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是指美、标致。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43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Zenkov on May 1, 2021 at 2:47pm


陳明發《長尾·尾跟·跟丟了》


《長尾理論》風靡三年後,跟在這理論尾巴者,慢慢發現自己跟丟了。中文的“長尾理論”一詞,現在想起來有些誤事,因為它的英文原來是Long Tail Effect,照理說應該譯成“長尾效應”。讀了此書後觀察三年,發現它的效應其實在退燒中。

我特別要提“文章千古事”這件事;把文學推進社會,無紙張的互聯網,並不見得紙本印刷讀物來得強。一個人的創作,就因為其中某個關鍵詞進入了搜索引擎,就進入歷史了嗎?被“有心者”(這是個有問題的身份,如果他不是個偽身份)忽視或根本沒發現的幾率,其實就像冷門書被書店下架或根本不上架是一樣的。作品被活埋,不一定是作者的錯,但對“長尾理論”表錯情,則是大錯特錯了。它也不是搜索工藝的錯,想想每一刻有多少新關鍵詞誕生、炒熱、無疾而終,搜索器已夠疲憊了。

“進入歷史”在這情況下的真義,其實跟“千古”是相符的。要留意的是,“千古”要當“作古”解。(27.3.2009)


寫了上文12年,今天讀到下文,覺得許小年教授對“長尾理論”的評議,說得更到位。————


許小年:“長尾理論” 栽跟頭


電商送貨到家,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不是更好嗎?體驗是多維度的,就便捷性而言當然是電商好,但物理體驗如菜蔬水產品的新鮮度、衣料質地的手感只有在實體店才能得到,更不要說家俱、電器的使用體驗和場景體驗了。電商是否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保守地講,現在恐怕還無法做出肯定的回答。


不只是購物體驗

除了快捷性,電商各方面的客戶購物體驗均不如店商。由於沒有線下實體店,消費者只能在網上看看照片,參考他人留下的評論,無法感受衣物的舒適合體、果蔬肉魚的新鮮程度、器具使用的便捷等等。對於這個短板,電商寄希望於未來的科技。

想象一下不久的將來,VR給人們帶來逼真3D的視覺體驗,小朋友們不必上船出海就能看到鯨魚躍出水面。有人正在研究觸覺的數字化,一旦成功,你戴上VR眼鏡和一副特制的手套,在北京的家裏就能看到廣東企業制造的沙發,用手感受沙發的彈性和表面材料的光滑柔軟度。如果你有AR眼鏡,還可以看到沙發擺在客廳的什麼位置合適,如果太大了,立即在線上更換一個虛擬小號的試試。


即便到了那時,實體店仍是不可替代的。科技只能提供購物體驗,有助於增加線上購買,降低電商頭疼的退貨率,卻無法滿足消費者購物的心理體驗、親情體驗和社會體驗。

電商興起之後,網上購物成了年輕人的一種消費習慣,當他們結婚生子,生活方式也許就會回歸父輩。


三口四口之家周末也訂盒飯嗎?


為什麼不帶著孩子去購物中心看場電影,吃一餐麥當勞,再逛逛商店呢?

年年在家給孩子過生日未免乏味,到餐廳裏吹蠟燭切蛋糕,氣氛更加歡樂,陌生人的圍觀增加了闔家樂融融的幸福感。便利店裏偶遇多時不見的鄰居,攀談兩句聊解中年人的寂寞或老年人的孤獨。

人類是群居動物和社會動物,他們既需要私人空間,也需要公共空間,需要和人的接觸,哪怕非親非故,哪怕是氣息、聲音和目光的接觸。零售實體店就提供了這樣的空間,不可能完全被技術營造的虛擬空間所替代。


店商來日方長,它們一方面要積極采用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的新技術,另一方面要更新實體店的體驗。

傳統零售商不必恐懼互聯網,最可怕的競爭對手不是電商,而是它自己的習慣思維。

努力跟上時代,保持精神活力比技術領先更為重要,畢竟互聯網已不再是高科技,就看企業如何創造性地應用它。許小年:熱衷“長尾理論” 一些創業者栽了跟頭,原載2020年01月14日新浪財經)

Comment by Zenkov on April 11, 2021 at 11:09am

陳明發《沙巴·落日文旅》

落日是最奧妙的文化旅遊產品之一。

自從智能手機的攝影功能越來越好以後,大自然現象成了許多地方的“無本生意”;人們怎麼拍,落日都不收人一分錢。攝影公會的發燒友,想拍美女送日圖,聘來的模特兒要求出鏡費各異,合作的意願也各異,落日完全沒意見。


有生意頭腦的人,則懂得設計各色體驗服務,例如,一邊賞景,一邊喝冰凍鮮椰子水,吃本地食材三文治,另一邊,提供WiFi,讓賞日者可立即把拍好的照片發到社媒,等著收集網友羨慕的“讃”與表情符號。

有位沙巴Murut族朋友,還不時辦夕陽沙灘舞會,成了我一部小說的第二男主角的原型。



地方創生,可以玩得很大;最重要的,是把它玩得很有趣、很讓人難忘,回去有故事說。


全世界淩晨昇起的,是同一顆太陽;傍晚落下的,也是那同一顆太陽。看日昇日落的,卻是千千萬萬不同的眼睛;感受到的,是他/她對所在地方體驗到的事事物物的記憶。


誰也帶不走那一顆還得留在宇宙,等明天淩晨再度昇起的太陽;帶回家的,是個人在那兒所經歷的故事。


地方創生經營者,便是給他們準備好體驗叙事的人。


在國際旅人與攝影家心中,丹絨亞路海邊落日(見圖/愛墾網攝影)大大的有名。我過去陪友人去觀賞過幾次,但不是每一回都看得到像社媒上發佈的落日那麼完美。這多少得說緣份。


有三兩回,正當紅噹噹的大太陽要落到岸外海島背後,不巧那魔法的一瞬,卻偏偏讓一大片烏雲給搶去舞臺,沒法子見到大火球迅速降下的悲壯美姿。


還好的是,這一刻可觀賞夕陽和烏雲分享舞臺,呈獻餘輝給黑雲層編織金光花邊的特效表演。


不妨取個劇名“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算是臨時換個劇目吧,講一個即興的故事,要不有欺場的嫌疑;不是說好是世界級的日墜美景嗎,怎麼沒有期待中大家張大嘴巴嘆口氣的那一幕?


這時候,我個人還有另一種敘事情趣,就是看異國三代舉家出遊的親子樂,往往比夕陽時分還要暖煦。我聽過有位學前小孩問道:“那太陽去了哪里?”爺爺答道:“天黑了,他得回家去洗澡去。”


沙巴海岸線特長,很多地方都是欣賞落日的好地點,包括亞庇市區的海濱木柵步行道,市北的丹絨力拔海邊/里卡士海灣。


因為地方創生的鄉野調查工作關係,有機會在沙巴亞庇市區與婆羅洲最北陲鄉鎮古達小住過,天氣好時,不外出去海邊吹吹風,僅僅呆坐在旅棧玻璃窗前,看著夕陽一分分沈墜海裏,真有天地人一體的完滿感覺。(July 1, 2014)

在《愛墾》觀賞沙巴落日照片~

1 https://iconada.tv/photo/henry003

2 https://iconada.tv/profile/HarryQuahkezhaoxing

Comment by Zenkov on March 23, 2021 at 9:45pm


陳明發《文化旅遊的生態觀念》

文明矮化自然、宰制自然,這觀念要批判。另一方面,在人為的科學技術與工具理性介入以前的“素樸自然”觀念,又顯得虛幻不實際。比較實在的,是從文明與自然觀念相互建構的現狀出發,思考怎樣展開可實踐而又永續的生態論述,翔實地觀察人與非人皆在其中的複雜網絡如何鋪陳。同時,藉由自我批判達到超越人的生態思維。德勒兹-伯格森的“绵延”等理論派得上用场。

Comment by Zenkov on March 22, 2021 at 9:59pm


依存性/一體性

中一項重點任務尌是剖析自然與文明之間的糾葛,文明進程如何形塑對自然的觀念,發現其糾葛,就可能動搖兩者之間的區隔,並重新認知人類與其生存環境間的依存性。


首先要認清自然觀念,是工業文明發展過程中的歷史性產物,而非相對於文明的“他者”。


當我們要進一步釐清人類與生存環境間的依存性時,奠基於或附屬於文明社會的既有自然觀念,是否能有效支撐新論述空間的開展?


其二,我們究竟如何擺脫工具理性,真正理解人類與其他動植物及生存環境間的一體性?
(林宛瑄·綿延之群)

Comment by Zenkov on March 22, 2021 at 1:22am

何謂“環境”?

根據吳明益的說法,當今生態學者多以之來指涉一般定義下“具生命的生物與不具生命的無生物共同構成的生存場域”,此場域又可細分為非人為環境或自然環境(如森林、海洋)及人為環境(如城市、工廠)。


謝繼昌在《文化、生態與發展:人類學的探討》中也提及:

“環境包含有生命部份與無生命部份,有生命部份指動物、植物和細菌,無生物部份指山、川、土壤、地形、礦物、氣溫、雨量等”。


“生態”
則大致指涉涵蓋生物間與生物和環境間種種關係的體系(吳明益)。一般而言,生物與其環境間會建立起適應關係;因生物體和環境皆變動不居,因此適應過程由某方面來看是機動的,但長遠來看,兩者間當能形成一種穩定平衡的狀態。

林宛瑄認為,所謂穩定的狀態與其說是相對於變動適應過程的靜態關係,不如說是生物間與生物和環境間彼此密切纏繞的狀態。透過生命論述角度可想像這其中牽涉到的變動過程及種種連結。 (德勒茲-柏格森生命哲學重思生態學之初探(2))

Comment by Zenkov on March 15, 2021 at 10:48am


福柯·自身的技術:生存美學

福柯在探討生存美學的理論淵源時,所依據的歷史資料,並不是系統的傳統道德、美學或形上學的文獻,而是被傳統文化所忽視的那些論述生活風格(style de vie)、生活技巧(techniques de vie)、生活的技藝(tekhné tou biou) 、實踐智慧(Phronesis)以及生活的藝術(l’art de vivre)的零碎而又分散的古代‘小型文獻’(littérature mineure)(Foucault, 1994: IV, 213-218)。所有這些探討,連同福柯從七十年代以來所集中研究的“自身的技術”,後來都構成為生存美學的重要內容。所以,生存美學也可以說就是古代的“自身的技術”的翻版和重生。(高宣揚:福柯的生存美學慧小田哲思學)

Comment by Zenkov on January 19, 2021 at 4:04pm


《貴在自得·為而不有》

在活得更好這條路上的成功越大,儒家文化就丟失得越大,最終為類似於科學主義的東西所取代?

非意識形態化的儒家,仍然對我們有吸引力。例如,儒家思想中的“貴在自得”,“為仁由己”,“己欲仁斯仁至矣”,“歲寒而知松柏之後凋”的特立獨行,其中強調的道德自主性與通過個人修養,來擺脫動物性以及拒絕媚俗,均能給現代人有所啟示。當然,另外還有許多其他方面。


我自己體會最深的,是儒家的天人合一觀,在我看來,所謂的天人合一,強調的是,人的內有的資源(良知)與外在的道的合而為一,(用我自己的通俗的話來說,即人的生命意義在於社會的善),並認為這是使人擺脫生命有限性與空虛感的重要文化資源。


孟子所說的“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指的就是這個。當然這話說起來很長。......需要個人去體悟。


“貴在自得”
這句話出典於宋儒張总,梁啟超曾經把做學問時的超功利態度稱之為“為而不有”。大意就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因為我們在耕耘中已經獲得精神之樂,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種超功利的價值觀。

這樣一種以知識審美為追求的人生態度,對於應對西方競爭性文明的世俗化的浪潮的挑戰,恰恰是對症之方。如果再加上治學思考中去實現社會責任,那你在自得之樂外,更增加了一種使命感,那就達到一種更高的境界,也更上一層樓了。(見《蕭功秦:傳統文化可以給我們什麽精神資源》)

Comment by Zenkov on January 9, 2021 at 7:18pm


陳明發《本源與敞開

有一回,到吉隆坡蘇丹街某畫廊為一畫展開幕。我在演詞裏提到海德格爾。事缘想起,許多創作人有能力在圖像與文字之間灑脫走動,並讓文字與圖像看見彼此,真的很考智慧。有念“智慧”,心便繞到海德格爾談的“本源”與“敞開”。

許多年來,遊走於賞閱的世界,一直都沿用這哲學取徑。也嘗試把這套東西融匯在企業培訓體系中,以激發人們的創造力。

在智慧手機的年代,我這麽做,更大的用意在自我救贖。與神秘的內在體驗無關。周遭多少人,都把“知道”與“體悟”混淆了。他們分不清,谷歌能告訴我們的,僅僅是數據,稱不上資訊與知識,離開智慧的“洞察”,則更遠了。連大前研一這樣的大師都急了,開始抨擊日本原是勤於學習的社會,越來越“弱智”。

《文創技能系列 22》〈靈感夢裏求〉一篇時,寫到沈香文創,那時候中國人還沒大規模收藏沈香木,市場還常見得到野生沈香木。沈香木雕刻其實太昂貴,還是採用栽種的生樹環保些。

實際上,南洋熱帶雨林裏的好材料很多。在沙巴很多從事伐木業、木基工業的朋友,可以告訴我們相關的“洞察”,但要走向森林文創的新“境”,必須多方面的人跨界“洞見”對“洞見”了。(09.01.2021)

Comment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January 2, 2021 at 5:50pm


陳明發·2021·百字創生


跟大家報個訊,《愛墾網》還在,正進入第12年,為地方創生做文創傳播不言倦。新年了,我們做了點改進,借首頁推薦相簿裏的各幀照片,定時和諸位分享有助鄉土疫後振興工作的小內容。我們了解,多過150個字,多數人會藏起來“以後再讀”。所以,我們盡量把各帖子限制在最多149個字內。(2.1.202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