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展頻道》推薦精彩文章、照片請瀏覽以下網頁:



Rating:
  • Currently 4.71429/5 stars.

Views: 451

Albums: 愛墾欄目
Favorite of 1 person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May 19, 2022 at 4:12pm

彭兆榮“遺產旅遊”與“家園遺產”: 一種後現代的討論

摘要:“遺產熱”已成為當今社會文化變遷的一個趨向; 然而, 它在短時間內驟然升溫的“後現代”語境中的價值,卻是很多人所不了解的。特別是當遺產演變為一種消費對象, 與大規模的群眾旅遊結合在一起的時候, 便形成對傳統意義上的“家園遺產”的巨大沖擊。對於相關問題的認知、討論和闡釋,不僅有助於提高人們的認識, 對中國所推行的遺產戰略的可持續性也有重要的作用。

 

一、後現代性與遺產旅遊

“後現代”是什麼? 利奧塔德用極簡單的話說:“我將後現代定義為對元敘事的懷疑態度。”[1]26 [2]52後現代主義演變為一種世界範圍的文化思潮。它對人類社會生產與生活方式的改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個異彩紛呈的世界,是由圍繞在我們周圍的發達資本主義企業,和自由的政治制度所開創的, 現在它被稱為“後現代”[3]。

人類學研究將後現代主義的特質歸納為: 第一,一種對20 世紀社會和文化變化形式的研究, 這種變化來自於現代性的急速的、激化的或轉型的過程。第二, 重新關注民族誌研究中的權威和關係,在表述方面的認識論問題[4]; 反對自啟蒙運動以後的現代主義所創立的客觀認識傳統[5]。第三, 後現代主義民族誌的“範式”變革所包括的意義: (1) 對現代主義所建構的“客觀”認識論作全面的反思, 特別是“真實性”問題[6]。(2)“主位/客位”的邊界和關係的重新確立。(3 ) 對表述權力, 特別是“書寫文化”(writing culture) 的政治學批判[7]。

毫無疑義,“移動性”(播衍性) 是後現代社會最具表現力的社會方式和社會屬性。“全球化”使得後現代敘事更加充分,在政治經濟領域,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出現空前的“移動-流動”景象。學者們根據移動性的特征,歸納出以下五種“移動- 流動的圖景”, 即: 族群的圖景(ethnoscape ) , 技術的圖景(techno scape) , 財金的圖景(finanscape) , 觀念的圖景(ideoscape) 和媒體的圖景(mediascape) [8]。

後現代主義的“移動性”又創造一種新的“旅遊文化”, 並成為一個擁有廣泛的使用空間和爭論的議題[9]。旅遊與消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被認為是當今社會最大的產業; 而後現代的消費主義有三個明顯的特色: (1) 大眾市場的時尚變化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重要的風向標。這種時尚的“變動”不僅表現在像服裝、裝飾、裝潢等方面的變化情況, 也包含了與生活方式和生活“再創造”理念相聯系的更大方面, 諸如休閑、興趣愛好等。(2) 消費的轉型明顯地表現出從“對物的消費”到“對服務的消費”的痕跡[10]。(3)

現代社會的再生產“需求”使提高了遺產的可“消費”性[11]。有的學者據此稱之為“後現代主義遺產”(post-modernist heritage) [12] , 並構成後現代主義的社會景觀。在這樣的背景和“產業化的生產模式”的推動下, “遺產旅遊”(heritage tou rism ) 必然出現。誠如學者所說:“旅遊成為引導遺產行進的旗艦”;“遺產敘事是一種為了旅遊目的而被選擇的特殊表述方式。”[10]換言之, 在現代語境中, 遺產成為旅遊中的一個品種、品牌進入到大眾消費領域。

反過來, 旅遊文化中的這種遺產消費現象,與傳統的旅行文化相比,又呈現出新的特點。後現代性的另一個特征是: 膚淺的認同、復製品的泛濫與歷史的崩潰,導源於技術革命的一種發明[13] , 以及隨之而來的電子技術革命等, 都附和著資本主義消費至上的明顯痕跡。這些特征對旅遊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後現代的這種消費主義時尚,在“遺產旅遊”中“發現”了更多的符合現代遊客口味新的遺產地和遺產景觀; 而這樣的消費趨勢又會在“新遺產”中附麗更多“人工”的元素和元件。需要指出的是: 後現代主義在“遺產旅遊”的社會現象中,呈現給我們一個悖論: 它以與日俱增的“多樣性、分裂與異質性”為特征, 取代了曾經是現代主義和大眾社會的標誌的同質化與標準化,邏輯性地, 後現代主義的遊客在有些情況下,被稱為“後旅遊者”(post-tourists) —— 具有後現代主義的特征[11]。

有學者認為,“後現代主義”的旅遊中的一個突出標誌,是“形象和象征的增殖與擴大”, 也有學者認為,“我們不僅無法否認視覺形象和視覺經驗,在旅遊活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甚至在旅遊工業範圍內有的時候,還可能出現“超視覺化”(over-visualisation) 的旅遊話語。”[14]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May 19, 2022 at 4:12pm

尤里認為, 應該從具體的社會形態,來理解後現代主義, 或者說, 從社會的總體形勢的某一個特定情境中去看待它; 把它看成是一個由“符號”(signs) 和“象征”(symbols) 構造的系統。它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中具有特定的含義[15]。正如拉斯所描述的那樣,這一系統可以在特定的領域表現出其特殊的品質。

這一系統生產出來的文化產品,在一個特殊的範圍被接受和傳播。當然,這些文化產品也包含著相關的“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的功能性意義。如果說兩個人對“後現代主義”有什麼認識上的差異的話,那就是,拉斯認為,後現代主義對特定範圍內的基礎性結構的意義特征是所謂的“解異”(dedifferentiation)。

以這樣的理念去看待“遺產旅遊”, 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遺產熱”在當代出現的一個重要的動力來自於大規模的群眾旅遊活動,遺產的形象在後現代主義的“放大鏡”中被擴大, 並成為“他者化”的一個品牌符號,其指示功能和結構呈現出“解構-再建構”的變遷現象。

二、人類遺產歸屬性的空間認知:2006 年5 月25 日, 中國政府決定將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定為中國國家“文化遺產日”,今年的6月10日成為中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其主題為“保護文化遺產, 守護精神家園”。“文化遺產”和“精神家園”這兩個關鍵詞,遂成我們對文化遺產進行人類學研究的切入口。

“遺產運動”在今天出現的一個動因是: 隨著人類及其生活的腳步越來越快, 人們發現傳統文化迅速變遷, 古老的建築、社區、民風民俗等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消亡。保護遺產因此顯得必要和緊迫; 對此,《世界遺產公約》在序言中作出了詳盡的闡釋。

為什麼在後現代主義的今天,人們會出現對遺產存續的擔憂呢?一個根本的原因在於: 大規模的群眾旅遊的到來, 使遺產出現了因原初性歸屬性“變更”,而出現一定程度的主體性[創造並傳襲遺產(尤其是文化遺產) 群體權力弱化,甚至喪失]的“倒置現象”,而現代旅遊又加劇了這一現象的嚴重性。遺產主體性的“倒置”,帶來了兩方面的變化: 第一,遊客通過到現場“觀光”人類遺產,來確認和反省自己。地理學“對地球表面演化的特征與組織的研究,對空間中自然與人文現象相互作用,造成不同的地方和區域的方式的研究,以及對那些地方和區域對各種自然與人文事件和過程,所產生的影響的研究”,從而“在從環境變化到社會矛盾的廣泛範圍內,進行有價值的研究和教學”[16]13。這些科學的興起、發展、普及和運用過程,其實也是當代文化遺產概念和實踐的“再建構”。


第二, 由於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 主導、各國政府參與實施所導致的政治權力化,以及大規模群眾旅遊的介入等,反而淡化、弱化了遺產主體的歸屬性。任何遺產都被視為某一個人群共同體的家園“財產”。家園感存在於個體在社會群體中,存在於個體的“移動”中,通過建立人與人(人際的、家庭的、宗族的、姓氏的、族群的、國籍的、種族的⋯⋯)、時空與時空(古今的、輩分的; 家戶的、村落的、鄉鎮的、城市的、國家的⋯⋯) 之間的多重邊界得以建構。

家園遺產的歸屬性,必定有一個地理的概念。“文化遺產/家園”這對結構,直觀的呈現便是文化地圖。“文化地圖”這個詞在不同的語境裏,被賦予差別頗大的指喻: 美國弗吉尼亞州立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對文化地圖作如下定義:

文化地圖: 致力於用圖畫(graphical) 的表達方式,呈現非圖畫型(non-graphical) 的信息。文化地圖不僅表達了物理意義上的地形圖, 更重要的是呈現了精神和文化的“地形圖”: 記憶、願望、焦慮和假說⋯⋯。

文化地圖也是一種知識或觀念視覺化的空間呈現。地圖繪製的對象可以是某些人喜好的事物, 可以是建築、道路、花園、市場、公交車、商場、地鐵等社區中任何事物。

另外,文化地圖還可以是人們對某個地方未來的規劃藍圖; 還可以是人們選擇某個社區居住的原因等通過主觀態度,呈現出來的視覺化符號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May 18, 2022 at 6:33pm

如2002 年澳大利亞有一項“首都區域文化地圖項目”, 由18個地方理事會和ACT政府發起, 他們通過咨詢當地居民,以發掘: 居民選擇這裏生活的原因; 他們最喜歡這裏的什麽; 為改善社區當地居民對未來有何地方性知識和主意。

該項目的“區域性文化地圖”,旨在為項目中的十九個市政的區域氛圍、區域識別和獨特性(atmosphere, identity and uniqueness) 提供一張清晰的圖畫。每張文化地圖都要揭示並闡述該社區的價值以及居民的願望, 為政府服務社區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它不僅要傳達出每個地方理事會的對該社區的規劃、還要通過促進當地文化的活力, 協助發展經濟, 發掘旅遊潛力。

我們對文化地圖的定義是: 邊界及其關係,在空間的視覺化呈現。邊界可以是具體有形物如行政區劃、街區、山水地勢等的邊界, 也可以是理念、知識、時間、族群、文化等無形物間的邊界。視覺化並不排斥文字, 文字也是一種視覺化的符號, 很多地圖如果沒有文字很難完整。視覺化甚至可以包括影像等多媒體符號。因為我們的文化地圖不僅表現對象及其邊界, 同樣重要的是要表現它們之間的關係。因此,我們的文化地圖可能不僅僅是平面的,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包括立體的文本, 如超文本鏈接。

無論對於遺產歸屬性的空間認知有什麽視野和視角,“地方性”都是一個具體的形態和形貌(包括地理上的、認知上的、宗教上的、情感上的) , 它是人類“家園”的依據。

家園的“地方性”在地理學家那裏被定義為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是以來自他處的人、物和思想的運動。”[16]97而在工具理性主義眼中, 每一個地方都有相應的空間性; 雷爾夫 (Relph, E. ) 做了四種空間或有關空間知識的劃分, 它們的產生是由於與地方的不同關係造成的。

第一種,是依據人身體所處的位置形成的‘實用’空間(如, 上、下、左、右) ;

第二種,是根據我們的意向, 我們注意的中心形成的觀察空間, 它是以觀察者為中心的;

第三種,是由於文化結構和我們的觀念而形成的存在空間, 這是一個充滿社會意義的空間。

以上三種空間的定義,都是根據它們與人類的經歷或任務的關係來確定的。

第四種認知空間, 即我們如何抽象地構築空間關係的模式。把空間僅僅局限在第四種意義上,是地理學家經常犯的錯誤[17]


三、遺產旅遊與家園重建


從“旅遊文化”的層面看, 無論是人類學的田野作業還是旅遊行為中的遊客活動都自然存在著對某一個特定空間的實踐問題。因此, 確定具體的空間單位和空間概念也成了我們必須進行分析的要件。這裏的“空間”不僅指地方人民生活的居所, 由於後現代社會的移動性,“地球村”的概念出現, 它也指外來者——旅行者進行短期生活、觀察、了解、體驗或者觀光的地方和地點。從旅行文化的角度看, 我們可以把旅遊活動和旅遊行為視為一種“空間實踐”, 它所包含的意義還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指示:

1
“靜態/動態”的空間指示和關係。這是一種“地理空間的轉移”。遊客離開日常的家庭生活外出旅遊, 就出現了基本的空間關係和空間結構的轉換,即把“日常家庭生活”當作一種“靜態的”、“停滯的”和“不變的”的空間感受,與旅遊活動中的“動態的”、“移動的”和“變化的”空間感受,放在一個基本的“二元結構”關係上。遊客最直接的旅遊動機,即是從這樣簡單的空間感受中產生出來。

在這一個外在的空間關係中, 二者時常會發生相互“擠兌”的現象。我們在從事旅遊研究的時候, 一般會更多地強調遊客由於不滿和厭煩沒有新意的工作內容、一層不變的生活節律、“兩點一線”(家庭-單位) 單調的工作地點和環境、喪失“激情”和死板的社會關係以及緊張的人際關係, 並因此產生強烈地暫時要改變生活方式和環境空間的要求和願望, 於是, 旅遊成了一種實現這一要求和願望的最佳選擇。

然而, 實際上遊客在經過一段時間不斷變化的節律和改變環境空間之後, 在心理上又會產生對家庭生活“回歸”的渴望。所以, 通常而言, 遊客在出遊之前會有“離開家真好”, 旅遊結束後會有“回家真好”的感覺。其實, 旅遊正是通過這樣的空間改變和場景變化, 使人們對生活、對旅遊、對家庭不斷地在這樣轉換之間保持對生命的熱愛,對工作的熱情, 從而提高對生活的體認和欣賞態度。


2.“交流機制”的空間指示和關係。這是一種由於旅遊行為所產生的“遊客與東道主”之間非常複雜多樣的社會空間機制。旅遊是一個具體的行為, 同時, 這些行為由於被特定的地點、人群、氛圍、禮儀、規矩所限製和規定, 也就附加上了情境中符號的特殊意義。在這一關係空間裏面, 交流當然屬於至為重要的內容, 因而具有一種機制性的含義。事實上, 我們也可以把旅遊活動中遊客與東道主所建構的關係空間,當作一種基本的交通傳媒, 它聚集了社會價值觀念、道德語碼等。它成為不同文化實際接觸與交流的空間背景。

人類學對旅遊的研究,特別重視不同文化的接觸與交流。然而, 在實際的旅遊活動和旅遊行為中, 遊客對東道主地方社會和民眾的所謂“行為接觸”(語言、文字、實際參與生活活動等) 機會非常有限, 其文化接觸與交流更多的,還是通過那些旅遊活動空間機制的關係符碼作交流和體驗。比如,遊客在短暫的旅遊活動中,通常沒有機會體驗到地方社會中較為完整的事件。然而,我們卻並不能因此認定遊客對地方社會一無所知, 原因就在於遊客在旅遊行為中,經常是通過對當地的各類象征符號(包括零星的、分散的、拆解的) 進行觀察、“組裝”、體會和解釋。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 我們確立“家園遺產”的概念; 它是人類遺產原初紐帶(primo rdial tie) ,也是時下人們經常使用的“原生態”(primordial statement) 的根據。

雖然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中,遺產已經從地緣的、世系的(lineage)、宗教的等範圍,上升到所謂“突出的普世價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的層面, 成為“地球村”村民共享的財產,但這並不妨礙任何一個具體遺產地的發生形態和存續傳統的歷史過程和歸屬上的正當性(下續)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May 17, 2022 at 3:47pm

彭兆榮遺產旅遊與家園遺產: 一種後現代的討論:人類學對旅遊的研究,特別重視不同文化的接觸與交流。然而, 在實際的旅遊活動和旅遊行為中, 遊客對東道主地方社會和民眾的所謂“行為接觸”(語言、文字、實際參與生活活動等) 機會非常有限, 其文化接觸與交流更多的,還是通過那些旅遊活動空間機制的關係符碼作交流和體驗。比如,遊客在短暫的旅遊活動中,通常沒有機會體驗到地方社會中較為完整的事件。然而,我們卻並不能因此認定遊客對地方社會一無所知, 原因就在於遊客在旅遊行為中,經常是通過對當地的各類象征符號(包括零星的、分散的、拆解的) 進行觀察、“組裝”、體會和解釋。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 我們確立“家園遺產”的概念; 它是人類遺產原初紐帶(primo rdial tie) ,也是時下人們經常使用的“原生態”(primordial statement) 的根據。

雖然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中,遺產已經從地緣的、世系的(lineage)、宗教的等範圍,上升到所謂“突出的普世價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的層面, 成為“地球村”村民共享的財產,但這並不妨礙任何一個具體遺產地的發生形態和存續傳統的歷史過程和歸屬上的正當性。

具體而言, 現在的遺產所有權基本上屬於民族國家(nation-state) ,但民族國家從概念到實體從來就是“想像的”、“有限的”、“時段的”現代國家表述單位[18]。也就是說, 多數歷史遺產在從發生到存續過程中的歸屬權並不在國家。另一方面, 即使是在後現代的背景下, 也沒有因為遺產的所屬權發生“轉換”,原先遺產的所有者就完全喪失了對它們的認同與繼承關係。所以, 強調“家園遺產”仍然極其重要。

“家園遺產”的歸屬性所包含的東西和關係非常複雜: 諸如時間、空間、方位、歸屬、居所、家庭構造、財產、環境、地方感、“神龕化”⋯⋯。


在人類學研究中,“家”(family)、“家族-宗族”(lineage)、“家戶”(househo ld) ”等是核心概念, 也是人類學研究社會文化的最小單位。從家庭的內部結構出發構成了基本視野, 在定義上一般采取兩種類型:


一、是以家庭為經濟獨立自主的家戶單位;

二、是偏重家族與宗族關聯所形成的繼嗣單位或儀式行為單位。


一般而言, 在農業社會的家族繼嗣制度的原則是父系制, 正如費孝通所說, 在中國的鄉土社會裏, 家並沒有團體界限。這社群裏的分子可以依需要, 沿親屬差序向外擴大。

而擴大的路線, 是以父系為原則,中國人所謂的宗族(lineage)、氏族(clan) 就是由家的擴大或延伸而來的。與此同時, 他又將家庭分為大小兩類, 所謂“小家庭”, 指“家族在結構上包括家庭;最小的家族也可以等於家庭。因為親屬的結構的基礎是親子關係, 父母子的三角。家族是從家庭基礎上推出來的。”[19]

所謂“大家庭”, 指“鄉土社會中的基本社群。”“社群是一切有組織的人群。”家庭的大小並不取決於規模的大與小, 不是在這社群所包括的人數上, 而是在結構上。與“小家庭”的結構相反,“大家庭”有嚴格的團體界限。費孝通先生的“大家庭-社群”類似於我們在強調的“家園”。


“遺產旅遊”包括了對遺產價值的區隔和分裂的因素:


(1)遊客與東道主對遺產的認知和實踐價值存在著差異。對遊客而言, 到遺產地旅遊只是“客位性”的, 而東道主則屬於“主位性”的。

(2)對於遊客來說, 到某一個遺產地旅遊屬於“觀光”活動, 而對於家園遺產的地方民眾來說, 遺產成為他們的“展示”活動。

(3)由於遺產的所屬權發生了轉換, 遺產地政府為了配合旅遊, 迎合遊客的“時尚口味”而對遺產進行改造、裝飾等, 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創造遺產”的行為。對此, 家園遺產的主人經常處於“失語”狀態。

(4)現代旅遊是以資本作為交換的活動。當資本的“中介”性質被突出和凸顯, 並成為現代社會的扛桿,遺產便很可能面臨一場劫難。

(彭兆榮,2017,“遺產旅遊”與“家園遺產”: 一種後現代的討論,2007年9月,《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第27 卷第5期 /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參考文獻:

[1] 讓- 費郎索瓦·利奧塔德. 後現代狀態: 關於知識的報告[M]//王嶽川, 尚水. 後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2.

[2] 讓- 費郎索瓦·利奧塔德. 何謂後現代狀態[M]//王嶽川, 尚水. 後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2.

[3] JAM ESON , FREDR ICK. Po stmodernism and ConsumerSociety [M]. in Hal Fo ster (eds. ) Po stmodern CultureLondon: P luto, 1985: 111- 125.

[4] BARF IDL E, T. (eds). The dictionary of A nth ropo logy[M].Oxfo rd: Blackwell Publish ing, 1997: 368- 369.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May 17, 2022 at 3:44pm

[5] 羅伯特·萊頓. 他者的眼光[M]. 蒙養山人, 譯. 北京: 華夏出版社, 2005.

[6] 彭兆榮. 民族誌視野中“真實性”的多種樣態[J]. 中國社會科學, 2006 (2).

[7] CL IFFORD J. & E. MARCU S (eds) 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 [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6.

[8] A PPADURA I A. Disjuncture and Difference in the Global Cultural Economy. In M. Featherstone (eds) 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M].London: Sage 1990: 295- 310.

[9] MOW FORTH M. & Munt I. Tourism and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and N ew Tourism in The Third World [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25.

[10] HARV EYD. The Condition of Post modern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9: 285. BON IFACE P. & P. J. FowlerHeritage and Tourism in“the global village”[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10- 11.

[11] GRABURN N. H. L earning to Consume: What is Heritage and When is it Tradition In N. AL Sayyad (eds) Consuming tradition Manufacturing Heritage. New York: Routledge.1995. Tourism Modernity and Nostalgia. In Akbar S. Ahmed and Cris N. Shore (eds) he Future of Anthropology[M]. London & Atlantic Highlands NJ: Athlone 2001.

[12] UZZELL D. L. (eds. ) Heritage Interpretation. Introduction: The Natural and Built Environment [M]. London and New York: Belhaven Press 1989: 39.

[13] BENJAM IN W.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In Benjamin W. (eds ) Illuminations [M].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1968.

[14] TUCKER H. The Ideal Village: Interactions through Tourism in Central Anatolia. In Abram. S. & WALDREN J. (ed. ) Tourists and Tourism: Identifying with People and Places[M]. Oxford New York: Berg 1997.

[15] URRY J. The Tourist Gaze. London: SA GA Publications2002: 75.

[16]美國國家研究院地學、環境與資源委員會地球作科學與資源局重新發現地理學委員會. 重新發現地理學 [M]. 黃潤華, 譯.北京: 學苑出版社, 2002.

[17]邁克·克朗. 文化地理學 [M]. 楊淑華, 等, 譯.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103.

[18]班納迪克·安德森. 想像的共同體: 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M]. 吳睿人, 譯. 臺北: 時代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0.

[19] 費孝通. 鄉土中國生育制度 [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39.

》後旅遊者

》群眾旅遊:主體性“倒置現象”

》日常苟且 詩與遠方

》文化仲介

文化遺產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November 29, 2021 at 11:15pm

莊澍臻《疫下文物館辟新路》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嚴重沖擊各領域,而我國民辦文物館也同樣無法幸免而被迫閉館。為了生存,各文物館想方設法尋覓新出路,將文物館搬到線上,讓民眾在不出門的日子裏能與文物館在線上相會。

疫情期間,各文物館所面對的一大挑戰是,需在有限資源下,迅速轉型,又需維持與受眾們的聯系。因此,國內民辦文物館采用數字化技術,主辦線上活動,嘗試新的突破。

林連玉紀念館、陳嘉庚紀念館和霹靂錫礦工業博物館的三位館長皆認為,相較於一味地追求數字化,了解各館的定位,發揮自身的強項,在逆境中求存才是最重要的

林連玉紀念館館長徐威雄指出,相較於國家或大財團辦的博物館,民辦文物館設備簡陋、資金缺乏、人力短缺,加上所涉及的經費和規模的改變,使民辦文物館的轉型更為困難。

「民辦文物館一定會往數字化邁進,但這不代表完全舍去實體文物館的功能。」

徐威雄相信,民辦文物館一定會朝數字化邁進,但這不代表完全舍去實體文物館的功能。

徐威雄指出,疫情自去年爆發後,該館配合科技需求做出調整,於今年5月聯合其他單位舉辦了線上的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包括展示聯辦單位的鎮館之寶,以及展開線上導覽工作。

「這是循序漸進的,一步步去推廣,雖然紀念館或文物館以實體為主,但是在非常情況之下,或在以後正常情況下,也可以配合這種虛擬的導覽。」

他坦言,各館從一開始束手無措,但它們後來皆走出自己的道路,比如活動采用線上方式進行,能與其他館方合作、聯系更廣大的受眾、展現創意以及省下本來就不充裕的經費。

他舉例,林連玉紀念館如今計劃以線上方式舉辦例年的華教之旅活動。

徐威雄表示,線上活動其實會吸引觀眾在疫情開放後,到現場參觀的沖動,而起到加分作用,因為線上和實體的結合,能為受眾開拓更多的體驗。

此外,陳嘉庚紀念館館長莊詒晶說,該館從創館起始,都有為收藏品、資料等進行數字化的工作,惟論及整個數字化工程,她表示這其中所需投入的成本非常高昂,民辦文物館負擔不起,同時也缺乏人才利用數字化技術與受眾互動。

莊詒晶在訪談中強調,在疫情下發揮文物館的優勢、迅速轉型以及不忘以人為本的重要性。

她指出,該館並沒有追求所謂AR、VR、雲遊博物館的概念,而是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以及迅速做出轉型。

她說,該館從2015年舉辦了嘉庚學堂的課程,於20205月至12月舉辦的線上課程,是他們有史以來最頻密舉辦該活動的時期,參與學員來自國內外,而且人數比實體課程還要多。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November 28, 2021 at 6:41pm


莊澍臻《疫下文物館辟新路》

(續上)她表示,該活動教授的內容包羅萬象,主要原因是希望對不同領域知識感興趣的學員,會走進他們的紀念館。
「當學員上其他課程的時候,他坐在那個空間,會看到陳嘉庚的歷史、南僑機工的歷史,這是一個很好的沖撞,因為他一邊聽課程,一邊可以看到旁邊展板上的內容。」

莊詒晶表示,盡管今年首次想把陳嘉庚比賽升級為國際賽時遭遇疫情,但該館堅持把這個現場問答的搶答比賽轉到線上,爭取每個與受眾連接的機會。

她說,這也歸功於該館過去數年皆和國外不同組織聯系,因為這次活動是由在2019年成立在香港的陳嘉庚基金聯誼會所主辦。


她表示,該館一直以開放態度面對數字技術,也相信該技術必定會隨著時間,成本變得更低,屆時可以發揮館際合作,為受眾提供一個穩定成熟的平臺。

「我們看到國外各種沈浸式博物館,但技術的嘗鮮能不能保溫,大家最後還是要回到我們館自身的精神,還有我們的核心理念是什麽,我們要找到自己內心的,要持續走下去的那個東西,所以任何的文物館,任何的轉型,任何的技術,什麽都好,最重要還是以人為本。」

霹靂錫礦工業博物館周承隆說,該館一直在進行博物館數字化的工作,即把一些資料、文物轉成電子檔案進行保存,或者通過一些更新穎的技術,把它們弄得更活靈活現,給人不同的體驗方式。


周承隆認為,實體博物館無法被取代,參觀者可以與導覽員進行互動和學習。

惟提及民辦文物館資金與技術人才的局限性,他表示:「有時我們需要問自己,我們需不需要有這一種技術?」

他舉例,相較於一般博物館收藏具文物性質的物品,他們作為工業的文化遺產博物館,即使把物品數字化後也沒有高的鑒賞價值,如一個洗琉瑯盆再怎麽數字化到清清楚楚,也只是一個木盆。


他表示,博物館有它本身的一個考量,鎖定一個方向,做有關方面的推動。

周承隆指出,該館在疫情間主辦了學「錫」堂,邀請國內外對馬來亞錫礦業有研究的人士給予演說,相關視頻也上載至他們面子書專頁,讓有興趣的群眾觀看。

周承隆分享一些舊時采錫的器具照片。

他說,他們也會參與其他平臺主辦的座談會,也曾與旅遊公司合作進行線上導覽。


甚至,周承隆說,該館也在疫情間開創出他們功能性的轉變,開辦專門修復老物件的工作室。他說明,這是因為他們在這段期間征集更多的老物件並加以修復,包括照片、書本等。

他指出,該館在閉關期間,致力提升他們的內容,進行資料收集與整合。

同時,他也說,虛擬和實體體驗是有差別的。「我覺得博物館還是有它的功能,它無可被取代之處的存在,虛擬也有它的優勢,但現場也有它的好處,而且現場的話,參觀者可以跟導覽員有互動,可以現場發問,那種學習的狀態是不同的。」(原題《疫下文物館:挖掘自身優勢開辟新路 不忘以人為本》,作者莊澍臻,原載2021年11月25日《東方日報》)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November 18, 2021 at 1:30pm


旅遊考[南北朝]沈約《悲哉行》

旅遊媚年春,年春媚遊人。
徐光旦垂彩,和露曉凝津。
時嚶起稚葉,蕙氣動初蘋。
一朝阻舊國,萬里隔良辰。

解說

旅遊:外出旅行遊覽。

媚:嫵媚。明媚。
年春:新年的春天。來年春天。
遊人:遊覽遊玩的人。
徐光:柔和緩慢的春光。徐徐的春光。

旦:早晨。

垂彩:垂下光彩或彩色。
和露:和熙的露水。春天的露水。
曉:拂曉。
凝津:謂天地精靈之氣相合而凝成津液。

時嚶:應時的鳥啼聲。嚶,象聲詞,形容鳥叫聲或低而細微的聲音。

稚葉:稚嫩的樹葉。
蕙氣:蕙草的香氣。
初蘋:初期生長的白萍。
一朝:一旦。某一天。

阻:阻斷。

舊國:舊時的國家;故國。故鄉。
隔:隔斷。
良辰:良好的時辰。美好的時光。

白話譯文


行客留連春天的美景,春景也在取悦着遊人。早晨散開的陽光垂下霞彩,晨露在津渡旁凝結。嫩葉間不時傳來鳥鳴聲,帶着蘭花香氣的風吹動着水面的浮蘋。可是我正遠離故國,在這美好的時節裏與它相隔萬里啊。


作者簡介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齊、梁朝時期)文學家、史學家。出身於門閥士族家庭。
是齊、 梁文壇的領袖,學問淵博,精通音律,與周顒等創四聲八病之説,要求以平、上、去、入四聲相互調節的方法應用於詩文,避免八病,這為當時韻文的創作開闢了新境界。其詩與王融諸人的詩皆注重聲律、對仗,時號“永明體”,是從比較自由的古體詩走向格律嚴整的近體詩的一個重要過渡階段。著作有《宋書》、《沈隱侯集》輯本二卷。又曾著《四聲譜》、《齊紀》等,已佚。(百度百科)


愛懇註:
在中國歴史上,這首詩是較早(南北朝)出現“旅遊”一詞的文獻。


延續閱讀 》旅遊體驗誌 (1)

跟《馬來紀年》走一帶一路·望加錫

Khalak Khalayak

《文學愛墾》內容重點推薦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November 17, 2021 at 2:11pm


紀伯倫《另一個流浪者》


有一次,我遇到了另一個流浪者。他也有點兒瘋瘋癲癲的,他對我如是說:"我是一個流浪者。我時常覺得,我行走於塵世林儒之間。因為我的腦袋同地面的距離較之他們的腦袋同地面的距離,還要高出一百英尺光景,所以我的腦袋創造出更高更自由的思想


"然而,說實在的,我並不是行走在他們之間,而是行走在他們之上,他們所能見的,不過是我在他們的開闊的田野裏留下的足印而已。


"我時常聽到他們在討論我的足印,為我的足印的形狀和大小而爭論不休。因為有些人說:那些是遠古時期猛象在大地上浪遊的腳印。而另外一些人說:非也,那些是隕石從遙遠星球上落到地面上的遺跡。"然而,我的朋友,你卻完全明白,它們不過是一個流浪者的足印罷了。"

愛懇編註:對地方詩性來說,走在當地人當中、上面與前面,都重要,偶爾還要在外面、後面,更了解整個地方與群體。


The Other Wanderer

Once on a time I met another man of the roads. He too was a little mad, and thus spoke to me:
"I am a wanderer. Oftentimes it seems that I walk the earth among pygmies. And because my head is seventy cubits farther from the earth than theirs, it creates higher and freer thoughts.
"But in truth I walk not among men but above them, and all they can see of me is my footprints in their open fields.

"And often have I heard them discuss and disagree over the shape and size of my footprints. For there are some who say, These are the tracks of a mammoth that roamed the earth in the far past. And others say, Nay, these are places where meteors have fallen from the distant stars.
"But you, my friend, you know full well that they are naught save the footprints of a wanderer."


延續閱讀 》 詩性古達

延續閱讀 》 詩性古達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November 16, 2021 at 3:44pm


鄭成勛·新加坡國家劇塲噴水池夜遊偶成

良夜橫塘看噴泉,電光射照水如煙。

纔疑彩柱冲銀漢,復訝輕紗掩碧天。

陡降旋升多變幻,飛紅滴翠更爭妍。

迴車偶憶歡遊處,好景依稀在眼前。

鄭成勛《樵隱詩集》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