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的變革,進入使用者的生活脈絡,

向他們的生活提案,提出一種願景。

讓設計回歸到該字原本賦予事物意義的角色。

~~ (摘自《設計力創新》 Design-Driven Innovation)

(Kartell Bookworm 牆上書架)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30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10, 2021 at 12:01am

(續上)記得去年媒體就“黃金周”話題采訪我,我不贊成“七年之癢”的說法和各種消極的見解,認為人們正通過多年實踐,開始學會“休閑”,“七年”正是一個重要的轉機。今年“五一”黃金周,盡管一些地方仍有不盡如人意的事故和一些負面的意見,但我欣喜地看到,一種健康的休閑生活方式正在慢慢形成,“黃金”效益更為顯著。

這些快速變化的新現象和新格局,都迫切要求與休閑和旅遊相關的理論工作者進行包括經濟學、政治學甚至人類學在內的跨學科的研究,及早提出既反映我國和世界休閑實踐,又具有普遍學術意義的理論方法論,這對於休閑及其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至為關鍵。

因為,從反方向說,我們也注意到,由於“休閑”的“效益”顯著,因此,不少地方正開始又一輪的大規模“休閑工程”,大興土木、大辦節慶,“軟事硬辦”,把本是生活方式和人生內涵的休閑,變成為一種大起大哄、人海戰術的表面熱鬧,也有可能如今日建設部已發現的人為“豪華綠化”的弊端一樣,成為爭相克隆簡單擴張的“豪華休閑”圈地土木和旅遊商業房地產。這種脫離了人生本真需求的“休閑景點”,有可能如保齡球、主題公園等等曾狂熱一陣然後冷棄的“項目”一樣,不但帶給當地沈重的財政負擔,使本身陷入“雞肋”的境地,而且會根本上敗壞“休閑”(和相應假期)的形象和味道。


擠來擠去鬧哄哄的價高品位不高的“休閑”,正好是個性化、清新、閑適、優雅的“休閑”的反面和相克之物。而片面的“集中消費、全民旅遊、商家主導”的模式,已不適應我國“休閑”及長假生活方式正出現的格局提升。近些年來,群眾性參與和互動的社區及各公園節日活動的大量增加,電視和網絡及手機的公眾參與互動的方式層出不窮,同期音樂節、美展和戲劇演出的匹配以及自駕遊自助遊的漸成氣候等等,都大大增加了市民休閑的場所選擇和“產品供應”。更出現了具有精神追求和創新性的休閑度假方式,像兩家公益網站組織的某地近30個家庭43位大人25個小孩組成的為貧困單親家庭送愛心的活動,正在不斷創造出來。這一切都說明“休閑”在我國正恢復其人類生存的本源意義,休閑非但不是“工作”的對立面,也不是其簡單的補充和代償,而已成為以“勞動”為標志的“人類存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休閑是勞動的特殊形態,認識這一點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因為,人類是“文化的動物”,意味著人類不是簡單地出產和消費物資,而是將自己的精神和美感(及其需求),進入物質的生產及消費過程,從而產生極大的“文化附加值”。這一點已為人們熟知,這里要說的是,人類這種文化創造活動,本質上就是一種“經濟詩學”“詩化的生產”。任何有效的勞動生產,其實都伴隨著這種“詩的創造”,生產力和經濟成就的快速發展,其實都與文化藝術及相應的設計、品位追求乃至時尚的創造互為因果的,古今中外皆如此。只不過古代中世紀這種詩化的、創造性的活動,只能局限於極少數“有閑”的貴族和文人,到了資本主義興起之時,才出現為數已較多的“有閑階級”,但只有到了現當代,經過勞動者的解放運動,以及生產形態和經濟內涵互為因果的發展,“有閑者”的人數極大擴展,而這時正是群眾性三創活動——創意、創新和創業,成為社會經濟發展自身的要求,成為一國一地硬實力和軟實力的根本基礎。(下續)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4, 2021 at 1:28pm

今天我們說的知識經濟、體驗經濟、創意經濟正是與這一內在趨勢合拍的,並是人類勞動形態深刻變化的重要表征。不是巧合,在西文中,“Poetry”(詩),本意即為“勞作”和“創造”,這在亞里士多德那里有很深的論述,因此可以說,無論是個人還是整個人群,與平常所說的“勞作”相對應的“休閑”,正是社會所安排和提供的集中“詩性勞作”的時間,一種人人都有可能從事創造性活動的時機。活得像個人,活得像個藝術家,活得像個創意勞動者,可以成為我們休閑的口號。我就是帶著這樣的眼光在觀察“五一”長假中在大眾活動場所放歌的市民們,城市綠地附近跳舞的社區居民,群眾性唱歌比賽的“業餘”歌手們……更不必說在書城、圖書館的學習研讀了。休閑的形式和內容,伴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多彩。

所以,“休閑經濟”已切實成為“勞動生產”和“勞動者生存”的有機組成部分,彌散於生活的各個部分在根本上提高勞動和勞動者質量,創造經濟的全新價值。同時,每個個人的“休閑”時機,又是其充實提高、興趣激發和轉移、職業生涯的設計和變更的社會製度安排,是整個社會經濟結構及人力資源發展的動態機製。換言之,“休閑”製度的實現越充分、越健康發展,社會的經濟運行會越良好,進步越平穩而快速。而休閑活動本身所創造的產品和機會,又是經濟總量的極為重要而本質的部分;從現代經濟視野看:勞動者、產品和消費三個方面,都與休閑有著本質的聯系。

再進一步說,有意無意把休閑過度物化和消費化的心理和做法,既有可能粗放地開發和利用資源,又有可能擴大在休閑上的貧富差距。因此,對休閑本質的研究和探討要在這一更深層次上著眼,並直接影響休閑形態和產品的創造和開發。最近中央有領導指出,要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休閑公共產品,我認為是非常及時的。休閑民主和權利是社會進步和文明的一個非常突出的指標,如何在勞動保護和消費者保護的基礎上,確立休閑者保護和維權的製度,采取措施使每一公民享受休閑、參與休閑。這一過程既是社會民主和文明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又能極大地擴大休閑經濟的規模和豐富性,同時極大地提高勞動者健康水平、素質和創造力,使社會經濟真正進入創新型經濟,從靠“體力”吃飯進入靠“聰明”吃飯。

有一句俏皮話,我講了多年:“後現代的生存應當是勞作像休閑,休閑像勞作”,雖說講得早了點,但確是真的。許多企業已在創造一種更人性化的勞作形態,也許今天我們努力要做的恰恰是,更具有勞動、學習、創造內涵的休閑生活。餘地大著呢。(作者為復旦大學旅遊學系教授、博導)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October 3, 2021 at 7:23pm


舞蹈旅遊産業—
旅遊產業是人民實現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徑,美的訴求是精神需求的重要方面,舞蹈文化是審美表達的生動形式。“隨著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的個體與族群需要,大眾旅遊者對文化真實性的要求不會像諸如民族學家、人類學家這樣的學者那麽嚴格與苛刻,他們更多地是在旅遊中追求美感、解脫感、自豪感、新鮮感、認同感等許多難以名狀的東西。”(邵玲:《移植性民俗文化旅遊產品開發研究》,2006年,第16頁)這就對真實性多了一份非理性的體驗與感受,進一步體現人文關懷與意義闡釋。舞蹈作為諸多藝術門類中具有動覺的藝術形式,留下了身體與文化的印記。舞蹈的形象性、承載性和娛樂性的主要特征與實現旅遊者的真實感受與體驗密不可分,在這種欣賞與感受中,旅遊引導旅遊者感受文化的真實性,而旅遊者對文化的真實性感受又反過來加深了對精神的滿足。舞蹈的旅遊產業發展,可以促進當今旅遊業達到體驗異質化的目標,即:把靜止的變成動態的,把歷史的變成現在的,把虛擬的變成現實的,把不可能的變成可能的。
(許曉雲《舞蹈:旅遊產業真實性表述研究》2021-04-06 見《品詩文平臺》本文作者: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山西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講師,主要研究民族舞蹈學。)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September 27, 2021 at 5:37pm


林燕妮《為我而生》現場

朋友去洛杉磯看奧運,問他去來幹什麼?人頭湧湧,坐位又遠,看得見什麼?朋友舉列非去不可的三大原因:第一看奧運是他的重年夢想,如今有個夢想成真的快感。第二是要體驗現場氣氛,那種氣氛,入骨入毛孔,又怎可跟看電視相比?第三他此生都可以說:我去看過奧運,你去過沒有?

他這三大理由,我完全接納,事實上,那的確不是看得清楚與否的事。我去歐洲看時裝節,不也是被人擠得東歪西倒,看衣服款式還不及看雜誌照片來得清楚?但是現場那種台上模特兒優雅美麗,台下的人爭位推踢,大失儀態的情景是雜誌上所看不到的,確是另一種趣味。

1972年世運在慕尼黑舉行,開幕之前我剛巧在慕尼黑,雖然不是去看世運,但慕尼黑整個城市已有了世運氣氛,紀念品滿街都是,遊客四方而至。有時碰見選手們在街上踏單車,認得他們的便擁上去友善地打氣一番,預祝成功,而選手們也渾身是勁滿眼希望,身歷其境,免不了也沾了很多興奮。

迪斯尼樂園氣氛勝於一切,由於進去的人都是準備去開心的,所以每個人都笑容滿臉,失去了九千年的童真都回來了一點點,坐在園內路旁飲冰看小孩子們歡笑,看成年人返老還童,實在似是走進了個善美和平的童話世界,而人物卻都是那麼活生生的普通人,雖不是公主王子和小鹿班比,卻又個個都純善美麗起來,迪斯尼樂園又怎會不可愛呢?現場環境都是有其特殊的魅力的,不然又怎會有人去湊熱鬧呢?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September 24, 2021 at 10:01pm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26, 2021 at 11:08pm


巴什拉的《空間的詩學》內部精神空間

加斯東·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 [1884年-1962年]) 是20世紀法國重要的科學哲學家、著名文學批評家、詩人。早年曾攻讀自然科學,1927年獲文學博士學位,1930年起先後任第戎大學、巴黎大學教授,1955年以名譽教授身份領導科學歷史學院,並當選為倫理、政治科學院院士,1961年獲法蘭西文學國家大獎。在哲學和文學這兩個領域多有建樹。他被認為是一位獨樹一幟的哲人,他既有科學家嚴密的邏輯思維,又有哲學家深刻的哲理沈思,更有詩人的豐富想像力。


延續閱讀 》

設計力創新

愛懇雲端藝廊:設計故事館


陳明發院士·英倫2005


愛墾雲端藝廊: 戀戀·文物館



巴什拉致力於認識論和詩學這兩大主題的研究。他在法蘭西學院倍受尊敬,影響了包括米歇爾福柯、路易·皮埃爾·埃爾都塞和雅克·德里達在內的新一代哲學家,被認為是法國新科學認識論的奠基人。



巴什拉的《空間詩學》出版於1957年,一改西方哲學界著重關注“物質空間”的傳統,轉而對“內部精神空間”進行詩學探討,這在所謂“空間轉向”時代,對空間的認識有著重要的意義。


福柯曾經評價,“巴什拉的偉大作品與現象學的描述教導我們:我們並非生活在一個均質和空洞的空間中。相反的,卻生活在全然浸淫著品質與奇想的世界。”


在現代主義晚期建築文化快要窒息的氛圍中,現象學以及象征意義的追求為建築注入豐厚的養分,此書在這樣的時期出現,自然激起建築的許多深刻想像。



諾伯格·舒爾茨(Norberg-Schulz),在他的《存在·空間·建築》這本書中,將《空間詩學》與海德格的《存在與時間》、《住居思》以及梅洛·龐蒂的《知覺現象學》中有關空間的章節等並列為建築必讀的經典。


巴什拉在《空間的詩學》里建構出具有存在意義的棲居空間詩學。


巴什拉從現象學和象征意義學出發,充分發揮其“物質與詩意統一的想像觀”,在對家宅、抽屜、箱子、櫃子、鳥巢、貝殼、角落、縮影和圓等意象的詩意觀照之中建構出“棲居的詩學”觀:空間並非僅僅是物質意義上的載物體容器,更是人類意識的幸福棲居之所。



書中,巴什拉認為空間並非填充物體的容器,而是人類意識的居所,他說:“在家屋和宇宙之間,這種動態的對峙當中,我們已經遠離了任何單純的幾何學形式的參考架構。被我們所體驗到的家屋,並不是一個遲鈍的盒子,被居住過的空間實已超越了幾何學的空間。”


縱觀全書,長達32頁的引言部分論述了詩學研究的研究目的——確定空間的人性價值,以及方法論和基本論題,是全書的精華所在。(作者City Reader 原載《新浪》)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28, 2021 at 10:23pm


SPACESHIP EARTH by Buckminster Fuller

"I’ve often heard people say: ‘I wonder what it would feel like to be on board a spaceship,’ and the answer is very simple. What does it feel like? That’s all we have ever experienced. We are all astronauts on a little spaceship called Earth." -R. Buckminster Fuller

Spaceship Earth, popularized in the mid-60's, was used Buckminster Fuller in the context of his primary concern- a vision for comprehensive planetary planning that resulted in new strategies intended to enable all of humanity to live with freedom, comfort and dignity, without negatively impacting the earth’s ecosystems or regenerative ability. He emphasized that the technology and know-how already exists, so that humanity can successfully surmount global challenges. Although, Spaceship Earth was often employed as a rhetoric device to emphasize the common plight of mankind and life, treating it as such would negate the rich meaning which this term has come to hold over time.

Fuller did not only dedicate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his research and work to developing designs and strategies to improve humanity's overall capacity to sustainably exist on Earth, he went beyond and helped us reimagine the plane with his Dymaxion Air-Ocean World Map.


The Fuller Projection - A New View for the Millennium


All flat world map representations of the spherical globe contain some amount of distortion either in shape, area, distance or direction measurements. On the well known Mercator world map, Greenland appears to be three times its relative globe size and Antarctica appears as a long thin white strip along the bottom edge of the map. Even the popular Robinson Projection, used in many schools, still contains a large amount of area distortion with Greenland appearing 60 percent larger than its relative globe size.

                                         富勒和Sadao為1967年世博會設計的美國館,蒙特利爾。
                                         攝影:BognárTibor/Corbis,1998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28, 2021 at 2:04pm


Dymaxion Map

The "Air-Ocean Projection" also known as the “Dymaxion Map” was created by Buckminster Fuller in the 1940s. The map was the first cartographic projection process to receive a U.S. Patent. The revolutionary projection is the only flat map of the entire surface of the Earth which reveals our planet as one island in one ocean, without any visually obvious distortion of the relative shapes and sizes of the land areas, and without splitting any continents.

Fuller’s view was that given a way to visualize the whole planet with greater accuracy, we humans will be better equipped to address challenges as we face our common future aboard Spaceship Earth.


With our increasing global awareness, a world map is needed which enables us to highlight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all nations and cultures of the world rather than one which emphasizes artificial boundaries between them.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re becoming a central focus of our international agenda. Therefore, we must learn to see what unites us rather than what separates us, and to chart global resources, pop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which characterize the complex trends and critical needs of the world today. In Fuller's own words, "the Dymaxion Map reveals a One-World Island in a One-World Ocean" which helps us to view the world as one interdependent system of relationships.

This is what is most fundamentally at heart when we speak of Spaceship Earth. The planet is a system, and a resilient one. However, humanity's presence on Earth has set about significant changes, and we must now learn to command this Spaceship to avert global crisis and catastrophe and ensure the long-term success of humanity of our beautiful "blue marble. " (https://www.bfi.org/about-fuller/big-ideas/spaceshipearth)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25, 2021 at 9:55pm


體驗設計


溫飽之後多餘的財力和精力,用到哪兒去?已經十分繁盛的服務業,正在不斷提高人的生活質量,特別是滿足人的身體需求的餐飲業和理髮沐浴業,更已在密度上超過了不少發達國家;而對於精神的需求來說,發達的體驗業是下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

主客互動的環境模式,會在新的體驗業中大行其道;與此同時,政府應該大力支持戲劇等藝術領域的體驗業。

事實上,前些年曾經極大地衝擊了藝術的實業建設和商業潮流,不僅提高了中國人的物質生活水平,也正在為中國藝術的再次興隆準備條件。北京上海眾多的畫廊和近兩年開始復蘇的話劇只是露出頭來的冰山之一角。

作為新世紀體驗業一部分的藝術,和原來的藝術會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傳統模式中坐著看的戲劇、電影、電視和動著玩的迪斯尼式的遊樂,以及遊戲式的戲劇都將有大有用武之地。只要準備好了,體驗業帶來的將不是未來的衝擊,而是動力。孫惠柱:看戲、遊樂與托夫勒的“體驗業”
 2008-05-29 《爱思想平台》)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ly 24, 2021 at 11:21pm

圭笏:古人的時尚記事本

喜歡看古裝電視劇的朋友都知道,大臣們上朝時,手上會拿著一個玉質,或是象牙的板子。相信大家都會好奇,這是幹嘛用的?!這就是古代的筆記本電腦!別懷疑!下面就來就來說說,這東西的具體用處!你會驚呆的!

古代臣子朝見皇帝時手中所執的狹長板子,作為指畫及記事之用。朝笏在秦漢之前就已出現,當時要以玉作為製作材料,稱之為“圭”。秦漢之後又經改變形式,依官階大小,分別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

朝笏的用途首先是作為禮儀之用。眾臣在朝中手執朝笏以示對皇帝的尊敬;第二是作為記載大事時使用:古代並沒有記事本,遇到朝政大事或對皇帝稟報國事時,便把重要事件寫在朝笏上,以作備忘之用。朝笏興於周廢於清,用玉、象牙或竹木製成,依官階區分,為官階地位的象征。

笏板,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古時候文武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

笏板的長度大約2尺6寸,中寬3寸,此物件雖然不大,但卻很貴重, 這是由它的質地決定的。笏分別用玉、象牙或竹製成。最早出現的年代應在春秋以前,史學家認為在商朝就可能開始使用了,是古代中國官員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辦公用品。

《禮記》中記載“笏長2尺6寸,中寬3寸”,由於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於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後,五品官以上執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員執竹木做的笏。明代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執象牙笏,五品以下不執笏;從清朝開始,笏板就廢棄不用了。

古人沒有發明紙張之前,如果私用,則成為書籍的功能,也稱“牘”。如果官員將其隨身帶著上朝用,則稱為“笏”。

後來紙張普及後,笏便成為禮節性用品,材料由竹木上升到玉或象牙。唐代武德四年以後,使用笏竟開始有了等級之分。五品官以上才能用象笏,六品以下用竹笏。

對形狀也有規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後直,五品以上,前拙後屈,後又改為上圓下方。明代則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用象笏,五品以下的官員就沒有資格用它了。這與當代官員用筆記本不同,沒有嚴格的等級之分。

笏的廢棄使用是從清朝開始的,原因是滿族人是以騎馬為主,手要拿鞭子牽馬繩,空不出手來拿笏,於是就不用了。

有趣的是,古代官員原則上一人只用一隻笏,但公務繁忙的官員則允許用幾個,幾個拿不下,就備一個袋子,這個袋子後稱為“笏囊”,因為多了,則需一個隨從背著一同上朝,唐代的張九齡為相時,因為年老體弱,就是從他開始使用隨從背笏囊,沒想到後來竟成時尚,官員紛紛仿效,以顯示公務繁忙。而幫他背笏囊的隨從,就有些像當代官員的秘書了。(搜狐)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