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魯生·關於設計藝術職業技能教育的斷想(5)

  當然也有不同聲音。就在香港同一學校都是朋友的美學教授劉昌元博士就不以為然。在最近一次美學的國際研討會上,他宣讀一篇長長的美學論文,還是探討美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他對我說:美學自身的基本問題,不能由文化研究所替代。他還將繼續作美學沈思,不想轉移。他對美學的執著,令人敬佩。

  我卻覺得,美學、文藝學的這兩種發展趨勢,相反卻又相成。自上而下,由下而上,應可互補,關鍵是如何將兩者結合起來,促成新的整合。


  我向來十分敬重哲學美學,但我不滿足於僅對審美作哲學結論,而希望美學能解釋人類具體的審美和創美。藝術創造和藝術審美,乃是人類審美現象中的一種獨特形態,和自然審美、文化審美相比,有其獨特的性質和規律。因此,在80年代初,我熱切期盼發展文藝美學或藝術美學,創辦《文藝美學叢刊》,和葉朗、江溶倡編《北京大學文藝美學叢書》,參與王朝聞主編的《藝術美學叢書》。如今,文藝美學的發展成了文藝學中的一個學科,繪畫美學、音樂美學,電影美學等也都在向更縱深的層次發展。我想,文藝美學或藝術美學還應有新發展。

  但是,文藝美學或藝術美學並不要也不能代替哲學美學。審美學的領域廣闊得很,它至少應對這兩類審美現象做出理論概括:一是對自然的審美,二是對文化的審美。藝術創造和藝術審美,只是文化現象的一種。


  大自然為人類帶來了連綿不盡的美感。我們贊嘆大自然之美,鬼斧神工,自然天成,不由人力所致,具有獨特的魅力。隨著人類實踐領域的擴展,人在大自然中越來越多地發現天然之美;但伴之而來的自然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天然之美也越來越顯得珍貴。中國傳統美學對天然之美情有獨鐘,對自然審美有許多真切的體會和精辟的描繪。但對自然如何審美和自然本身怎麽會美究竟不是同一回事。對自然本身之美至今尚未有一個合理的符合實際的解釋。物種自然屬性說,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說,都不能令人滿意。還是馬克思的價值論可以把我們引向對自然美的更合理的解釋,似應大有可為,且可發展為一門新的學科:生態美學。前兩年,我在主編《人與自然》叢書時,就期盼《生態美學》的早日出現。

  但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已不可能完全回歸自然。我們每個人都已不可能脫離人自己創造出來的文化世界。作為主體的人,在和作為客體的自然不斷相互作用的過程中,自然不斷在人化;人和人的相互作用的發展,使主體間的關系更為復雜多樣;個體自我本身和周圍環境的相互影響,使得個體世界也越來越豐富復雜。物和物,人和物,人和人的相互作用都在影響著個體世界。


  我們可以把文化區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但任何文化都是處於一定人文關系中的人的活動的結果,人化的產物。對於我們生活於其中的文化世界,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對待,但我最感興趣的還是如何從美學的角度來審視。我們需要各種各樣的文化研究,我更希望走向文化美學。

  文化之美是人所創造的美,不同於天然之美。美,並非都是人的創造;勞動創造出來的,也並非必美。但是,確實,勞動也在創造著美。如果人能按照美的規律來創造,人類就能創造出美。但是,如果人類勞動違反了美的規律,創造出來的就不一定美。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未必都美。人間有多少假、醜、惡!這不都是人的自我異化活動中滋生出來的嗎?那末,人間的文化創造,怎樣才能符合美的規律,這是文化美學必須回答的首要問題。進一層,人間的文化創造,並不只是僅為滿足審美需要而展開的,很可能首先是為滿足實用需要,甚至可能把交換需要放在首位。這樣,文化產品的實用價值、交換價值、審美價值應是什麽結構關系,這也是文化美學必須回答的問題。還有,對文化的審美,和自然審美、藝術審美是怎樣的關系,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這涉及更為復雜的審美標準、審美理想等,亦應是文化美學不能回避的問題。

Views: 2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