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發博士·探討沙巴宗教文化創意(上)

             前言

        

        广泽尊王是华南一带广泛奉拜的神明。

清朝末年,华南农村经济破产,民不聊生,许多人民纷纷漂洋过海到南洋找寻生活。他们携带着广泽尊王的香火上路,以求平安。

        前路坎坷、命运莫测的先民,在莽荒大地上,拼了老命拓展出了新世界。

当初在海上、异土伴行的广泽尊王,也落脚了下来。

        随着信徒的生活安定下来,逐渐改善,广泽尊王的香火越来旺盛,庙宇规模也越显示出信徒们的感恩与团结。

        还没人做过统计,中国境内与海外,究竟有多少供奉广泽尊王的庙宇。不过,沙巴亚庇碧南堂的活跃水平,早已受到海内外佛道领域的肯定。


 

             亚庇碧南堂广泽尊王,宝诞巡境赐福大游行

       

         今年四月间,我到访亚庇,喝茶吃饭,多次听见沙巴友人提到的一件盛事,就是亚庇碧南堂刚于三月二十六日,成功举办了第十届沙州广泽尊王千秋宝诞。

        多位来自不同宗教与种族背景的朋友告诉我,为配合此次神诞而举办的诸神绕乡巡境赐福大游行,让他们大开眼界。

        它为何令人津津乐道?此次盛会的筹委会主席李宏武告诉我说,这是沙巴很多年来,头一次举办这类的宗教游行。

        他透露,亚庇庇南堂以前办过赐福游行,後来停办了几年。这回重新出发,规模却是空前盛大。

        参与盛事的,除了庇南堂广泽尊王的金身神像外,尚有来自纳闽、砂拉越与全沙巴五十间庙宇的神明,全程五点六公里。

 

 

        游行大队齐聚于亚庇独立大草场,在白鸽放生以及气球升空仪式後,途经亚庇市民众大会堂路、海傍街、甘榜亚逸,然後由市区香格里拉酒店交通圈,转入加拉文星大楼前的东姑阿都拉曼路、兵南邦路,返回兵南邦富都的亚庇碧南堂。

        众神圣轿、龙狮麒麟和信徒队伍所经之处,锣鼓喧天,烟火飘香,游客、行人无不停下脚步观赏,热烈拍照留念。

        遇上店家设坛恭迎神明,游行中的龙狮麒麟团和乩童,便上前还礼祝福。

最不可思议的是,有的路人,包括友族,原来站在路边观看游行盛况,忽然神明附身,进入下童状态,跳入游行大队跟着向前走。

        有一位娇滴滴的洋女士,光着脚板,不觉柏油路粗糙、炙热,居然走完全程,到了庙里才醒过来。

 



Views: 108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Host Studio on December 29, 2020 at 10:14pm

陳明發《節日:在異土傳承與發揚》

神州大地區域遼闊,節慶方式不盡相同。可是,節日的底蘊卻是相通的。各籍貫的華人即使遠漂異土,所繼承的文化價值觀與認同感,從節日中所表達出來的,與祖籍國也是相同的。隨著日常生活自然的歷史變化,在形式上可能有所變化,如沙巴的舞獅舞龍間中采納了當地原住民的音樂助陣,不僅不損原有節日所承載的傳統精神,更將之發揚到當地的其他族群裏去,促進彼此的相互理解與欣賞,更促進整體文化的多姿多彩。

Comment by 陳老頭 on December 24, 2020 at 10:48pm

馬中聯手·閩南“送王船”民俗入遺

20201217日起,馬來西亞又多兩項文化遺產,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第一項來自馬來文學領域,傳統詩歌班頓(Pantun)。此語言藝術形式一般是四行,亦有少數的六行與八行,獲主流國文教育推廣。第二項非遺,則是華族閩南人的傳統“送王船”民俗儀式。

“送王船”民俗儀式是馬來西亞首次聯手中國提出申請的非遺創舉。這項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系的儀式及相關實踐,獲代表世界最高文化機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可,顯示了馬中不可割切的文化淵源。

                                                                      (Photo Credit:台南西港 郭宏偉)

這項文化合作方式的成就,不僅深化了“壹帶壹路”的願景歷史精神,它更是首個“海絲”沿線聯合申遺成功的案例,為馬中此後的文化再生產大業,提供了無限的想像與時間空間。

                                                                         (新华社照片·馬六甲送王船民俗)

Comment by JC on September 24, 2011 at 12:41pm

謝謝你的意見,在我腦中的确一直蘊藏著一些故事的胚芽,不過一直沒閒情去好好打理,慢慢的在這里澆澆水施個肥吧!

Comment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September 24, 2011 at 10:36am

JC,講一講我對于你身為創意人的一點體會。首先是關于你的“敘事”story telling這個能耐,你真的要好好把握。以前我一直很猶疑:馬來西亞人寫故事,有市場嗎?直到我見到電影《父子》的編劇田開良,才有更踏實的心理。

 

他從金馬獎捧了一座最佳編劇獎回來,後來還受邀到臺灣侯孝賢他們搞的影藝學院去授徒。我們有一次在蒲種IOI喝下午茶,他告訴我,本地許許多多很有趣的素材,實際上是很值得說給世界聽的,就缺人去創作。你看見那空間嗎?

 

第二,關于南洋一帶怪力亂神的素材,彭氏兄弟拍的一系列“抬式”鬼戲,加上泰國人本身拍的,說明這些故事有吸引力。馬來西亞的馬來片工作者當然也在拍這些東西。我和他們當中一些人在研討會上交流過,他們本身的看法是,反正馬來西亞的鬼戲是笑死人的;而笑片卻嚇死人(這樣的東西也敢敢拍出來?)似乎也不必要太認真。

 

現在本地中文片還剛起步,有的好像也是這樣的德性!

 

你關注怪力亂神方面的事物,可以有計劃的寫成比他們更有深度的劇情,加入你說的那些心理學、哲學層面的東西,在文化創意創業的角度來看,潛能是很大的。例如,日本的系列驚悚片被拿去好萊塢重拍,就足以證明東方素材有價值。

 

第三,回到”集體催眠“這回事,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我們沉浸在別人太多的”神話“中,以至于喪失了創造本身神話的能力。《愛墾》就是希望提供一些能鼓舞人創造本身神話的東西,好像有關魏德盛導演、蔣勛老師的內容。

 

那天,在噗浪看見一位網友嘲笑說,首相在炫耀他的Iphone,好像他很in。砂拉越有一位重量級的官老爺,4月州選時也在所有公眾場合掏出他的IPAD來,想讓年輕人感覺得他跟得上時代,結果還是輸得很難看。東西新,腦袋沒跟上也沒辦法。

 

我們不拒絕新事物,但是我們要的是人家的創意、精神實質,看看新事物可以怎樣使我們的生活更有創造力。像類似的心理需求,真的很需要創意人本身去探討。

 

JC我們在《愛墾》碰頭的時間不長,但我發現我們的磁場很接近,這樣的對話、探討就從我們開始吧。但我相信此道不孤,我會設法到社交媒體去留意,多邀請有獨特想法的網友到來參與,腦力激蕩激蕩。

Comment by JC on September 23, 2011 at 11:07pm

呵呵,寫寫怪力亂神靈異玄幻的東西我倒不擔心,就怕拍不到好照片。

其實這種集體催眠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常見,大家都一窩蜂的瘋糜平板電腦、智慧手機、激勵課程、暢銷書、排行榜、熱門電影、潮流品牌、各國明星、網絡好康介紹、團購、分享所謂的“好文章”、趣味短片......

這是一個很奇妙的年代,現代人--尤其是青才年,都把“自已”看得很重,很有“自尊”,不容別人的批評意見,但是一方面又一頭把自己鑽入所謂的“流行”的大潮流中。

當外人向他們伸出手時,他們會戒備、會反擊,但設一個陷阱,放一顆糖果,他們就乖乖的自投羅網,被賣了還笑嘻嘻的替賣他們的人數鈔票。

昨天聽電台說:社交網站的盛行,已讓重視幽默的英國人越來越不懂得幽默。他們怕說了不好笑的笑話會尷尬,選擇在網上說,他們怕聽了不好笑的笑話會無趣,就選擇上網看分享的笑話。

這也讓我想到曾經一些從事自銷的朋友的說辭:他們有數不清成功的例子,累積了許多的經驗,所以我們只要乖乖的跟著他們的腳步“复制成功”,就能很容易的有所成績。

當時我的回复是:我是個很重視自我的人,我無法接受和大家穿著一模一樣、說同樣的話、做同樣的事、走同樣的路。我相信你們的成功,但不適合我。

到今天,我雖然沒什麼成就,但我還是會說同樣的話。

對於金融股市經濟的課題,我是門外漢,《竊聽風云II》我看了,但老實說沒有很懂 XD,就電影角度而言,三位男主角的互動少了上集的火花,頗為失望。

期待陳老頭之後有關廣澤尊王的文章。

不管任何宗教,其實都包涵著很深的心理學、哲學、社會學、人文學甚至科學,值得我們正視。而不是一味的稱之謂迷信而不屑一顧,也不該以為玄之又玄而抱著敬鬼神而遠之的心態迴避之。

 

Comment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September 23, 2011 at 1:13pm

JC,你“自投羅網”了,南馬九皇誕的報導,我算你是答應了,就等到時拜讀你的大文了。

我對你倒是充滿信心,記得上回你寫《倩女幽魂》的“不是影評”時,說要給燕赤霞特別寫篇東西,沒想到你那麼快便寫了一篇《倩女幽魂補強計劃》來。

我這幾天忙着準備兒子回去大學上課的事,可是還是把你的文字讀了幾回,你寫得真好,you are a good storyteller。

我要好好推廣你最近的幾篇文字,好文要共享才過癮。

我讀過榮格(Carl Rong, 一譯楊格)的一些書,對“集體潛意識”的一點了解是,它其實與我們的文化傳統息息相關,包括沒說出來, 日常生活沒注意的事物。

老陳寫的那些隨游神而“起舞”的現象確實值得更深入的研討。集體催眠是一個解釋,另一個角度會不會是人最深的內在,不管什麼種族宗教背景,其實還有那種崇拜“更大能量”、“更大存在”的需要?

集體催眠這現象也值得關心。這些年我們的社會經濟狀況不是很理想, 許多集團(例如媒體與財團"共舞")都在玩這東西--

好比說, 股市下跌, 他們就炒作說:"對某某股票可以趁低入場"; 當股市發燒, 他們便說某某公司股價的"成長空間",可以去到RM3.32。

最近看《竊聽風云II》,便可以理解一般。這戲你看了嗎?

和你聊聊真有意思,相信還有許多創意人可以到《愛墾》來表達他們的文化attitude。

Comment by JC on September 22, 2011 at 1:35pm

下個月就是九皇爺誕了, 南馬這里也會有遊行, 那我要不要也來一篇啊 XD

話說在某靈異節目看到, 在有這種大行神明遊行的時候, 會創造出一個"集體無意識界", 所以在旁看熱鬧的人, 有時也會有被附身的現象, 不過附身的不一定是神明. 有時一些在夜晚的遊行, 也有被"虛空過往"(大致是游魂野鬼的意思)附身的可能.

所謂"集體無意識界", 我個人的理解其實也就是集體催眠的一種, 當一群有著相同信仰的人聚在一起進行同一個儀式, 會營造一種強烈的氣氛或磁場, 會影響到在旁的人, 意志薄弱者, 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被這股氣氛/磁場影響了自己的行為和思想.

說起來神奇, 但其實就和所謂的激勵營, 直銷座談會之類的是同一原理吧! 當一群人在台上慷慨激昂的訴說他們公司的產品有多神奇, 加入他們後自己的人生起了多大的變化時, 在台下的"外人", 若是自我意識薄弱, 若正逢人生低潮困境的時候, 你能不受感動, 然後加入他們一起喊口號嗎!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