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家:台灣馬拉松長跑攝影家 蔡鎮鴻
攝影主題:2016/3/15,台南古都馬拉松

《愛墾哲學慕課》推薦精彩文獻,歡迎學習:


Rating:
  • Currently 4.8/5 stars.

Views: 43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October 11, 2022 at 11:00am

陳劍:怎樣做一個思想者?

有朋友問,怎樣才能夠做一個思想家。回答,難,很難。思想家產生,既有個人的天才品質等因素,也與社會的呼喚,產生思想家的土壤有關。人類幾千年文明史,從嚴格意義上說,能夠稱之為思想家的寥若晨星,但作為有點思考的思想者,則是可以努力實現的。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思想者呢?筆者以為,至少有以下幾方面要求:

一、質疑品德

質疑是一個思想者的基本品德。一個缺乏質疑品德的人,是沒有資格談論思想的。陳云說的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就是一種質疑品德的體現。但真正能夠做到的很少。何為質疑,就是通過思考提出問題。

思考才能產生思想,沒有思考,也就不會產生思想。通過思考,提出問題,尋求對真理的認識。因而,思想者必須給 自己思考問題的時間,思想者一定是思考者。

質疑並不是高不可攀。質疑的另一面是提出問題。孩子的提問就含有質疑的基因。每一個孩子都是有滿腦子問號的小精靈。孩子的提問,是他們認識這個世界的一種方式,而對問題的回答,能夠極大滿足他們對世間萬物的好奇心。孩子的提問對家長是一個考驗。父母能否經受考驗,關鍵是能否積極主動與孩子溝通,這個過程最能提高孩子的創造力。

3~6歲的孩子經常愛問「為什麽」,心理學上將這一時期稱為「詢問期」。詢問期大腦迅速發展,隨之也會促進語言與智力上的發展。提問是思索未知的鑰匙。父母對孩子的問題引導得當,就能促進孩子創造力的健康發展。

一個健康的社會,孩子的「詢問期」應當成為社會的常態。很多社會問題的解決都始自質疑,提出問題。現實生活中,大到政府制定的大政方針,更宏觀的或許還包括國家的外交政策,中到政府出臺的公共政策,小至小區管理,勞動者的職業健康和工作時間長短等,都有很多質疑的內容。(……略)

質疑有利於促進社會進步。一個好的公共政策,其制定者一定是一個質疑者。只有廣泛征求多方面意見,全方面尋找問題,有利於政府制定的政策更科學,更符合事物本身發展規律。北京第七版城市發展規劃,正式頒布之前,廣泛征求市民意見,最終頒布的內容,吸收市民意見3160多處,意見采納率高達88%。使得這部規劃更接地氣,更具可行性。而市民對規劃提出的意見過程,就是質疑過程,也是使規劃更符合實際過程。

質疑有利於推進整個國家進步。(……略)

現實生活中,質疑的社會土壤並不肥沃。如果社會只習慣於接受表揚,不習慣聽到批評,不願接受質疑,在此情形下,批評和質疑有時不僅得不到鼓勵,還面臨巨大的壓力,甚至需要付出很高代付和成本。若如此,既是質疑者的不幸,也是國家和社會悲劇。道理很簡單,限制質疑和批評的力量,阻礙了國家和社會的進步。

二、尊重常識

對一個思想者來說,他應當有廣泛的知識儲備,知曉的常識顯然要比普通人要高一些。比如,懂得一些經濟學常識,政治學常識,歷史知識等,還需要具備一些人文精神。也就是具有廣泛的知識儲備。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尊重常識。例如,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權力必須被監督,這應當是政治學的一個常識。官員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權為民所賦,由此得出結論是,官員為人民做點事,是他們應盡的義務,不僅不應當要求人民感恩戴德,人民還有權監督他們是否做到位。如果做出一點成績就要求人民感恩戴德,並自吹自擂,就違背了常識。

尊重常識,看似簡單,實際複雜。有一些常識,昨天看來是正確的,今天可能就要重新審視。最典型的莫過於計劃生育。50年前,全球總和生育率從6.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2.3左右,中國則從6.0下降到1.3,短短的半個世紀,生育率發生劇烈變動,超乎人們的想象。40年前,國家強烈限制人們生育,今天鼓勵人們生育,但究竟效果如何並不清晰。因為,人類對自身變動規律至今也不能說有一個完整清晰認識。

但影響人類生活的諸多常識性內容,不會有類似計劃生育在半個世紀那樣劇烈變化。對思想者來說,他知曉的常識顯然要比普通人多一些。例如,近期美國議會將中國納入發達國家序列,對中國是好事還是壞事?把中國納入發達國家範疇,意味著中國在全球要承擔更多的責任,貿易關稅也將做出重要調整,節能減排也將按照發達國家85%標準,等等。把中國列為發展國家,既不符合事實,也不利於中國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但這樣一個事實,不正是一些學者長期努力結果嗎?再比如,為什麽市場經濟可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計劃經濟卻難以做到,也難有創新;為什麽只有在自由的土壤才有持續創新潛力和空間;權力為什麽需要制約,權力之間為什麽需要制衡,等等。只有對上述問題有清晰認識,才會得出正確結論。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October 11, 2022 at 10:59am

三、基本的是非觀

一個思想者,應當比普通人多一些基本的是非觀,具備一些基本人文精神。在當下,尤其重要。

具備一些基本的是非觀,並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我們經常看到,一些知名的學者,在一些基本是非觀上出了問題,知名的學者聲譽和美譽,也因此大打折扣。例如,否認文革是一場浩劫,對當下嚴重侵犯他國主權的特別軍事行動,不認為是侵略戰爭,等等。在涉及人類基本良知面前,沒有底線,缺少基本的是非判斷。這樣的學者,即使有很高的社會身份,也很難贏得人們的敬重。

具備一些基本是非觀,一些內容與專業背景有關。這也是一個思想者應具備的知識。例如,政府機構設置與政府的性質目標有關,也與社會發展成熟否密切聯系。計劃經濟條件下,政府是無所不能的政府,而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是有限政府,公共服務型政府。涉及到公共服務型工作,一般說來只能政府做,不適合他人做。大量社會實踐說明,很多社會性工作,確實不適合政府做,政府做不了,也做不好。一些政府辦的社會組織,例如作協、足協之類,地球人都知道,這些社會組織由政府去辦,很難有好的效果,如果交給社會,效果或許更好。

四、歷史觀

作為思想者,需要具備深刻的歷史觀。需要尊重歷史,了解歷史發展的大勢,能夠把握歷史的走向和脈絡。(……略)

尊重歷史,你不能否認上個世紀60年代初期的三年大饑荒,這有各地這一期間死亡數據和人口年齡結構數據作為支撐;尊重歷史,不能否認文革十年浩劫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的災難,中共11屆6中全會的《決議》認定是一場浩劫;尊重歷史,需要對抗戰期間正面戰場有一個高度認可,因為整個中華民族為此做出了巨大犧牲,等等。

用歷史視野考察,人類很多的工作實際意義有限,一些當初被社會追捧的十分神聖的內容,今天已失去了神聖光環,甚至或許都有些荒唐。因而,一個思想者,必須能夠把握歷史大勢,這樣才能夠清醒的預知未來,並對當下發展,哪些更能反映人類未來發展的基本走向,有一個清晰認識。

 

五、獨立的人格

獨立的人格,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的判斷和認知。在現實生活中,保持獨立的人格,可能有這樣或那樣壓力,但卻是人,一個可以成為大寫的人,最重要的品質。

何為大寫的人,就是有天下情懷,不是考慮自己個人安危,而是關注整個社會,也即天下蒼生幸福。作為一個思想者,或許有一些風險,與時代不合拍,但不應主動迎合。正因為此,或許難有一番作為,卻保持了人格光輝。如果能夠認清自身發展走向仍然堅守,只能說明內心強大,有強大定力。

可以選擇沈默,也可以做一些人們可以理解的小聲附和,但一定不能夠胡說。畢竟,歷史是有記憶的,作為思想者,作為大寫的人,這也是必須堅持的堅守。(爱思想 2022-09-30)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July 4, 2022 at 9:20am


洪席耶閱讀 》楊成瀚·洪席耶的《感性分享:美學與政治》

https://iconada.tv/profiles/blogs/3600580:BlogPost:953980

洪席耶:感性分享
https://iconada.tv/profiles/blogs/3600580:BlogPost:948758

洪席耶·國王之死與新史學的誕生
https://iconada.tv/profiles/blogs/ranciere004

Yo Chen·洪席耶 2022 最新專書,第一時間導讀
https://iconada.tv/profiles/blogs/yo-chen-2022-1

洪席耶《景色時代-美學革命之起源》
https://iconada.tv/profiles/blogs/3600580:BlogPost:1088821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August 27, 2021 at 3:29pm


維柯的詩性智慧與歷史—
在西方思想史上,義大利歷史學家和哲學家維柯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在維柯之前的時代,剛剛從宗教神學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的學者,無不把滿腔的研究熱情傾注於對自然奧妙的探索之中。無論是伽利略(1564-1642)、培根(1561-1626)還是牛頓(1642-1727),他們的興趣都在於研究自然事物,以期從中獲得關於世界的普遍的確定原則。

                                                               (Faces of the World)


在西方思想史上,義大利歷史學家和哲學家維柯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在維柯之前的時代,剛剛從宗教神學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的學者,無不把滿腔的研究熱情傾注於對自然奧妙的探索之中。無論是伽利略(1564-1642)、培根(1561-1626)還是牛頓(1642-1727),他們的興趣都在於研究自然事物,以期從中獲得關於世界的普遍的確定原則。


編註:喬瓦尼·巴蒂斯塔·維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或詹巴蒂斯塔·維柯(Giambattista Vico)(1668年-1744年)是一名義大利政治哲學家、演說學家、歷史學家和法理學家。他為古老風俗辯護,批判了現代理性主義,並以巨著《新科學》聞名於世。
 

維柯的興趣不在數學和自然,而在於人的世界。維柯認為,數學中的數量世界和人類生活於其中的民政世界,同樣都是人類創造的產物,而且與數學世界相比,民政世界更為真實,因為人類不僅創造了民政世界,並且生活和參與到其中。維柯說:「幾何學在用它的要素構成一種量的世界,或思索那個量的世界時,它就是在為它自己創造出那個量的世界。我們的新科學也是如此(它替自己創造出民族世界),但是卻比幾何學更為真實,因為它涉及處理人類事務的各種制度,比起點、線、面和形體來更為真實。」所以,歷史同樣也可以跟自然哲學一樣,擁有普遍永恆的原則,從而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


維柯認為歷史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門科學,是因為歷史是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自然而然,人類就能夠認識它,並把握其中的真理性內容。因此,被笛卡爾(1596-1650年)普遍懷疑所拋棄的歷史,在維柯哲學裡獲得了真理性的保證,從而成為一門新科學。

新科學的研究必須要以歷史開始的地方為起點,因此我們的研究就必須要從理性尚未充分發展的、處於野蠻狀態下的人類開始。正是在這一考察過程中,維柯為我們揭示了「詩性智慧」


在維柯看來,所謂「智慧」並不僅是某種求知的活動,而是一種科學與藝術的統一;「詩性」則是指原始人類由於缺乏充足的理性,而本身所具有的強盛的感覺力和生動的想像力。詩性智慧並不是一種理性之下的低等智慧,而是人類產生之後的一種最基本的智慧。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August 25, 2021 at 4:30pm


定義維柯的詩性智慧

在維柯看來,所謂「智慧」並不僅是某種求知的活動,而是一種科學與藝術的統一;「詩性」則是指原始人類由於缺乏充足的理性,而本身所具有的強盛的感覺力和生動的想像力。詩性智慧並不是一種理性之下的低等智慧,而是人類產生之後的一種最基本的智慧。

                                                            (As A Dad Of Four)

在世界剛剛起源的時候,人類的思維就像孩子一樣簡單,不具備邏輯推理的玄奧智慧,只能憑藉自身具備的感覺力和想像力去認識和創造世界,他們最初「只感觸而不感覺,接著用一種迷惑而激動的精神去感覺,最後才以一顆清醒的心靈去反思」。這是一種類似於詩人般的智慧,只是在人類理智充分發展之後,才產生了哲學家的玄奧智慧。因此,原始人類都是詩人,有著孩子般的豐富想像力。

詩並不神秘,不具備嚴密的邏輯推理,只是對於人最本真的感覺能力的一種闡述。與哲學沉浸於理性的沉思之中不同,詩竭力避免受理性的侵蝕。原始的人類首先創造出來各種藝術,而後,哲學家在此基礎上創造出各種科學的世界,人類才達於完備。


維柯認為,以己度物是詩性智慧的一種重要的表現方式。原始人類從個人出發來認識和衡量外物,將自身的脾氣秉性轉移到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上,在這種比喻和隱喻的幫助下,創造了遠古時代的神話和寓言故事。因此,神話故事就是以一種詩性的語言來表述的人類對於世界的認識。而後人類通過一種象形文字表達自己,形成了一種詩性的語言。這種語言的產生處處落下了詩的印記,比如說對於比喻、描述、隱喻和意象的運用。

在古代希臘語中,「詩」與「創造」同義,「詩性」亦即一種能動的創造性,「詩人」也就是「創造者」的意思。這種古老的詩性智慧正是古代社會的起源,同時也是「真理即是創造」這一維柯哲學第一原則的根據。維柯將其看作是「打開本科學的萬能鑰匙」。


維柯還認為各民族的詩性智慧具有一種同構性,一種共同的道德情感和價值取向。維柯通過研究發現,各民族之間具有天神意旨、婚姻制以及埋葬制度三種普遍習俗或制度,這三種習俗和制度反映了各原始民族對於宗教、神以及生死方面的共同認識,同時也是構成新科學的基本原則。正是從這三大制度開始,產生了人類社會的法律、科學和藝術等。

維柯認為,民政世界的產生是天神意旨的結果,同時也是原始人類憑藉一種詩性智慧的創造結果。這種創造能力到底是以何種方式來開展的,維柯卻並未提及。同時,根據「真理即是創造」,維柯將「創造」僅僅看作是對於對象物的一種採集和結合的過程,並未突出其中的加工、制作和利用的意蘊。(2014/08/26 中國社會科學網)

思潮庫

Margaret Hsing


韵文化:和谐的声音


意大利都靈聖卡羅廣場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July 5, 2021 at 1:02am


萊布尼茨·單子論


《單子論》(Monadologie)是萊布尼茨 (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1646年-1716年) 哲學思想的精粹。萊布尼茨定義單子(Monade)一切事物最根本的原素,所謂不可再分,因而單子不具備一般物理粒子在時間、空間上的延展性,是一種抽象存在,形而上粒子

從語義學和萊布尼茨的定義看,單子是可數的,但由於它數量的無限,且充斥整個可感知的時空,沒有任何單子"真空";時空就是無限的單子相互嵌合、影響所形成的整體感知呈現。

一個單獨的單子擁有兩種基本性質,感知(Perzeption)欲求(Apperzeption)。單子是單純的實在個體,因而單子的宏觀呈現(物理、精神呈現)可以坍塌、消亡、創造、再生,而單純實體因其不可再分,內部不可再有任何引起自身性質變化的因素,故而單子是自我圓滿的,單子無法在自身呈現的世界中被創造和消亡。

而萊布尼茨還定義一種所有可能存在的單子的集合,Entelechie(完滿實現)。

單子一旦存在,即受到欲求(appetition)的內在驅動,去和其他單子作用,產生感知(Perzeption)過程,從而再驅動欲求,由無限的單純實體形成宏觀感知實現。(维基百科)

延續進修:https://youtu.be/JCXRUPQNV0c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June 29, 2021 at 11:43pm


本質論

本質論(德文:lehre vom Weson)是德國黑格爾用語。是指邏輯學的第二部分。具體概念所包含的各個規定(環節)的展開或分化。本質的東西不是直接顯露於外,而是映現在他物中,間接地表現出來,思維要把握事物的本質,必須透過直接性的東西深入到它的背後或內裏,即以它物為中介。

所以它是“思想的反思性或間接性”,本質的觀點即是“反思的現點”。本質論範圍內的概念不是直接的,而是間接的。相對的範疇是互相依存、互相聯系的。

要認識成對範疇的任何一方的本質,必然要涉及與它相對立的另一方。本質論的規定(範疇)是“反思的規定”,成對範疇都是互相反映、互相轉化,任何一方都為對方所反映,同時又反映了對方。


本質論的概念發展經過三個階段:“本質自身”、“現象”和“現實”。

本質自身是本質自身中概念的相互反思,表現為同一,差異、對立、矛盾、根據,到根據就不僅是自身反思,而且反思他物,就過渡到現象。現象是本質的表現形式,說明具體事物的內容與形式及兩者之間的內在關係,現實是本質與實存,或內與外的統一。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June 25, 2021 at 1:38pm


西方的本質論

政治術語,黑格爾邏輯學中的第二部分,是純粹概念運動發展的第二個階段。

黑格爾認為,在第一階段中,即在“存在論”中所談的範疇都是直接的,而“本質論”中的範疇是間接的。因為本質是在現象背後的東西,黑格爾稱其為“過去了的存在”。

由於本質是深入到了直接的東西內部的間接東西,因此,“本質論”中的範疇都是“雙層的”,是彼此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甲範疇的本質要在和它對立的乙範疇中才能反映出來,反之亦然。

黑格爾稱範疇間的這種關係為“反思”,把兩個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映現的概念或規定性,叫作“反思的概念”或“反思的規定”。


按照“存在”和“本質”間關係的深淺程度,黑格爾把本質的運動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作為實存的根據的本質”。在這裏,本質一開始是“映現於自身內”,自己與自己聯系,即“自身同一”。黑格爾認為,同一不能停留在單純形式的同一(即“知性的同一”)裏面,即不能停留在單純抽象的同一裏面。同一並不排斥差別,相反,它是包含差別於自身之內的。而本質的差別就是對立。對立就是矛盾。黑格爾在這裏斷言:“矛盾是推動整個世界的原則。”(《小邏輯》,商務,第258頁)

不過,概念的發展並不停留在矛盾和對立中,它必然發展成為根據。因為對立就是在自身內既包含自身又包含其反面,而本質內的這種規定就是“根據”。根據則進一步映現出存在,有根據的存在就是實存。而實存與根據的對立統一的全體就是“物”。

物是形式與質料的對立統一體,而物作為一種在自己本身內揚棄自己的本質的實存,就是“現象”。在現象階段,又有“現象界”、“內容和形式”、“關係”三個環節。

最初映現出來的本質是現象界,其中形式與質料的矛盾,就轉化為形式與內容的矛盾,而這種“設定起來的現象”就是“關係”。“關係”包含“全體與部分”、“力和力的表現”、“內與外”三個不斷深入的環節。


內與外的關係,實際上就是本質與實存的關係,這種內與外或本質與實存所形成的統一就是“現實”。

於是, 黑格爾又引出了本質論中的第三個大的環節——“現實”。現實是本質與現象的統一。在“現實”階段,黑格爾論述了可能性與現實性、偶然性與必然性以及實體關係、因果關係、相互關係等辯證法的諸重要範疇。

本質論中所說的一切範疇,都是一種對立的統一關係; 全部過程就是一個對立面統一的過程。這種對立統一的進一步展開就是“概念”。這是第三部分“概念論”的內容。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June 21, 2021 at 11:30am


佛教的本質論

實真正的佛法,就是本質論,本質就是佛所說的真如,如來藏性,即佛性。
本質論=無物論=無相論=一元論=絕對唯心論。

也就是說,本質與物,是一體兩面,物,是本質的外在運動表現,即所謂的現象,物與質,猶如波與水的關係。


人們都常說物質這個詞,但世人都不明白這個詞的真實意義,這個詞,其實是需要分開來理解的,也就是說,物與質,並不是一回事,但也不是二回事。

什麽意思呢?物,其實指是外在的形態,外在的現象,外在的表相,運動的狀態等等一切外相,外形,這就是物的本義,也就是物相,同時也就是佛所指的色相。


質,其實是指根本的體性,不實的絕對真實性質,空間的微分實體,佛把它稱為法性、心性、空性或叫佛性。


它沒有表相,因為它與空間是連成一體的,就像水在一起時,一滴水是分不出來的。 所以,物與質,是一體二面,物是質的運動所表現出來的現象,而不是真實的存在,因為不是真實的存在,所以會分散,形成消失的假相,但本質並沒有真正的消失,只是動性消散了而已,這就是佛所說的空間體性,不生不滅,不增不減。



這就回答了質與物,即不是一,也不是二的意義,物只是本質運動的外在假相,猶如雲,雲只是現象,它並沒有自我,也不是物,世人都以為它是物,它其實不是物,它會分散,所以不是物。

而質,是空間的本來實性,是無處不在的,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是以它為根本,所以生物需要呼吸,才能生存,因為“生命”在於“運動”!也就是說,生命不過是空間本質虛妄運動偶然產生所形成的一種特殊現象!而不是一個由上帝所創造的不變實體!



若有人會說:本質就是物,那就是在強詞奪理,那麽,世界上有非本質(即非物、或說虛無)的存在嗎?都沒有!世界上不存在虛無,也就是不存在非物。無中不可生有,佛經中說過:所有不能得所有,無所有不能得所有,無所有不能得無所有,所有不能得所有。

若能見到地獄,我們真的就死了嗎?不是,我們的心,我們的本質,我們的真性,永遠存在,它不是任何事物或上帝所賦予得了的,我們的真性若本是虛無,誰能賦予虛無任何東西?這真是荒唐之極!所以我們的真性從來就不是虛無,所以人人才有成佛,也就是回歸真性的可能


所以,我們根本就沒見過虛無,也沒發現過虛無,虛無只是從我們對沒有物質現象產生的地方一種常用形容,但世界並沒有絕對虛無,只是那個地方不構成產生現象的所需要的足夠條件(運動狀態)而已。
(百度百科)

Comment by 思潮 庫 on June 18, 2021 at 10:40pm


本質論:成佛的本源

解釋了這麽多,本質的真正意義其實也就說白了,它是無處不在的東西,人人自心亦有的東西,對世界的真實,也就是本質的認識、解釋與理解與掌握的理論,就叫本質論。 本質就是萬物的本源,它也是世人成佛的根本,因為它本來就不會滅亡。只因世人執著虛妄的外在現象,以為是自己,所以不能解脫。

世界上並沒有物,本質就是唯一的真實,所以虛假的現象,永遠也不會成為長久的存在,黑格爾雖然說了很多,但它的理論,只是從先人那裏強行推導出來的,所以沒有自己對世界的真實領悟,比如他說了很多存在存在的詞,但其實他並沒有真正理解並從客觀與現實中去解釋什麽才是存在。


什麽是存在呢?世人所理解的存在,就是指物,也就是指現象的存在,但它們本來就是虛妄的假相而已,並不是真實的存在。真實的存在,其實是依附於本質的存在的,所以佛才會說,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佛說的色,就是指現象,而佛所說的空,就是指本質的集合:太空。

物,就是物相,外相,外表,外形,而不是真實所有,我們之所以能摸到它,是因為我們摸到的,是本質!但由於不同運動狀態的影響,造成了我們對本質的認識產生了錯覺,這種錯覺,使得人們對認知產生了錯誤,就好比人摸到了冰,就以為它是冰,但它其實只是水,我們以為摸到了山,其實摸到的是沙子,以此類推,直到本質,我們才會發現,一切都只是錯覺,而不是真實所有。我們所認為的存在,只是這些本質運動所產生的現象的暫留狀態而已。這就叫緣起性空,一切事物,都只是因緣假合的存在,而不是真正的合成與永久的存在。


金剛經中,佛說:凡一切相, 皆是虛妄!現象為什麽是虛妄的呢?因為一切事物,都只是現象,所謂現象,就是本質運動所產生的外在幻相。本質運動產生環形,但這個環,本身就不是環,所以任何事物的形成結構,都不是固定不變的, 比如鐵也是會生銹分散變化的。世上並不存在一程不變的事物,而能產生變化的東西,它本身就不是“一個”東西,因為它不是“一個”整體,若不是“一個”整體,就不是一個東西,不是一個東西,就不能真正名為物,而名是“假名”為物!而不是“真實”是物!故常言道:名非名,非常名。假名爾!

名字,其實只是對現象的一種概括!而不是對真正事物的存在的一種絕對肯定與承認!我們並不是神,並不會因為我們隨便起的名字,就能讓虛妄的東西、現象,成為真實!這就是名可名,非常名的意義所在。


光靠邏輯強行推導出來的道理,沒有從現實證領悟與驗證的過程與結果,就會顯得很生硬死板,難以理解與運用,只會成為華而不實的抽象概念而已,這樣就失去了做為真理的意義。真理是要能用的,能修行,能超越,能實踐,才能真正的解救世人,才能叫做真理,而不是沒用的理論。

一切理論,最終的目標,其實都是為了指導實踐的!
(百度百科)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