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如何講好“一帶一路”故事(4)

第六,絲路倡議落地既要頂層設計,更要基層創新。在調研過程中,很多地方干部最後的總結往往驚人的相似,大家習慣用兩句話結尾:希望中央重視我們,給予特殊的政策,在資金和政策上予以傾斜;我們有干勁,早就做好準備啦,就等中央一聲令下,讓我們幹什麼,我們就幹什麼。這種現像可以概括為,“寄希望於總書記怎麽說”。但是,北京的專家再聰明,也不一定比新疆的干部更了解新疆;北京的領導再英明,也不一定比廣西的干部更了解廣西。所以不能等,要把基層創新先做起來。

第七,“一帶一路”不易過快、過急,沒有時間終點,但有時間節點。要適時推動“一帶一路”落地,特別是要在智力支持上下功夫。海南的發展離不開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上海的發展離不開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這些省份的淡定與遠見是因為它們有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建議整合全國人才資源,在南方某省建立海上絲路研究院,在西北地區建立陸上絲路研究院,同時配套建立智庫產業園區,提供中國企業走出去所亟需的信息交互、項目對接、風控管理等服務。同時,要主動發揮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積極性,“春江水暖鴨先知”,他們的作用不可低估,要充分激發他們的活躍性和敏銳性。


三、準確找到“一帶一路”的痛點機遇


中國講述的“一帶一路”故事已經成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展現出中國主動“設置議題”的姿態,但是如何真正落地,贏得國際社會的持久支持,考驗的則是中國維持話語有效性的能力,即“話語權”。要打造中國的話語權,應該從痛點中找出路。痛點經濟學就是文化經濟學,因為找痛點就是讀心、暖心、攻心的過程,就是打造文化經濟精品的過程。

第一,“一帶一路”首先要以務實的經濟項目做支撐。筆者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很多城市和企業依然不知道要賣什麽,還在絲綢、茶葉、瓷器等“老三樣”上做文章,或者認為“新三樣”(高鐵、核電、航天科技)是國家和國有企業的事情,既不是自身的需求,也不是自己的強項,因此對“一帶一路”的關注度不夠、介入性不強。故此,中國城市和企業首先要在“買賣”等務實的經濟項目上做文章。

Views: 1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