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動態簡約分割線

 

邁克爾·達頓教授 

德勒茲的“根莖”和“強度”與中國的關係 

從三個出自《千高原》的詞展開—— 


(1)莠草

 

《千高原》第一章“根莖”中就談到了中國。20世紀美國作家亨利•米勒寫道:“中國是生長於人類的甘藍田之中的莠草……莠草也許有著最具智慧的生命。確實,莠草不開花,也沒有產生出戰艦,山上的佈道。然而,最終,總是莠草佔據了上風。最終,所有的一切都要復歸於中國的狀態。這就是歷史學家通常所說的黑暗時代。除了草,不存在別的出路。⋯⋯草生長於廣大的未耕耘的空間之中。它填補空隙。它在其他的事物之中、之間生長。”

 

(2)群狼

 

群狼指標著一種強度,在狼人的無器官的身體之上的一個強度帶。群狼,它們就是強度、速度、溫度,不可分的多變的間距。這是一種麋集,一種狼的集聚。 

政治意志包括了一種可能性:政治是生死問題,而生死定義了其他議題的定義。劃分敵友是政治的標準。所有政治活動和政治動機所能歸結成的具體政治性劃分便是朋友與敵人。而朋友與敵人的劃分表現了最高強度的統一或分化、聯合或分裂。

政治的強度就是:朋友與敵人的劃分表現了最高強度的統一或分化,聯合或分裂。 

在毛澤東的專著中有這樣一句: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毛澤東超過了列寧提出的戰爭是政治的繼續這一公式。比列寧更接近事物最深層的內核,獲得最大限度地完成其思想的可能性。毛澤東的革命比列寧的革命更植根於本土。(政治概念就是敵我)

 

(3)運河化


談到東方官僚的問題,東方的官僚是一種運河式的體制,比如著名的“所有權不明確”的水能的案列。在其中,國家產生被運河化(被疏導)和進行運河化(進行疏導)的階層。 

運河化:上邊有政策,下邊有對策。“江湖”很像德勒茲的概念。



汪民安教授 

從藝術的角度談德勒茲的“褶子”與巴洛克

文藝復興與巴洛克

巴洛克與德勒茲的思想有很大的關聯,巴洛克是17世紀西方的藝術流派,但是它很長時間都是被認為是不入流的,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才被大家認可和接受。巴洛克與文藝復興有著很大的差別,文藝復興的繪畫方式主要是線條,巴洛克的繪畫方式主要是塗繪。從文藝復興的繪畫可以看出它強調的是線條的完整性,描繪對象和背景間有著很清晰的邊界。但巴洛克的特點是這個邊界被打破了,將邊界淹沒在了背景之中。這是最主要的差別。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因為線條將主體與周圍的事物嚴格地區分開,因此在視覺上是極其靜止的,呈現的是一種安靜之美和諧之美。而巴洛克繪畫打破了這個邊界,事物與事物之間是相互滲透,相互感染,相互連接的,繪畫有一種運動感,是一種運動之美。

(收藏自“新世紀當代藝術基金會”平臺)

Views: 3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