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玩邊拍邊寫詩 游吟女攝影家 AGNES CHONG·高雄岡山文賢菜市場

《愛墾在地慕課》推薦精彩文章、照片請瀏覽以下網頁:



Rating:
  • Currently 4.75/5 stars.

Views: 43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Suyuu on April 15, 2021 at 1:03pm


藉叙事凝聚在地認同感

二次大戰後我們也可以觀察到,當個體失去故事時會產生混亂及迷失方向;而當民族失去故事時,整個文化便會遭受莫名的病。 (Ray & Anderson,2008:  329) 榮格派的分析師伍德曼 (Marion Woodman) 也這樣告訴我們:  “沒有了故事,我們在個人的世界瓦解時,就無法回想起我們自己的身份” 見邱于芸著 《故事與故鄉~創意城鄉的十二個原型》 (臺灣遠流出版社,2012年12月,65頁)

每個孩子都想知道自己從哪來,每個文化也都有創始的故事來回答那些問題,給活在當中的人民道理和意義。見邱于芸著 《故事與故鄉~創意城鄉的十二個原型》 (臺灣遠流出版社,2012年12月,22頁)



在聆聽這些故事的過程中,我很驚喜地發現,其實每個國家也正像一個人一樣,故事後面都展現出某種人格 (原型)  (Archetype) ,擁有自己的獨特性格;也從各式各樣的文化社會中抽離出人類心靈共同的基礎與精神動力。 (見邱于芸著 《故事與故鄉~創意城鄉的十二個原型》,臺灣遠流出版社,2012年12月,27頁) )


所有人都重要。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出重要的貢獻,但只有冒險特立獨行,才有可能成功。 (Carol Pearson, 2000,見邱于芸著 《故事與故鄉~創意城鄉的十二個原型》 (臺灣遠流出版社,2012年12月)

Hirota attracting youths back to rural regions through work life satisfaction. Hirota town is located in Iwate Prefecture, in Northeastern Japan. Instead of simply promoting the goodness the region has to offer, they are concentrating on providing work life satisfaction. Young professional disillusioned by city life are thus finding this town attractive.

Learning about building a sustainable town through card games.
One of the latest trends to come out of Japan is promoting SDGs through card games. This particular game is about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A large number of players will take up various roles to build a town, learning about cooperation and ambitions at the same time. (https://zenbird.media)

Satoyama and satoumi landscapes are socio-ecological systems in Japan which have been shaped by centurie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locally-specific activities and lifestyles and a rich natural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y represent irreplaceable cultural landscapes, intimately linked with the identity of the Japanese people, and important regional assets that need to be safeguarded for future generations.(Sustainable Use of Satoyama/Satoumi Landscapes and Regional Revita...

Comment by Suyuu on April 9, 2021 at 11:45pm

陳明發《沙巴·落日文旅》

落日是最奧妙的文化旅遊產品之一。

自從智能手機的攝影功能越來越好以後,大自然現象成了許多地方的“無本生意”;人們怎麼拍,落日都不收人一分錢。攝影公會的發燒友,想拍美女送日圖,聘來的模特兒要求出鏡費各異,合作的意願也各異,落日完全沒意見。


有生意頭腦的人,則懂得設計各色體驗服務,例如,一邊賞景,一邊喝冰凍鮮椰子水,吃本地食材三文治,另一邊,提供WiFi,讓賞日者可立即把拍好的照片發到社媒,等著收集網友羨慕的“讃”與表情符號。

有位沙巴Murut族朋友,還不時辦夕陽沙灘舞會,成了我一部小說的第二男主角的原型。



地方創生,可以玩得很大;最重要的,是把它玩得很有趣、很讓人難忘,回去有故事說。


全世界淩晨昇起的,是同一顆太陽;傍晚落下的,也是那同一顆太陽。看日昇日落的,卻是千千萬萬不同的眼睛;感受到的,是他/她對所在地方體驗到的事事物物的記憶。


誰也帶不走那一顆還得留在宇宙,等明天淩晨再度昇起的太陽;帶回家的,是個人在那兒所經歷的故事。


地方創生經營者,便是給他們準備好體驗叙事的人。


在國際旅人與攝影家心中,丹絨亞路海邊落日(見圖/愛墾網攝影)大大的有名。我過去陪友人去觀賞過幾次,但不是每一回都看得到像社媒上發佈的落日那麼完美。這多少得說緣份。


有三兩回,正當紅噹噹的大太陽要落到岸外海島背後,不巧那魔法的一瞬,卻偏偏讓一大片烏雲給搶去舞臺,沒法子見到大火球迅速降下的悲壯美姿。


還好的是,這一刻可觀賞夕陽和烏雲分享舞臺,呈獻餘輝給黑雲層編織金光花邊的特效表演。


不妨取個劇名“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算是臨時換個劇目吧,講一個即興的故事,要不有欺場的嫌疑;不是說好是世界級的日墜美景嗎,怎麼沒有期待中大家張大嘴巴嘆口氣的那一幕?


這時候,我個人還有另一種敘事情趣,就是看異國三代舉家出遊的親子樂,往往比夕陽時分還要暖煦。我聽過有位學前小孩問道:“那太陽去了哪里?”爺爺答道:“天黑了,他得回家去洗澡去。”


沙巴海岸線特長,很多地方都是欣賞落日的好地點,包括亞庇市區的海濱木柵步行道,市北的丹絨力拔海邊/里卡士海灣。


因為地方創生的鄉野調查工作關係,有機會在沙巴亞庇市區與婆羅洲最北陲鄉鎮古達小住過,天氣好時,不外出去海邊吹吹風,僅僅呆坐在旅棧玻璃窗前,看著夕陽一分分沈墜海裏,真有天地人一體的完滿感覺。(July 1, 2014)

在《愛墾》觀賞沙巴落日照片~

1 https://iconada.tv/photo/henry003

2 https://iconada.tv/profile/HarryQuahkezhaoxing

Comment by Suyuu on April 7, 2021 at 10:10pm


陳明發·東甲金山貓山王

東甲是柔佛西北的重要農業基地,2018年馬來西亞-中國旅遊大會在吉隆坡馬華大厦舉行,兩國出席者逾千人。我受邀發表專題演說,分享我對本土地方創生的研究心得,其中提到了文冬貓山王榴槤遠征中國市場一事。報告後的交流時段,有一位東甲業者站上來為東甲“申訴不平”,他說: “我們東甲貓山王也很好吃啊,為何沒機會參與遠征? ”他的想法我可以理解,我夫人來自拉美士,他住在鄰近東甲昔加末的大舅,生前經營承包榴槤芭的生意。我對柔北榴槤美名數十年來早從夫人口有所聞。我根據本身所知道的一點理解回答稱,馬來西亞有太多好東西其實都被冷落了;因為缺乏本土推手與必要的援助,實際上很多基礎農業也無法提升。重點在於在地推手的主動出擊。目前有一些農業觀光項目出現,就是屬於零星的個人努力,若有集體的作業,情況會不一樣。東甲金山農產品,結合馬六甲王朝漢都亞與東甲金山公主的地方傳說,敘事性其實很強,可以為我們的地方振興願景護航。
(28.3.2021)

                                (國際名劇Puteri Gunung Ledang 金山公主劇照)

                                    (東甲榴槤行    http: //ontourmalaysia.com)

Comment by Suyuu on April 4, 2021 at 11:22am


富文鄉中心小學


曾經,浙江省會杭州淳安縣不少小規模鄉村小學因生源實在太少,陸續被撤除、合並到中心小學。這也正是《最後一課》裏,范老師給孩子們上“最後一課”的故事背景……

夢幻般的校園背後,是一場鄉村教育的顛覆性變革。


2015年,杭州市教育局由蔣莉牽頭,曾在淳安、建德、桐廬三縣開展了為期一年的農村小學校發展情況調研。

162月,淳安縣富文中心小學被列為綜合改革項目首所試點學校。專家、學者、設計師實地察看調研,對接農村教育需求。

1711月,整體改建項目正式啟動。第一步是重構學習空間、活動空間和生活空間,要打造一個更讓孩子們喜歡、更適合孩子們成長的校園。

181015日,淳安縣教育局與21世紀教育研究院正式簽約,要以用五年時間,進行一場顛覆性的教育改革,下放自主設計辦學路徑權、工作時間權、自主分配辦學資源權等,以迅速提升辦學質量,走出中國農村學校“小而美”的新路徑,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


改革步伐之大超過想象


主要執行者校長姜蔚穎用更直觀的行動解讀了“辦學自主權”:學校不再參與縣裏聯考,而選擇制定更適合鄉村學生“生活教育”的考核指標。


除了自由運動和閱讀,學校不再設定固定的上課時間,每個班2名老師包班,負責上語、數、英、科所有課程。課堂長度完全由老師根據上課內容和孩子的接受程度而定。


與其他學校相比,富文的學生每天多了三種課:自主閱讀,自由活動與自由運動各一小時。


教師業績考核不再以成績為主要指標。與孩子談心30分鐘,與家長談心30分鐘,與崇文或長江實驗小學的老師一起研討一個問題孩子,都將獲得一個“考核分”。


“我們要改變的是體制和機制,讓老師願意改變、願意自我學習、願意為孩子付出。”姜蔚穎說。



改革已初見成效


有了實效。根據學校對畢業生學習情況跟蹤的結果,目前每年從學校畢業的孩子考入縣省一級重點中學的人數保持在60人左右;學校拿下了縣中小學生科技節獎項20餘個,縣中小學生藝術節獎項8個,其中一個節目被選送至杭州市中小學生藝術節,獲二等獎;定期收集的《學生心理狀況量表》反映,孩子們為交到親密的朋友而欣喜,對自己的學習生活充滿了希望……


“增加10%以上本地生源”是5年目標之一,除提前實現,還吸引了全國學生前來就讀。


小歡喜是富文鄉小學生源版圖上最南邊的一個,來自深圳。媽媽鄭女士帶著外公外婆一起搬到了富文村租房子生活,她陪讀,老人則到安靜的鄉村養老。“這裏是我想象中教育的樣子,讓孩子葆有天性。小孩嘛,慢慢養。”


舉家來富文租房陪讀的外地生源家庭達到了9戶,杭州市區的、寧夏的、黑龍江的、上海的等等。


“下半年學生人數已經有近130人。”姜蔚穎說,“如果沒有改革,這個數字可能已經降到100人以下了。”


更有意思的是,學校還成了鄉裏的一塊招牌。不斷有家長和遊客慕名前來“中國最美鄉村學校”打卡。


據富文鄉統計,學校改建完成以來,省內外來校參觀考察的有236批次5182人,來校研學的有17批次1070人,假期自主參觀人數累計已達18377人。由此帶動近千人次到周邊住宿、用餐、采摘、遊覽,周邊旅遊經濟因為“網紅”學校得以一振。
(杭州日報)

Comment by Suyuu on April 3, 2021 at 6:32pm


陳明發《親情·鄉思·族譽·國名》

中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是一部集錦喜劇片,由《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與《神筆馬亮》五個單元合成。

影片在2020101日國慶上映,向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成果獻禮。

片子在20205月開機,採用與前作《我和我的祖國》相同的製作模式,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及彭大魔、鄧超及俞白眉聯合導演。

影片通過五個故事單元,講述了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

該系列續作、建黨百年獻禮影片《我和我的父輩》預計於2021年國慶檔上映。


2020-10-13
《人民日報》評議《我和我的家鄉》: 真情描繪小康生活美好畫卷,熱情謳歌脫貧攻堅偉大成就,是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文藝精品,取得了口碑和票房雙贏,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成為又一部現象級電影作品。影片的成功為主旋律創作帶來諸多啟示: 一是愛國主義永遠是電影創作的主旋律,二是人民是電影創作永恆的原動力,三是在以小見大中不斷創新藝術表達,影片才能贏得觀眾的共鳴與共情。 (資料參考/引述《維基百科》)


2020年,全球正困頓於冠病疫情中。中國從農曆新年前即全國封鎖禁足,數月後逐步重新開放,最後全民脫下口罩,標誌抗疫成功。

《我和我的家鄉》在人們久離娛樂後的關鍵時刻上映,又遇上國慶黃金檔期,賣座是肯定的。最重要的是,電影富含“親情·鄉思·族譽·國名”的感性元素;放在全人類抗疫的背景前,這份情愫顯得特別的“文化自信”。

《我和我的家鄉》的《最後一課》影片裏有一所外表看起來流光溢彩的小學(下圖),它就是來自浙江省會杭州淳安縣的“中國最美鄉村學校”——富文鄉中心小學。這所學校因爲這部戲而成為了2020年中國疫後國慶小長假遊客們的新晉打卡聖地。(2.4.2021)

Comment by Suyuu on March 29, 2021 at 11:13pm
Comment by Suyuu on March 23, 2021 at 10:54am


陳明發《從文化研究出發投進疫後振興》


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2021128日所發佈的數據顯示,新冠疫情導致全球旅遊人數大幅減少,2020年全球旅遊業收入損失1.3萬億美元,成為“旅遊業歷史上最糟糕年份”。所損失的收入是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所損失的“11倍多”,1億至1.2億個與旅遊業直接相關的工作面臨風險。

回顧2019年及之前的連續8年,旅遊業所取得的GDP成長,一直大於全球整體的GDP成長。每十份工作中,就有一份與旅遊業有關。實際上,在過去十年,全球所創造出來的新就業機會,五分之一落在旅遊業。它是最大的經濟領域,不止關係到服務業,也帶動了國家的出口貿易與民生福祉。


但是,在我們繼續看好觀光業前景的同時,旅遊體驗需求越來越多元;越來越創新,這給業者帶來越來越艱巨的求變挑戰。


其中,文化旅遊是多元、創新最重要的大趨勢之一;怎樣把馬來西亞素來深感驕傲的豐饒文化資源,轉化成旅遊業者更上層樓的新動力?從文化研究出發,有何地方創生與文化創意的概念與技藝,把一個地方的文化旅遊潛能釋放出來?這會是我們社會疫後振興的一個大題目。
(23.3.2021)

平時出入泰國國際機場的旅人多如過江之鯽,在冠病疫情時期,冷清情景令人淚下。這是全球機場的共同命運。Police captain Nicha Nitinavakarn works at the Arrival Immigration Bureau in Suvarnabhumi Airport in Bangkok, Thailand. Photo: UN Women/Ploy Phutpheng UN Women/Ploy Phutpheng

Comment by Suyuu on March 21, 2021 at 11:01pm


陳明發博士《怎樣看待失去的景觀與年歲?》

翻開老照片,那黑白像素與仿彿恍惚的景觀,總是煽亮我們的唏噓感慨:一切仿似昨天啊,很多的熟悉混雜著不斷侵入的陌生。

要是回到今天的現場,一直在哪兒的道路與建築,許多曾經發生在那裡的事情早已煙消雲散,事件中的人們也已不知去處,別說尋常人家瑣瑣碎碎的平常生活,就算是意義重大的事件與人物,許多時候也逃不過這個命運,甚至被有心人掉亂了秩序,偷換了敘事與重點


我們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根,或找錯根的現象?令人眼花繚亂的新工藝,能幫上什麼忙?

一個地方失去它的記憶,不只是失去了它的敘事魅力,也動搖了內在的凝聚力、生命力。例如在馬來西亞,很多華商建立、維持與光大了華文教育,從幼教到高教,都少不了他們的民間努力,這是馬來西亞華裔光輝的百年傳統,可是,現在很多大禮堂的贊助人名字雖然大大的掛在禮堂前,卻沒幾個新一代知道他們是誰,他們可貴的華教精神何在了。


圖片說明:
柔佛古來菜市街(巴剎街),留給我最大的兒時記憶,就是菜市場入口處的雲吞面,三角錢一碗。我家左鄰楊家夫婦,他們家再過去的一家寡婦,都在這菜市賣菜。
(2017年7月13日)

延續閱讀

古來巴剎街 遠遠來點心/雲吞麵店

古來美食招客來

Comment by Suyuu on March 19, 2021 at 6:48pm

石黑一雄·一座老建築的身世

有一天我去了裡面的一棟行政大樓,碰巧看到這個地方改造前的黑白加框照片,過去這裡曾是一般家庭的假日露營勝地。照片大約是五〇年代晚期、六〇年代早期所拍攝的,照片上是一座長方形的大型遊泳池,還有許多玩得水花四濺、笑得非常開心的大人與小孩。水池四周由水泥建成,遊客在附近擺放折疊式躺椅和日光浴床,還有大陽傘提供遮蔽。第一次看到這張照片的時候,想了一會兒,才知道這個地方就是現在捐贈人所說的“廣場”,也就是開車抵達中心時最先進入的地方。當然,水池已經填平了,但是外形輪廓還在,另外一邊甚至遺留了一臺架子,這也是另一個此地尚未整修完畢的證明,那是支撐高空跳水板的金屬框架。當我看到這張照片,才知道那個框架是什麼東西。現在每次一看到這座框架,腦中就忍不住想像一名泳者從上面俯衝下來跳進水泥的情景。

要不是水池的三面矗立著像是碉堡一樣的兩層樓白色建築,我恐怕也不會那麼容易從照片認出現在的廣場。這些白色建築應當就是以前家庭的渡假屋,我猜現在的內部裝潢應該變了很多,不過外表看起來仍然十分近似。我認為,就某些方面來看,現在的廣場和以前的水池並沒有太大不同。現在的廣場也是當地的社交中心,捐贈人經常走出房間到這兒來透透氣、聊天。廣場四周擺了幾張野餐用木桌,天氣太熱或下雨的時候,捐贈人尤其總喜歡聚集在老舊跳板底座的另外一邊康樂中心的水平屋簷底下。(《别讓我走》第18章)

                                                                                  (Movie Scene of never let me go)

Comment by Suyuu on March 13, 2021 at 11:12am


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


“在地創生”是一種建構培育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應透過地方環境品質的專注經營,打造在地民眾產業與社會的共享價值、社區能力、跨領域合作,成為韌性城市與活力社區的基礎。

由於各區域縣市或鄉鎮市,都擁有該地特色的產業或產品,政府政策若能與時俱進,建置重點區域產業的友善環境,深入探討並培植在地特色產業發展,相信將可成功借鏡日本的地方創生經驗,成為平衡城鄉地方發展、落實在地中小企業創新的重要基盤。

另一方面,若能透過智慧科技結合地方重點區域的六級化產業,搭配具地方特色翻轉的市場商機策略,並藉由選定實驗場域及創新營運商業模式,預期可協助在地特色產業之升級轉型,促進城鄉經濟均衡發展的輔導規劃。(蔡鳳凰,借鏡日本經驗發展我國地方特色產業)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