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女皇鎮國家圖書館+古来記憶

老家住柔佛古來,三十公里南下新山,越過長堤就是新加坡。假期没事,都到新加坡女皇鎮大姑家度假、幫忙。很多文學書都是1970年代在女皇鎮圖書館借來讀的。1977年上吉隆坡唸書,就沒再去過,昔時故人老地方,偶爾回想起来總是懷念。

那是我美好少年的閱讀時光。寫進文字的有 ~~

陳明發原創~張徹:男人四十 (一)

陳明發 《1979 散文選》三月


說書缘,幼時兒書不算,1960年代在我的記憶中,是薄薄的一本臧克家詩集,還有香港每月出版的《伴侶》與《當代文藝》雜誌幾版詩頁。1970年代是從五四走向何其芳、卞之琳、李廣田、葉珊、周夢蝶、瘂弦等人。1970年代中開始,是瘋狂的存在主義與精神分析。整个1970年代,除了書店,女皇鎮圖書館就是我的樂園。至于我學校圖書館的中文書,實在還不比我那時候個人的收藏。

1980、1990年代,我和管理學、創意學與成長心理學眾大師走得很近。1990年代尾,重回佛洛伊德、卡缪,也接觸了海德格爾、德勒兹諸子。今天,我走向需要大量內在詮釋的敘事學,不是沒有理由的。好漫長的路,感謝書本一直陪著我。

年紀老來,曾經有個時期,我擔憂我的藏書下場會怎樣;現在想來,還好至少我家老二至今還是願意買書來讀的人。

Rating:
  • Currently 4.5/5 stars.

Views: 23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luova ajatus on June 27, 2021 at 4:29pm


陳明發:馬來西亞小販,還足以和新加坡較量嗎?

我在臉書與愛墾網發了一個帖子《新加坡雞飯:文化競爭力》,提到— —

下一回,當持著疫苗護照的國際遊人重回馬來西亞,若是聽到他們又說:“我喜歡新加坡雞飯。”你千萬不要生氣,更不要說:“馬來西亞的雞飯更好吃啦!”人家就是願意花心機,很早就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去用心經營他們的美食品牌,打造文化影響力。

有影響力,自然就有競爭力啦。疫後,文化與經濟肯定會結合得更緊密,因為大家都在思考怎樣“奇軍突起”,借地方創生突圍。還有甚麼比文化蘊藏給予我們夠多而且現成的資源呢?


古来老同學張瑋頌讀後回應說:“我在新加坡工作差不多有20年,以我個人來說新加坡雞飯是比較好吃,因為他們的飯大多數用香米,囗感就是不一樣,馬來西亞有比較老字號的雞飯店,也能吃到那種香噴噴的味道,在本地可能雞飯太多人在賣,不管有沒有那個水平也來開當賣雞飯,所以吃了這些雞飯感覺和新加坡比較就輸了囗感。


提到新加坡小販美食,我想起自己身為一個古來人,自小進進出出新加坡,1977年到了吉隆坡唸書,偶爾會懷念他們用番茄汁撈的乾撈麵,還有它湯裏真材實料大大粒的魚丸。

我後來偶爾下新加坡訪我小妹家,在她們組屋樓下的咖啡店吃東西,每一次都叫一碗來解饞。這幾年,去新加坡,發現他們的小販中心做得真好,食物水平在明顯提高中。原來,除了茄汁乾撈麵,他們好吃的東西還真多呢。


瑋頌還提到,在新加坡消費,比如組屋樓下和工業區餐廳的消費是很經濟的。不要用錢幣比率,$3.50能吃肉骨茶$2.50能吃雞飯,還有新加坡羅麵、拉沙與鹵麵等全都很便宜。

有關這點,我是挺有感觸的。我夫人和小妹去逛她那兒的超市購物,發現等級比吉隆坡高的蔬果等,即使折成馬來西亞令吉,還是比我們等級低的還便宜。忽然,就覺得自己的生活素質真的被坑了。


去年,新加坡小販贏得聯合國教科文世界文化遺產地位,我是衷心的替他們開心。

想起12年前,馬來西亞一位旅遊部長曾為我們本地美食叫冤。老實說,我們本身的經營生態到今天一直都沒改進過。

Comment by luova ajatus on June 25, 2021 at 9:06pm


古來老巴剎街

翻開老照片,那黑白像素與彷彿恍惚的景觀

總是煽亮我們的唏噓感慨:一切仿似昨天啊

很多的熟悉混雜著不斷侵入的陌生

要是回到今天的現場

一直在哪兒的道路與建築

許多曾經發生在那裡的事情早已煙消雲散

事件中的人們也已不知去處

別說尋常人家瑣瑣碎碎的平常生活

就算是意義重大的事件與人物

許多時候也逃不過這個命運

甚至被有心人掉亂了秩序,偷換了敘事與重點

我們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根,或找錯根的現象?

令人眼花繚亂的新工藝,能幫上什麼忙?

圖片說明:柔佛古來菜市街(巴剎街),留給我最大的兒時記憶,就是菜市場入口處的雲吞面,三角錢一碗。

我家左鄰楊家夫婦,他們家再過去的一家寡婦,都在這菜市賣菜。

Comment by luova ajatus on June 21, 2021 at 4:10pm


柔佛古來老街 Kulai Old Street

我出世在巴生,三歲回到爸爸的家鄉古來。
為何出世在巴生?事因母親懷我的時候,
適逢緊急狀態。巴生外婆家相對安定。

我是在馬來亞緊急狀態結束後一年來到古來,
離開講福建話的地方,首次接觸客家話,
親戚中較大的孩子欺負我不懂客家話,
教我講粗口,母親氣得恐嚇拿針縫我的嘴。

我和這些堂兄弟姐妹因此從小到大沒親近過。
沒事幹就跟着母親讀書寫字,
拿起粉筆在小黑板上塗塗寫寫。
我常跟人說,我三歲開始和漢字打交道,
算來它們是我認識最久的朋友。

在外地工作的父親每個月發糧,
母親去他在古來的公司領出來,
便帶我到大街邱家的崑崙書店買些
“世界兒童畫報”、“南洋兒童”之類的兒童書,
培養了我對文字的興趣。
母親自己也訂了《家庭生活》雜誌
定時在書店拿最新的一期。

上了高小,我常在香港的兒童雜誌
發表文字、繪畫和小笑話。
數量多得我上了初中他們還在發表。

雜誌社發來書卷當稿費
可向新加坡的世界書局換書
我最初的藏書
很多都是書卷換回來的
包括連士升和五四時期一些作家的著作

Comment by luova ajatus on June 20, 2021 at 4:52pm


陳明發《關於古来》

很多家鄉的網友看見愛墾網所分享的古來老照片

私函問我:你離開家鄉定居都市快四十年


常想起以前兒少時在老家的情況嗎?


我要說,命運其實很寵我;我後來也走過了很多國家


在最繁榮進步的他鄉,我心裡其實掛著的


其實還是馬來西亞鄉鎮的未來..........


(2015年7月19日 臉書)

Source:Sin Fatt Lee 古来“雲山寺”觀音堂前的梓板木屋, 小時候每次去新都戲院看戲,一定經過這小巷, 再從右則小路走入Jalan Sultanah 街就到戲院了。)

Comment by luova ajatus on June 19, 2021 at 10:48pm


古來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Kulai

謝謝古來老鄉 Low Chee Kiat 分享的照片
讓我想起曾在這馬來亞半島的南方市鎮
生活過的十多年時光

我三歲到古來,十八歲到吉隆坡讀書
後來就在都門住了下來
四十年來,在外的時間多
雖不時回家,但每次都是匆匆來去
鎮上情景已經變化了許多
但在我心裡的圖畫,都還是數十年前的舊憶
老街早已在1980年代初的兩次大火災中燒光
我依稀還記得很多商店的模樣
這家鋪過了,是哪一家鋪

這家“遠遠來”在巴剎街
在我小時候,是一家包點店
那一天能上這兒來喝茶吃東西
是一件大事
後來加了雲吞面
現在很多人提起古來的雲吞面
都懷念這一家

“遠遠來”隔鄰有一家理髮院
老闆的孩子徐德華
是我在古來華小一校同班六年的同學

“遠遠來”另一邊的隔鄰
是一家唱片行
我在這店裡買過很多唱片

後來流行盒式錄音帶(Cartrige)
我也在這裡錄了不少歌曲

從遠遠來往新都戲院的方向走
同一排店有一家“李合發洋貨”
老闆的女兒也是我小學的同班同學

往淵泉牙科的方向走
同一排店有一家雜貨鋪
老闆的孩子巫子揚也和我小學同班六年

他們的店旁是一家陳姓電髮院
院長的一位女兒是我小學一二年級的級任老師

Comment by luova ajatus on May 12, 2021 at 5:41pm


柔佛古来1981年焚城大火

很多人問,古來大街現在的街景為何有點雜亂而不諧調,她原來是很有特色的小鎮風光,可是在1981一年裡兩次焚城。市容就毀了;破落心酸了二十餘年才陸續重建成現在的樣子。
1977年到吉隆坡唸先修班,四年後從報上知道古來老街沒有了,我的兒少記憶中的景物也去了好大部分。可是,到現在,我還似乎記得那家店鋪過了是那家店鋪。整條街,我最懷念的是崑崙書局。

小學時候,每天讀書的零用錢是一角錢,我用鐵罐子存起來,每個月有三塊錢,可以買10本“世界兒童畫報”、“南洋兒童”之類的書籍。錢都是給崑崙書局賺去的。


我出世在巴生,三歲回到爸爸的家鄉古來。為何出世在巴生?母親懷我的時候,適逢緊急狀態,而巴生外婆家還算安定。

我是緊急狀態過後一年来到古来,首次接觸客家話。

“世界兒童畫報”、“南洋兒童”之類的兒童書,培養了我對文字的興趣。我常在這些雜誌發表文字和繪畫。奠定了我後來的寫作基礎。
(2015年7月16日 臉書)


延續閱讀 》


古來巴剎街 遠遠來點心/雲吞麵店

《鄉頻道》20 特色新村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