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勤建·民間文化遺產保護開發的理論與實踐(10)

因為全球現代化,並不等於一體化。所謂全球經濟文化一體化的現代化,特別是文化的一體化,只是一種烏托邦的夢囈幻想。人類是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但是,地球雖小,地球各地的生態環境和人類各自的生存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我們不可能要求陜北高原和江南水鄉種同樣的水稻,也不可能讓大部分中國民眾像美國人一樣生活——那地球一個肯定不夠。因為美國兩億多人口每年消耗全球三分之一的資源,13 億中國人,像他們一樣,就至少還要有兩個以上的地球。地球上各地的自然狀態和物產經濟自有自己的特色,無法強求一律,實現一體化。

世界上每個民族和國家都有自己的生活地域,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文化模式。從而構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風格。例如,從歷史文化的角度考察,上海人的住宅,深受地域文化人文因素的沾溉和影響。


地域文化(Regional Culture)是人文基因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一個地區民眾在特定的
生態環境中共同生活釀就的與其它地區有差異的文化。就全球而言,如中國文化,印度文化,古埃及文化等。一個大的文化區域內,又可分出較小地域的文化區,如中國江浙的吳越文化,山東的齊魯文化。地域的民眾和生態環境造成了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也會反饋於其身,主要表現在地域物質層面和非物質層面,以流行的獨特行為模式,代代相傳的行事方式,以及對社會行為具有規範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等形式,制約人們的價值判斷,審美需求、人際交往,生活走向。住宅消費,作為行為模式和行事方式,理所當然會受之於地域文化的掣肘。

開埠前的上海,住宅消費也深受中國民居空間環境和建築文化理念的制約和影響,首先選擇與地域文化相宜的人化自然環境空間和建築形式,注重居住地的住宅與特定地域生態環境的融和,根據當地的地形地貌、氣候、水流環境的特征,挖掘其內在的有機構成和獨特內涵,營造與自然和諧的有機綠色建築,人聚空間。今天上海周邊地區旅遊勝地千年古鎮同里、周莊等就是上海當年的縮影。開埠後中西合璧發展的石庫門住宅,則是在中西文化融合下,重構的地域住宅的自然文化環境空間,成為當年國際都市建築文化的一道“上海化”亮麗的風景線。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的各方面有了飛速的發展,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外來人們的驚呼:“認
不得上海了”,就是很少聽到這個或那個像人們心目中的上海。這表面上聽來是在表揚贊譽,實際上,我們冷靜思考一下,都像了外國,那麼,上海呢?作為一個國際的大都市,上海如果沒有了自我的特色,上海還能算上海嗎?在不求甚解的全球化衝動和單一科技文化支配下的經濟轉型,上海在發展的同時,不可置疑的是,上海大都市固有的文化本性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最突出的是上海的建築和房地產開發。看到一棟棟金碧輝煌閃閃發光玻璃屏障的摩天大廈,一些官員和經濟人士,自以為是現代化的傑作,而我接觸到外國一些專家卻對此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把這些建築垃圾堆積在上海?

Views: 2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