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新平:海外華人信仰對中華民族文化共同體的意義(3)

海外華人信仰的文化意義

 

中國遠古哲人史伯早就指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故而不可“去和而取同”(《國語·鄭語》),這意味著“共同體”的實現只能靠“求同存異”,和平共處。誠然,信仰所要求的單一和專一使之具有排他性。不過,不同信仰卻必須面對其共同存在的現實,因此,相互之間的對話、談判應為常態,因為在社會層面形成或構建信仰的存在共同體是可能的,但也需要信仰之間的寬容和包容。我們所提倡的,是在多元信仰中求同,即使有不同也應是和而不同,這就是“和同”,而非“剸同”。海外華人處於多種信仰文化的交界、交接之境,對信仰意義上的多元通和會有更多的比較及鑒別。 

宗教信仰關涉永恒與現實之間的“間”性、之“際”,但更多側重於現實即人的歷史存在。對此,我們倡導歷史唯物主義,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我們關注宗教信仰問題,關鍵在於對信仰者的人生經歷及社會參與的關注,是其今生今世而不是什麽“彼岸”之“神”的無謂之爭。並且,這些無謂之爭在海外華人的信仰生活中,反而會增加其在不同國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間”、之“際”的沖突或融貫等體驗及感悟。

 

應該承認,“神”之有無、何為“心”“物”,我們應該將之主要視為哲學認識論方面的問題,而並非社會存在論問題的最主要關注。當然從純學術層面可以不斷地探究這一問題,但在社會政治層面則可以對之揚棄、超越,不必過度糾結。所以說,我們對宗教信仰問題,有必要從哲學理性認知及社會政治效果這兩個層面來認真研究和界說。哲理上可以持續存疑,社會政治上則時不我待、必須考慮及時達成共處共存。特別是在對待海外華人宗教信仰問題上,首先應該關注其社會政治效果,然後再去探究哲學理性的認知。這是一種全球范圍統戰審視的大視野,我們需要社會、政治、文化等多重領域的大統戰。 

綜合宗教學理解和社會政治理解,宗教信仰說到底也是一個文化問題,即有沒有宗教信仰文化、其內涵和內容是什麽的問題。此即世界宗教文化討論之真諦,而在中華民族及其文化發展的思考上,則有著巨大的戰略意義。中國的宗教信仰文化跌宕起伏、歷久彌新,在慎終追遠、反躬自問的精神夢尋和文化回歸中逐漸露出自己的本真面目和自我意識。海外華人在地緣上可以做到背井離鄉,在精神上則不可能擺脫其信仰家園。中華民族的宗教信仰亦有其與眾不同之處,其特點就在於對“神”之獨特體悟、上下打通。

Views: 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