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華·中國美學史中重要問題的初步探索(9)

現在我們再來談談“風骨”。劉勰說:“怊悵述情,必始乎風;沈呤鋪辭,莫先於骨。…‘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生焉”《文心雕龍·風骨》。對於“風骨”的理解,現在學術界很有爭論“骨”是否只是一個詞藻(鋪辭)的問題?我認為“骨”和詞是有關係的。但詞是有概念內容的。詞清楚了,它所表現的現實形象或對·於形象的思想也清楚了。“結言端直”,就是一句話要明白正確,不是歪曲,不是詭辯。這種正確的表達,就產生了文骨。但光有“骨”還不夠,還必須從邏輯性走到藝術性,才能感動人。所以“骨”之外還要有“風”。“風”可以動人,“風”是從情感中來的。中國古典美學理論既重視思想——表現為“骨”,又重視情感——表現為“風”。一篇有風有骨的文章就是好文章,這就同歌唱藝術中講究“咬字行腔”一樣。咬字是骨,即結言端直,行腔是風,即意氣駿爽、動人情感。


(四)“山水之法,以大觀小”


中國畫不注重從固定角度刻畫空間幻景和透視法。由於中國陸地廣大深遠,蒼蒼茫茫,中國人多喜歡登高望遠 (重陽登高的習慣),不是站在固定角度透視,而是從高處把握全面。這就形成中國山水畫中“以大觀小”的特點。宋代李成在畫中“仰畫飛檐”,沈括嘲笑他是“掀屋角”。


沈括說:


“李成畫山上亭館及樓塔之類,皆仰畫飛檐,其說以謂自下望上,如人平地望塔檐間,見其榱桷。此論非也。大都山水之法,蓋以大觀小,如人觀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見一重山,豈可重重悉見,兼不應見其溪谷間事。又如屋舍,亦不應見其中庭及後巷中事。若人在東立,則山西便合是遠境;人在西立,則山東卻合是遠境。似此如何成畫?李君蓋不知以大觀小之法。其間折高、折遠,自有妙理,豈在掀屋角也!”(《夢溪筆談》卷十六)

畫家的眼睛不是從固定角度集中於一個透視的焦點,而是流動著飄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大自然的內部節奏,把全部景色組織成一幅氣韻生動的藝術畫面。“詩雲:鳶飛戾天,魚躍於淵,言其上下察也。”(《中庸》),這就是沈括說的“折高折遠”的“妙理”。而從固定角度用透視法構成的畫,他卻認為那不是畫,不成畫。中國和歐洲繪畫在空間觀點上有這樣大的不同。值得我們的注意。誰是誰非?



四、中國古代的音樂美學思想


(一)關於《樂記》


中國古代思想家對於音樂,特別對於音樂的社會作用、政治作用,向來是十分重視的。早在先秦,就產生了一部在音樂美學方面帶有總結性的著作,就是有名的《樂記》。

《樂記》提供了一個相當完整的體系,對後代影響極大。對於這本書的內容,郭沫若曾經作了詳細的分析(參看《青銅時代》一書中《公孫尼子與其音樂理論》一文)。我們現在只想補充兩點:

第一,《樂記》,照古籍記載,本來有二十三篇或二十四篇。前十一篇是現存的《樂記》,後十二篇是關於音樂演奏、舞蹈表演等方面技術的記載,《樂記》沒有收進去,後來失傳了,只留下了前十一篇關於理論的部分,這是一個損失。

為麽要提到這一點呢?是為了說明,中國古代的音樂理論是全面的,它並不限於抽象的理論而輕視實踐的材料。事實上,關於實踐的記述,往往就能提供理論的啟發。


第二,《樂記》最突出的特點,是強調音樂和政治的關係。一方面,強調維持等級社會的秩序,所謂“天地之序”——這就是禮、”,一方面強調爭取民心,保持整個社會的諧和,所謂“天地之為”——這就是“樂”:兩方面統一起來,達到鞏固等級制度的目的。有人否認《樂記》的階級內容,那是很錯誤的。


(二)從邏輯語言走到音樂語言


中國民族音樂,從古到今,都是聲樂占主導地位。所謂“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也。”(《世說新語》)

中國古代所謂“樂”,並非純粹的音樂,而是舞蹈、歌唱、表演的一種綜合。《樂記》上有一段記載:


“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隊,曲如折,止如槀木,倨中矩,句中鉤,累累乎端如貫珠。故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說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歌”是“言”,但不是普通的“言”,而是一種“長言”。“長言”即“歌”是“言”,但不是普通的“言”,而是一種“長言”。“長言”即入腔,成了一個腔,從邏輯語言、科學語言走入音樂語言、藝術語言。為什麽要“長言”呢?就是因為這是一個情感的語言,“悅之故言之”,因為快樂,情不自禁,就要說出,普通的語言不夠表達,就要“長言之”和“嗟嘆之”(入腔和行腔),這就到了歌唱的境界。更進一步心情的激動要以動作來表現就走到了舞蹈的境界,所謂“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種思想在當時較為普遍。《詩大序》也說了相類似的話:“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也是說,邏輯語言,由於情感之推動,產生飛躍,成為音樂的語言,成為舞蹈。

那麽,這推動邏輯語言使成為音樂語言的情感又是怎麽產生的呢?古代思想家認為,情感產生於社會的勞動生活和階級的壓迫,所謂“男女有所怨恨,相從為歌。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見《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何休註。韓詩外傳,嵇康《聲無哀樂論》)。這顯然是一種進步的美學思想。

Views: 9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