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麟·傅柯哲學中的文學布置與摺曲(7)

從書寫實踐中習練嶄新摺曲的所有可能 16,折返、轉向、回歸…為了劃出一道創新(也必然是虛構)的弧。這是何以在傅柯這門獨家的摺曲學中,語言透過文學所充份給予的界限經驗一再被怪異地凹折,意符 (signfiant) 在此不僅如拉岡所指出的開始滑動,不僅斷開了其與意指 (signifié) 的固定關係,而且自我折返如同鏡像,或如同只有不斷彎折甬道卻不指向任何目的的迷宮,而書寫在此,「不意指事物,而是話語」(Foucault, 1994b : 252)

於是存在一種類似傅柯所謂「哲學倫理型」(êthos philosophique) 的當代「文學倫理型」(êthos littéraire) 17,其最主要的特徵之一,即在於無政府式的動員任何情節(或無情節)、任何形式(或無形式)、任何語法(或非語法)、任何文類…,換言之,任何語言經驗,以促成自我折返的重複生產,或者不如說,對傅柯而言,文學在某種意義下已等同一門曲線再生術, 一種無限生產摺曲的工藝程序與超越習練。文學實現了一種在語言平面(且其必然是「語言界限表面」)上的「自我與自我」的關係 18


這是何以傅柯說,「作品總是由它本身內部所自我意指,且如同語言藉由語言的重複而自我給予,對於這曲線的分析難道沒有一席之地嗎? 對我而言似乎大概正是在此,正是這個作品在自身的內含(implication) 分析,對作品藉此不停地在它本身中自我意指的這些符號分析,我認為正是在此,總之,其將其意指賦予這些多樣與多型態的事業,今日被稱為文學分析。」(1964 : 15) 這種必然具有某種存有論意涵的文學分析,來自於文學如同是「語言藉由語言的重複而自我給予」之物;文學存有論最終經由一種純粹的語言自身實踐所給予, 其彷彿只是語言在語言中的喃喃自語,意指作用在此實踐中被書寫所截斷、懸擱,文學成為語言自身的簡單重複;自我再現、自我參照(auto-référence) 19,自我折返、自我內含、自我摺曲…,總是透過這些隱寓在己重複的運動,書寫促使語言自身成為一種複雜的疊層但同時卻僅給出一種空洞的厚度,其並不太是由語言朝人性、情感或道德外延的深度,而首先是極度平面與極度表面的扁平存有(語言存有), 再由此存有不斷自我摺曲堆疊成各種異質的空洞語言積體。比如在薩德作品中,吾人看到的是性特質的空洞語言積體,其僅由在性特質層級的越界所摧逼而成的語言纖薄存有所摺曲疊置而成,且絕對不是任何色情文學的複製或改寫。

文學在此意義下只能是一種去作品化的白色存有,一種由摺曲的多重疊置所層層構建的語言疊層性(feuilleté),這是一種無超越性的內在性平面,一種無確切內容的形上學積體 20。而這個由書寫越界實踐(反式考古學)所給予的疊層或冊頁(內在性系譜學)或許正是馬拉美一生所構思的大寫書,是波赫士用一輩子的書寫終於身陷重圍的迷宮,也是喬哀思由語言所織綴的「混宇」(chaosmos),是德勒茲與瓜達希的「千重台」與根莖,或者就是傅柯的多重鏡像與異托邦!

15 相關的分析,請參閱〈分裂分析傅柯 IV:界限存有論與邊界-事件系譜學〉。

16 相關的分析,請參閱〈分裂分析傅柯 III:內在性知識論與內在性倫理學〉。

17 本文將 êthos 譯為「倫理型」,對比於傅柯另一個重要概念 épistémè ,目前已約定俗成的譯為「知識型」。在傅柯對於性特質史的系譜學研究中,他似乎極在意各個時代 êthos 的斷裂與置換,其指的是該時代風俗,及由風俗所顯露之的精神或心靈狀態、即精神氣質、風氣等,就如他在《詞與物》中在意的,是古典時代迄今的知識型之更迭與形構。何乏筆在〈越界與平淡:從界限經驗到工夫倫理〉(「界限經驗:傅柯美學工作坊」,中央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10/11。)中,則將 êthos 譯為有中國哲學意涵的「風骨」。本註釋中關於 êthos 的說明,感謝匿名審查人的建議。

18 在《主體詮釋學》中,傅柯指出,所有涉及自我習練的這些想法,主要圍繞著一個中心核,其構成一組意象如下:必須集中心力 (s’appliquer) 在自我,必須自我們週遭的事物轉向 (se détourner),必須自一切有可能引發我們注意力、引發我們興趣、激起我們狂熱之物(但此物不是我們自己)轉向,必須轉向以為了再廻反 (se retourner) 自身,必須一輩子將注意、目光、精神,最後甚至整個存有都朝向自我。我們自一切將我們從我們轉向之物轉向,以為了再廻反我們自身。傅柯說,所有至今為止他所欲說明的,正是這個轉身 (volte) 的意象。


19 關於自我參照,請參考 Foucault, “La pensée du dehors”, 519-520,或 “Langage et littérature”, 15。

20 關於疊層性與內在性平面,可參考德勒茲與瓜達希的《何謂哲學?》,第二章「內在性平面」。

(本文作者楊凱麟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 / 珍藏自《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第二十五期 (2011 年 1 月) 頁 69-100)

Views: 2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