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計生·兩岸歌流傳﹕千高原「洄流迴路」與臺灣流行歌(2)

過去作者流行歌的研究已經抵達上述的階段,從臺灣島嶼、個案與事件長時段累積,看見了海、看見了東亞裡音樂流行的跨語/跨界流動。兩岸的流行音樂有來有往,有如東亞洋流的黑潮和中國沿岸流的交織;其輻軸涉及作者提出的揉合洋流和長時段

的“洄流迴路”觀點:以黑潮為想像,它統攝、交織其他諸多洋流共構成小、中、大循環洄流現象,表現在流行歌的傳播也有不同幅度的循環,形成某些類型。長時段在臺灣流行音樂及其跨界的傳播流動意義上,就成為社會時間裡大眾文化的範疇。宛若海潮中的魚汛,那些歌曲跨界傳播,它刻印人類生活,可以持續幾個世代甚至好幾個世紀。通過集體記憶,歌是個人的又是非個人的,好的歌留下來成為持續哼唱,雖然時間上仍可預見其限制。


當然,本文不可能涵蓋各地區各國的流行音樂,而是從我生長的臺灣的各個族群不同語種所唱的歌為例,其形成會受到外來的語言,如日語、英語等影響。這些外來語當然和歷史的戰爭因素有關(日本殖民臺灣半個世紀,美軍在越戰中以臺灣為作戰補給與休憩的基地等),臺灣各個語種的流行歌與外來語流行歌混種後,不但產生了跨界,也造成跨語的混血翻唱現象,於是形成“大雜燴混血歌 5”。另外,從小學習母親所操的語言臺語(閩南語),是本人最早研究的語種,即臺灣歌謠或稱為臺語流行歌出發,這歌種在戰前是以上海歌為典範發展,戰後被國民政府以禁歌方式強力打壓;然後是青年時期朗朗上口的國語(即北京語)流行歌、校園民歌(臺灣民歌),到原住民與客語流行歌等。亦即,1920–1980年間左右,種種曾經在長時段歷史中出現過的流行歌,本文現在統稱為臺灣流行歌(Taiwanese popular music)


就“洄流迴路”的觀點來看,歌在長時段如洋流迴流,產生各種循環類型,但畢竟是從臺灣出發的歷史經驗,它是否能夠產生具普遍性的流行歌社會學論述?這些多元語種的歌匯聚在臺灣,歷史上是如何跨界兩岸交織傳播?這中間涉及到的因素非常複雜,除了我們最為在意的人的活動之外,基本上不脫權力與空間關係,和年鑑學派所說突發的戰爭與危機的影響。至於歌的流向,我們可以考察流行歌史發生的事件所累積的類型,就其顯露的證據進行判斷。聚焦於臺北和上海,本文大致上沿著上述兩個問題去開展,探究。



二  地圖、唱片引發的千高原“洄流迴路”觀


下面這張〈大臺北鳥瞰圖〉(圖一)是1935年(昭和十年)由服務於臺灣鐵道部的大窪四郎繪製,是日本為了紀念佔領臺灣四十週年所舉行的“臺灣博覽會”的導遊手冊中所附的地圖。那個時候的臺灣,是一種殖民帝國的混種與洋流般流動的社會。該圖

印刷所在大阪市西淀川區海老江上四ノ二三的精版印刷株式會社,發行所在臺北市本町二ノ一的臺灣宣傳事業社。混種不僅表現在母國/殖民地商業上的分工,更表現在當時住在臺灣的人口分布上。從地圖背後的說明可以得知,昭和九年十二月末在臺北居住的人種/人數有:內地人(日本人,81,277人)、本島人(即臺灣人,分為福建人181,841人、廣東人3,702人、熟番人36人、生番人15人,共185,594人)、朝鮮人263人、中華民國人15,862人和其他外國人89人,共計283,085人。上述資料代表1935年臺北城的多族群混居生活狀況,也預告了其日常生活哼唱的流行歌之混血狀態。



圖一:1935年〈大臺北鳥瞰圖〉,著者:大窪四郎,金高佐平發行。(左圖:背面,右圖:正面)


5 石計生,《時代盛行曲:紀露霞與臺灣歌謠年代》(臺北:唐山出版社,2014),236-252。

本文作者石計生,服务单位: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原载:社会理论学报 第二十一卷第一期 (2018): 81–120)

Views: 3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