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案例分析的目標——從故事到知識(8)

定量研究通常有明確的目標問題,值得案例分析者學習。他們非常重視組織材料的方向和取值,力圖通過統計分析再現量值的共變關係,這對於描述一些基本狀況,具有難以取代的價值。但數值的意義和特定環境有關,它在不同的條件下往往具有不同含義,而統計分析一般都假定變量的性質、類別和數值在所有案例中的意義大致類似,但事實有時不完全如此。比如,不同社會的政治信任值(political trust)可能涵義完全不同,但定量研究一般不允許隨時改變系統變量的含義,這樣會導致整體的數值比較缺少共同的基準。而定性的案例分析則可以通過目標問題的轉換,發揮互補所缺的作用。比如,當統計分析發現,中國二胎出生率的上升值,大大落後於一胎出生率的下降值時,案例分析就可能發展新的目標問題:既然統計數據表明,是生育行為的變化(而非生育政策的變化),對於中國整體生育率的影響更強,那麼我們就應當解答,是什麼特有的因素推動了中國生育行為的變化,這有助於進一步評估甚至預測二胎政策的未來效用。 

提出新的目標問題對於案例研究甚為關鍵:因為案例敘述法通常“只在變量對於因果順序具有重大意義、產生了我們希望闡述的結果時,才對其加以關注。毫無疑問,這種關注具有選擇性……(當)事件在形成了其他事件,並累計連鎖改變了社會現狀時,方具有顯著意義。”如果要辨認意義不同的社會特征,往往必須以特有的目標問題才能挑明,順著特定的問題把研究引向縱深發展,常常可以發現一般數據容易忽略的情況。

 

這使案例分析呈現出一定優勢:回答探索性的研究問題(尋找與理論有關的潛在關聯);通過詳盡的過程了解,生發和培育新的假設性解釋關係;凸顯在特定條件下的因果機制及其連環作用;處理多因果生成現象。而定量研究的優勢,在於運用系統化數據進行證明和測試,二者能夠取長補短。一個成功的例子是上述蔡曉莉的工作,她在研究的不同階段,根據不同的目標問題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在研究的早期階段,她的目的是尋找影響基層公共品提供的因素,這是一個探索性的目標,因而使用了實地調研和案例分析方法,當尋找到“非正式的社會聯結”要素,並將它與“鄉村公共品提供的水平”建立了假設解釋關係後,她的目標問題轉換成測試這一關係是否顯著、是否廣泛存在。根據新的目標問題,她後續使用了定量統計分析法,對全國幾百個村莊的個案數據進行了測試。 

部分研究者有這樣的顧慮:如果使用目標問題引導研究走向一個探索方向,是否過於簡單,從而限制了對社會生活豐富性的揭示?的確,在多數情況下,我們面對的社會生活比研究工作更為複雜,比如社會科學的因果分析中,“原因”很少是一個單一的要素,但一篇研究通常只能解決一個中心問題,追求豐富性很容易使案例分析變得求大求全,從而失去對關鍵性影響要素的聚焦挖掘。正因為案例分析在問題設置上有較大自由度,所以研究者的自我約束非常重要:將研究限於特定的目標問題上,而不是天馬行空、自由馳騁。采用目標問題,既可以幫助深度挖掘某些複雜原因,又可以避免其他“豐富性”的過度干擾。對過度追求豐富性的做法,有學者的批評可謂犀利:“通過提出新維度、層次和方面,來使現存理論更加複雜,更加豐富,但是對於這些新元素與原有理論的關係缺乏說明,(這種)研究手段,……不過是一個權宜之計,只有那些想不出有說服力答案的人,才會這樣處理他們的研究問題。提出有極強說服力的觀點是困難的,因此化簡為繁,總是比化繁為簡更容易”。

Views: 2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