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41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July 22, 2023 at 10:06am


英國
Get into Reading:讀書修復腦損傷

英國影響力最大的閱讀公益組織之一是Get into Reading,它覆蓋了整個英格蘭。他們雄心勃勃要做一個康復試驗:閱讀是否能減輕心理、精神、身體上的痛苦。組員們認為答案很清楚:一旦走進書裏的世界,註意力就集中在發掘、探索未知的世界,而不再只關心自己的問題。有組員說,讀書一段時間後他不再去看醫生,也減少了用藥量,和病友們談論疾病無濟於事,和書友討論生死、衰老這兩個永恒的文學主題則有巨大的收獲。


醫護人員也有發現。一位神經疾病患者在他的小組裏數月不開口講話,讀了英國17世紀玄學派詩聖喬治·赫伯特的詩歌《花》,竟然發表了10分鐘的獨白,最後他稱自己“覺得好多了”。一位腦損傷患者加入了讀書小組後,詞匯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在旁觀者看來,這樣的康復成果不值一提,對醫護人員和患者、家屬而言,則是突破性的。
( 《文學書籍能救你的命嗎?》2015-07-31,來源:閱來網)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January 23, 2023 at 8:30pm


走路的科學|在城市中行走


文:
Shane O’Mara 謝恩・歐馬洛
譯:謝雯伃

在城市中行走是瞭解一座城市的最好方法。當你在開車或是坐在車上時,你無法知道一個地點的氛圍、它散發出的能量以及它的步調。用雙腳行走,你可以直接在這城市所有的汙垢以及榮耀之中,接觸到城市生活的氣味、景象、人行道上輕敲的腳步聲、在不同地點與位置與你擦肩而過的人、街燈,以及對話的片段。

我不是唯一熱愛優質城市的人。文學史上最知名的都會人,可能是夏爾.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的漫遊者—他是一位隨性的散步者,也是一個身處十九世紀巴黎的觀察家以及記者。當然從那時起,城市已經改變許多,其中一項改變就是城市現在由交通主宰,讓我們的漫遊者必須站在人行道上等待綠燈亮起。更戲劇性的一點是,現在全世界有超過半數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預估這個趨勢只會持續增長。最新的聯合國報告估計,接下來三十年內,全球人口會增加二十九億;到了本世紀末,可能會超過三十億。二○五○年那時,我們可能會成為逐城市而居的人種,80〜90%的人都住在城市裡。

那麼,大規模的都市化對於我們在城市中行走的能力而言,意味著什麼呢?在都會環境中行走容易嗎?在城市中行走的實際經驗為何?在城鎮中行走,當然存在著與在鄉村地區行走不同的挑戰。爬山的時候,你往往跟隨前面許多世代所留下的數百萬個腳步所踏出的路徑行走。這與我們在現代城鎮中的行走不同;在城市中,我們行走之處以及我們行走的平面都不是人類自然活動造成的,而是經過特別的設計與製造。人行道各有獨特材質以及設計,有些鋪上水泥,有些則以大型石板鋪成。必須要有人坐下來思考、做出設計,並期待它們成為我們行走環境中一個美麗部分,將它們鋪設好。它們應該要為了天寒地凍的氣候設計成防滑步道嗎?這條走道設計會促進人們行走的樂趣,還是會增加反感呢?當然,人們必須支付費用,這意味著人們必須要納稅,而政府要適當使用稅收。

然而,在太多城市中,都市計畫的第一要務是讓車輛順利流動,讓我們的城市適於行走則往往是後見之明。就彷彿工程師以及其他規劃者將我們的生活設想成是在箱子中度過的—移動的箱子(汽車)以及固定的箱子(建築)。行走被簡化為箱子與箱子之間的短暫過渡。從某種面向上來看,他們是對的;我們大部分的生命都耗在汽車、公車、火車或建築中,讓空氣以及自然光籠罩我們臉龐的時間相對稀少。這種與大自然隔絕的狀況,是人工環境設計自然產生的結果,除非我們採取刻意的手段來反擊它。

都市設計者把步行者集中在路口,限制他們自然移動的方向,這也是為什麼步行者常常走自己創造出來的路徑,而不是被規劃好的路徑—無論是跨過都會公園或是繞到停車場後方。用設計師暨建築師安德魯.富曼(Andrew Furman)的話來說,這些小路與捷徑是「渴望路徑」。作家羅伯特.麥克法蘭(Robert Macfarlane)則稱它為「自由意志之路」。麥克法蘭寫道,這些是「步行者的意願以及腳步隨時間而走出的路徑與走道,特別是那些與設計和規劃完全抵觸的路。」

我們仍在學習都市化,以及都市化如何影響我們生活各個層面的種種課題。然而,都市設計是由建築師以及都市計畫者擁有並實踐的,而非神經科學家或心理學家規劃的。這很可惜,因為正如我們所見,心理學以及神經科學能為都市設計帶來的科學視角以及敏感度(用於改善都市可居住性以及行走便利性)非常重要。都市設計若能完全並正確地考慮步行者的需求,將會讓城市變成一個更具吸引力的居住與工作地點。邱吉爾說過一句名言:「我們形塑我們的建築,而我們的建築形塑我們。」同樣地,我們形塑了我們的城市,接著我們的城市會形塑我們。繼續推衍下去,城市走過我們,而我們所創造的城市形狀,會決定我們在都會中行走的形狀,無論是好是壞。

對所有人來說,在城市行走的未來有很大潛力。我們需要的是能結合步行者需求以及都市規劃者、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專業又充滿想像力的構想。然後,科學、想像力以及實證都要被轉換為政策,再從政策轉譯為既美麗有趣又容易行走、具多樣性的高品質街道。至於跨越馬路路口的設計、街道上的擺設、人行道與道路的質感以及形式,還有汽車和公車的出現—這些全都會阻礙我們在都會中行走的能力。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January 23, 2023 at 8:29pm

(續上)有些城市帶有通透、流動的品質,行走其間乃一大樂事。但也有些城市古怪、令人不快,行走於中讓人耗盡體力,甚至造成危險。若思及我們如何在環境中行走,而對各個不同環境的行走經驗進行比較,就需要「宜行指數」(walkability index)這個有力工具了。設計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最根本的部分在於這指數要能測量出與其他交通形式相比,你以雙腳步行來完成日常生活所有工作的便利性為何。

一個宜行的城市是,當你踏出家門或旅館大廳時,生活所需的一切設施幾乎都在最多幾分鐘的步行範圍內。如果天氣允許,你可以走路往返當地餐廳或學校。高度宜行的都市讓你盡可能以雙腳來從事日常的所有活動,而非必須仰賴開車。某些城市,或是某些城市裡的某個區域,比起其他城市更容易做到這點。義大利的波隆那就是一個宜行的絕佳城市,被知名作家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評論為「全是質感,沒有多餘的物品……一個充滿公共空間、廣場、酒吧、商店的城市,在這座城市中,你的視線被引導到與店面、咖啡店小桌以及他人視線上。」

量表另一端則是高度仰賴汽車的城市,在此幾乎所有活動都需要汽車代步。在對幾個特定城市進行研究後,發現一個城市的宜行程度越高,活動不平等度(與該城市所有人平均步行距離的差距)越低,就表示整體人口的肥胖度越低。一項在美國單一州內進行的比較徹底闡明了這個觀點。加州的三座城市(舊金山、聖荷西和佛里蒙)有相似氣候,富裕程度相差無幾,人口組成也相對接近。然而,研究結果卻顯示,舊金山在宜行城市的評分上遠高於聖荷西或佛里蒙,同時活動不平等度也是最低的。(考慮美國整體時發現),紐約、波士頓與舊金山是全美最宜行的都市;相應來看,這三座城市的市民平均行走距離最長、肥胖度相對較低,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當然,在宜行程度低的城市中,這些全都相反。

知名都市規劃者傑夫.史派克(Jeff Speck)表示,「最佳城市最棒的部分就是宜行的程度。」根據史派克的說法,城市中的理想路徑應該要方便、安全、舒適而且有趣。他說,一條路徑要讓人感到方便,「日常生活所涉及的大部分面向都要近在眼前、垂手可得,並且依照人們的步行習慣和心理來安排規劃。」行走要是安全的,這不證自明但有時會被忽略。行人不該在快速移動的車流中冒險,因此都市設計者至少要將行人與車輛一視同仁看待。行走應該要舒適,在此史派克提出了重要的一點,即都市規劃者以及設計師應該把都會街頭看成某種「戶外起居空間」。我們這些城市使用者以及步行者,應該要覺得街頭景觀宜人,娛樂空間、座位規劃、休憩空間以及多元性應一應俱全。最後,走路應該也必須要有趣;史派克認為,為此我們的街道應該要有「裡面充滿友善面孔的獨特建築,以及人性化的號誌」。

城市中最明顯、通常也最令人享受的走路空間,同時也符合以上四個條件的,就是都市中的綠地。身處都市之中,難道有比倫敦的海德公園、都柏林的鳳凰公園、紐約的中央公園、巴黎的盧森堡公園、班加羅爾的庫本公園(Cubbon Park)或是羅馬的博格薩公園(Villa Borghese Gardens)更令人心曠神怡的都會空間嗎?然而,隨著持續的都市化,大眾普遍一個合理擔憂是,都市發展已經而且將會持續侵犯都會綠地空間的歷史區域。這表示減緩都會綠島效應的樹木以及綠籬正不斷減少當中。西歐擁有發展數世紀的綠地公園都會文化,挺過了饑荒、疾病以及戰爭。然而,這些綠地空間是否正面臨水泥以及瀝青風潮的威脅呢?

在檢驗歐洲三百六十六個城市(總人口達一億七千一百萬人)中綠地空間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這些城市在可使用的綠地空間上有很大的落差。在義大利的雷焦卡拉布里亞(Reggio di Calabria),綠地空間僅占約2%;至於西班牙的費羅爾(Ferrol),則有46%可使用的綠地空間。這是因為某些城市在擴張時使用了綠地空間嗎?還是綠地空間本身具有「黏性」,一旦成為綠地空間後就能常保青綠?根據該項研究,大部分城市的情況是建築的使用強度上升(即在現有空間上改建),而非建造出更多建築(擴張建築空間)。換句話說,儘管人口數量有所改變,但綠地空間仍保持相對穩定的數量。這是個好消息,因為輕鬆接近大自然對我們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然而隨著都會人口數量的增加,每個人能分配到的綠地空間都減少了。

除了大規模搬到城市居住,當前人口分布的最大改變就是人口老化問題。普遍來說,現在人們活得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長—全球平均壽命現在是七十一歲半,而羅馬帝國時期的預期壽命只有二十五歲。這群老化人口大都想要或必須要居住在城市裡,但對他們來說,居住在城市裡是安全的嗎?我們的身體以及大腦會隨著我們變老而有所改變,無論是走路速度或是反應時間都會變慢。將不可避免的人口老化現象列入考慮,也是我們設計城鎮時必需要思考的。才剛邁向老年的人可能會發現自己來不及過馬路,或是自己走不到商店;他們可能需要助行器或是其他輔助科技。看似無害的設計也可能對他們造成阻礙。舉例來說,十字路口的人行道路面若未降低,就會讓他們無法輕鬆過馬路而對他們造成阻礙。如此一來,我們會發現我們迫使一整個世代,以及接下來的世代,被困在自己家中,逐漸失去自主性、個人尊嚴以及這兩者所帶來的個人以及社會健康。

英國一項行走速度受損研究,針對三千一百四十五名六十五歲以上成人調查,想瞭解當他們穿越設有信號燈的路口時,是否會因為年紀老邁變得困難重重,甚至無法完成。結果發現,接受測驗的人當中有84%的男性以及94%的女性有步行障礙。跨越馬路通常是為那些至少每秒能走一點二公尺的人所設計的。然而,大多數長者的走路速度遠低於這個速度。這告訴我們,他們可能只在交通流量極低的狀況下才能安全過馬路。因此,隨著年長者人口比例增加,他們遭到道路意外的比例也增加並不令人意外。

預計到了二○五○年,六十歲以上人口數會從地球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增加到五分之一(也就是二十億人)。毫無疑問地,這個日益年老的社會為都市設計帶來了挑戰,但只要小規模、少量、逐步調整成宜行設計,就能為大至社會、小至每個個體帶來龐大利益。讓年長者以及障礙者的步行生活變得更輕鬆的種種改變,也能讓所有人的生活變得更容易。步行斜坡以及降低高度的人行道,也能幫助拿柺杖、坐輪椅或其他助行工具的人,當然還有嬰兒車或娃娃車上的幼兒。直截了當地說,一個城市變得更宜行,無論是顯而易見或隱密不易察覺,都能讓所有人獲益—之所以明顯,是因為宜行會增加我們的整體幸福感;之所以隱密,則因為宜行當中隱藏著創意、生產力以及豐富我們生活的種種好處。

《走路的科學:走路背後不可不知的大腦機制,讓都會人更有創意、更會社交》
In Praise of Walking: The new science of how we walk and why it’s good for us

作者:Shane O’Mara 謝恩・歐馬洛
譯者:謝雯伃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9/09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eptember 18, 2022 at 3:45pm

Dr. Tan Beng Huat: Singapore, Our Natural Source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s

Few months ago, I had watched a series of documentary on Singapore's nation-building experience. Many good stories are shared through their heritage of old paintings, photographs & black and white contents from TV archive. One of them is to explore Singaporeans' desire to learn Bahasa Malaysia in evening classes, attempted to be a Good Malaysian....... As a young kid in Southern Johore then, Singapore to me is just our neighbour town where my aunt stay. Many people of my generation who opted for Singapore citizenship have just retired in recent years with reasonable or even good saving. It's natural for them to be a rich tourist to visit Malaysia, where their relatives stay. In fact, all these years, Singaporeans make up around one third of our foreign tourists (excluding the excursionists who make daily trips across the JB causeway). After the Covid-19 close down, other than visit their relatives and Genting Highland, their destinations also include many Malaysian places that they have never considered before. Just to name a few, weekend city tour to Sibu, Sarawak, Off Shore Angling trip to Kuching, home-stay in Kuala Selangor......these were in fact my youngest sister's records with her family and family of my brother-in-law's siblings. Our nature and culture is a blessing to them too. Beside family tour, to my Singaporen nephews and thier peers, our seas are their diving paradise. One of them even become a coral conservationist of our under-sea world with funding from Singaporen government. Meaning? Before we go back to what we have in 2019 which have witnessed international tourism hit record high of 1.5 billion, of which China's contribution is 10%, our neighboring countries are our hope. Other than Singapore, the number of Vietnamese's outbound tourists to South-East Asia is also going up. Afterall, to Sabah and Sarawak, tourists from Penisular is a ready market yet to be fully tapped.   (18.9.2022)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eptember 17, 2022 at 2:09pm

NY Times: 52 Places to go in 2020 —— 28,Sabah, Malaysia
Primeval forests with endangered orangutans in a land off the tourist map

Listed at 28 of 52 is the Sepilok Orang Utan Rehabilitation Centre. The centre has been rehabilitating Orang Utans for more than 50 years.


                                                        (Photo Credit: Marcus Westberg

The most compelling reason to visit this biodiversity hotspot on the island of Borneo is to help preserve it. Every year, thousands of acres of pristine rainforest are burned down to make way for new palm oil plantations, but tourism could provide an incentive to protect these primeval jungles. Perched in the northeast corner of Borneo, and with multiple airports, the Malaysian state of Sabah offers diverse experiences while still being largely off the tourist map. Adrenaline junkies can climb Mount Kinabalu and go diving with sharks off the Semporna coast. Beach lovers should head to Gaya Island, a short ferry ride from the capital of Kota Kinabalu. The Gaya Island Resort has its own coral reef, marine center (and marine biologist) and stunning, sandy coves. But Sabah’s biggest draw is the chance to see endangered orangutans in the wild. Cruise along the Kinabatangan River in small boats to glimpse the apes, as well as pygmy elephants, crocodiles and proboscis monkeys. Or head to the Sepilok Orangutan Rehabilitation Center, which has been rescuing orphaned orangutans from forest fires and poachers since 1964. The 60-odd resident orangutans come out of the reserve forest during daily feeding times.— Shalini Venugopal Bhagat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eptember 10, 2021 at 4:47pm


日常苟且·詩與遠方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這話打動許多人,是網絡流行語。

它源於高曉松在一篇文章中寫的一段話:“我媽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我和我妹妹深受這教育。誰要覺得你眼前這點兒茍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適合遠方,能走多遠走多遠;走不遠,一分錢沒有,那麼就讀詩,詩就是你坐在這,它就是遠方。”

“詩與遠方”已經成為美好憧憬的代名詞,不少人將其作為人生追求和改變當下生活的動力。按照高曉松的描述,“遠方”就是和當下不一樣的地方,可以是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但當我們因為各種限製不能夠遠行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坐在原地讀詩。

高曉松出生於清華大學裏有名的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他的母親是著名建築學家張克群。在母親的書《紅墻黃瓦》的序言中,高曉松這麼寫道:“媽媽生在德國,長在中國,現在住在美國,讀書畫畫、考察古建,頗有民國大才女林徽因之風。”可見,張克群自己便是追尋“詩與遠方”之人,也因為張克群的教育,高曉松和他的妹妹高曉江也幾乎走遍世界。

高曉松曾說過,王小波是他最欣賞的近現代作家。“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這是王小波在小說《萬壽寺》中的一句話,也是他本人內心最真實的寫照。在高曉松身上,我們也能看到王小波式的對於“精神世界”無限向往的影子。他會那麼推崇“詩和遠方”,就再好理解不過了。

正是不美好的細節,構成了生活的全部


“眼前的茍且”與“詩和遠方”是一對虛假的對立。我在東京一年的生活,表面看是詩和遠方,生活在迷人的異域,雞毛蒜皮消失了,可東京的生活同樣存在著無奈的人性、瑣碎的溝通、窘迫的算計與虛偽的寒暄。

另外, 網絡的發達讓“遠方”的概念消失了,我身在異國,卻時刻關注著國內的人與事,為我觸手而不可即的苦難感到悲傷。 可正是這些並不美好的細節,才構成了生活的全部。(蔣方舟中國青年作家,1989—】


生活中沒有茍且,又何談遠方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茍且”可以代替生活中的一切現狀,“詩和遠方”是自己蠢蠢欲動的渴望和幻想。與其大張旗鼓地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不如直接挑明一句話:“你要努力學習工作,懷揣夢想,然後去實現它!”

很多人慣於熱血澎湃地謳歌“詩與遠方”,卻不肯低頭完成腳下的“茍且”,心比天高,寸步不挪。一天幻想出未來無限種可能,有了這些遠方,你也不一定能活好,說到底,這些夢想也只是激勵你前進的目標,而不是放下眼前茍且的托詞。 這不是讓你摒棄現在的生活,而是讓你設身處地去想明白,如果你真的厭惡現在的生活,那麼你該怎麼做,才可以得到詩和遠方呢?(思桐)


不否定任何人的茍且, 但也強調不能忘記的詩和遠方


我認為高曉松常常提到的這句話,並沒有高人一等地來看待“茍且”活著的人。或許在高曉松的母親和他自己看來,他們自己也正在“茍且”,而這裏的“茍且”代表的是我們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所遇到的各種無奈,各種屈從,為了能夠獲得更好的為自己內心選擇所服務的外在條件所付出的心血,這樣的事情是生存在這世上的任何一個人都無法避免的。而詩和遠方也並不代表你要寫出精彩絕倫的詩詞,和開車走到你從沒有去過的遙遠的地方,它更多代表的是自己生存在這世界上的一種美好的向往,一種人在追求生存過程中自己內心的真正的“愛,喜悅,和平”。


詩代表的是人生之詩,代表的是人生的詩意,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情趣和對生活的思考與註解;而遠方則是你內心中一直沒有到達過的那片凈土和向往。它可以是你心中的一個夢,可以是一個人,甚至可以是你沒有吃過的一種美食。我覺得這句話主要突出的是“不止”,高曉松沒有否定任何人的茍且,但是他也強調了我們不能忘記的詩和遠方。

至於有人說的這句話不過是高曉松自己的口號,這也無可厚非,我倒是更傾向認為這是高曉松一直在追求的狀態,無論他在任何一個領域有沒有走得足夠遠,至少他擁有一顆向往遠方的心。


《月亮與六便士》

英國小說家威廉· 毛姆的經典小說《月亮與六便士》,講述了一個英國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本已有牢靠的職業、地位和美滿的家庭,卻迷戀上繪畫,像“被魔鬼附了體”,突然棄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繪畫理想的故事。在小說裏,他的行為沒有人能夠理解,在異國,他不僅肉體受著貧窮和饑餓的煎熬,精神也在忍受痛苦的折磨。經過一番離奇的遭遇後,主人公最後離開文明世界,遠遁到與世隔絕的塔希提島上。他終於找到靈魂的寧靜和適合自己藝術氣質的氛圍,創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後世震驚的畫作。

通過這樣一個一心追求藝術、不通人情世故的怪才,毛姆探索了藝術的產生與本質、個性與天才的關係、藝術家與社會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問題。同時,這本小說也引發了人們對擺脫世俗束縛、逃離世俗社會、尋找心靈家園這一話題的思考。

六便士不就是茍且,月亮不就是詩與遠方嗎?滿地是六便士,卻有人擡頭看到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是每一個人的自由和勇敢之書,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是天才,卻依然勇敢的人。追尋詩和遠方正需要這樣的勇敢。


清華北大與藍翔技校

高曉松曾應邀回清華大學演講,發現現在的大學生中追求理想者寥寥。當他給學生們講了半天的“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還應該有詩和遠方”,學生們的提問依然是“進國企好還是進外企好”,以至於高曉松認為現在的清華大學已經成了和藍翔一樣的技校,決定以後再也不回去演講了。

他也在綜藝節目中訓斥過一位清華學弟:“一沒有胸懷天下,二沒有問自己能為改變這個社會做些什麼,卻問我們該找什麼工作,你覺得愧不愧對清華十多年的教育?”

另一方面,藍翔技校的校長榮蘭成先生曾訓導學生:“同學們,咱們藍翔技校就是實打實學本領,咱們不玩虛,你學挖掘機就把地挖好,你學廚師就把菜做好,你學裁縫就把衣服做好。藍翔如果不踏踏實實學本事,那跟清華北大還有什麼區別 ?”

不同學校承載的社會責任不一樣,培養出的學生對社會的貢獻也不一樣。但無論哪所學校,完成什麼樣學業,每個人都有資格,並應當擁有自己的“詩與遠方”。(知乎平台)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May 15, 2021 at 5:49pm


陳明發《時間病患


1982年,美國醫生拉里·多西(Larry Dossey)創造了"時間病"(Time Sickness)一詞。現代人其實都是“時間病者”;長期處於什麽事都得快、都求快的狀態下,無休止地和時間競賽,且不自覺自己有病。

時日久了,自然變得緊張、焦慮而抑鬱,老覺得這裏痛,那裏不對勁,開始失眠,健康狀態受損,甚至精神也出現狀況,那就出現實實在在的大問題了。


後現代大哲學家如福柯等,花了許多時間探討社會制度裏的諸種“霸權”現象,所揭示的,是有權勢的人/階級,對一般無覺知者有形或無形的的施暴。在現代時間觀的面前,大部分人未意識到的,是自己對自己的施暴。

當然,我們有很好的理由這樣對待自己,因爲就像世界經濟論壇發起人Klaus Schwab所說的:“過去,是大吃小的世界;而今,則是快吃慢的世界”。誰都不想被競爭對手幹掉、超越、“吞掉”,唯有做得更多、更快。


宗教界一直呼籲大家“活在當下”,時間病患在每一個當下,却是特別“活”躍;“恐怕來不及了”的“使命感”,使人完全忽略了一個“悠然”、“未來”之美。

治療"時間病"的方法,由重新評估我們跟時間的關係開始。誠如拉里·多西醫生所建議的,首先走出例常的時間安排,使用生物反饋、冥想或祈禱,以策劃新的"時間出口"。(奧諾德《放慢腳步》【45】)

                                          (Source of Photo:https://www.chronobiology.com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May 12, 2021 at 1:21pm


慢活:中间路线


大多數人並不希望,以對慢速的崇拜取代快速崇拜。速度或許能給人帶來快樂,增加成效,讓人感覺強而有力;沒有速度,我們會更加貧窮。世界所需要的、慢速運動所能提供的,是一條中間道路,一個將美好甜蜜的生活,同信息時代的活力相聯姻的處方。

其秘訣是尋找到二者之間的均衡:不是凡事皆快,而是以恰當的速度去完成。時快,時慢;時而介於二者之間。


慢意味著絕不匆忙,絕不力圖為省時而省時,意味著即便由於環境所迫不得不快,也要保持冷靜、不慌亂。

培養內在的舒緩悠閑氣質的一種辦法,就是騰出時間做無法快速做的事,例如沈思默想、編織、園藝、瑜珈、繪畫、閱讀、散步、氣功、太極等。
(奧諾德《放慢腳步》【43】)


補課:


繪畫:
並不是只有藝術家才能擁有繪畫天賦。每個人都會畫畫,它並不罕見。願意的話,它就像呼吸一樣自然。用心練習時,繪畫有能力毫不費力地引導自身與世界建立更深層的關系,把一個簡單的創造行為變成一種深入觀察並與生活深刻聯系的方式。坐下來,拿著紙和鉛筆,任何紙和鉛筆,畫畫。不管你畫的線條是隨意的,還是復雜的。很快你就會發現你的頭腦清晰,全神貫註於手中鉛筆有節奏的動作。用心繪畫的好處幾乎與冥想的好處相同。在冥想中,焦點保持在呼吸,而在正念繪畫中,你用鉛筆在紙上的移動作為你關注的焦點。


輪圓彩繪:
這是另一形式的繪畫,這慢活修煉活動要感謝瑞士心理學家榮格。他38歲時遭遇生命瓶頸,辭去了瑞士蘇黎世大學教職,全心全意投進內在修行。他都將自己的夢境、思想及所繪的圖加以記錄,並順著內心的衝動,在日記中描繪成圓形圖騰。這“神聖魔圈”正是東方印度教和藏傳佛教中的“Mandala”(梵語,曼陀羅,亦稱輪圓)。讓這種無意識自然地”表達“,榮格發現,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是分裂的,但“曼陀羅”可以讓它整合起來。精密的圖騰、壇場能量、幾何中的體結構奧秘,以及色彩的力量,我們的內在/神性連接了起來,創造強有力的能量。彩繪時的靜心釋放負情緒,體驗活在當下。

瑜伽:
瑜伽是將身體和精神集於一體的伸展運動,經由輕柔、有韻律的動作來運動所有肌肉、內臟、神經和骨骼,使身體得到均衡發展,有很好的塑形和健身的作用。

坐禪:“坐禪”又稱禪修、靜坐、打坐,它是佛教中的一種基本修煉方式,最早由古人的散坐和跪坐演化發展而來。中國傳統的靜坐養生功法,實際最早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據《莊子》一書記載,黃帝曾向名叫廣成子的人詢問學習長壽之道,廣成子說:“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勞汝靜,乃可長生。目無所視,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以上這段精辟的論述,實則就是在靜坐中的真實感受和長生之道。靜坐既可養身延壽,又可開慧增智,故佛家的大乘、金剛乘及道家、儒家、瑜伽術對打坐都很重視。

太極:太極拳包含著深刻的道家哲理,動作緩慢,呼吸深長,能加速血液循環,增強內臟功能,對於腦力勞動者是一種很好的休息方式,從鍛煉身體,到放松身心,太極拳無疑是最佳慢運動。

高爾夫:高爾夫球盡管運動強度不算高,但運動量也不算小,以打完一場18洞來算,步行的距離大概有十多公裏。揮桿動作有助於身體伸展和心情放松,美麗的球場環境會使你吐納更新鮮的氧氣。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May 1, 2021 at 2:29pm


奧諾德·耐心細致,質量高於數量


快意味著忙碌、加強控制、匆忙、分析、壓力、膚淺、不耐煩、狂熱冒進、數量高於質量;慢則相反,它意味著平靜、小心處置、接受、靜止、本能、不慌不忙、耐心細致、冷靜反應、質量高於數量。也使一切發生真實而有意義的聯系,包括人、文化、工作、飲食等。具有反諷意義的是,緩慢並不總意味著緩慢。正如我們將要看到的那樣,以緩慢的方式執行任務往往能帶來更快的結果。以緩慢的心態快速做事也是可能的。(奧諾德《放慢腳步》)


Comment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March 25, 2021 at 6:48pm

陳明發《旅遊與文化仲介》


“文化仲介”(cultural intermediaries)在西方冒起,“新旅遊形式”出現於“第三世界”,二者促成了消費“第三世界文化”的旅遊形態。旅遊商品包括有形物質的古跡、美食與收藏品等;以及非物質抽象的節慶、儀式與生活方式等。

法國哲學家布爾迪厄在文化研究領域留下巨大的精神遺產,過去卻未在旅遊領域被善加采用。若能結合起來,或可從旅遊消費活動中,挖掘出對旅客、文化生產者與學術人員皆有新發現的意義。
(參考: Rafiq Ahmad (2013) WORKING WITH PIERRE BOURDIEU IN THE TOURISM FIELD MAKING A CASE FOR ‘THIRD WORLD’ TOURISM, Cultural Studies, 27:4, 519-539, DOI:10.1080/09502386.2012.707222)


沒特色難尋蹤跡 霹紀念品欠缺推廣

李永球·登嘉樓的神廟博物館

橡膠的移民故事

橡膠的故事:哭泣的樹

田和設計·橡膠的故事

熱浪島所在的馬來西亞登嘉樓州

黃永武《愛蘆小品》嗅覺的享受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