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剛·進入消費的“身體敘述”:一個符號倫理學分析(6)

對自己身體的“不滿”或“不喜歡”如此之多,緣於消費主體落入了由身體敘述的“象徵界”中。在這里,確立主體性的“孩子與父母模型”讓位於“消費主體與各種模特以及影視明星模型”。模特和明星充當了“形象大使”或“形象楷模”的角色,他們的身材成為消費主體確立自我主體性的“理想身體”。

於是,這些“理想身體”成為了廣告商爭奪的“稀缺資源”,理想身體便被各類系列化、產業化、品牌化商品

所包裝,進而被組織進廣告中了。與此同時,與理想身體對應,也產生出了各類設計師和一整套工業設計。消費主體在這樣的“象徵界”中為確立主體性,勢必效仿模特或明星為了保證自己具有完全符合完美標準的形體,而利用各種化妝技術、整容技術以及其他商品以消除不完美性的做法。


如此這般,整個商品體系就被“理想身體的美學標準”組合了起來,引發了消費大眾為確立自我主體性而紛紛效仿的狂潮,從而帶動了整個消費社會的商業運作。何輝運用實證研究的方法綜合分析了中國報紙廣告(1987-2001)中的人物形象和典型事

物/現象後,發現大多數廣告人物在廣告視覺表現上和產品結合在一起[11]。這在一定層面也說明了廣告是在運用身體敘述傳達美學標準的方式來組織商品體系的。


(二)身體敘述語境的自然和諧


西摩·查特曼(Seymour Chatman)在《故事與
話語》中,認為每一個敘事由兩個部分構成,即故事(story,Histoire)和話語(Discourse,Discourses)。其中,故事包括人物和背景[12]

在許多身體敘述廣告中,人物經常是在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背景中實施行
動。例如,在菲亞特汽車廣告中,汽車穿越崇山峻嶺,穿越雪域高原,最終停止西藏布達拉宮前。沿途的藏民和羚羊並未受到絲毫的驚嚇,甚至對這位“不速之客”充滿好奇與期待,靜靜地守望著轎車駛來的方向。

這個廣告中,作為汽車駕駛員的人被隱去了,汽車的馬達聲以及滾滾濃煙被隱去了,在其經過之處並未造成藏民和羚羊的恐慌,而是自然而然、若無其事。這是廣告修辭在有意將產品消費可能引發的環境危機隱入無意識領域,制造消費產品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神話。

[11]何輝.“鏡像”與現實:廣告與中國社會消費文化的變遷及有關現象與問題[J].現代傳播,2001(3).
[12]西摩·查特曼.故事與話語:小說和電影的敘述結構[M].徐強,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5-6.

Views: 4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