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英:講中國故事的時代——半年哈佛訪學的觀察與思考(4)

在哈佛期間, 燕京圖書館是我借閱圖書最多的地方。每個到過這家圖書館的學人無不為之震撼, 也從中受益。該圖書館現有藏書100多萬冊, 其中中文圖書佔一半以上, 微縮膠片8萬多件, 期刊5700多種, 報紙32種。這些資料以漢學的傳統資料為主, 也包括中共黨史和國史資料, 還有大陸出版的地方誌。你不得不佩服這家圖書館主人的獨到眼光和遠見。這里的圖書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 學校教授和學生推薦的圖書都會第一時間去購買, 因此, 東亞圖書館的書都是非常專業的, 那些“注水”的書很難在這里招搖過市。更體現哈佛水準的是, 這里有一些按專題收集的資料非常系統, 且連續性強, 非常便於學者進行某一領域的專業研究, 如這里的紅衛兵資料集就是最早從美國國務院復制而來, 並不斷追蹤, 看到這些資料時我想, 如果沒有如此專業的圖書資料, 麥克法夸爾也難以完成他那立於世的《文化大革命的起源》。  


二、中國通說中國 


在哈佛安頓下來, 對這里的一切熟悉以後, 很快就進到正常的學習與交流。在哈佛要了解誰、哪里在研究和討論中國問題, 你就上各系去瀏覽教授和研究員的主頁, 察看各系本學期的各類講座、會議, 很快就能一目了然。就我在期間, 費正清中心的中國系列講座就舉辦了11期, 不僅哈佛的中國通悉數登場, 他們也邀請在美國研究中國的大牌演講。肯尼迪學院的“J. F. 肯尼迪論壇”是該學院的王牌講座, 這一學期也有三期討論中國專題。 

法學院也安排了一些關於中國的講座, 另外經濟系還開設有中國經濟課程。中國留學生會、尤其是肯尼迪學院的中國留學生舉辦的中國系列講座, 基本上是把國內在哈佛落腳或經過此地的名人一網打盡。關於中國的講座不僅講的人都來頭不小, 而且討論的議題基本與國內熱點接軌, 比如十八大以後的政治走向、增速放緩與挑戰、體制改革與轉型、中國發展模式、城市化、產業升級、中國崛起與國際秩序等等, 基本上貫穿起一幅中國發展與轉型的政治經濟邏輯的圖景。這些講座和討論既讓你置身海外不敢忘憂國, 同時又享受到在另一種環境討論中國問題的快感。 


政治體制與政權。
我在哈佛聽的第一場關於中國的講座是麥克法夸爾主講的《中國轉型與習的中國夢》。在主持人傅高義教授介紹完演講者的不凡履歷後, 麥教授就直奔主題。他認為,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新一屆中國領導人未來九年的治國哲學, 習總書記的“中國夢”目標很清晰, 就是使中國越來越強大, 中國共產黨基業長青, 讓中國人在亞洲人、非洲人、最後在西方人面前揚眉吐氣。 

Views: 1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