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華:身體詩學:一個基於身體概念的理論圖式(8)

從主體間性的角度看,它產生於交流:“通過語言、形體和臉色以及真情表演,傳達心中的感情,它被稱為情。”[45]即使觀眾/讀者不認同角色的立場,情感反應也不可或缺。只有通過移情(Einfuehlung/empathy)作用,人才能“朝向著另一自我和另一自我生命”,並因此領受藝術作品的意義。[46]在藝術接受過程中,“情”既是原因,又是結果。[47]詩未必要逼真,但卻必須動人。[48]

恰如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所說,詩人寫作時應該 “給人以直接的快樂”。[49]到了20世紀,詩歌與情感的關係獲得進一步敞開。譬如,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幹脆將詩歌定義為“情感的符號”,認為它的功能就是激發情感。[50]再如,阿伯克龍比(Lascelles Abercrombie)將詩定義為 “讓語言帶電的藝術”。又如,考托普(William John Courthope)亦雲: “我們可以……把詩定義為這樣一種藝術,它以有韻律的語言模仿人的行動、思想、激情,並因此為想像生產快樂。”[51]類似的定義在當代詩學論著中不勝枚舉:“詩是將快樂和真理結合起來的藝術。”(Samuel Johnson );“詩是有節奏地回憶起美的情感生活。”(Fiona MacLeod);“通過或多或少的情感反應,詩是一種告知不可告知之物的語言。”(Joyce Kimler)[52]在這些定義中,情感都是被反復強調的第一要素。由此可見,詩性制作是引發“情”的遊戲。[53]根據我們上面的推理,上述定義中的“情”首先是身體性體驗。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對身體性體驗的激發並不神秘。在《知覺現象學》一書中,梅洛—龐蒂曾經指出:“我通過他人的行動——在他的臉上和手上——感受他的悲傷和憤怒”,“但絲毫不能求助於有關受難或憤怒的‘內在’經驗”。我不能直接感受他人的內在經驗,而只能通過其行動來感受其情感。

即使在交互主體性起作用時,個體也只能通過彼此的身體現象和身體行為來把握對方:“保羅痛苦,是因為他失去了妻子;他憤怒,是因為他的手表被偷了,而我悲傷是由於他悲傷,我憤怒是因為他憤怒,我們的處境不能彼此重合。”[54]盡管如此,反命題依然是成立的:當詩性制作有意識地模仿某種行動時,觀眾/讀者就會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根據神經心理學的研究,這種反應是“內模仿”的結果:“很多科學家相信移情作用——能夠體會他人情緒和感覺的能力——很大程度上能用‘有樣學樣’來解釋。”[55]

 

由於內模仿的存在,移情也是一種普遍現象。在《接受理論》一書中,當代接受美學大師姚斯(Has Robert Jauss)總結了詩學鑒賞的五種模式:(1)聯想式;(2)欽慕式;(3)同情式;(4)凈化式;(5)反諷式。根據他的分析,聯想式會使參與者“將自己等同於其他參與者的角色”,而欽慕式、同情式、凈化式、反諷式則會引發憐憫、悲劇性情感巨變、 同情性的笑、疏離感。[56]

[38]漢娜·阿倫特:《人的境況》,王寅麗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2年,第149頁。

[39]Robert C. Holub, Reception Theory,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n, Inc., 1984, p.90.

[40]萊辛:《拉奧孔》,朱光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29頁。

[41]亞里士多德:《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第63頁。

[42]黃寶生主編:《梵語詩學論著匯編》(上冊),第93頁。

[43]黃寶生主編:《梵語詩學論著匯編》(上冊),第45頁。

[44]尹錫南:《梵語詩學與西方詩學比較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第127—128頁。

[45]黃寶生主編:《梵語詩學論著匯編》(上冊),第46、53、52頁。

[46]胡塞爾:《現象學的構成研究——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第2卷,李幼蒸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304頁。

[47]黃寶生主編:《梵語詩學論著匯編》(上冊),第52頁。

[48]厄爾·邁納:《比較詩學》,王宇根等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第77頁。

[49]Laurence Perrine,ed., Poetr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Inc., 1962, p.39.

[50]Laurence Perrine,ed.,Poetry: Theory and Practice, p.77.

[51]Laurence Perrine,ed.,Poetry: Theory and Practice, p.178.

[52]Laurence Perrine,ed.,Poetry: Theory and Practice, p.179.

[53]亞里士多德:《詩學》,第63頁。

[54]Maurice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p.415.

[55]西恩·貝洛克:《身體認知:身體如何影響思維和行為》,李盼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7年,第99頁。

[56]Robert C.Holub,Reception Theory, p.80.

 

Views: 5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