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暉:大國、強國、現代國——關於“崛起”的討論(8)

他們根據《史記》和其他一些資料,根據對秦漢時期人口和土地等進行數據分析,得出結論:秦故地的經濟是不能自給的。而當時經濟最發達的地方是關東的魏、趙、韓、齊這四國的故地。在秦漢時代,每年他們都要向關中輸出400萬擔糧食,還包括大量的紡織品和其他手工業品。

所以,上海復旦大學的葛劍雄先生就說,全面考察秦漢時期的經濟狀況,我們不能不承認,當時最發達的地區是關東。主要的財富,也積聚在關東。

那麽,秦國經濟既然不發達,政治上又極度苛霸,那他們到底想要怎麽樣呢?商鞅的一句話震驚四座,他說,“政做民之所惡,民弱;政做民之所樂,民強。”為政者就是要做老百姓痛恨的事情,而絕不做老百姓高興的事情。你有能力做老百姓痛恨的事情,這才顯示你戰勝了老百姓;如果你要順從百姓,做老百姓喜歡你做的事情,那麽這就說明老百姓在牽著你的鼻子走,百姓強了,國家也就弱了。


他的思想與今天胡錦濤同志所提倡的“以人為本”的思想截然對立。“我就要做老百姓痛恨的事情,我就不做老百姓高興的事情”,古今中外恐怕有很多專制者這樣想,但是敢這樣赤裸裸地、肆無忌憚地說出來的也只有商鞅一人吧!在這樣的情況下,百姓過的是一種什麽樣的日子呢?

有很多關於秦國當時狀況的描述,比如說賈誼的《過秦論》,他把秦朝老百姓說得很糟糕,他們是反秦勢力,可以說他們別有用心。但是商鞅都用這種制度治理百姓,我們能不相信嗎?“強秦造福於人民”的說法,不需我們來反駁,商鞅、韓非子這些強秦理論家就是最有利的反駁者。


另外一個問題在於,為什麽這樣的所謂暴秦,居然還能成就大業呢?

古話道:“得人心者得天下”,這應該是一個很善良的說法,但是我認為這種說法只有在一種條件下才是事實,那就是在民主政治的條件下。因為民主政治本身就是靠老百姓投票來決定你能否得天下,如果不得人心,怎麽可能得天下呢?但是,如果我把這個邏輯放到古代,像秦始皇那種狀態下那恐怕就應了“成者為王,敗者寇”這句話。

Views: 1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