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下)

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鄉村振興戰略用“生態宜居”替代“村容整潔”,是鄉村建設理念的升華,是一種質的提升。“生態宜居”四個字蘊含了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共生的關系,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鄉村建設中的具體體現。

第一,生態宜居的鄉村就是美麗鄉村。2008年,浙江省安吉縣正式提出“中國美麗鄉村”計劃,出台《安吉縣建設“中國美麗鄉村”行動綱要》,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探索出了一條創新的發展道路,成為中國新農村建設的鮮活樣本。2013年到2016年間,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資金98億元支持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建成了一批基礎設施便利、生態環境優美、宜居宜游宜業的美麗鄉村,進一步推動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建設美麗鄉村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強調“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美麗中國要靠美麗鄉村打基礎,要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農民建設幸福家園”。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當然要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投入,但首先要更新觀念,注重鄉村的可持續發展,把農耕文明的精華和現代文明的精華有機結合起來,使傳統村落、自然風貌、文化保護和生態宜居諸多因素有機結合在一起。其次要有可操作性的制度創新。

第二,生態宜居的鄉村需要城鄉資源和要素的良性互動。城鄉融合發展,絕不僅僅是農村的要素流向城市,城市的要素(資本、技術、管理)和資源(經濟、社會、文化等資源)也要流向農村。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一部分村庄的消亡不可避免,但一部分村庄仍然要長期存在,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建設意味著農村不能再延續農業兼業化、農民老齡化、農村空心化的狀況。改造農村、發展現代農業,不能僅靠留守老人、留守婦女和兒童,必須引進先進生產要素。

2016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進城農民工返鄉創業,帶動現代農業和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鼓勵高校畢業生、企業主、農業科技人員、留學歸國人員等各類人才回鄉下鄉創業創新,將現代科技、生產方式和經營模式引入農村。”2017年4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關於加強近期住房及用地供應管理和調控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在租賃住房供需矛盾突出的超大和特大城市,開展集體建設用地上建設租賃住房試點”。通過這些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實,農民不僅可能分享到土地資本化后產生的淨收益,城鄉的良性互動也為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有力保障。


鄉村治理機制的改革與完善


中國的鄉鎮和村落中生活著6億多農民群眾,他們繁衍生息在什麼樣的治理體系中,關系到農村社會的繁榮和穩定,也關系到中國共產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改革開放以來,鄉村治理機制在改革中不斷完善。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這為鄉村治理體系的改革與完善指明了方向。

第一,在法治的框架內創新自治制度。村民自治要有規章制度作為保障,制定村規民約是對傳統農耕社會制度遺產的揚棄和繼承,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鄉村基層制度安排。村民自治也要有組織作為保障。要大力發育多元化的農村基層社會自治組織,提升農村弱勢群體的社會資本和組織資本。沒有農民組織化程度的提高,村民自治就無從談起。無論是村規民約的制定,還是村委會及各類村民自治組織開展的活動,都要遵循相關法律法規。《民法總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具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資格,可以從事為履行職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動。”這為村委會今后開展活動提供了法律保障。

行政村下面的自然村或村民小組,幾十戶人家往往具有相近的血緣地緣關系,他們作為一個利益共同體,關系比較密切,管理半徑較小,群眾對公共事務的決策和監督較易操作。以村民小組或自然村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有可能成為未來農村基層富有生命力的一種自治組織形式。2016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以村民小組或自然村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方案》,目前試點工作正在穩步進行。

第二,夯實鄉村治理的道德基礎。任何制度都可能存在缺陷和漏洞,要防止鄉村基層一些人或群體在制度變遷中利用制度的漏洞謀一己私利或尋求部門利益,就必須夯實鄉村治理的道德基礎。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有的農村基層組織在實踐探索中提出:“德治是基礎,法治是保障,自治是目標。”抓德治這個基礎,要把黨建擺在首位。抓住了基層黨員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就抓住了問題的根本。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 防止侵吞農民利益》,《京華時報》,2014年9月30日。

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研究”課題組:《關於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幾個理論與政策問題》,《中國農村經濟》,2015年第2期。(2017年12月14日/民網-人民論壇)

Views: 5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