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啟臻:景區與社區:共建與共享(2)

其次,產業扶持。為了幫助周邊社區可持續發展,帶動村民盡快致富,景區采取了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先後扶持農民發展油茶、興辦養牛場、建立雷竹生產基地、發展獼猴桃產業等,景區負責提供苗木,安排培訓並聘請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在這過程中不僅提高了農民產業結構調整的意識,也改善了農民的發展理念和技術素質。特別是成立了由景區采購配送中心和黃山區農委及相關鄉鎮負責人組成的協作機構,專門負責協調社區農產品的生產與景區農產品采購的對接。社區與景區雙方簽訂農產品供應協議,社區根據景區采配中心的要求組織生產,有針對性地發展種養殖業,生產優質農產品。通過與當地種養殖大戶、蔬菜基地,以及農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合作,探索“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經營運作模式,建立長效溝通協調機制,實現了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深度交流,既解決了農民生產農產品“賣難”問題,也保障了景區農產品的安全可靠。切實在合作中實現“雙贏”。 

其三,就業與補償。為帶動景區周邊鄉村的發展,景區采取了以獎代補的方式,每年拿出200多萬元補貼給村鎮用於防火和林木病蟲害防治。2016年每個自然村防火補貼為2.9萬元,給行政村補貼5.8萬元,鄉鎮補貼4.3萬元。此外,村民的公益林補償每年20多萬元,村里每修建一條防火道路,給10萬元的補助,每年村民清理防火道的枯枝落葉補貼10萬元左右。這些措施增加社區居民收入的同時,也把景區與社區緊密聯系在一起。

 

除了補貼,景區還努力為附近社區居民創造就業條件,索道管理服務、景區衛生保潔、餐飲等共吸納就業6000多人。景區還把部分經營權交給了社區,由鎮里組織服務公司,統一安排管理攤位,老百姓利用攤位銷售土特產、食品、水、飲料和上山用的拐杖等,同時也把擡轎子、挑夫等勞務納入了規範管理的範疇。實現了山上就業與山下就業相結合,很好地解決了當地居民就業問題。 

社區:守衛黃山的重要屏障。沒有社區的景區是單調的,景區是山水園林的集合體,常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景區的靈性不僅來源於文人墨客的軼事傳說,更主要的體現在當地勞動人民的生存智慧。社區的居民提供豐富而具有黃山特色的農產品,維系著特色民居和生活方式,雕刻、盆景、漆器、竹編、文房四寶、民俗、方言、傳說等,與黃山景區一起構成了獨特的文化綜合體。沒有當地社區和居民,黃山文化就會因失去傳承載體而黯然。當地居民也是黃山的保護神,他們守衛黃山、利用黃山、也不斷豐富和發展著黃山。

Views: 4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