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是指美、标致。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4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Zenkov on March 22, 2021 at 9:59pm


依存性/一體性

中一項重點任務尌是剖析自然與文明之間的糾葛,文明進程如何形塑對自然的觀念,發現其糾葛,就可能動搖兩者之間的區隔,並重新認知人類與其生存環境間的依存性。


首先要認清自然觀念,是工業文明發展過程中的歷史性產物,而非相對於文明的“他者”。


當我們要進一步釐清人類與生存環境間的依存性時,奠基於或附屬於文明社會的既有自然觀念,是否能有效支撐新論述空間的開展?


其二,我們究竟如何擺脫工具理性,真正理解人類與其他動植物及生存環境間的一體性?
(林宛瑄·綿延之群)

Comment by Zenkov on March 22, 2021 at 1:22am

何謂“環境”?

根據吳明益的說法,當今生態學者多以之來指涉一般定義下“具生命的生物與不具生命的無生物共同構成的生存場域”,此場域又可細分為非人為環境或自然環境(如森林、海洋)及人為環境(如城市、工廠)。


謝繼昌在《文化、生態與發展:人類學的探討》中也提及:

“環境包含有生命部份與無生命部份,有生命部份指動物、植物和細菌,無生物部份指山、川、土壤、地形、礦物、氣溫、雨量等”。


“生態”
則大致指涉涵蓋生物間與生物和環境間種種關係的體系(吳明益)。一般而言,生物與其環境間會建立起適應關係;因生物體和環境皆變動不居,因此適應過程由某方面來看是機動的,但長遠來看,兩者間當能形成一種穩定平衡的狀態。

林宛瑄認為,所謂穩定的狀態與其說是相對於變動適應過程的靜態關係,不如說是生物間與生物和環境間彼此密切纏繞的狀態。透過生命論述角度可想像這其中牽涉到的變動過程及種種連結。 (德勒茲-柏格森生命哲學重思生態學之初探(2))

Comment by Zenkov on March 15, 2021 at 10:48am


福柯·自身的技術:生存美學

福柯在探討生存美學的理論淵源時,所依據的歷史資料,並不是系統的傳統道德、美學或形上學的文獻,而是被傳統文化所忽視的那些論述生活風格(style de vie)、生活技巧(techniques de vie)、生活的技藝(tekhné tou biou) 、實踐智慧(Phronesis)以及生活的藝術(l’art de vivre)的零碎而又分散的古代‘小型文獻’(littérature mineure)(Foucault, 1994: IV, 213-218)。所有這些探討,連同福柯從七十年代以來所集中研究的“自身的技術”,後來都構成為生存美學的重要內容。所以,生存美學也可以說就是古代的“自身的技術”的翻版和重生。(高宣揚:福柯的生存美學慧小田哲思學)

Comment by Zenkov on January 19, 2021 at 4:04pm


《貴在自得·為而不有》

在活得更好這條路上的成功越大,儒家文化就丟失得越大,最終為類似於科學主義的東西所取代?

非意識形態化的儒家,仍然對我們有吸引力。例如,儒家思想中的“貴在自得”,“為仁由己”,“己欲仁斯仁至矣”,“歲寒而知松柏之後凋”的特立獨行,其中強調的道德自主性與通過個人修養,來擺脫動物性以及拒絕媚俗,均能給現代人有所啟示。當然,另外還有許多其他方面。


我自己體會最深的,是儒家的天人合一觀,在我看來,所謂的天人合一,強調的是,人的內有的資源(良知)與外在的道的合而為一,(用我自己的通俗的話來說,即人的生命意義在於社會的善),並認為這是使人擺脫生命有限性與空虛感的重要文化資源。


孟子所說的“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指的就是這個。當然這話說起來很長。......需要個人去體悟。


“貴在自得”
這句話出典於宋儒張总,梁啟超曾經把做學問時的超功利態度稱之為“為而不有”。大意就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因為我們在耕耘中已經獲得精神之樂,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種超功利的價值觀。

這樣一種以知識審美為追求的人生態度,對於應對西方競爭性文明的世俗化的浪潮的挑戰,恰恰是對症之方。如果再加上治學思考中去實現社會責任,那你在自得之樂外,更增加了一種使命感,那就達到一種更高的境界,也更上一層樓了。(見《蕭功秦:傳統文化可以給我們什麽精神資源》)

Comment by Zenkov on January 9, 2021 at 7:18pm


陳明發《本源與敞開

有一回,到吉隆坡蘇丹街某畫廊為一畫展開幕。我在演詞裏提到海德格爾。事缘想起,許多創作人有能力在圖像與文字之間灑脫走動,並讓文字與圖像看見彼此,真的很考智慧。有念“智慧”,心便繞到海德格爾談的“本源”與“敞開”。

許多年來,遊走於賞閱的世界,一直都沿用這哲學取徑。也嘗試把這套東西融匯在企業培訓體系中,以激發人們的創造力。

在智慧手機的年代,我這麽做,更大的用意在自我救贖。與神秘的內在體驗無關。周遭多少人,都把“知道”與“體悟”混淆了。他們分不清,谷歌能告訴我們的,僅僅是數據,稱不上資訊與知識,離開智慧的“洞察”,則更遠了。連大前研一這樣的大師都急了,開始抨擊日本原是勤於學習的社會,越來越“弱智”。

《文創技能系列 22》〈靈感夢裏求〉一篇時,寫到沈香文創,那時候中國人還沒大規模收藏沈香木,市場還常見得到野生沈香木。沈香木雕刻其實太昂貴,還是採用栽種的生樹環保些。

實際上,南洋熱帶雨林裏的好材料很多。在沙巴很多從事伐木業、木基工業的朋友,可以告訴我們相關的“洞察”,但要走向森林文創的新“境”,必須多方面的人跨界“洞見”對“洞見”了。(09.01.2021)

Comment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January 2, 2021 at 5:50pm


陳明發·2021·百字創生


跟大家報個訊,《愛墾網》還在,正進入第12年,為地方創生做文創傳播不言倦。新年了,我們做了點改進,借首頁推薦相簿裏的各幀照片,定時和諸位分享有助鄉土疫後振興工作的小內容。我們了解,多過150個字,多數人會藏起來“以後再讀”。所以,我們盡量把各帖子限制在最多149個字內。(2.1.202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