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澤全《深度文化旅遊城市》拉巴特

摩洛哥首都拉巴特(Rabat),位於該國西北的佈雷格雷格河口,瀕臨大西洋,是摩洛哥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市區房屋整齊潔淨,街道寬闊筆直,市南大西洋岸,海灘平坦細軟,是夏季旅遊勝地。

拉巴特這個名稱源於阿拉伯語,含義不一,說法眾多。一種說法認為「拉巴特」是「捆綁」的意思。乍一聽,簡直讓人吃驚,一個國家的首都為什麼用這樣一個名稱呢?


追根溯源,原來是這樣的:很早以前,拉巴特只是大西洋畔的一個小村子,當時的國王將逮捕的犯人和擄來的戰犯,用繩子捆綁起來,命令士兵將他們押送到這里從事繁重的苦役,隨著被送來的人越來越多,村子逐漸擴大,以致形成城市,從而得到一個奇怪的名稱——拉巴特。


另一種說法是:1150年,摩洛哥穆瓦希德王朝的統治者阿卜杜勒·阿里·穆明為了出兵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和渡海遠征西班牙,在沿海的古羅馬城市薩累的廢墟附近建立了一座軍事要塞,定名為「里巴特·法特赫」。這座軍事要塞便是烏達亞城堡,也稱烏達亞要塞,至今依然保存著。

在阿拉伯語里,「里巴特·法特赫」意為「勝利的營壘」,據說是為了紀念當年阿拉伯軍隊在阿拉科薩戰役中打敗西班牙人的勝利。後來,時代變遷,幾經滄桑,「里巴特·法特赫」這個軍事要塞逐漸擴展為一座規模宏大的城市,但仍沿用舊的名稱,簡稱「里巴特」,久而久之,「里巴特」演變成「拉巴特」,並作為城市名稱沿用到今天。

拉巴特是非洲的歷史名城之一,始建於公元12世紀。

1912年,法國殖民者將摩洛哥的首都從另外一座古城非斯遷到拉巴特。1956年,摩洛哥獨立,正式定拉巴特為首都。市區由拉巴特新城和薩勒舊城組成。

薩勒舊城築有紅色城牆,迄今保存完好。城內有許多歷史古跡,建於公元12世紀的哈桑清真寺,是當時北非最大的清真寺,傳說當年由國王親自監督建造,長183米,寬139米,內設16道門。

雖然因發生於15世紀的一場大地震而遭到嚴重破壞,但清真寺的宣禮塔至今完整無損,它佔地16平米,高44米,如果加上塔頂,則高69米,用玫瑰石塊砌成,規模宏偉,充分顯示了摩洛哥古代勞動人民精湛高超的建築藝術。

座落在海角上的烏達亞城堡,城門、了望崗樓依然保持著當年的風采,城堡內的花園里生長著奇花異草。位於新城東南的薩累古城遺址,門樓、清真寺、墓碑等迄今保存完好。建於1785年的拉巴特王宮,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宮殿建築,佔地兩平方公里,擁有眾多的、式樣各異的宮殿,屋頂為綠色玻璃瓦,華麗而壯觀。

舊城區古香古色,眾多的阿拉伯建築和清真寺反映出濃厚的民族色彩,手工藝品作坊佈滿深街窄巷,連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都保持著濃厚的中世紀風采。新城區現代化建築與阿拉伯建築錯落有致,交相輝映,街道兩側綠樹成蔭,花團錦簇,街心公園隨處可見。傍晚時分,漫步在大西洋岸畔的海濱大道上,望著落日西墜,聆聽浪濤呼嘯,別有一番情趣。

從拉巴特機場進入市區,公路兩旁儘是鮮花,一簇紅,一簇黃,一簇紫和一簇藍,宛如五彩繽紛的巨幅阿拉伯地毯鋪在眼前,伸向遠方。遠處的丘陵、山巒也是綠油油的,渾然一片,顯得非常均勻、整齊,簡直就像經過人工細心栽培似的。

沿途還可以看到一種奇特的橘子樹。這種橘子樹一年四季開花結果,有趣的現像是:在同一棵樹上,有的枝頭上正開著花,有的枝頭上正含苞欲放,有的枝頭上已結出小果實、有的枝頭上卻掛滿了黃澄澄的大橘子。

這種橘子個頭異常大,有人形容像排球那樣大,雖然有些誇張,但說它像柚子一樣大小,是恰如其份的。橘子不僅個大,而且皮薄汁多肉厚,味道酸甜適度,是宴請賓客的佳品。保護得很好的大自然綠色植被,帶來了舒適宜人的環境。拉巴特空氣清新,一塵不染,即使很遠很遠的景物,也能清晰地觀其輪廓。

Views: 17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