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27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moooi on July 5, 2021 at 9:00pm

崔國發·散文詩症候:三是理性化而無詩性。

與散文詩追求思想深度形成二律背反,誠然,沒有思想性就沒有散文詩,但是,我在與當代著名散文詩作家耿林莽先生電話請教時,他擲地有聲地說:只有思想性也沒有散文詩。過度地哲理叢生實際上是另一種病態,有的散文詩作品從頭到尾似乎都是理性化的書寫,在理性的維度上滋生所謂的“深度”,把散文詩弄得不像散文詩了,把散文詩的詩性特征變成理性特征了,把散文詩的文學語言變成了認知性、邏輯性的語言,模糊了散文詩文體與哲學著述的邊界。有的散文詩人把自己扮演成大眾的精神導師,而對非文學的表達方式抱有持久而病態的熱情。在我看來,散文詩畢竟屬於文學范疇,而非哲學范疇;畢竟屬於形象思維,而非抽象思維。散文詩的思想性不同於哲學、歷史學、社會學的思想性,這種思想性是與作家的生命體驗、藝術直覺和藝術形象息息相關,所謂“形象大於思想”、“思想寓於形象”應引起散文詩人的深思。(《散文詩學導論》 第五章:症候矯治論,10.03.2017 / 來源:散文詩人)

Comment by moooi on July 4, 2021 at 9:14pm


崔國發·散文詩症候四:超驗化而無實感。

有的散文詩作品與現實距離很遠,好像散文詩人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不關心民瘼,不關心底層,不關注日益變化的生活狀態,與世隔絕,閉門造車,缺少應有的現實關切,這些散文詩人往往局限於關門絞盡腦汁、網絡瀏覽搜尋、書本尋章摘句,如此與現實生活脫離血肉聯系而呈現超驗化的散文詩,又何談把握時代脈動,何談切合民眾生活,何談引領散文詩創新呢?難怪有的散文詩人,如方文竹先生以《現實生活的介入與散文詩的突破》為題大聲疾呼:“當代現實生活的介入會給目前的散文詩寫作帶來內容與形式創新的契機和生機”(方文竹:《現實生活的介入與散文詩的突破》,見《深夜的耳朵》第167頁,成都時代出版社2006年2月版),並以“紀實體”來實現他的藝術主張,以構成對人們忽視“當下性”的一種反撥。(《散文詩學導論》 第五章:症候矯治論,10.03.2017 / 來源:散文詩人

Comment by moooi on July 4, 2021 at 8:16pm



崔國發·散文詩症候
五:浮華化而無本色。

有的散文詩作品語言質地不夠好,喜歡堆砌詞藻和過多地使用形容詞,殊不知,這正是思想蒼白的外在表現。由此我想起作家范曉波的一句話,他說:“我一度很喜歡詩人散文,也由於只停留在詩性的強暴式的植入層面上,它帶給人們的驚喜也不過是曇花一現。詩人在語言資源上的優越感,使他們耽於在字與詞的雙杠上做炫技式的修辭表演。他們對舊文本爆破的成果,不過是奉獻了一些用詩歌元素發酵出的不分段的詩歌。”(范曉波:《散文變革的難度》,見《人民日報》2010年5月4日“文藝評論”專版),曉波的話應引起我們療救散文詩語言痼疾的思考。棄浮華而重本色之美,應成為散文詩變革的新招之一
(《散文詩學導論》 第五章:症候矯治論,10.03.2017 / 來源:散文詩人

Comment by moooi on July 2, 2021 at 9:41pm


崔國發·散文詩症候六:
普泛化而無特質


我們應主張散文詩的包容性,主張散文詩在藝術上的多向度尋求,主張多種表達手法的互融與整合,如有的詩家所說的,散文詩完全可以在創作中吸收音樂的節奏和旋律,散文的自由與從容,詩歌的意象與象征,小說的敘事與細節,戲劇的場景設置與情節安排,美術的構圖、圖像與色彩,光與影、潑墨與留白等手法,魯迅的《野草》即是綜合融入多種文體精華以成就自身的典範。

但檢視散文詩壇,我們也時而看到,某些冠以散文詩文體之名而刊行的作品,變成了典型的散文、詩歌甚至於抒情小說了,正如前些年提倡“大散文”時,把告狀信和借條也算上一樣,現在我們提倡“大詩歌”要切忌把典型的另類文體也算散文詩,這種普泛化的“大”,就有點大而無當了,最後的結果,必然會導致散文詩特質的泯滅與喪失。
(《散文詩學導論》 第五章:症候矯治論,10.03.2017 / 來源:散文詩人

Comment by moooi on June 30, 2021 at 4:18pm


伍爾芙:楔形內核的休息

Growing up is losing some illusions, in order to acquire others.
為了懷抱一些新幻想,我們失去一些舊幻想,這就是成長。

                                                                               (Source: mfa.org)

女人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屋,一筆屬於自己的薪金,才能真正擁有創作的自由。


一個人並不是經常找到休息的機會,只有作為人的自我,作為一個楔形的內核,才能獲得休息。拋棄了外表的個性,你就拋棄了那些煩惱、匆忙、騷動;當一切都集中到這種和平、安寧、永恒的境界之中,於是某種戰勝了生活的凱旋的歡呼,就升騰到她的唇邊。

沒有理性、秩序、正義;只有痛苦、死亡、貧窮。她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無論什麼卑鄙無恥的背信棄義行為,都會發生。她也知道,世界上沒有持久不衰的幸福。(《到燈塔去》)

Comment by moooi on June 29, 2021 at 10:43am


馮明德:堅守,像散文詩一樣雋永

一個刊物的成功,有三個不可或缺的條件。一是要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包括內容、形式、讀者對象;二是要有一群不計個人得失,甘願為人作嫁的編輯;三是要堅持。

在純文學不景氣的這些年,許多文學期刊不得不走通俗化、市場化之路。《散文詩》却始終把精神產品的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堅持“繁榮文學創作,培養文學新人,提高青少年文學修養、寫作能力和審美品位”的辦刊宗旨,把刊物辦成格調高雅,品味純正,讀者歡迎,名副其實的文學刊物,並進一步朝“精品化、大眾化、禮品化、審美化”的方向發展。


文學網站對所有文學期刊都有很大的影響,對《散文詩》的影響首當其衝。因為,散文詩的文體特色是短小、隨意、精悍、雋永,易學難精。很多初學者,只看到了短小、隨意——易學的一面,卻沒有看到精悍、雋永——難精的一面,敲擊鍵盤行雲流水,偽散文詩便鋪天蓋地的潮湧於各文學網站,只要不違法,不有損國家利益,版主們便任其泛濫。

加上版主們大都是心甘情願犧牲自己的業餘時間,為網民們服務的志願者,文學素養參差不齊,給大量的偽散文詩提供了生存與繁衍的溫床。在這里,我不是說網頁上沒有真正的散文詩,其實網頁上有很多真正的散文詩,但被更多的超過百倍、千倍、萬倍的偽散文詩所淹沒。泥沙俱下,誰來沙里淘金。(2013-1-14 |作者:馬曉鳴 |來自: 益陽在線)

編註:馮明德主編的《散文詩》,自1987創刊至2013的26年間,總發行量逾1700萬冊,成為中國發行量最大的詩歌刊物。

Comment by moooi on June 27, 2021 at 9:08pm


伍爾芙·碰到用情太深的女人

出來找樂子的男人,碰到用情太深的女人,猶如釣魚釣到白鯨。

夕陽西下,清晰的輪廓消失了,寂靜像霧靄一般裊裊上升、彌漫擴散,風停樹靜,整個世界鬆弛地搖晃著躺下來安睡了...

她面對著一望無際的蔚藍色的大海;那灰白色的燈塔,矗立在遠處朦朧的煙光霧色之中;在右邊,視力所及之處,是那披覆著野草的綠色沙丘,它在海水的激蕩下漸漸崩塌,形成一道道柔和、低回的皺折;那夾帶泥沙的海水,好像不停地向杳無人煙仙鄉夢國奔流。(《到燈塔去》)

Comment by moooi on June 24, 2021 at 6:43pm


詹弗蘭科·孔蒂尼

孔蒂尼說過,背但丁的作品,最重要的不是摁一下按鈕,就可以開啟滔滔不絕背誦的洪流,而是把詩句放在腦子里,每天發生的每件尋常事都能去詩里找到註解。……人文學科在未來成為共同財富,依賴於重建一個最簡單不過的理念:把詩歌背熟。一面讀詩寫詩,一面又覺得詩根本無需背誦,這樣的態度不僅不會讓詩歌“民主化”,反而一定會讓詩歌最終淪為精英手中的玩物。(《文化失憶——寫在時間的邊緣》 Cultural Amnesia: Notes in the Margin of My Time, 2020 [] 克萊夫·詹姆斯Clive James,譯者: 丁駿, 張楠, 盛韻, 馮潔音,北京日報出版社

備註:孔蒂尼【Gianfranco Contini (1912 – 1990) was an Italian academic and philologist.】 


Comment by moooi on June 22, 2021 at 6:00pm


G. K. 切斯特頓


他是我最愛的一類作家,他令人生畏,是因為他有著熊熊燃燒的天資,又因從無算計之心,他的天資也就燃之不盡。
《文化失憶——寫在時間的邊緣》 Cultural Amnesia: Notes in the Margin of My Time, 2020 [澳] 克萊夫·詹姆斯Clive James,譯者: 丁駿, 張楠, 盛韻, 馮潔音,北京日報出版社)


吉爾伯特·基思·卻斯特頓(Gilbert Keith Chesterton,1874年5月29日-1936年6月14日),英國作家、文學評論者以及神學家。熱愛推理小說,不但致力於推廣,更親自下海撰寫推理小說,所創造最著名的角色是“布朗神父”,首開以犯罪心理學方式推理案情之先河,與福爾摩斯注重物證推理的派別分庭抗禮。

卻斯特頓的作品總是充份描寫人的理性與感性面。他使用矛盾的手法來探討這個世界、政府、政策、經濟、神學與哲學,以及其他各種主題。當《泰晤士》(The Times)以《這世界出了什麼差錯?》(What's Wrong with the World?)的題目向許多傑出的作家邀稿時,卻斯特頓的回稿則是:

總編大人,(Dear Sirs,)
我就是那錯誤。(I am.)
您誠摰的,(Sincerely yours,)
G. K. 卻斯特頓(G. K. Chesterton)

Comment by moooi on June 20, 2021 at 9:39pm


薩瓦托

薩瓦托的文字中沒有冰煙花,他的奇妙小說致力於匯集真實世界所有的醜惡可怖,再把它們上升到夢境的高度,使它們得以通過想像力而被理解,不然想像力就可能將它們編寫成輕易可忽略的東西。(《文化失憶——寫在時間的邊緣》 Cultural Amnesia: Notes in the Margin of My Time, 2020 [] 克萊夫·詹姆斯Clive James,譯者: 丁駿, 張楠, 盛韻, 馮潔音,北京日報出版社)


註:埃內斯托·薩瓦托(Ernesto Sábato,1911-2011) 阿根廷現代文學先驅,二十世紀首要作家之一。其1948年小說《隧道》(El túnel)曾搬上過銀幕。薩瓦托主張文學創作中,要使用科學性和超現實精神相結合,反對單純追求藝術技巧,反對在重大現實問題面前持譏諷或回避的態度。區別於拉美魔幻寫實主義,《隧道》裏甚至有一些偵探小說的味道。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