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玩邊拍邊寫詩 游吟女攝影家 AGNES CHONG·思念

《愛墾營銷慕課》推薦精彩文獻,歡迎學習:


Rating:
  • Currently 4.75/5 stars.

Views: 44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Suyuu on May 20, 2022 at 10:08pm

經過60年代的“轉型”與“過渡”所形成的是一個晚期資本主義社會,一個跨國資本主義社會,一個消費社會,而從“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角度看,從“電腦化和電子資訊”的角度看,這也是一個後工業社會,一個信息化社會。但1982年,阿帕網才與1981年建立的CS網(Computer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通過網關(gateway)連接起來形成互聯網(Internet),1984年聯入互聯網的主機才不過1000臺,傑姆遜已推斷這個“巨大無比的傳通網絡”將作為公認的“跨越全球、網絡全世界的電腦網絡”

使大眾更能感受到社會權力和社會控制的總體網絡——一個我們的腦系統、想象系統皆無法捕捉的網絡,使我們更能掌握“資本”發展到第三個歷史階段所帶來的全新的、去中心的世界網絡……13

在這“資本”的第三個歷史階段——即市場的或民族國家的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或帝國主義之後的晚期或跨國資本主義階段——里,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的電腦網絡隱喻著同時也連接起一個社會的網絡與世界的網絡。正是基於這樣一種幾乎相同的理由,美國社會學家卡斯特(Manuel Castells)在1996年初版、2000年再版的《網絡社會的崛起》中將這個歷史階段指認為信息資本主義,將這個階段的社會命名為網絡社會。相對於傑姆遜在1984年對於網絡的抽象的推斷,卡斯特在1990年代末體驗了更為完整的信息技術革命的歷史序列——從1960年代到1990年代的演生過程,對他來說,這個網絡到了1990年代發展出了複雜、龐大而具體的形式,他切實地看到:“整個世界都擁抱了互聯網,實實在在地創造了一個全球信息網。”14面對這個互聯網的世界,他想起羅蘭·巴特在1977年的告誡:一切溝通形式都奠基於符號的生產和消費。15由此,一個“60年代”的羅蘭·巴特,在信息技術革命所帶來的連續性之中,在晚期或信息資本主義階段的整體架構內,遭遇了互聯網時代,或者說他的他的批評的言語活動,被接入了互聯網。

所謂“言語活動”(language),連同“作品”,是結構主義者羅蘭·巴特在1963年的用詞,1967年以後它們就逐步把它們的理論位置讓渡給了作為後結構主義概念的“文本”,以至於他在1971年的《從作品到文本》中自嘲“文本這個詞很時尚(我自己經常被誘導而使用這個詞)”。16因此,他在《何謂批評》中給予批評的定義——“對作品的批評和對批評自身的批評”,“在第一種言語活動(即對象言語活動)上進行的二級的或元言語活動(meta-langage)的言語活動”17——在1973年遭到了他自身的否認,在《文本理論》中他反思道:

整個“批評”(作為“關於”作品而發的言語)都過時了:一個作者談論一部過去的文本,那麼只能通過自己生產一部新文本(進入到互文文本的未分化的增殖中)的方式——批評家不再存在,只有作家。18

作為文本的生產,批評同其他寫作實踐,不再有文類的界限,它們共同體現為文本,而在《從作品到文本》中,文本的隱喻是網絡(network)的形象;如果文本擴展自身,這是系統性組合的結果(進一步說,這是一個接近當今生物學里的生命概念的形象)。○19

一個文本(text)就是一個網絡(network),而同時任何一個文本又都是互文文本(intertext),因此它又是網際網絡(internetwork)。當文本與文本建立互文關係,並沿著互文性逐漸擴展,於是就建立起網絡的網絡(network of networks),網際網絡的網際網絡(internetwork of internetworks)……一個無限延伸的網絡……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就是文本之間的“網絡間性”(internetivity)?20

當羅蘭·巴特在1973年寫作《文本理論》與《S/Z》時,斯坦福大學的文頓·瑟夫(Vinton Cerf)與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的鮑勃·卡恩(Bob Kahn)在寫作《一種分組網絡互相通信協議》(A Protocol for Packet Network Intercommunication)的論文,為實現不同網絡的互聯而提出了網關(gateway)的概念和傳輸控制協議(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TCP)。瑟夫與卡恩所討論的網絡當然無關於羅蘭·巴特,但羅蘭·巴特的文本卻以納爾遜的“文學機器”為“網關”達成了與互聯網之間的超文本傳輸。1980年,當羅蘭·巴特經歷了一場平庸的車禍,在作為觀念的作者死亡之後繼之以作為肉身的作者的死亡,納爾遜出版了《文學機器:關於並屬於上都項目(Project Xanadu)21的報告兼論文字處理、電子出版、超文本、思想者玩具、明日知識革命及包括知識、教育和自由在內的其他主題》(Literary Machines)。這是一個用超文本的形式論述超文本的主題的文本,在文中,納爾遜重新規劃了“超文本”的定義,他宣稱:“‘超文本’意味著非連續書寫——它是有多重分叉,允許讀者選擇,最好在交互屏幕上閱讀的文本。如大家所想的那樣,這是一系列通過鏈接關聯起來,為讀者提供差異性路徑的文本的組塊。”22這臺超文本的文學機器,一端如前所述,連接著羅蘭·巴特在《S/Z》中所設定的理想文本,另一端則連接著“萬維網”(World Wide Web,WWW):1991年,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CERN)的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在納爾遜的啟示下,推出了萬維網——一個建立於用戶/服務器模型之上的,以超文本標記語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與超文本傳輸協議(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為基礎的,提供面向互聯網的服務的,具有一致用戶界面信息的瀏覽系統。互聯網原本是通過命令方式交流和查詢信息的,因此只是少數專家交換和共享文件的一種工具;當萬維網利用超鏈接(hyperlink)將信息組織成頁面的形式,它就開放向了普通用戶的生活。一個互聯網的時代被具體化為萬維網的時代,對於一個普通用戶來說,互聯網從此成為一個超文本文檔的集合,或者說就是一個巨大的超文本,一個基於互聯網(Internet)——全球network的web。1988年,《從作品到文本》被譯為中文時文末附有該文英譯本(但沒有注明這個英譯本的譯者與出處)的注釋:“Network[交織物],巴特在法文中用了“réseau”一詞,英譯成“network”(舉例說,沒用“網”[Web]),這里可能冒著過分強調這一隱喻的機械的含義的危險。”23但羅蘭·巴特的“réseau”的確既是internetwork又是web,在《文本的快樂》中,當他從紡織學的角度宣稱“文本就意味著織物(Tissue)”,他同時從仿生學的角度解釋說:

WWW是環球信息網的縮寫,英文全稱為“World Wide Web”,中文名字為“萬維網”由於迷失在這一織物——這一紋理(texture)——之中,主體取消了自身,就像蜘蛛隱沒在它的分泌物所建構的網中。如果我們使用新詞的話,我們可以把有關文本的理論定義為網絡學(hyphology)[網絡(hyphos),就是織物和蜘蛛網)]。24

Comment by Suyuu on May 20, 2022 at 9:08pm

在“Web”所建立的隱喻的web里,“60年代”的羅蘭·巴特成為萬維網時代的羅蘭·巴特。

正是在其文本與互聯網之間的互文性或網絡間性里,我們可以描述羅蘭·巴特批評的一個理論形象——一種網絡學批評:一種關於非連續書寫的非連續書寫,一組關於超文本(可寫性文本)的超文本(可寫性文本),一個關於網絡的網絡。在這種批評中,批評的對象不再有統一、完整的形式,而是碎片和片段的集合;它是一個由多種編碼方式編織成的復數的、多元性的文本,一個隨著編碼的多向運動而破碎的、甚或是被消除的網絡。批評的主體不再是批評者,更不再是主體,他只是(超)文本的閱讀者,同時也是(超)文本的寫作者。作為閱讀者,他只能根據(超)文本的系統的多元性來聯結這些系統,他的接近(超)文本的“自我”本身已經是其他文本或編碼的一種多元性。作為寫作者,他只是寫作他的閱讀,在(超)文本之中重新書寫文本,他的聲音只是對(超)文本的多種聲音的其中一種聲音的竊取,他的工作只是在無限差異的領域擴散和分散(超)文本:

在世界的無限遊戲(世界作為功能)被某種獨特的系統(意識形態、體裁、批評)——這種系統削減了入口的雜多性、網絡的開放性、言語活動的無限性——所貫穿、分割、中止和塑化之前,可寫性文本便是正在寫作中的我們自身。○25

在這里,一切都是(超)文本:批評的(非)主體與其批評的對象一同成了(超)文本,而這個批評的(非)主體作為閱讀者的一面表明:普通讀者作為閱讀的(非)主體同樣也是一個(超)文本。卡斯特這位對互聯網時代有著詳盡考察的社會學家在2001年出版的《網絡星系》(The Internet Galaxy)中遙遠地呼應了羅蘭·巴特的洞察(這個“網絡星系”都不妨看作是羅蘭·巴特所說的“能指的星系”的回聲,雖然卡斯特自己把這種命名的靈感歸因於麥克盧漢所稱的“古滕堡星系”26),他宣稱“超文本不可能外在於我們,而是內在於我們”,因此,我們確實有了超文本,不是那個超文本,而是我的超文本,你的超文本,以及其他每個人的超文本。○27 

經過卡斯特的這個“內在於我們”的“超文本”的中介,我們可以推測,作為後結構主義者的羅蘭·巴特同時是一位唯物主義者。當他將“可寫性文本”判斷為“我們自身”,他所體現的不是修辭的巧致,而是現實的反思:將“我們自身”決定為“可寫性文本”的是那個“無限遊戲”的“世界”。將羅蘭·巴特的概念置換入我們這個互聯網時代的具體的現實,並在修辭的嚴格性上來描述,這個“可寫性文本”就是超文本(hypertext),而這個“無線遊戲”的“世界”就是“超空間”(hyperspace),如卡斯特所說:

網絡空間是一個超空間,是一個精神空間,你每天都要實踐,在這個空間里遇見來自其他時間和地點的人物和思想。(28)

而在傑姆遜看來,“超空間”正是資本發展到第三階段——晚期或跨國資本主義時代所設定的空間形式——

在當前的社會里,龐大的跨國企業雄霸世界,信息媒介透過不設特定中心的傳輸網絡而占據全球;作為主體,我們只感到重重地被困於其中,無奈力有不逮,我們始終無法掌握偌大網絡的空間實體,未能於失卻中心的迷宮里尋找自身如何被困的一點蛛絲馬跡。(29)

羅蘭·巴特在文本中想像過這個“多維度空間”,對他來說,在這個空間中,“就像蜘蛛隱沒在它的分泌物所建構的網里”。

三、APP、數據民族主義與“互聯網+

Internet(互聯網)與Web(萬維網)之間的相輔相成的發展,在Web誕生20多年之後,遭遇到了它們之間關係的危機。2010年9月,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的《這是誰的錯?我們的錯》與邁克爾·沃爾夫(Michael Wolff)《蘋果公司——新型的媒體霸主》,在美國《連線》雜誌發表時,編輯為它們加了一個總標題:“The Web is Dead, Long Live the Internet”(“萬維網式微,互聯網長存”)。兩位作者共同觀察到,隨著Iphone移動計算模式的興起,APP(向用戶提供的第三方服務程序)的信息推送取代了萬維網的信息搜索,開創了互聯網與手機融合的時代,一個後萬維網時代。對於安德森來說,這是互聯網本質的改變,是資本主義的新型盈利模式,當人們視APP的信息推送的速度優先於萬維網的通用性:

開放的萬維網是已經過去了的青春期,時值工業巨頭摸索著尋找新世界,願意慷慨地提供免費服務。如今這些巨頭做的正是企業家最拿手的——尋找合適的收費方法。○30

而在沃爾夫看來,對免費(free)服務的拒絕,同時也是對自由(freedom)的拒絕,他以臉譜(Facebook)為例說明:

在這個“一家企業+巨頭+遠見”的模式下,有無數企業家構成的互聯網黯然失色,臉譜網代表著一切萬維網所不具備的特質:嚴格的標準、精巧的設計、集權式控制。(31)

而4年之後,互聯網遭遇了它自身的危機。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2014年6月25日刊登了戈登·戈爾德斯坦(Gordon M. Goldstein)的文章,題為“The End of the Internet?”戈爾德斯坦注意到,圍繞網絡的控制權產生了一種地緣政治的衝突,全球互聯網正在發生分裂的趨勢。尤其當德國總理默克爾在2014年2月呼籲創設屬於歐盟的區域網,通過與美國隔離來為歐洲公民提供高水平數據寶庫,戈爾德斯坦引用丹尼爾·卡斯特羅(Daniel Castro)的概念“數據民族主義”來命名這一互聯網的政治:

數據民族主義是一種正在生成的現象,就是各國都希望將某些類型的信息存儲在設在本國邊界內的服務器中。(32)

Comment by Suyuu on May 15, 2022 at 5:36pm

(續上)當戈德爾斯坦將中國與俄羅斯等國家,試圖讓域名職能擺脫美國法律的控制,也視為數據民族主義的一部分,擔心會產生競爭性的或重復性的域名系統,從而導致互聯網普通用戶登錄錯誤網址的風險時,在中國,一個新的概念正在形成

2015年3月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製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ITFIN)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201571日,國務院頒布《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規定了所要推進的重點行動:“互聯網+”創業創新“互聯網+”協同製造“互聯網+”現代農業“互聯網+”普惠金融“互聯網+”益民服務“互聯網+”高效物流“互聯網+”便捷交通“互聯網+”綠色生態“互聯網+”人工智能


雖然“互聯網+”行動還只是剛剛開始,但在中國,它已經將這個時代命名為“互聯網+”時代。這個來自中國的詞語會變成一個普遍性的名稱嗎?這個時代會持續多久的時間?一切當然還沒有答案。但確定無疑的是,互聯網正在開始其新的歷史階段。如果就以“互聯網+”作為全球互聯網新時代的命名,以上所述的事件它顯然將它區分成了三個方面,或者說它將自身具體化為三個時代;APP的時代、數據民族主義的時代與“互聯網+”行動的時代,它們分別表述這個時代的文化、政治與經濟。在這個時代里,萬維網並(還)沒有死亡,它只是在互聯網的世界里不再居於優先和主導的位置,無論是APP、數據民族主義還是“互聯網+”行動,它們都並非取代萬維網,而只是把它當作了一個自然化了的背景,一個不言自明的前提。

在《網絡社會的崛起》里,卡斯特將互聯網時代的時間,描述為“無時間之時間”或“虛擬時間”,將空間界定為“流動空間”——後來又稱之為“超空間”。而在“互聯網+”時代里,時間形式與空間形式發生了新的彎曲。在APP的各種傳輸協議里,Real Time——“實時”或真實時間是一個核心的詞語:實時傳輸協議(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實時傳輸控制協議(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RTCP)、實時流協議(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 RTSP)。而無論是數據民族主義強調的國家的邊界,還是“互聯網+”行動對製造業的強調,在與APP傳輸協議對應的意義上,把Real Space重新納入到互聯網的空間組織之中。

由此,“互聯網+”時代的時間與空間,變成了一種複合的時間與空間:虛擬時間+真實時間(virtual time + real time), 超空間+真實空間(hyperspace + real space)

在這里或許可以借用卡斯特的另一個概念。當有人認為,互聯網時代將溝通心靈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展現全都接連在巨大的非歷史性超文本中,因而把我們的現實變成了虛擬,卡斯特反駁說,任何現實經驗都是編碼的產物,一切現實在感知上都是虛擬的,因此目前以一切溝通模式(從印刷到多媒體)之電子整合為核心的新溝通系統,其歷史特殊性並非是又發出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反而是建構了真實虛擬(real virtuality)(33)

而在“互聯網+”時代里,這個“真實虛擬”被召喚來重新面對“實境”(reality),必須在真實時間與真實空間里重新確認自身,因此不妨說,它已/將變成“真實化虛擬”(realized virtuality)

在這種“真實化虛擬”中,羅蘭·巴特曾經描述的那個“從作品到文本”的演化過程必然或必須發生逆轉。在互聯網的巨大的超文本里,在我們都有的、都是的超文本里,一個“從文本到作品”將會成為現實的一條可能的進路,或超空間的一個可能的出口。這是從文本到作品(work),也是從從文本到工作(work),就像“互聯網+”的行動的主線,是從互聯網到現代製造業。

從這個進路或出口回看羅蘭·巴特,我們會看到,他曾經希望有一天批評作為獨特的系統之一,能夠“貫穿、分割、中止、塑化”“世界的無限遊戲”。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這當然還是不可能的任務,但至少,它應該通過“真實化”的行動,在“無限遊戲”中間確認一個短暫中斷的機會,從而如傑姆遜所說,“尋找[我們]自身如何被困的一點蛛絲馬跡”?
朱康《羅蘭·巴特、互聯網與“互聯網+”》見2017-08-16《文藝批評》雜誌 )

(33)卡斯特:《網絡社會的崛起》[M],夏鑄久等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第61頁,第462頁,第408-409頁,第462頁。

Comment by Suyuu on November 21, 2021 at 5:29pm

Experience Economy: It's Where Stories Are Born by Bree Baich

Ben Folds has been on my bucket list for a long time. You'd think living in the live music capital of the world I would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see him at least once. So what would make me fly halfway across the country to catch him at The Moore Theater in Seattle? The experience. 

The experience era is making it easier than ever for brands to find and cultivate stories. It's created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y are able to generate additional content by capitalizing on the stories we tell. My trip to Seattle didn't just create commerce for American Airlines, Starbucks, Uber, The Moore Theater, and of course, Ben Folds, I wrote stories about them. My point is that a desire for an experience led to additional revenue and stories were born out of this experience that expanded reach - like the one picked up by CrowdAlbum.

Comment by Suyuu on November 21, 2021 at 5:29pm

(Con't) The Shift from Service to Experience

I read an article recently on ANA.net that spoke about how "tech-enabled automation is creating a shift in the economy from a focus on service to one on experiences." I couldn't help but think about how this shift is enabling brands to capitalize on the experience-based stories we share on social media in order to create engagement, brand enthusiasts and help tell their bigger story. In turn, experience is quickly becoming the new commerce.

There's a mindset shift taking place that a bucket list should be more than wishful thinking - but rather a way of life - and by default creating consumerism focused on experience instead of product. A great example is the tiny house revolution. People are opting for smaller homes (product) in order to enjoy a larger lifestyle (experience). It's created a niche market fo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the byproduct is countless stories shared on multiple platforms based on homeowners' experiences. And it's spreading like wildfir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clearly offering a service/product, but marketing has generated a need - through the use of storylines told on various channels - that are so compelling consumers are seeking out contractors with the ability to help create more of the same.

Stories via blogs: Tiny House Blog is just one of many sources talking about the tiny house lifestyle. The contributors share concepts, how-tos, floor plans and links to houses for sale. They even host a tiny house podcast. It's a great example of a multi-media resource for those interested in learning more about tiny housing. Instagram is another channel they use to share tiny stories through photos. The result? An engaged audience who in turn, share stories with the blog.

Stories via Facebook: While scrolling through my Facebook feed, I was presented with an ad for Reclaimed Space in Austin, Texas. Based on intel, Facebook knew I'd be the perfect candidate for this brand. I'm in the midst of house hunting, I love upcycled items and I've done my share of research on custom builds made from reusable items like storage containers. So it wasn't a stretch to share this brand's story with me in hopes that we'd connect. Reclaimed Space's page is filled with images and stories of projects that make an "upcycler" (Is that a word?) giddy with desire. And it's turned me into a brand enthusiast willing to share their story with anyone looking to build a custom, upcycled tiny home in the Austin area.

Stories via Television: Navigate to HGTV and you'll find four shows dedicated to tiny houses: Tiny House Builders, Tiny House Hunters, Tiny Luxury and Tiny House, Big Living. Each show focuses on a different aspect of the tiny industry and subsequent experience(s). HGTV's stories continue on all of the major social media channels with ample opportunities for their audience to engage and share their own tiny stories. And they do, thus creating a larger story for HGTV.

All of these channels speak to a product (a tiny house), but it's the experience and the stories we share around these experiences that holds the real power. Now that I've checked Ben off the bucket list, I think it's time for me to put more of that list into action - next up, John Hiatt. After all, it's becoming an experience economy and out of that, a story is born. (Experience Economy: It's Where Stories Are Born by Bree Baich, Published Sept. 29, 2015,  www.socialmediatoday.com, Author Bree Baich, Transmedia Mastermind "The Storyteller")

Comment by Suyuu on October 6, 2021 at 11:21am


陳明發《本地人認同感》(上)

有些人相信

就只因為他/她們是在地人

他/她們對當地的故事

理所當然的比別人更清楚

 

你要當真問他/她一些事

得到的答案偏偏是:

“我記得蔡瀾說過

我記得阿賢說過

你沒看過《我來自新村》嗎”.......

 

我很好奇

蔡瀾、阿賢或

《我來自新村》電視系列製作人

為何是那麼多地方的“當地人”

 

有的時候,得到的

又恰好是相反的說法:

“這些媒體人只來了半天

懂得什麼?

弄點皮毛就要替我們講故事?”

 

我也很好奇

媒體人訪談的不都是當地人嗎?

當地人理直氣壯什麼都比外人清楚

為何給媒體的東西

不比“皮毛”更有血有肉有靈魂?

 

當然事情也不是那麼的沒希望

我就見過一些夠熱血的在地人

有能力深入探討:

 

這地方在上世紀初是什麼情況?

那華校或會館大禮堂紀念的是誰?

我們祖上是在怎樣的情形下落腳此處?

墾荒時期有哪些值得一說再說的往事?

我們小時候有些什麼娛樂消遣?

這兒的蔬果為何就是特別鮮甜?

幾間神廟香火為何特別旺盛?

等等,等等....

(還可以自行填寫

10萬誰;10萬個什麼;10萬個哪裡

10萬個幾時;10萬個為什麼

10個如何;10萬個“後來”、“結果”......)

 

要探討,就是因為自己搞不清

所以去讀書刊,收集與整理資料

在網路上拋個開頭

讓網友來補充、添加、修正、豐富

再找適當的人做訪談

也找有不同說法的人做訪談

勤思考、寫作、找人分享與指正

 

沒有一步可以省功夫

千萬不能像有位友好所批評的

眼下的許多媒體人

上司給個什麼題目

他/她就只懂得上網去

或鑽一下資料室

或打個電話口頭問問

挖點材料就塗塗改改

做點粗製濫造的加工業


(下續)

延續閱讀 》德國遊:歴史之旅

Comment by Suyuu on October 1, 2021 at 11:31pm


陳明發《本地人認同感》(下)

友人過去訂報紙

原來不是為了看新聞

而是細細欣賞副刊的高手投稿

現在連副刊也看不下去了

總覺得缺乏富有個性的原創內容

 

內容是王

是老生常談了

但還是個很管用的事實

 

友人說

當他想動手創作什麼新內容

而有關故事他自己還不是很清楚

最好的辦法

就是找到能講好這故事的人

當面的聆聽,交流,交會

自己有所感動

新內容才可能感動人

 

是啊,人與人面對面心連心的接觸

措辭用字、語氣聲調、肢體語言、臉部表情

都是觸發我們五官六識

達到洞察、領會的秘徑

那絕不是從其他地方草率挖料

所可能享受到的福分

 

更不是在社交媒體留言欄

按幾個表情符號,時尚言語

就可能有所啟示

 

說故事

講難不是難

除了啞巴,誰不會張口說話?

說容易也不是容易

說什麼故事,怎樣把它說好

計較起來,有一定的“技術含量”

 

小時候讀王子深入古堡屠龍

把公主救出來;後來做學問

才領悟到,這對故事人的含義很深

這社會到處有故事

沒有方法的話

人生就給時間這頭恐龍給吞噬了

(所以有“神偷歲月”的說法

寶貴時光都給繁瑣的歲月偷光了)

美好的故事(公主)也會消失於

九曲十八彎的古堡裡

 

幸而

這門藝術

人人可學

現在開始

還不算太晚

 

#重新敘述古老故事

Comment by Suyuu on September 1, 2021 at 4:47pm

現在,許多人把孫子兵法降到很低的層次上,將其與一些生活上、官場上的瑣碎之事聯系起來,甚至將其與夫妻關系聯系在一起,把這部兵學聖典搞得庸俗不堪。有人認為,這是對孫子兵法最好的應用,這是孫子兵法具有現代應用價值的最好體現,實際上,這是把孫子兵法用歪了,完全扭曲了孫武子的本意,是對孫子兵法的玷汙。

出現這種現象的一個原因,是這些人根本不懂“戰略”與“謀略”的區別。戰略,是一種著眼全局和長遠的籌劃,是一種在高層理性指導下的運用力量的科學和藝術,是大智慧;而謀略,是一種缺乏理性支撐和道德要求的用詐之術,是小計謀。戰略著眼於“大”,謀劃大事,而謀略無所謂大小,什麽人或什麽層次都可以用;戰略強調“以正合,以奇勝”,奇正統一,而謀略無所謂奇正,只要達成目的,什麽手段或什麽詭計都可以用。由於沒有把“戰略”與“謀略”區分清楚,一些人則用一種微觀實用的“小計謀”的理念去詮釋孫子兵法,用一些老百姓民間的經驗之談去解讀孫子兵法。例如,有些出版物把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混為一談,在一些“借刀殺人”、“笑裏藏刀”、“美人計”、“苦肉計”等一些平常手段上津津樂道。甚至還有人說,現在談孫子兵法已經過時,要用所謂“謀略”來替代孫子兵法。因此,我們必須明確指出:孫子兵法是大智慧,是“統帥之道”,是有著深層哲學底蘊的揭示競爭規律的科學,是一種在戰略層面上理解和使用的學問,與人們常說的所謂“謀略”完全不是一回事,絕對不能夠相提並論。

我們不能片面理解“兵以詐立”的思想。在不了解戰略的情況下運用戰略,有很大的危害性。有專家對中國企業存在的類似問題做了描述,他們說,當今中國企業界在製訂企業發展戰略時表現出過多的剛性追求,盲目貪大成了時尚,大量的文獻書籍在論述管理戰略思想時都只是停留在“術”的層次上,缺乏“道”的統一,熱衷於從古代文化中發掘在各種克敵製勝之術,走極端連厚黑學這種難登大雅之堂的壞招也使上了,企業戰略表現出嚴重的謀略不足、取巧有余。在過度的剛性戰略指導下戰術表現為以拼企業實力為特征的各種運作,如:盲目擴大經營規模,不加分析地兼並收購,不理智地與競爭對手打價格戰及廣告戰等。(節錄自2004年11月02日《新浪軍事》洪兵:孫子兵法的現代應用

Comment by Suyuu on August 29, 2021 at 10:04am


故事詩性:全民品牌

企業講詩性故事,這故事對於社群和解、親善有何幫助?企業的工作倫理、領導體會,是否可以提煉成一個社群的“全民品牌”?

創業這些年,年份可能和馬來西亞立國歷史一樣久遠;內部有何可共享的故事?外部和整個社群建設有何可共享的故事?

“那些(外部故事),你的印象最深刻?”

如何建立儀式(節慶),置入這些故事;讓它變得更有激動人心的意義?

如何在誤解中走出來;在失敗中站上來的故事?

這就是我們馬來西亞人,已經夠好了;不再需要虛假的東西,增添虛構的、不曾有的“履歷”。

需要再詮釋。

變動的時代,很多東西很快被遺忘;有什麼東西值得留下去;讓下一代無需從零開始做起?

社群和解:企業難得的表現契機。

(Feature Photo: vase painting by jaba idris, https://www.facebook.com/jabagusiot)

(陳明發:文創玩家記事本 2001~2016)

Comment by Suyuu on July 15, 2021 at 6:30pm


《東京夢華錄序》

1從先人2宦遊3南北,崇寧4癸未5到京師6,卜居7於州西金梁橋8西夾道之南。漸次長立,正當9輦轂之下10。太平日久,人物繁阜11。垂髫12之童,但13習鼓舞;班白14之老,不識干戈。時節相次15,各有觀賞。燈宵月夕,雪際花時,乞巧16登高17,教池遊苑18。舉目則青樓畫閣,繡戶珠簾。雕車競駐於天街19,寶馬20爭馳於禦路21,金翠耀目,羅綺飄香。新聲22巧笑23於柳陌花衢24,按管調弦25於茶坊酒肆。八荒26爭湊27,萬國咸2829。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30;會寰區31之異味32,悉33在庖廚34。花光滿路,何限35春遊;簫鼓36喧空37,幾家夜宴。伎巧38則驚人耳目,侈奢則長人精神。瞻天表39則元夕40教池,拜郊41孟享42。頻觀公主下降43,皇子納妃44。修造則創建明堂45,冶鑄則立成鼎4647。觀妓籍48則府曹49衙罷50,內省宴回51;看變化52則舉子唱名53,武人換授54。僕數十年爛賞55疊遊56,莫知厭足57

一旦兵火,靖康丙午之明年58,出京南來59,避地江左60,情緒牢落61,漸入桑榆62。暗想當年,節物風流,人情和美,但成悵恨。近與親戚會面,談及曩昔63,後生往往妄生不然。僕恐浸久64,論其風俗者,失於事實,誠為可惜。謹省記編次成集,庶幾開卷得睹當時之盛。古人有夢遊華胥之國65,其樂無涯者,僕今追念,回首悵然,豈非華胥之夢覺哉?目66之曰《夢華錄》。


然以京師之浩穰67,及有未嘗經從處,得之於人,不無遺闕。倘遇鄉黨68宿德69,補綴周備,不勝幸甚70。此錄語言鄙俚,不以文飾者,蓋欲上下通曉爾,觀者幸詳焉。


紹興丁卯71歲除日72,幽蘭居士孟元老序。

延續閱讀 》《東京夢華錄序》全書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