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琴·像征資源“褶皺”與“遊牧”的新聞專業主義:一種德勒茲主義的進路(8)

正如凝視、閾限理論往往都引向“身份政治”的批評實踐一樣,中國新聞闡述社群的“凝視”也不可避免地指向了自身。討論普利策新聞獎,常常引發對現有新  聞生產秩序和新聞評獎制度的批判話語,並拓展至對新聞體制的討論。當這種批判和討論延伸及更廣泛的社會問題,其結果是建構出一個反思性空間,並孵化一套以“普利策獎”為中心符號的抗爭話語腳本。

由於現代傳播的視覺化特征,普利策獎的新聞圖片是傳播力最強、關註度最高、最具文化超越性的部分。人們在此基礎上展開了模仿與像征性再創作,他們關註社會問題,在網絡空間帖出一些極富沖擊力的攝影照片或圖片,生成一套諸如“這張照片應該得到普利策獎!”的話語語法。這些照片有如下特征:第一,極具  現場感和情感沖擊力;第二,主題集中在底層疾苦、城管暴力、征地拆遷、自然災害、環境汙染等等;第三,語言諷喻性和語義雙關性,以“普利策獎”為話語必備  元素。比如新浪微博博主@思想聚焦曾貼出一張照片,並發微博:


“【見聞】這是我在天涯上看到的很震撼的一張照片,城管抓走了他們做小販的媽媽,這孩子仇恨的目光讓我感動,想流淚。這眼神對世界的失望。一個孩子理想社會的坍塌,是對這樣萬惡的社會的控訴。照片可以得普利策獎了。”
 


同樣地,2013年2月網友在新浪微博貼出一張照片:一位年輕母親被廣州城管   反銬住雙手,蹲著親吻哭泣的小女孩。雖然整張照片並沒出現城管人員,但手銬、汽車等冰冷物件,地上狼藉散落的貨品,母女溫情和幼兒眼淚,甚至小女孩的花圍裙這些視覺元素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極大地刺激人們的情感,瞬時引爆數千個話語鏈。其中,說得最多的一句就是:“如果在美國,這張照片一定是普利策獎!”。


在這裏,普利策獎溢出了它的文化邊界,派生為底層抗爭的表意文本。這是對現實的抗議,也是一種曲折的隱忍表達。通過反諷、仿擬和戲謔等修辭,“普利策獎”話語成為社會抗爭的符號,並形成一種網絡時代的表達與觀看的語法。

這些極具震撼力的新聞照片在社交媒體空間擴散流動,在轉發、評論與再轉發、再評論之間形成的話語鏈條中,“普利策獎”成為正義的像征物,觀看的主 體因而加入意義的生產與協商。詞與對像的像征關系被拓展,視覺符碼被接入新的現實,繼而演化成為另類的文化實踐。在互聯網時代,拍攝與圍觀是一種獨特的視覺政治,照片、圖像、視覺符碼之間極易形成強大的互文關系,並且超越語境。對它的解讀已不僅僅需要觀看,更需要意義的詮釋。蘇珊·桑塔格說:“拍攝  就是占有被拍攝的東西,它意味著你把自己置於世界的某種關系中,這是一種讓人覺得像知識,因而也像權力的關系。照片在教導我們新的視覺準則的同時,也改變並擴大我們對什麽才是值得看和我們有權力去看什麽的觀念。”(蘇珊·桑塔 格,1977/2008:3-4)在附著權力關系的觀看與凝視中,“普利策獎”話語被抽離出原 有的新聞專業主義範疇,語義情境被遷移和轉換,並溢出它的文化邊界,被演繹為一套抗爭話語。正是借由互文、反諷、仿擬與像征性再創作等修辭實踐,人們將“普利策新聞獎”話語的表意層次從淺層的“鏡像階段”帶到深層的“符號階       段”。在文本與其衍生文本的交互中,包含了賦予時代意義,並形成欲望和情感結構,知識、代碼、觀念、價值和文化實踐的整體性關系因而溢出既有的邊界。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普利策獎”在中國不只是一種專業話語,而被激活為一套民間語  言修辭,一種具有情感承載力和文化生長力的像征元素。

Views: 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