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晗·拓新·立新·創新: 新中國文化產業七十年(4)

事實上,改革開放之初,一批學者開始對社會主義文化工業化生產若干問題進行有效地探索,並對客觀存在的文化產業進行較為系統的定義與研究,所采用的名詞也是五花八門,如“第三產業”( 于長鎮、張可凡,1986) 、“文化藝術的商品性質”( 李軍,1987) 、“文化消費”( 賴志剛,1987) 與“精神產品” 1 ( 劉四輩,1987) 等等。不難看出,“文化產業”在當時雖無名、卻有實,這顯然不是因改革開放橫空出世的產物。

“文化產業”一詞被中文學界正式提及,是1988 年李建中的《論社會主義的文化產業》一文的發 2。這篇文章從馬克思《資本論》中相關論斷出發,論述了“社會主義的文化產業”的基本屬性,並敏銳地指出了中國文化產業的特殊性即“社會主義的文化產業”,其社會效益必須要優先於經濟效益,這是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文化產業有本質差異之處,因此該文認識到“一方面,文化產業在其物質生產階段,必須按經濟規律辦事”,“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文化產業作為社會主義的精神生產部門,又決不能為商品交換的原則所左右。” 2 但截至2019 年10 月,通過中國知網的數據檢索發現,這篇在中國文化產業研究史上有著奠基地位、且有著重要學術創建的學術論文,在以“文化產業”為標題的所有中文論文中,被引率為35 次,在300 名之外,下載量更是在名落2000 名之後的405 次。在以“文化產業”為標題的CSSCI索引論文中,這篇論文的被引率/下載量的比例為0. 086( 2019 年7 月數據) ,竟然低於所有被統計CSSCI 論文的平均值0. 157,也就是在極少數讀到這篇文章的讀者當中,願意引用者則更少。這說明,這篇文章並未能成功地深入推進文化產業“中國化”路徑的研究。


1 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問題(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九日、十日) 》,見於《毛澤東文集》( 第七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434-443 頁。

2 有觀點認為,我們今天提到的“文化產業”,是由日語再度轉譯而來,1989 年,日下公人的《新文化產業論》譯介入華,中文學界始有文化產業這一說法,這種說法影響很大,但是不確切的。

3 李建中:《論社會主義的文化產業》,《人文雜誌》,1988 年第4 期。
2018 年,筆者受中國大百科出版社委托,參與執筆《中國大百科全書》( 第三版) 的“文化產業”分支核心詞條。

Views: 1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