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23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4, 2021 at 12:05am


魏源·墻內開花墻外香

道光二十一年(1841),魏源赴鎮江,與被清廷遣戍伊犁的林則徐相會,從後者那兒得到《四洲誌》和大量珍貴的圖表資料,並且遵從林則徐的囑托,開始編撰一部長達百卷、務出己意的《海國圖誌》

此書是中國近代首部較為完備的世界地理書籍,其宏大的篇幅還涉及到世界歷史、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曆法、風俗、宗教等眾多門類,堪稱一部集大成的百科全書。


魏源在《海國圖誌》的序言中闡明了,他編纂此書的意圖和目的:“是書何以作?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他可不想玩什麼炫人眼目的虛招,他編纂此書是要促使國人睜眼看世界,“悉其情節,知其控馭”。

《海國圖誌》確實令數千年拘束於此土此域,夜郎自大故步自封的中國人飽飽地開了一回眼界,這種類似於醍醐灌頂的直輸式的啟蒙對於久患自閉癥的國人無疑具有振聾發聵蕩心滌肺的作用。英、法、美、德、俄、意、西、葡、荷、比、日的國情如何?

讀了這本書,中國人至少可以增長一點知己知彼的理性認識。其中,魏源對美國民主制度的稱贊可謂不吝其詞,更見出作者取法乎上的政治眼光。他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先進思想即在此書中首次脫穎而出,一鳴驚人。數十年後,梁啟超仍然極口稱贊《海國圖誌》為“不龜手之藥”,肯定它“實支配百年來之人心,直至今日,猶未脫離凈盡,則其在歷史上關係,不得謂細也。……中國士大夫之稍有世界地理知識,實自此始”。


《海國圖誌》直接影響了中國的洋務派、早期維新派和戊戌維新派,是他們奉為圭臬的教科書。這部皇皇大著很快就流播扶桑,日本明治時期的政治改革家吉田松蔭、橫井小楠等人從中所得的借鑒甚至比中國政治家還要多。說是墻內開花墻外香,也並不為錯。


在《翻刊海國圖誌序》中,日本鹽谷世弘甚至為懷才不遇的魏源抱屈含恨,為有眼無珠不識國之重寶的清道光皇帝、咸豐皇帝感到悲哀:“嗚呼!忠智之士,憂國著書,其君不用,反而資之他邦,吾固不獨為默深悲,抑且為清主悲也夫!”


魏源勤於撰述,著作等身,一生共編書著書二十餘種,其中《海國圖誌》和《聖武記》影響至為深遠,它們是那個時代中華愛國者強烈要求變革的先聲,由於外患日亟,清政府過於腐敗無能,好一陣頭痛治頭、腳痛治腳的折騰之後,終於以沈淪慘敗而收場。魏源的藥方夠好,無奈清王朝已病入膏肓,無藥可救。
(王開林:魏源:強國夢【3】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23, 2021 at 9:31am


教個人培養創新能力的技巧

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 Clayton Christensen 【1952 – 2020) 後期除了研究產業,更將破壞式創新的能力推廣到個人。

克里斯汀生發現,多數成功的大型企業,之所以未能及時推出破壞式創新,主要原因是高階管理團隊善於執行,卻不會發現與創新。

                                                                                    (Ingenious Mug)


克里斯汀生在生前曾將橫跨七十五個國家、包含五千位高階經理人、一百位CEO的研究,寫成《五個技巧,簡單學創新》,教導經理人可以從聯想、疑問、觀察、社交與實驗五個面向,每個人都可以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聯想:創新的創業家經常展現同時做兩件事情的能力,一方面近查細節、同時又遠觀細節如何融入整體中,經常可以發現看似無關的事物之間如何相連,得出意外的聯想。

疑問:創新者經常質疑普遍接受的見解,經常用「為何」、「為何不」的疑問來取得重要洞察。

觀察:創新者總是敏感於行不通的東西,而且在不同的環境下是否已經有更好的解決方法,積極地觀察人們是用什麼產品來滿足什麼需求。

社交:偉大的好點子通常不會出自某個人、或是某個單一專業,而是來自不同人的交集、甚至來自與素昧平生的人的互動。創新導向的社交,是與觀點不同的人交談而取得新點子。

實驗:商業領域的創新也需要測試,創新導向的經理人樂於嘗試新體驗,或是拆解產品、流程與概念,都有助於產生新事業的構想。


創新,是在變動時代必須具備的生存能力。克里斯汀生打開創新的黑盒子,讓創新有跡可循。
(克里斯汀生 打開創新的黑盒子,文 吳韻儀,天下雜誌532期 2013-10-01)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4, 2021 at 12:40am


放下身段讓自己歸零學習

偉大的心理醫師湯瑪斯·薩茲 (Thomas Szasz)博士在其著作《精神病的神話》(The Myth of Mental Illness)中說:“每一個有意識的學習行為,都要有自尊受挫的心理準備,這正說明為何孩子們在明白自我的重要性以前,學習起來總是比較容易;而年紀較長的人,尤其是越自負或具知名度的人,就很難放下身段讓自己歸零學習。”
Steve Chanler 《故事背後的故事》 (臺北代表作國際圖書出版, 2008年,9頁)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May 24, 2021 at 3:35pm


柏格森·把器官變異傳給其後代


編註:關注創意在文化進化論中的意涵)

柏格森選用拉馬克的變異理論,來揭示達爾文進化論的不完備,“眾所周知, 拉馬克認為: 生物有能力通過使用或放棄使用其器官而發生變化, 有能力將如此獲得的變異傳給其後代。當今, 相當一部分生物學家持有此類學說。⋯⋯產生新物種的變異也可能暗示出了意識和意志, 而這正為這個學說的最傑出代表———美國自然學家寇普所理解。所以說, 在進化論的所有後來形式當中, 唯有新拉馬克主義能夠承認進化的內部心理原理, 盡管它並不總是如此。”
(柏格森,2000 :67) (見(胡學星,2005,柏格森與曼德爾施塔姆詩學,《山東外語教學》,2005 年第3 期,總第106期)

                                                                                             (Jewel insects)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May 11, 2021 at 7:11pm

Times Higher Education: 冠毒與在線高等教育

四川大學匹茲堡學院(Sichuan University – Pittsburgh Institute)的助理教授鄭雅妍(Areum Jeong)身處祖國韓國,正為2月底在Big Blue Button會議網站上,開設的在線英語寫作和韓國電影課程進行遠程備課。她稱讃學校的管理人員“全天候不懈地工作”,為該網站的使用方法提供培訓;她也很感激在微信上分享實用技巧的同事。

鄭教授一直在練習配合視頻和不含視頻的授課方式、共享視頻片段和幻燈片。她修改教學大綱,設立課程主頁,並上傳要求閱讀的材料。為了使學生保持興趣,她還準備了課堂活動、小組討論和線上調查。她甚至更新了PPT演示文稿以使它們“更加醒目”。


她承認,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英語寫作對學生來說可能都是一個“無聊又困難的學科”,尤其對非英語母語的理科專業學生而言,他們可能會對長論文作業產生“不確定和壓力感”。她說:“與學生建立融洽關系是使他們受到鼓勵並積極參與的重要因素。”她補充說,她通常會在會面時間盡可能地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如果沒有當面交流的機會,“適應性和靈活性將是關鍵”。

盡管如此,仍有一些學習體驗無法在線上復制。鄭教授最初想舉行定期電影賞析,以及和韓國電影人的問答環節。現在,她的一位學生正在幫助尋找可以在線觀看電影的中國流媒體平臺,但她很遺憾學生們會錯過一起觀影的共同體驗。


她說:“我曾想象在課堂上,學生們會熱切地分享他們對某個場景的看法,並詢問這部電影和韓國歷史及社會的關係。”
(摘自:新型冠狀病毒會否讓在線教育從此普及?)(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

                                               (Source of Photo:https://www.sesp.northwestern.edu/)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April 28, 2021 at 7:35pm


陳明發《文化資產:江湖可倒,寳刀要完好》


我曾在本地報刊發表過不計其數的文字,也不時接受媒體的訪談,針對地方文化創生議題發表意見。自《愛墾網》在2009年誕生後,這些內容經整理陸續重新發到網路。

這麼做,主要是因為偶有友好問起,他/她正在計劃做一場有關“迎接下一波+”之類的演說、培訓,問我有些什麼內容應該提一提。我說,有些老內容還是有其再提的時效價值,因爲我之前的很多研發與探討項目,就是作為今天可能發生/正在浮現的新趨向而提出來的,現在正好“出土”拿出來印證一下。

我補充道,你們姑且看看,自己再意會、演繹吧。他們半開玩笑說,“意會”、“演繹”?有點像是老歌重唱啊。是啊,老歌。同一首歌,歌者各有本身的體會與呈獻方式,結合自己實際情況的需要,融會貫通後再八仙過海吧。

所謂寶刀不老,江湖不倒;功夫到家,越老越妙。人到五十幾,不妨考慮把累積幾十年的功夫,更完整而剔透地貢獻給社會。過去很多年,我和很多年輕人一道兒工作,也和很多銀髮族(包括學人、科學家等)一道兒工作,發現我們實在有必要把我們的經驗組織起來,以做更大的發揮。畢竟,一個人的優良經驗,應該是整個社會的共同資產,可是,放眼今天的馬來西亞,很多經驗都在流逝中。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在做文創觀察時,發現最令馬來西亞人感到驕傲的街邊美食,近年來因爲交給外勞去抓鍋鏟,已經變味了。外勞回國前又負責訓練新外勞,徒弟教徒孫,拿手好戲最後也變樣。從更大的方面來看,企業等領域也面對這樣的困境。

我們的社會看似進步了,但生活素質倒像其他很多領域一樣,說好聽是停頓,要求苛些卻是在衰敗中。衝著這現像,老刀一把當然還是可能略表心意做點事,但有更多老刀則更值得期盼。(31.3.2008 / 結合《私人演練》篇

                                                                              (blackartsviper)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April 8, 2021 at 12:31am


陳明發博士《CRACK與祛魅》


某長官有約,聆聽我對其組織的見解。他透露,要推動"高階思維法",從校園延伸到社會。


他用了個關鍵詞: crack; 怎樣讓目前四處充斥的荒唐迷思,出現裂縫進而破碎之?


有關這點,網上常見的口水戰與“大理論”,幫得上的地方很明顯地極其有限。



還是來點(社會)科學(包括管理哲學)的方法比較實在。



在"英雄"可以整廠裝備生產的今天,文化研究領域早有大量關於“祛魅”的論述與方法。有心者只要上網查查,便有機會讓自己在這一方面"日日新"。


此前,在有關組織的社媒群組裏,我們談過"語言=人格"一事。


見:《陳楨劄記2001》

組織論述有它的一套語言,那套語言有它的方法論/人文工藝在裏面。能發揮那工藝,才可能贏得意識形態的戰爭。否則,徒耗精神。

我們可以鄙視某常上媒體的"國師",但媒體與公眾就是喜歡他們,覺得他們“夠深度”、“有學問”,出口成章,絕非不學無術。


有術無術,其實只有行內人才懂。大眾第一印象,只覺得他們"好料"。


有關長官有心在本身部門去crack既有的心態結構,是大好事。組織內不妨也行之。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茍"是其中一個可激發創意思考的路徑。它在《礼记·大学》中的原意是:"如果"作為自然現象的日子,每天都能翻新,人也應該天天翻新。


“如果”國家體系有心crack既有舊習,民間單位何妨一起努力。


組織內訓,可能更重要;自己人都搞不清西東,如何協助領袖推進革新議程?(陳明發 28.12.2020)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April 5, 2021 at 12:02pm


陳明發《“閱讀”年代》


活在一個視覺系的“閱讀”年代,人們原有的“形而上”、“抽象化”思維,在逐漸往“具體上”、“圖像化”靠攏。

已經有許多人,沒張圖恐怕就無法想像與書寫,甚至閱讀。在另一方面,不想向攝影、繪畫甚至錄像臣服的“文字工作者”,對於具體經驗、實際境況,有辦法與之對話、互動嗎?


我年輕時在新聞界服務,采訪線下,也特約受邀寫過一些特寫。那1970年代尾、1980年代頭時節的文字(精神/錢財)禮遇,要比今天的馬來西亞媒體環境好得太多,記得古龍、柏楊和倪匡等名家,都曾在我服務的出版社刊物發表東西。

而我所賺到的最大財富是,是如何從“具體”單一或一系列事件,逐步往抽象化、原則化的方向寫過去。

例如不只是采訪飈車少年的半夜活動的具體實錄,而是探討那行為的心態面、形而上面。


這點行世小技,對我現在每天的早課修煉,還是幫助很大。對這社會是微不足道,但對能領悟進而發揮在個人事業上的友好,他們能體會其能量。


對電視,我是樂觀的,特別是網絡電視。這幾年尤是如此,特別是有了Netflix以後,為很多內容工作者(特别是新一代)提供了很好的出路。看過他們的一些紀錄片,逆主流而走,批判性很強。能很好地發揮媒體的建設面、探討面。

大概是20年以前,馬來西亞高喊要建立“知識型社會”,政府還發表了《知識經濟大藍圖》。職務所在,我曾受多個單位邀請參與探討和推動有關工作。


我在國立南澳大學研究的是“組織創造力”,是“知識型社會”的一個核心要素,所以對於人的知識創造過程做過一些探討。我所認識到的“知識”,不是傳統觀念中的“儲藏”(你記得你所讀,考試時有本事反芻式地答得準);它也不是“常言道”所謂的最可貴的“利器”(知識就是力量)。


我把它分成四個層次:數據、資訊、知識與洞見。“洞見”才是“知識型”、“學習型”社會所要追求的創造維度。怎樣把握這個“創造”維度,各師各法,沒有最好的方案。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途徑。釋夢敘事,是我個人的Methodology之一。


有時間的話,請參考我的一些來時路~~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56》: 我的一九九七

我在管理人培訓課程中,常分享這個對知識\洞見的認識~~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20》: 灼見孫中山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April 4, 2021 at 9:45pm

葉子正绿·富有學習價值的上網體驗

一篇好文字,可以點燃許多有意義的談話。我就經驗過,有人因為一首老歌,談到了電視選秀節目,繞到某場演說、城市愛情小品電影,最後懷念起求學時去參與的外展領袖培訓。

在這裏看網友因為蔣勛教授的一篇文字,談到三十歲以下的青年要回到原點,活得更有人樣,而激發了大家的談興,這是很令人開心的上網體驗。我來插嘴幾句。

一場網上討論之所以有意義,往往是因為網友們從很特別、很新鮮的視角來探討一件事。此時,假若有誰能引進恰當的參考文字、影像、音頻或視頻,可以馬上開闊大家對問題的掌握與了解。

例如,某些觀眾人物言行不當,可以用手機錄音或錄影下來,大家過後在網上發布、評論,我們就不容易一時喪失了頭腦,讓人牽著鼻子走。避免人云亦云、以訛傳訛去“讃”、“推”、“轉載”、“分享”,不必要的起哄、圍剿或殲滅。個人意識貴在獨立思考,讓網友互相鼓勵彼此的獨立思考能力。

前陣子,是誰在《愛墾》上說,網絡閱讀、參與的體驗,可以很豐富、很實用的。所以,它不只是滿足工作或娛樂所需而已,它還是一個有效學習的地方。而且,試想想,當文字、圖像、音頻與視頻多媒體交會,加上網友之間深度、坦誠的交流,它所可能沖擊、產生的創造力,真是無可限量。

所以,一個好網站、有意思的社交媒體,不只是信息BB機、佈告欄、資料庫、圖書館、檔案局或傳統大眾媒體,它是在這些基礎上建立起來,帶有主題博物館、特色展覽廳,甚至另類遊樂場味道的講堂。我們走到當中,學習變成特別exciting的一回事。

我看蔣勛老師的憂慮是,年輕一代失去了體味事物、欣賞生活的能力,連戀愛、結婚這樣的人生大事,都交給別人安排到烏克蘭去速成,生活還有什麼味道?moooi的牢騷,很明顯是看透大家的心思,讓網路上那些零零碎碎的信息給打斷、搞胡了。

這問題不在通訊工具,就好像看電視,頻道很多也很精彩,但我們何必天天都看電視,或什麼節目都看?要看也是看符合我們胃口的東西。所以剩下的問題是,像蔣勛老師說的,怎樣培養自己品位的問題;以及在工作與娛樂所需之外,怎樣集中精神在對自己學習有幫助的事物上。

當然,有許多事不是自己一個人可以解決的,例如建造新的市場規則、社會秩序,需要群體的參與。但是,我們一樣可以利用網路工藝與創意,建立一個共同的社區,找尋每個人可以共同行動的步驟。人比電腦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人腦會主動思考;懂得結合新舊經驗,看出眼前問題可以下手的空隙。

我一位學傳播的朋友曾向我埋怨,說網上的東西太多太雜了,每次要交功課,總覺得千頭萬緒,不知如何動手寫東西。當然她很不屑於cut and paste ,總想弄點屬於自己的東西出來。我向她建議,不妨在平時上網時,少看一點別人在FB貼些什麼八卦或娛樂的消息,而多留意和自己學業有關的內容,例如,上一些搞音樂、電影、新聞、藝術、社會工作的網誌,慢慢的就能把握到一個好創作,點子是怎樣形成、成熟的。 (葉子正绿 鮮拿哥 2011年8月17日討論《蔣勳:過得像個人,才能看到美》)

                                                                          (Photo Credit: Jason Lee)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February 23, 2021 at 9:28pm


陳明發《民眾圖書館》

1955年至2019年間,馬來半島175個華人新村都有一個叫"民眾圖書館"的組織,屬於華社自強不息的標誌之一。我1980年代在八打靈再也19區辦青年組織的小型圖書館,獲得座落於吉隆坡隆雪中華大會堂後甘榜亞答山姆公寓(Sam Mansion)底層的民眾圖書館贈送了大量書籍。我在1990年卸任青運八打靈縣會主席,書籍及我所捐出的部分書架/私人藏書後来的命運如何不得而知。但對于民眾圖書館運動始終關注。它在2019年一度休館後落脚過去多年来支持着這項計劃的精英大學的大樓,令人堪慰。

延續閱讀:

邢廣生話當年:民眾圖書館的發展歷程

民眾圖書館遷往吉隆坡精英大厦


陳明發《上網閱讀》

閱讀可以是學習的一部分;但和真正的學習不一定有直接關係。一個人上網選擇他所想看的東西,以便在知識上有利他駁倒別人,而從不反省,那麽學習也就不曾真正發生。一枝塞滿子彈的手槍,無法自己决定何時應該開槍;何時收起来。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