被控詆毀元首,卻有其他網民求情不要對付涉及者,因為許多網民認為說說無妨,他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掉以輕心,甚至是不負責任的為所欲為,當然他們也會抱著僥倖的心態,出了事一定會有人替他們出頭“抗爭”。

單向思維也讓我們失去包容和容忍,也讓真假被模糊難辨,當然這更暴露了我們對知識的貧乏,一味往消極方面去設想,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也就在網絡橫行時代更顯而易見了。(收藏自4.7.2014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劉益萬)

Comment by Suyuu on December 5, 2022 at 3:46pm


毛燕武:何謂數字內容産業?


發展數字內容産業,是建設現代互聯網産業體系、培育“互聯網+”生態格局的必由之路,是改造昇級傳統産業、優化現有經濟産業結構的關鍵所在,也是振興國家文化內容産業、提昇文化實力的重要路徑,是經濟建設和轉型的先導型産業。

“數字內容産業”(digital content industry)是指建立在數字通信和網絡技術基礎之上,融合出版和印刷,廣播電視、音像、電影、動漫、遊戲、互聯網等多種媒體形態,從事製造生産存儲傳播和利用文化內容的綜合産業。數字內容産業主要涵蓋數字遊戲、互動娛樂、影視動漫、立體影像、數字學習、數字出版、數字典藏、數字表演、網絡服務、內容軟件等。一般來説,以內容特徵作爲分類依據,可將數字內容産業分爲數字傳媒、數字娛樂、數字學習、數字出版和面向專業應用導向五大類。

當前,數字內容産業以文化創意內容爲核心,依托數字技術進行創作、生産、傳播和服務,呈現出生産數字化、傳播網絡化、消費個性化的特徵。

數字內容産業的快速發展和崛起,得益於技術變革驅動的技術—經濟範式轉換,以及對新的技術—經濟範式下“互聯網+”技術、思維和能力的廣泛運用。“互聯網+”時代數字內容産業的核心生産要素已經轉變爲技術、網絡、數據和創意,這些要素的全新組合會誘發一系列新模式、新産品和新業態,並導緻數字內容産業乃至整個文化産業發生結構性的根本變革。特別是隨着虛擬現實設備及其他新終端的發展、數字內容技術與娛樂等服務功能的融合、數字內容軟件與各硬件之間的融合,數字內容産業已逐步向傳統産業、新型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滲透,呈現出高度融合化的發展態勢。

數字內容産業的上遊主要包括硬件設備製造商和軟件開發商,他們爲數字內容産品製造企業提供産品設備和建立軟件環境。隨着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供應商的産品功能也在不斷改進。相關硬件功能不斷得到強化,使數字內容産品多元化的呈現和生動的用戶體驗成爲可能。軟件技術的進步又爲多元化數字內容産品設計和創作提供技術支持。數字內容産品製造企業處於整個産業鏈的中遊,主要包括內容創作和數字加工。內容創作是整個産業的基礎,主要是對數字內容産品原始素材的設計和創作。數字加工是數字內容産業的關鍵,主要是對原始素材進行創意加工和整合,最終形成完整的數字內容産品。運營商和終端客戶是數字內容産業的下遊。製造企業將産品出售給運營商或直接向終端客戶銷售數字內容産品和服務。

數字內容産品與傳統內容産品的最大區別在於它的互動性。因爲“互聯網+”通用技術使得每一個受衆、用戶或者消費者都可以發出明確清晰的聲音,他們的話語權越來越強、力量越來越大,從而驅使內容産業鏈中各類企業內部的價值鏈從工業範式向“互聯網+”範式轉換。建立在工業經濟基礎上的內容價值鏈以組織自身的資産和能力爲中心,然後圍繞這一中心投入相應的人財物進行內容的生産,並通過集成和分發平颱將內容産品傳播到受衆手中,也就是“資産/能力→人財物→內容産品→集成分發渠道→受衆”這樣一個以企業和生産爲中心的內容價值鏈。然而,“互聯網+”時代的內容價值鏈卻是用戶導向的“用戶→入口和終端→內容産品→人財物→資産/能力”鏈條。“用戶爲王”成爲互聯網時代內容經營的重要法則,企業開始以理解用戶爲原點來重塑自身的價值鏈條。“互聯網+內容産業”的質變過程就是內容産業跨界、融合、創新的過程,它使得數字內容産業越來越沿着終端化、平颱化和碎片化的趨勢發展。

當前,數字化已經從“硬件爲王”、“軟件爲王”進入“內容爲王”時代。數字內容産業具有轉方式、調結構、促消費、擴就業的獨特作用,大力發展和壯大數字內容産業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重要舉措。數字內容産業廣泛輻射到電信、出版、通信、廣播電視、工業設計、玩具製造、軟件開發、計算機硬件生産等衆多行業, 其産業鏈條長,既可以走向上遊,形成IP,也可以走向下遊,如院線等;既可以在國內推廣,也可以走向海外。數字文化産業已遠遠超出傳統文化産業的邊界,數字內容産業競爭力也成爲兼具國家軟、硬實力的重要體現,發展前景廣闊,社會價值日益凸顯。(http://www.urbanchina.org)

Comment by Suyuu on November 26, 2022 at 1:20am

陳明發·微博文化現象
在張惠妹《我最親愛的》歌聲中,我蓋上李開復的新書《140字的驚人力量》(臺北天下文化,2011年3月)最後一面。

張惠妹唱道:「很想知道你的近況,我聽別人說, 還不如聽你對我講。」

在全民傳播的年頭,大家在幹什麽、想什麽,都公告天下;可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理解,加深了麼?在公共場合,我看過許多的男男女女,面對面喝茶,卻各自忙著按自己的 IPhone, Ipad 或手電,和全天下「聊」、「互通信息」, 好像沒看見跟前那有溫度的人。

140個字,真如李開復所說的「能改變世界」,大家恐怕都不需要深度的思考、分析與互動了。吹擂微博力量者,包括如李開復先生,最喜歡用的一臺詞就是:「它將改變人們的生活」。

就像美國或一部分套美國標簽的「大師」、「導師」那樣,每開個研討會、培訓班,都說是「它將改變你的命運」。你要相信他們,首先改變的,是這些「大師」本身的收入。科技公司想推什麽新產品,那個產品馬上就能「改變人們的生活」;大家沒想到,首先改變的,是自己的錢包變得更瘦薄了。

看看這些年,手機的功能、型號每年在更新;跟著手機公司「改變」口號共舞的人們,自己的生活實質又改變了多少?不跟市場團團轉,馬上改變的,是這些科技公司;他們很可能不久就要倒閉;要不,是CEO本身很快就改變,從董事部、投資者面前蒸發。

對許多人來說,微博不過就是太太姑娘們在理髮院、SPA打發時間時,不經意交換些雜碎的家常信息那樣的事。或科技新貴在銀行家俱樂部的雞尾酒會上,拿著一杯似乎永遠都喝不完的飲料,故作浪漫與瀟灑狀,講兩句冷笑話,逗捧酒女郎一笑解悶。別人往往沒笑,自己倒先誇張的聳動雙肩笑個不停,末了為自己的幽默感吃掉酒杯裏的紅櫻桃。

這樣的事,怎麽就「改變」了世界?說三幾句俏皮話就能面對世界的巨變,這個世界未免太好對付了。

要是這樣的話,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早就完成了中國的革命與開放;中國早就實現了超英趕美的千秋大業。

當然,微博上不缺乏達人名師出來指點眾生,分享他們的看家本領、蓋世絕技。可是許多人談到本身的「成功秘訣」時,就像李開復寫微博那樣,1、2、3 .....地在開藥單,好像背熟了這些」法則「,成功自然來;比廟裏的法師開的符咒還有效。

其實,成功人士一、二、三句話,後面有許多實際狀況的體驗脈絡。變成說明會投影片上的筆記重點,在微博上讀來,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少了領悟的貼心質感。但是,媒體最喜歡這些口號式的東西。

就像某某高材生中狀元了,記者問他有何「秘訣」;第二天報上的標題是這麽寫的:「努力自然能出頭」。微博上,何嘗不是充滿類似的泛泛之談嗎?畢竟,我們是喊慣口號的民族。在政治動員的年頭,或全民皆商的「新時期」,都是同一個民族;分別是寫布條,或按IPAD、IPHONE;幹校出身,或美國博士、科技新貴。


在微博出現以前已有一些工藝,例如互聯網、手機短訊、電話專線、主題電視臺、廣播電臺的扣應節目,或更早的錄像帶、錄音帶等等。誰要是想繼續學 習、終身學習,已經很足夠了。

這問題,在已故管理學大師逝世前的一部巨著「下一個社會」有提到。微博,是這些知識載體的一個延伸而已,善加利用,有它的價值。說它能改變世界,就等于說偏重小食,可以忘了正餐;好像看投影片,忘了演講、書籍本身。

寫微博寫得像發手機短訊的結果,是人們在網上寫得很多,上載的圖象也很多;有素質的視頻內容卻是很少很少的,或言,「智慧含量」很低。要把微博變成一種有影響力的媒體,它在滿足一般民眾、團體對系統學習的需要方面,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要不,那種「動員式」的微博作用,例如西方某些人利用微博,廣招群眾在某時某候出現在何處,同時間做一個短暫但足以引起電視臺關注的舉動,好像說擠爆某某商場,這是沒多大意義的。這和有些地方為了「吸引眼球」, 而弄些傷風敗俗的街頭表演沒兩樣。


百字散文、格言體散文,極短篇或微型小說,西方甚至有50字 小說,如有名的一句話小說:「第二天,太陽從西方升起。」 其實都是早已有之的「微博」,不過,那是需要用心耕耘的文體。對那些早在1970、1980年代便喜歡上短文體的朋友,碰上今天的微博現象,應該好像看見故友終於出頭的感覺。


有人說,微博會「改變世界「,但這可是文化人所要的世界?不少人充分利用微博輕松的方式,參與有意義的討論。不過,若從整體現象來綜合研究,可以注意到許多人都是在談些瑣雜的事。當然,人人有說話的權利;對他們本身而言,所說的東西可能也很有意思。另一方面,因為只看到科技普及、大家都說話,卻不關注所談之事是否有一定的凝聚點、方向感,高度與深度,恐怕會對社會整體發展失去焦點。


微博確實是一種文化現象;大家忙著寫微博,鏈接其他人的精彩內容,而忘記了自己生產有分量的東西,這當兒應該也有人把微博當著重要的文化議題來討論。(May 26, 2011 愛墾網)

Comment by Suyuu on November 7, 2022 at 10:10pm


陳明發·人有權利說話,我沒義務被誤導


“找到了嗎?”


近日朋友見面,開口不是“最近怎麼樣?”而是“找到了嗎?”


大家也很有默契,暫時都是那句“還沒有!”


不用開場白、暖身操破冰,大家都明白彼此說的是:馬航MH370班機在飛行中迷離失踪,機上239人至今生死不明的謎團。


大家都關切啊,萬分關切。


本來就熱血的馬來西亞人,激情這回更沸騰;看媒體上的若干評論人,正義感、慷慨激昂指數又飆新高。


作者血壓高,無膽湊熱鬧;只有在社群媒體上分享網友創作的歌曲,默默給MH370乘客和機組人員祈福。


可是,當“機師是某政黨黨員”、“機師是某領導親戚”的新聞報導一出街,我在一些面子書社團所分享的祈福歌曲,居然被人標籤為“不良內容”,連我發其他無關MH370的貼文資格也禁止了。


禁就禁吧,我去咖啡店喝杯咖啡烏好了。反正祈福是個人心頭事,哪兒不能燃燭?


咖啡店一坐才發現,熱血的馬來西亞人還博聞多才呢,前面後面左邊右邊忽地冒出許多飛機專家、航行專家、軍事專家、雷達專家、衛星專家、反恐專家、國安專家、國際關係專家、列強博弈專家……………


不過,聽下去,他們言之鑿鑿、信心滿滿的談話有個共同點: 這個你也不懂嗎,你沒上那什麼網嗎?你沒看那什麼什麼電視欄目嗎?你沒讀那什麼什麼什麼人的分析嗎?…………


難怪,有些頭頭連地方垃圾、非法燒芭等問題都摸不著頭尾,也好意思評議、嘲諷二十幾個國家參與的大海撈針式尋索行動。


連平時標榜自己火眼金睛、明辨真偽的律師議員,也有膽量拿著偽照片當鐵證在網上推得特別起勁。


做生意的朋友遇上這等事,總是百般圓融來一句:“這是民主國家,大家有說話的權利。”

大家當然有說話的權利;但是我們可沒有義務照單全收、被誤導。

大家還記得這個故事吧,夫妻騎驢?


兩公婆趕路,牽著一頭驢。路人見之大笑:蠢公婆啊蠢公婆,有驢不會騎,走路累不累?


兩公婆於是騎上了驢子,路人這下不笑了,開始罵人:殘忍啊你們殘忍,你們有人性沒有,兩人騎一驢,不是虐待動物是什麼?


老公聞聲,趕快下來,讓老婆騎在驢子上,自己拉繩子。


有的路人開始批評做老婆的:你這女人真不要的;人家的老婆都疼老公,你卻貪自己舒服,讓老公走路?妳怎麼那麼不懂道德倫理?


做老婆的趕緊下來讓老公騎驢子,自己拉繩子。


又有些人馬上盯上做老公的:你這還算男人嗎?人家的老公都疼老婆,你卻貪自己舒服,讓老婆走路?你信不信女權分子揍你?


老公也只好下來,兩人牽著驢子走,路人又大笑:蠢公婆啊蠢公婆,有驢不會騎,走路累不累?


兩公婆最後怎麼了?說故事的人沒交代,我想很可能是發瘋了。


這世界上不管發生任何事,每個人總有想法、看法;而行動網際網路更方便大家以最快的速度、最廣的幅度,將個人的想法、看法傳播開去。常常,加了醬油添了醋、變了味道換了形又傳回來。


MH370在飛行中迷離失去踪影,這等怪事史無前例。正當有關各方都在努力,連無關各方如宗教團體等都出來協助輔導搭客家屬,大家已經飽受各種身心煎熬。


在這樣不尋常的時刻,各路傳言氾濫網路可想而知;把網路傳言當著新聞搬上電視,並繪聲繪影、表情兒戲做渲染,卻耐人尋味。


傳言真假,我們無法一一去對證;公器是否私用?我們也無法掌握其動機;但有一點是我們可以做到的,就是刪掉、不傳播任何不必要甚至不負責任的猜測,以免加重人心的壓力。


這不是偉大的事,但至少不會發瘋。
(15 March 2014 [馬航370神秘失踪悲劇發生于8.3.2014])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