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絲綢之路經濟體·慕課》推薦精彩文獻,請點擊各個題目:


台灣高動態攝影家 譚志國·磺火捕魚

Rating:
  • Currently 4.66667/5 stars.

Views: 44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January 21, 2023 at 10:38am


馬凱碩:西方主導世界的時代已步入尾聲·未來是新的CIA時代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023119日報道,在新加坡銀行舉辦的2023年展望論壇上,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傑出研究員馬凱碩教授(编註:Kishore Mahbubani)說,西方主導世界歷史的時代已步入尾聲,但是西方國家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

他說:「亞洲是世界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但是國際上主要的金融機構如國際貨幣基金的最高負責人必須是歐洲人、世界銀行行長必須是美國人,而有40億人口的亞洲,卻沒有當選的資格。」

馬凱碩也是新加坡駐聯合國前大使(编註:2001-2002年曾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主席),他以上述例子說明他認為西方不願接受世界是亞洲時代的事實。

在演講時,馬凱碩認為,未來是一個新的CIA時代,也就是中國(China)、印度(India)和東盟(Asean)的時代。他說,東盟在維持和平和創造經濟上取得不俗的成就。俄羅斯烏克蘭戰火尚未平息,不過東盟國家都能夠維持和平,經濟也繼續成長。

馬凱碩認為,中國和美國正在展開有史以來最大的地緣政治競賽。他說,美國已經意識到它只有十年的時間來阻止中國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他原本對臺海關係持悲觀態度,但現在比較不那麼悲觀了,主要是因為拜登去年跟習近平會晤時表明了會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

論壇的另外一名主講者是中國經濟學家李稻葵教授。他在中國通過視頻發表演講時表示,中國和美國的關係在未來18個月,將會是在受控制的範圍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很務實,美國總統拜登現在的領導團隊比特朗普的更專業,所以至少在下一屆美國大選之前,兩國關係是在可控制的範圍內。」

談到中美貿易關係時,也是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的李稻葵認為,在未來兩年,應該不會有重大貿易衝突,因為現在的美國政府比特朗普時期的更務實,知道若不跟中國保持良好的貿易關係,將很難抑制通脹,在醫藥物資、醫藥器材等供應上也將難有保障。

科技方面則將有重大挑戰。李稻葵說,美國認為科技是唯一能協助中國跟美國一較高低的關鍵因素,所以美國會製裁某些中國企業、某類型的科技。中國會在某些方面做出相同的回應。

另外,李稻葵指出,隨著中國開放邊境,更多中國遊客到美國,有可能會因為發生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而導致外交關係緊張。

李稻葵說,如果臺海發生軍事衝突,美國根本無法取得勝利,因為地理上中國大陸和臺灣非常靠近,而大陸的軍事力量也遠比美國的強,一旦發生衝突,美國會慘敗。

在濱海灣金沙會議中心舉行的論壇,約有800人出席。

(新加坡聯合早報2023年01月19日)

劉東源:馬華人文化保留完好‧成中馬交流天然紐帶

打里卜鎮石頭河旁海絲故事館·陳明發博士解說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October 19, 2022 at 11:45am


史育龍·在文化交流互鑒中促進民心相通


在國外設立文化中心是世界主要國家戰後普遍采用的文化“走出去”方式,是其宣傳和推廣本國文化、傳播思想價值理念、樹立良好國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平台。文化中心面向駐在國主流社會,覆蓋各個階層,圍繞“文化交流、教學培訓、思想對話、信息服務”等職能,常態化開展活動,全面、協調、持續地推廣和傳播本國文化,並為文化的交流互鑒和民心溝通提供穩固的平台。 西方主要國家早在20世紀中葉就開始在國外設立文化中心提升國家形象,擴大影響力。

目前,英國已在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30個文化中心,德國在92個國家設立了150多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法國在91個國家設立了144個文化中心,美國也建立了多種形式的文化推廣場所800多個,發展中國家的印度也設立了37個文化中心。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成立60年來,為在全世界傳播推廣德國語言文化,幫助德國擺脫“二戰”納粹陰影,樹立和平發展的新德國形象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近年來,歐洲國家飽受經濟危機沖擊,但各國對海外文化中心的支持基本沒有受到影響。

目前文化部主管海外文化中心,教育部和國家漢辦以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為平台,主抓對外漢語教學,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負責圖書和影視作品翻譯出版工作,工作職能互相交叉,如文化中心和孔子學院都承擔對外漢語教學,在工作中難以形成合力,有時還會相互“踩腳”。

現有的對外文化宣傳交流在相當程度上還是以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為主,缺少現代感,缺少面向未來具有思想深度的內容,介紹方式也主要集中在演出、展覽等形式,缺少具有生動活潑、互動性強的創意形式,以及現代數字技術的新媒體手段,一些宣傳活動的受眾主要集中在海外華僑華人,缺少對當地社會主流群體特別是青年人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現行的管理規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的深化發展。受海外中國文化中心邀請的大型特色文化交流演出展覽活動,國內從籌劃派團到出訪交流時間一般都較短,而在馬德裏這樣的歐洲城市,好一點的演出展覽場地通常都要提前一年預定,導致國內高水平演出團組到了馬德里後不得不在區級場所演出展覽,有時因為停留的時間短促,演出展覽的影響力和效果難以有力彰顯,不僅影響了人文交流,也造成事實上的浪費。


3.加強人文交流,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重要的民意基礎


從過去幾年的發展實踐看,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的建設和發展,能夠加深駐在國公眾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和了解,增加對中華文化的親近感。在“一帶一路”建設快速推進、對外經濟合作不斷加深的背景下,用好海外中國文化中心這一平台,做好對外文化交流工作,用海外讀者樂於接受的方式、易於理解的語言,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進而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重要的民意基礎,是新形勢下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必須努力的方向。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要深刻認識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建設對於實現民心相通的重要意義。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建設和運營要從搭台唱戲經過借台唱戲努力實現讓別人唱我的戲的目標,不斷增強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進而不斷增強我國的軟實力。在“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從願景邁向行動的過程中,海外中國文化中心成為闡釋“一帶一路”戰略理念的重要平台。開羅中國文化中心“一帶一路”座談會、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一帶一路”沿線風情攝影展、馬耳他中國文化中心“影像絲綢之路——甘肅風情”攝影作品展、東京中國文化中心“當今絲綢之路”特別講座、烏蘭巴托中國文化中心《絲路情》歌舞晚會等活動的舉辦,加深了駐在國民眾對“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和中華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建議今後在這些活動中,進一步增強宣傳闡釋的學術和理論上的針對性和說服力,提高專業化水平。邀請去講的人,不光要講,還要講準講好,透徹生動地傳播“一帶一路”的理念和價值,達到正面傳播的效應。

第二,以實施“十三五”規劃為契機研究制訂對外文化傳播交流發展戰略。截至2014年,中國對海外文化中心建設總投資達13.36億元,2015年落實海外文化中心建設、運行和業務經費預算達3.6億元,比上年增長181%。國家漢辦的孔子學院投入更大。今後幾年,為了實現到2020年建成50個中心的發展目標,財政投入還會有更大幅度增長,海外文化中心業務發展與其他對外文化宣傳部門的業務交叉問題也日益凸顯,迫切需要制定一個整體性的國家戰略,指導各部門有序開展工作。建議把對外文化傳播交流作為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在國家戰略層面深入研究基礎上,提出系統性的解決方案。

第三,要進一步創新對外文化工作。要以開放的姿態,調動相關部門、地方和民間的積極性一起推動這項工作,應當創新理念加大政府購買服務的力度。要加強戰略謀劃,既要展示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又要傳播當代中國蓬勃發展的多彩文化,既要展示中國古代先賢的哲學智慧,又要傳播當代中國人的思想和理想訴求,把最能體現中國人文精神、最具思想性、最有價值的東西宣揚出去。避免一味以舞龍舞獅、紅燈籠等傳統方式宣傳中國傳統文化,把一些文化含量不高的內容拿到國外宣傳的慣用做法。不能從自身出發,不問對象、不問效果,憑老經驗老做法開展對外宣傳交流工作。要著眼未來,瞄準目標人群特別是青年領袖、媒體達人等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力的人士,有針對性地開展人文交流。

第四,要充分運用現代網絡傳媒手段,多渠道、全方位地傳播中華文化。互聯網是當今塑造和推廣國家形象最方便最快捷的渠道。青少年和具備一定知識和文化的民眾是互聯網用戶的關鍵多數,他們是駐在國的未來和主流,是中國文化中心應重點傳播的對象。海外中國文化中心應精心設計中心網站,並將之與駐在國主流網站相鏈接,擴大點擊率,增加受眾量。要根據當地受眾心理和實際需求,強化網站內容建設,以受眾聽得懂、聽得進去特別是喜聞樂見的產品和方式,傳播中國的文化、中國的理念和價值觀。《光明日報》( 2016年10月05日 05版)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October 12, 2022 at 9:13pm


數字文化貿易成「一帶一路」合作新亮點

數字文化貿易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近日舉辦的第五屆「一帶一路」服務貿易合作論壇上,中國貿促會研究院院長趙萍表示,數字文化貿易是新形勢下「一帶一路」建設的新合作領域、新貿易增長點,對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意義重大,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政策溝通新領域。全球性的數字文化貿易規則尚未形成,加快構建「一帶一路」數字文化貿易規則意義重大。

二是民心相通新路徑。數字文化貿易以數字技術為手段,以文化交流為核心,以服務貿易產品為載體,有利於促進文明互鑒,加強跨文明交流。

三是設施聯通新抓手。帶動數字基礎設施完善優化助力打通數字絲綢之路,縮小區域數字鴻溝。

四是貿易暢通新引擎。增長潛力大、附加值高的優勢為「一帶一路」貿易增長拓展新空間,培育新增長點。

五是資金融通新模式。為資金融通提供更豐富的場景,推動跨境金融產品不斷創新。


什麽是「數字文化貿易」?趙萍認為,數字文化貿易是基於互聯網等數字技術,以數字文化產業為載體,以數字內容為貿易對象,以數字交付為實現方式的新型文化貿易,其核心領域涉及數字文化技術服務、數字文化內容服務、數字文化傳播渠道服務等。

近年來,中國數字文化貿易產業基礎不斷夯實,發展勢頭強勁。從用戶規模看,截至2021年年底,中國已擁有9.27億網絡視頻用戶、7.43億網絡新聞用戶、6.58億網絡音樂用戶、5.18億網絡遊戲用戶、4.6億網絡文學用戶。2021年,中國數字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實現營收約4萬億元,同比增長18.9%,高於文化企業平均水平11.6%個百分點,占比為33.3%。


在此背景下,中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數字文化貿易發展蘊含著巨大機遇。趙萍表示,從進口看,龐大的文化市場規模、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為「一帶一路」數字文化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更多機遇。數據顯示,中國對全球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不斷提升。2021年,中國遊戲市場規模位居世界首位,全球占比超三成;中國在全球十大音樂市場中排名第六位。從出口看,「一帶一路」是中國數字文化貿易重要市場,對沿線產業發展、釋放消費活力、完善經貿規則、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具有重要作用。

機遇的背後也有挑戰。一是數字文化貿易面臨大量區域貿易壁壘。例如,歐盟出臺多項新規嚴管數字內容,東南亞等市場開放程度不夠、國別差異大等。二是數字基礎設施滯後影響文化傳播效果。「一帶一路」部分國家和地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數字文化貿易的範圍。三是知識產權侵權嚴重影響行業健康發展。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支出占比較高,但成效有限,盜版損失仍然較大。四是「文化折扣」增加跨文化傳播成本。跨文化傳播的「文化折扣」形成了天然的出海壁壘,導致現階段數字文化內容的翻譯、配音及後期等成本占比較大。


在此背景下,數字文化貿易企業應該如何拓展「一帶一路」市場?趙萍給出了五點建議:

一是優化「走出去」的模式。兼顧「借船出海」和「造船出海」兩種模式,提升本土化水平,善用本土化表達方式,減少文化衝突,推動優秀內容「走出去」。

二是提升數字化運營能力。利用數字技術豐富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內容與形式,推動新技術應用賦能文化產業和貿易全鏈條。

三是打造數字文化精品。加強大製作、精良製作的研發和投入,增加數字文化產品優質原創內容供給。

四是加強跨領域合作。充分發揮動漫遊戲、網絡文學等不同數字文化產業形態的比較優勢,打造數字文化內容新生態,培育和創新中國文化大IP。

五是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國內市場的優勢。打磨產品、優化模式、創新數字文化產品,推動中國數字文化產業加快走向國際市場。(2022-09-22 文章來源:國際商報)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September 22, 2021 at 3:29pm


南海振興創想考量

以問題、需求和項目三大導向為指導,藉智庫研究、區域合作以促進南海疫後重建振興的使命。民間網絡:可考慮跨界整合的相關領域包括:新工藝、旅遊、教育、研發、能源、製造、特色小鎮、地方創生、青年文創、農林牧漁、信息、服務、文化、貿易物流、基建、醫藥、房地產、金融、園區、港口、礦業、商會協會、培訓等眾多行業骨幹企業或機構團隊。建立系統的對話交流及合作機製,通過互聯網+、法律服務、政策研究、技術標準、信息服務、金融支持、文化與品牌、能力建設等專業服務團隊。

専家系統:匯聚南海諸國企業、智庫、行業協會等各領域專家學者的力量,聚焦“一帶一路”振興所涉及到的國際熱點和關切的議題,充分發揮咨政建言、理論創新、輿論引導、社會服務、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組織開展高層交往、智庫研討、能力建設和專題研究,圍繞“一帶一路”相關問題,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形成高質量報告,向相關單位建言獻策,其研調報告有效的轉化為有關政策措施,對南海企業振興起到重大指導作用。

跨界系統:形成統籌國內外政黨、政府、議會、智庫、企業、金融機構、社會組織、媒體和國際多雙邊機構等各方戰略合作夥伴及支持機構的服務體系,以國際戰略委員會、重點國家雙主席製度和國際分支網絡為組織支撐,以多、雙邊高層交往為重要紐帶,在重大國際場合發出“南海聲音”,搭建合作、交流平臺。(海絲會初擬)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August 28, 2021 at 12:07am


濱雪海域:每個人都有一份體驗

關於濱雪海域鄉鎮的體驗叙事,一位文友透露,1970年代中,她在適耕莊教書兩年,小雨後的傍晚時分,常在遼闊的稻田上空看到180度半圓的雙彩虹。原來我們不覺得出奇的景觀在他人眼中卻是難得的景緻,真個身在美景不知惜眼福。(近年來該地迅速發展,應該不易見到了。)

真的很希望下一回在濱雪能看見她所說的雙彩虹。雙彩虹對我有特別的意義,我從柔佛老家捧著母親骨灰甕到士毛月靜安林安放時,那個傍晚雨後遠遠的天際就有雙彩虹......

1990年代杪到適耕莊,夜裏看見稻田遠處濒海處一輪大圓月幾乎接觸到海水。一般銀幕的月亮佈景都沒它大和亮。

說濱海體驗,带上一筆。沙巴邦國最北鄉古達,也是馬來西亞最北鄉,有位海南籍貫的酒店業者 孫家謙甲必丹,今年收到海南島鄉親來訊:紀念春節家中團圓飯,要添菜,添一道 南洋美食,需要孫家謙給他找佐料,同時用視頻微信他們怎樣炸這道美食,再問清楚,原來是炸香蕉。這群鄉親之前到過古達省親,吃了沙巴的炸香蕉後念念不忘。可是,一直也很困擾:海南島也有香蕉啊,用面粉油炸後,怎麼就是軟趴趴,一點也不像沙巴的香脆好吃。後來搞懂了,是佐料不一樣、用油不一樣的關系。炸香蕉在馬來西亞其實擁有”美食文化遺產“的地位,只是我們都覺得太尋常了。有時候走下一條街,有三間店就有三檔炸小吃。太普通了。可是,對遊客來說,真難忘啊。

這些地方創生纪事,一路都讓人想像,絲路文青怎樣走在一起,来到有一定人氣的創業根據地,有一定流量的互聯網平臺,接軌微信、臉書等有效社群媒體,後面是“一帶一路”的熱血會賢達與企業,還有富有經驗的各年齡層社會企業推手,都到場了,準備好了文青所需要的資源,在眼下最受寵愛的一帶一路夥伴的,文萊與菲律賓鄰居供貨區:沙巴—砂拉越國邦就等待大家的參與。

這些年的概念路徑碎片,可以收拾組織一下,以便再出發:

沙巴海丝故事館

South China Sea 南中國海

一帶一路·札記

海絲大典

絲綢之路文化基金專頁

愛墾納達故事城臉書

文化旅遊臉書

懷舊情懐臉書

跨界·絲路:文創青年關懷濱雪一帶一路

濱雪鄉鎮畫家陳幹逸

雪州瓜雪而欖鬍鬚港海鮮

臺灣木業文創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June 7, 2021 at 3:23pm

郁達夫·星洲既陷, 厄蘇島困孤舟中, 賦此見志

傷亂倦行役,西來又一關。


偶傳如夢令,低唱念家山。


海闊回潮緩,風微夕照殷。


願隨南雁侶,從此賦刀環。


阿修羅箋註:

1:是詩一九四二年二月作。

2:星洲既陷: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本偷襲美國海軍根據地珍珠港,爆發太平洋戰爭。新加坡成立華僑抗敵動員委員會,郁達夫擔任執行委員兼文化界抗日聯合會主席。一九四二年一月底,日軍攻佔柔佛,二月十五日新加坡英軍向日軍投降,郁達夫渡海進入蘇門答臘,經望嘉麗等小島輾轉至保東村。此詩即寫於流亡之初途中。

3:厄蘇島,一荒島名。

4:行役,被形體所役使。李白詩”海客乘天風,將船遠行役。譬如雲中鳥,一去無蹤跡。”

5:念家山,詞牌名。南唐李煜自度曲。今失傳。此句雙關。

6:刀環,刀頭上的環,《漢書。李陵傳》:”立政等見陵,未得私語,即目視陵,而數數自循其刀環,握其足,陰諭之,言可歸還也。”因環﹑還同音,後因以刀環為”當還”的隱語。王昌齡句“惟聞漢使還,獨向刀環泣。”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May 12, 2021 at 12:07pm


SOUTH CHINA SEA 南中國海

The South China Sea is a marginal sea that is part of the Pacific Ocean, encompassing an area from the Singapore and Malacca Straits to the Strait of Taiwan of around 3,500,000 square kilometres (1,400,000 sq mi). The area's importance largely results from one-third of the world's shipping transiting through its waters, and that it is believed to hold huge oil and gas reserves beneath its seabed.


It is located:


south of mainland China, including the island of Taiwan, in the east;

east of Vietnam and Cambodia;

west of the Philippines;

east of the Malay peninsula and Sumatra, up to the Strait of Malacca in the west; and

north of the Bangka–Belitung Islands and Borneo


The minute South China Sea Islands, collectively an archipelago, number in the hundreds. The sea and its mostly uninhabited islands are subject to competing claims of sovereignty by several countries. These claims are also reflected in the variety of names used for the islands and the sea.


關心南海·延續閱讀

華商:百年蛻轉 HYR

跟《馬來紀年》走一帶一路·望加錫

我們這樣走過歷史

一帶一路·劄記

SOUTH CHINA SEA 南中國海

海絲大典

陳博士教你吃榴槤 02

《我的加雅街杜順公主 》文化劄記

愛墾鄉频道

香料群岛

南洋研究

沙巴歴史

馬華文學@亦筆的詩


馬華文學@舒靈的詩

陳明發詩選·FOR YOUR EYES ONLY

陳明發文選·說好的俳句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March 27, 2021 at 4:16pm

陳明發博士·失憶的族群,從何談繼往開來、走出新路?


風起雲湧海絲路,

智慧護航誰清楚?

政經文教各領域,

衷心推薦二十五。


客家諺語說:“前人不講古,後人失了譜。”

智慧傳承靠歷史,個人無史,族群何來歷史; 社群無史,傳承何來智慧; 失憶的族群,從何談繼往開來、走出新路?

今天的記錄,就是明天的歷史;今天有記錄,卻沒有推廣讓更多人理解,明天也是沒有歷史。


陳明發博士:2015年,是東盟經濟共同體實行元年,也是版圖覆蓋東盟的“海上絲綢之路”命運共同體的啟動元年。怎麼看,這都是一個新歷史的起點;怎麼想,也少不得華族的角色,我們的生活又要怎樣經營呢?為盱衡新局而撫今追昔,說好自身的故事,有能力和共同體、更大格局裡的新夥伴更親切的互動和溝通,應該是比較踏實的做法。在新夥伴發現我們,以及我們的生意、社團、文化、教育、創造能量、價值倫理等生活前,讓我們首先重新發現自己。

中國歷史五千年,和世界各國比較大規模的往來、互動,進而一道開荒建設、分享努力成果,是近二百年華族大量下南洋以後的事。恰好,這二百年正是我們南來的祖上和我們這一代比較熟悉,在某個程度也參與過、見證過的“歷史”。


看看各地華商的奮鬥史,創始人有故事,工廠有故事,產品有故事,顧客也有故事。是什麼讓中華文化光耀全球?是誰讓我們感到驕傲?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只會歌頌功德有財有勢的人,表揚高人善事的不多;即使有,也多是眼下在位當令的人,至於過去有所貢獻的人,往往就忽略了。這是歷史文化工作者的失責。就算是寫當前"實力不凡"的人,寫的也只多是他(她)“名成利就”的一面,反而不像國外一些企業家的傳記,深入他們令人動顏的感情、心靈與生命存在的層面。

把馬來西亞社會近二百年來創業、創作活動做一番回顧、整理、評鑒,既有傳主的自我反省,也有專家客觀的批判性,這樣雙向辯證的「雙重視野」,不但可以保存文史材料,也為眼下與未來的世代建立一種學習制度,提供詮釋生命、匡正風氣、奮力精進的參考架構。


把各地先賢、社會賢達各項促進社會進步、民族和諧的奮鬥,透過學術的考證與肯定,並以各種敘事媒體與世界分享,而和“海上絲綢之路學會”的創會目標結合起來。我叫它“海絲典範”~~海上絲綢之路典範,並爭取我們在中國的大專夥伴來關注它、研究它,把它列為海絲路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希望你和友好一起來努力。
(原刊:《海絲大典》)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January 28, 2021 at 4:45pm

《中國是疫後新霸主?》

美國稱霸於二戰後,當時,先進的
工業國都成了廢墟,有待重建
基礎實力完好的美國乘勢而上
有學人云,新冠肺炎是第三次世界大戰
連美國、歐洲都亂了龍
此刻,只有中國還在穩實成長
她能否脫穎而出成為世界新霸主?
當然,還有些其它關卡她得闖

令世界不能不另眼相看的是
中國的新實力似乎是在2008/2009
次貸危機後才引爆出來的
那一年,我記得最清楚的是
當時的總理溫家寶先生曾說過:
有關次貸海嘯,中國救得了自己
救不了世界,可是看看2009年以後的
中國卻日漸成了世界不可忽視的新動力
他們的秘訣在哪裏?

歡迎點閱回顧一下,準備迎接疫後新秩序
https://iconada.tv/profiles/blogs/cultaware115

Comment by 絲經 庫 on January 28, 2021 at 1:44pm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