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韜·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解構主義(中)

二,解構的哲學

 

解構一段話語,即是通過在文本中識認出產生了據說是論點、中心概念或前提的修辭活動,來表明話語如何損害了它所維護的哲學,或為它奠定基礎的諸等級對立命題。解構的歷史由來已久,解構是將事物內在邏輯推至極限,最終導致了其本身的分崩離析。

下面以因果關係為例進行解構。

因果關係是我們這宇宙中的一個基本法則。假如不是事先認定一個事件導致另一個事件,我們將無法認識世界。但尼采認為這個因果結構的概念,並非某種天生使然的東西,而是種精巧的比喻或修辭活動的產物。

尼采舉了一個例子。設想某人感到一陣痛楚,於是他去尋找原因。也許發現了一枚針,於是設定一種聯系,顛倒了知覺的或現象的秩序“痛……針”,而促生一種因果秩序“針……痛”。我們是從果發生後去才去想象因。我們可以來與休謨、康德做對比分析。假設由兩個現象,現象A、現象B。比如黑球撞擊白球,白球滾動。休謨認為我們充其量只是看到了兩個事件的發生,卻並不知道這兩者究竟有無聯系。這與解構先承認因果關係的存在截然不同。

 

再看康德,康德第三組二律悖反,正題假設宇宙中有自由,即認為有超越於因果以外的自由因,其證明是:假如宇宙中只有因果變化,有果必有因,這樣就可以推至於無窮,所以必須假設有自由因作為變化的起點。其反題認為宇宙中根本無自由,一切事情都按照自然的因果律而發生,其證明是假如自然界作為一個完整的統一體,有自由,就有一個超越於因果性的自由因,那等於說這個自由因本身不是為其它原因所產生,但是不可能有這樣的東西,因為自然中的一切不可能是沒有原因的。

 

假設一段因果序列A→B→C→D→………………那麼是什麼導致了A呢,勢必會導致一個無窮序列,導致了導致了A的東西;導致了導致了導致了A的東西…………永遠找不到一個超出因果鏈條的自由因。而如果把A定義為自由因的話,那麼A本身就在這個因果鏈條中,同樣顛覆了自身邏輯。

 

康德是從它的反面來推斷。假設因果關係是絕對的,跟解構很類似,都使其內部邏輯崩潰。但是康德想證明的是因果、自由在理性上的永恒矛盾;解構則是承認因果關係,但是企圖顛覆因對果的指導,指出果才是中心。特別要注意的一點是,解構因果關係,必須沿用因的概念來攻擊因果本身。

 

再看兩個很有趣的例子:射手跟農場主假說。先談“射手假說”:有一名神槍手,在一個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個洞。設想這個靶子的平面上生活著一種二維智能生物,它們中的科學家在對自己的宇宙進行觀察後,發現了一個偉大的定律:"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會有一個洞。"它們把這個神槍手一時興起的隨意行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鐵律。

 

“農場主假說”則有一層令人不安的恐怖色彩:一個農場里有一群火雞,農場主每天中午十一點來給它們餵食。火雞中的一名科學家觀察這個現象,一直觀察了近一年都沒有例外,於是它也發現了自己宇宙中的偉大定律:"每天上午十一點,就有食物降臨。"它在感恩節早晨向火雞們公佈了這個定律,但這天上午十一點食物沒有降臨,農場主進來把它們都捉去殺了。

從我們的角度出發,我們知道因為射手每隔十厘米打靶,所以每隔十厘米才有一個洞。但是對於二維生物來說他們只能觀測到結果,永遠推測不出原因。要麼他們用自己的經驗杜撰一個,要麼他們就當這個為世界的定律。事實上我們人類的世界同樣如此。

再比如將石頭扔向窗子。這時候我們會知道:因為石頭砸向窗子,所以窗子破了。但是事實上,我們的經驗、感覺和知覺應該是是:窗子破了,是因為石頭砸向窗子。因為我們經驗得多了,才會得出前一個句式。如果這個窗子是一個質量很高的窗子,如防彈玻璃,那麼前一個句式毫無疑問就是錯的了。

Views: 6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