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幼棣《後望書》臨汾·用人墻保護城墻(1)

大凡到過山西臨汾的人,對見到的那些熟悉的景觀都不免感到詫異——怎麽這樣搞笑,誰把天安門“移植”到這里?

近幾年,山西南部城市臨汾引起全國注意的新聞不太多。

回想一下,除了時不時有一些礦難報導外,印象比較深刻的也就是這麽幾則:1998年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堯廟大火,古建築被毀;連續幾年居全國大氣汙染最嚴重10個城市的末尾幾位;堯廟廣場建成,還有座高達50米的“天下第一門”——華門;2005年《新華每日電訊報》等報導了臨汾的“天安門”,引起不少人的熱議;2005年夏天,臨汾古城墻被毀,文物局幹部職工組成人墻阻擋施工車輛……

臨汾是山西省數得著的古城,地處太原和蒲州兩大重鎮之間,在政治文化領域占據著頗為重要的地位。臨汾盆地不僅是交通線上的要沖之地,同時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在久遠的古代,黃河流域發達的漢族文化沿著汾河北上,與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兩種文化乃至軍事上的碰撞,也多在這一帶展開。

厚厚的黃土地下,深藏著許多先人留下的足跡,有許多難以勝數的往事。


《後漢書·郡國志》河東郡平陽國條記載:“堯都此”。


平陽是臨汾的古名。臨汾西南的汾河對岸有一座平緩的小山,至今仍叫做平山;一條清溪,從山麓流出,這就是平水。自古以來,就有一些學者相信平陽是堯、舜、禹三代都邑的所在地。陶寺文化遺址和1998年春天在堯廟鄉下靳村發現的下靳古墓群,經考古發掘,證明堯都確系平陽。

清初的著名劇作家孔尚任應朋友之邀撰寫《平陽府志》,在臨汾耽了一年左右。傳說中的堯都就在平山一帶,他遊覽平山和平水時寫下了以下的詩句:


遠離紅塵世外幽,宜人景物失鄉愁。

含煙店柳從容發,破冰山泉放肆流。

古寺春寒須載酒,重巒雪霽好登樓。

風雷龍子何年去?遺事閑從父老求。

Views: 4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