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的變革,進入使用者的生活脈絡,

向他們的生活提案,提出一種願景。

讓設計回歸到該字原本賦予事物意義的角色。

~~ (摘自《設計力創新》 Design-Driven Innovation)

(Kartell Bookworm 牆上書架)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30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ne 9, 2021 at 8:45am


“國潮” 跨界潮起


中國“國潮”的風,颳起來了。

仙鶴、朱雀、祥雲、古典園林建築……這些曾幾何時與現代時尚完全搭不上邊的元素,正逐漸出現在各類消費品中,服飾、化妝品、飲料、食品……都在加入這場跨界融合的國貨新潮流中。

一份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在某電商平臺上,與新國貨相關的關鍵字累計搜索量超過126億次;在另一份研究中國消費者趨勢的報告中,2018年,有78.2%的消費者經常購買國貨。基於國貨盛行的現狀,“國潮”也開始大受歡迎。


國潮崛起正當時

所謂“國潮”,包含兩層含義:第一,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因素;第二,能將傳統文化與時下潮流相融合而使產品更具時尚感。

幾年前的李寧品牌,性價比高款式卻不被年輕人喜歡,李寧品牌服飾今天竟也踏上“國潮”之風起飛了。

從復古秀到巴黎時裝周,這兩年,老牌服飾企業李寧帶著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服飾走向世界。

不止李寧品牌服飾。越來越多的年輕設計師開始嘗試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時尚設計,創造自主品牌。

“芍藥少女居所”就是踏著這波風潮起來的。創始人上大學時,她身邊不少設計師朋友已經開始將傳統文化元素應用進設計中,設計出的服飾也很受歡迎。敏銳嗅到這一風向,再加上本身對傳統文化的鐘愛,就將中國傳統元素刺繡與印花結合,製作年輕人喜愛的服裝,結果大受歡迎。目前已經有過百萬粉絲。


近幾年,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天貓、京東等相關電商平臺都開始了對“國潮”市場的開拓。天貓“國潮來了”團隊基於整體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的變化,和一些新銳國貨品牌在平臺上的高潛力表現,從2017年就開始了對“國潮”的策劃和重視,2018年更是嘗試了國貨跨界、文化營銷、“國潮”出海等各個方向。

六神味RIO雞尾酒就是當年的營銷典範,當時,六神味RIO雞尾酒上線1天內就吸引近萬名消費者加購、收藏,6月6日零點一開賣,17秒內就讓限量供應的5000瓶瞬間秒光,在接下來的三個月也為“六神”“RIO”兩大國貨品牌帶來更多目標消費者的沈澱和興趣用戶的轉化。

 “國潮”作為王牌營銷IP,成了“新國貨計劃”中的核心推廣內容。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une 9, 2021 at 1:32am

我們開始接受T恤上有漢字

從衣服鞋子、文具到護膚品等,“國潮”逐漸承包了年輕消费者的衣食住行,正憧憬著傳統文化能更好傳播出去的一天。

“國潮”的出現,是綜合國力、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既表現出當前消費者的文化自覺和對本土文化元素的認同,也展現出其消費觀念的多元化、個性化。


不只中國,年輕潮牌文化已經成為一種全球範圍的火爆,在此背景下,中國‘國潮’借勢崛起也是必然的。

“時尚新中式”旗袍2016年剛起步時,旗袍根本沒有太大市場。一般路過店鋪的客人,主要就是遠遠的觀望、欣賞,不敢問價,又不敢嘗試,覺得這個衣服和他們有距離。但後來,随着接受程度慢慢提升,現在反而主動要求給他們搭配、設計,還經常問有沒有新款。


這些年,得益於國家層面的戰略支持,還有電商平臺的驅動,越來越多的“國潮”品牌搭上了發展的高速列車。現在學生穿搭“國潮”已經成了風尚,他們對於傳統文化的接受度不斷提升。

這跟很多人小時候是不太一樣的,他們小時候,中國的時尚風潮大都來自國外,牛仔褲、花襯衫、爆炸頭,但這些年,消費者開始自我認同,開始發現老祖宗的東西也有美好的地方,不再覺得一件T恤上只有英文的標誌是好看的,而開始接受T恤上有漢字。


國潮火爆下的隱憂

毋庸置疑,“國潮”火爆正當時。但是,在其火爆之下仍存在許多“不和諧”的因素,這些問題正在破壞著年輕人對“國潮”的好感。因爲他們成了被現象級火爆產品裹挾的“受害者”、“踩雷博主”。

自從2018在“B站”被美妝博主稱為“國潮”化妝品,許多人的購買欲就一發不可收拾。從“毛戈平”到“謝馥春”再到“故宮彩妝”,她們的梳妝臺擺滿了“國潮”化妝品。曾有人在7月頂著大太陽,換乘四趟地鐵到故宮買限定口紅,“除了熱還是熱,但是真的非常美”,她們笑著說。


大部分國潮化妝品首先吸引人的就是兩個字“好看”,富有歷史沈澱感的包裝,精致的外殼,擺在桌子上就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然而當談起使用體驗,卻讓人陷入尷尬。

大部分 “國潮”彩妝,幾乎都是打著國風元素和國貨情懷吸引消費者,但是除了外包裝之外,最重要的部分——內裏卻不能滿足使用感,過度營銷狂歡之後,失落感往往會包圍顧客。當賣完情懷,不知道還有多少韭菜能被割。


雖然“國潮”發展勢頭正猛,但整個市場卻魚龍混雜。一方面,不少企業在過度營銷“國潮”。“不僅服飾,日用品、美食、家電……幾乎所有的品牌都在說‘國潮’,任何品牌掛著‘國潮’就可以成為‘國潮’。”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商家,打著“國潮”的噱頭,實際只是在做簡單的中國元素的疊加,做工粗糙、製作不精良,更談不上能有核心的品牌文化。

此外,“國潮”的抄襲也是令諸多原創設計師較為苦惱的事情。每當店鋪發布新品預熱,總會有部分商家抄襲她們的樣式搶先上架,但讓每款服裝都註冊商標顯然不現實,由於證據不足,維權也是難上加難。類似的情況曹梅也遇到過不少,電商平臺上完全照搬其款式的商品不在少數,不僅設計抄襲,連文字著作也一段一段地抄。


市場是未來“國潮”發展的決定性力量,這些問題應該靠市場的優勝劣汰來解決。從國家層面製定一個整體的行業質量標準也刻不容緩,在此基礎上,品牌才能在兼顧時代精神的同時,去發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核心價值,打造品牌文化。
(2019-08-13 來源:中國青年報)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May 11, 2021 at 10:44am

李嘉華·從符號學二軸理論看張潮《幽夢影》的美人形象

此篇論文旨在以符號學二軸說探討清初文人張潮所著《幽夢影》一書中的美人形象,在理論基礎上採用索緒爾及後人對二軸說的理論與補充,並參考中外符號學研究者對於這些理論的評估,加上筆者的詮釋與延伸;在研究對象上則選擇清代張潮的清言作品《幽夢影》,試圖探究其書中美人形象的符號系統,在類同(similarity)與連結(contiguity)兩項原則的交互作用下,勾勒出書中敘述主體所言之美人形象之特點,並進一步觀察此一系統運用的文學效果與呈現風貌。

(Feature Photo:Chinese beauty by Brendon Xu)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May 6, 2021 at 12:30am


沙特德拉伊耶城市文化遺產博物館中心

Zaha Hadid 建築師事務所於2016年奪得沙特阿拉伯德拉伊耶(Diriyah,世界文化遺產地)城市文化遺產博物館管理中心的設計大賽。 管理中心將成為博物館的總部;一所全新的教育機構也將建設於此,以保護當地符合UNESCO世界遺產的歷史文化遺產地和周邊的哈尼發谷地(Wadi Hanifah,120公里長)村落。

這個總面積為8780平方米的建築包含多種功能:永久性的展覽畫廊,圖書館,大講堂和多個學生/成年教育空間。此外,它將成為新科學研究所之家,用於實地調查和研究,提供記錄德拉伊耶考古場地的文檔。

德拉伊耶的世界文化遺址圖賴夫區(At-Turaif District)建立於公元15世紀,此處是沙地王朝的第一座首都所在地。在18世紀與19世紀初時,德拉伊耶成為瓦哈比派在政治及宗教的思想傳播中心。(來源:https://www.archdaily.cn)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May 2, 2021 at 2:56pm


柏格森:綿延地思、根據綿延思、在綿延中思,每一個存在都是發光的。

康德與柏格森在時間觀上的差異,從根本上體現了康德主義與柏格森主義哲學之間的區別。康德的哲學繼承了自柏拉圖以來的理智哲學傳統,這種哲學像崇尚光明一樣去推崇理性,認為確定的、不可懷疑的、真實的知識,必須依靠理性之光的照耀。


依據這種哲學,世界依照理性的秩序來確立,它一以貫之地遵從因果必然律的規定,自由的王國被嚴格劃定在邏各斯的秩序之外。然而,柏格森借由真正的綿延(時間)所引入的是流變的世界,它是一種區別於理智哲學體系的柏格森主義,它剝奪了只有太陽才能發光的特權; 理性能力的擁有者,在這個世界中不再具有立法者的地位。每一個存在都是發光的,因而世界上的一切都能夠自己照亮自己。

在這種新的哲學中,近代以來笛卡爾—康德式的沈思已經失效,它需要的是新的沈思方式,即綿延地思、根據綿延思、在綿延中思。(劉松青摘 / 原題《邏各斯的退隱——柏格森對康德時間觀的批判》/ 作者單位:中國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 / 《哲學文摘》2014 年 02 期 / 原發期刊:《哲學分析》2013 年第 4 期 第 50-61 頁)

                                                          (LOIS GREENFIELD:40 YEARS OF DANCE)

繼續·柏格森 》

https://iconada.tv/photo/6-1

https://iconada.tv/profiles/blogs/1-323

https://iconada.tv/profiles/blogs/3600580:BlogPost:1040986 

https://iconada.tv/photo/3-5

https://iconada.tv/photo/8-1

https://iconada.tv/photo/12

https://iconada.tv/photo/hoststudio003

https://iconada.tv/photo/kreativ024

https://iconada.tv/photo/3600580:Photo:1010278

https://iconada.tv/photo/iconmoocs008

https://iconada.tv/photo/hoststudio042

Comment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April 30, 2021 at 3:58pm


柏格森·內在綿延:反映意識流動

柏格森認為, 只有從空間延伸性角度,才能解釋可測量時間的本質。因此, 他運用三維空間運動、(填充) 空白等術語, 表述其關注內在綿延的哲學理論。......

柏格森認為, 雖然物理時間可以測量, 但並不能反映意識的流動, 不能直接表現綿延的狀態, 可測量時間實際上,只是在計算一系列的“同時發生”。

因此, 人的智力活動表現為內在意識狀態的外化, 然後在三維空間中進行體悟與整理, 從而做出某個決定。

“我們若不引入三維空間這個觀念, 則不能用一根線來象征陸續出現。”(柏格森,2002 :69)空間成為人的思維活動的介質, 離開它智力就無法完成任何認知行為。

柏格森承認,物理時間對自然科學的有效性, 但認為它對語言和社會科學研究則不利, 因為語言和社會科學面對的是有意識的生命, 這也是他提出綿延概念的基本動機。

物理時間借助空間,而具備可測量的特征, 所謂時間的連續性, 實際上不能與真正的陸續出現或綿延相提並論。“至於所謂在外界的先後狀態, 它們每個單獨地存在著; 只是對於我們的意識而言, 它們的眾多性才是真實的; 我們的意識能首先保持它們, 然後把它們在彼此關係上加以外在化, 從而把它們並排置列起來。

意識所以能保持它們, 乃是由於外界的這些不同狀態,引起了種種意識狀態, 而這些意識狀態互相滲透, 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組成一個整體, 並通過這個聯系過程,把過去跟現在聯在一起。”
(柏格森,2002 :82) (見胡學星,2005,柏格森與曼德爾施塔姆詩學,《山東外語教學》,2005 年第3 期,總第106)

 (Temporality as Bergsonian Critique in the Advertising and Visual Art of Bertram Brooker)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April 18, 2021 at 10:32pm

趙毅衡,論坎普:艷俗的反諷性再生

坎普是一種特殊的風格,在各種藝術體裁中,尤其在廣告中,近年來使用越來越多。對坎普的研究卻越來越少。坎普經常被混同於常見的搞笑、幽默、諷刺。坎普實際上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符號修辭方式,它是一種有意的過分艷俗,到如此一種程度,以至它不能再被當作艷俗,反而成為推翻艷俗的手法。因此它是一種非常細膩的反諷,一種口是心非的艷俗,用過分艷俗來推翻艷俗。這種手法要達到目的,分寸就必須拿捏的很準,對文化語境也要考慮周到,不然接收者會誤會。但是一旦用得恰到好處,效果可以非常出色。
趙毅衡,論坎普:艷俗的反諷性再生,2020,《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20年05期)

                           (A Very This-Season Guide to Susan Sontag’s Essay “Notes on Camp”)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April 16, 2021 at 10:20pm


傅柯·審美的道德效用

傅柯認傅柯認為未來的道德,不可能是一種走權威路子的普遍性規範化的 道德,而應該是以藝術或美學為原型,把自我和生活當作創作對象,試圖賦予一種形式或風格。他說:我覺得驚訝的是,在我們的社會,藝術已變成只是和事物有關,而不是和個人或生活有關的事。藝術變成專業化的或藝術專家所做的事,但是人的生活難道不能成為一件藝術品? 為什麼燈或房子可以成為一件藝術品,而我們的生活卻不能?(Foucault, 1997: 261)(黃瑞祺,2013,《傅柯的“主體性與真理”初探》,見黃瑞祺主編《理論的饗宴》,台北碩亞,頁 117-1464 )
                                                                                                 (Novelicious on Twitter)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April 1, 2021 at 5:04pm


陳明發《典範》


你知道什麼是典范。例如,談到建筑物,你會舉悉尼歌劇院、巴黎羅孚宮、柏林國會大廈......為例。

提個名字不算什麼,還會提到它們的建筑師,以及有關建筑師對他們的作品的精彩敘事。

敘事,就像電影、小說或繪畫的講述,離不開意義。而這意義,是在怎樣的經歷過程中形成、推翻、掙扎,而最後圓融轉化而成的?


像武俠片里頭的英雄好漢,不是一出場就殺出一條血路揚名江湖。

建筑界最高榮譽普利茲獎得主之一的札哈哈蒂(Zhaha Hadid,1950-2016)面對她的建筑作品,人們看到的是她的名望;她看到的是自己的生命態度。

她生前曾說:“對我而言,至今我都很難想像自己是個名人,每當聽到別人說我很有名,我都覺得驚訝。”


為什麼呢?


因為她并不很重視名氣;看到很多人汲汲于名利,致使他們分神,不再有做好作品的真正企圖心。

她認為,身為建筑師,說到底,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作品。

上圖是Zhaha 留世建筑设计名作之一:德國萊茵河畔魏爾鎮家具品牌Vitra園區消防局。一座“不像”消防局的消防局。(Zhaha Hadid 作品欣賞:札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January 5, 2021 at 9:23pm


喬布斯《學了serif與sanserif字體》

喬布斯 (Steve Jobs)自里德學院(Reed College)休學後,發現學院當時的書寫教育,大概是全美國最好的。校園內的每張海報,每個抽屜的標籤,都是美麗的手寫字體。


我由於休學了,不必再遵照安排選課,便去上書寫課。我學了serifsanserif字體,學到借不同字母的組合而改變字體的間距,也學到活字印刷的偉大。


書寫的美好、歷史感與藝術感,我覺得很迷人,因為那是科學所無法掌握的。
這些東西對我的生活有何實際幫助?我沒想過。

不過,十年後,當我在設計第一臺麥金塔電腦時,我想起了當時所學的東西,所以把它都融入麥金塔的設計。


它變成了第一臺能打印漂亮東西的電腦。

我要是不曾沈浸於那樣一門課,很可能,麥金塔打印的字體,就沒那麼多的變化了;再說,要不是Windows抄襲麥金塔,所有的個人電腦都不會有這些東西,印不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漂亮字體來。(見《喬布斯2005年6月12日對史丹佛大學畢業生演講全文》)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