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棟:論中西小說理論的哲學和美學根基(11)

從道家“有無相生”哲學理念衍生出小說的“無中生有”的起源論,使得中國傳統小說的創作帶有表現主義的色彩,這與西方的小說起源甚至文學起源都有著明顯的不同。“無中生有”的理念在小說創作過程中,就是指從想像中創造出虛構的敘事,但從文學虛構性來看,這又與西方的虛構觀如出一轍。從形而上學的角度看來,道家形而上學的思想認為“道”即無,而無則生萬物。

老子在《道德經》中闡明,“道”的本體是“無”,其作為卻是“有”。在對小說的本體進行重新定義的時候,道家的觀點或許能給我們一些靈感。在小說理論中,學者們關於小說的來源有多元的看法,其中不乏有與西方模仿說相當的看法,但在模仿生活方面,中國傳統小說理論很早就表達了接近現代小說理論的思想:小說摹仿生活,但卻不是生活的復制品;它很像生活,卻不是生活,但又比生活更逼真。筆者認為,我們再也找不到比中國關於宇宙形成的概念更好的方法去理解小說的矛盾性狀況了。當無限的生活是不存在的時候,小說就成了存在。正如小說是生活的反映,或者說折射一樣,我們也可以將它看作不存在的存在,這種無中生有的存在就是傳統小說的本體論。

 

中國古代小說的本體論也受到與道家思想接近的佛家思想的影響,特別是佛家關於世界和存在的本體論的影響。在佛教的觀點看來,現實是虛幻的,一切的存在,包括人自身,都是暫時的,一切的存在都是轉瞬即逝的,是與其他事物共存的結果。佛教觀點普遍認為,生命就是一場夢幻。這一觀點在佛經中是這樣表述的:“見諸法離自性故。如雲火輪揵闥婆城不生不滅故。如幻陽炎水中月故。如夢內外心依無始世來虛妄分別戲論而現故。”清代的小說理論家黃越在描繪小說的本體性狀況時說了一段相似的話: 

且夫傳奇之作也,騷人韻士,以錦繡之心,風雷之筆,函天地於掌中,舒造化於指下,無者造之而使有,有者化之而使無,不惟不必其事,亦竟不必有其人。所為空中之樓閣,海外之三山,倏有倏無,令閱者驚風雲之變態而已耳,安所歸於或有或無,而使措筆而摛詞耶!

Views: 2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